绿林网

《死水微澜》读后感精选

《死水微澜》读后感精选

《死水微澜》是一本由李劼人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水微澜》读后感(一):写于文章结尾——死水微澜

作短评太长,作书评但又没经过锤炼,放在这里存档叭。

结尾情节过于紧凑,也不似前文那样细致,迅速交代了蔡大嫂、蔡兴顺、顾天成等最后的走向。 邓大爷结尾发出“世道不同了”的感叹,当时的世道没有王法没有道德没有底线没有人权,有钱有势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无法无天。 作者在前文的叙事中有大量对老成都风俗人情的描写,在这样一个至今都兼容并包、闲适安乐的西南小城里,竟也隐藏着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腌臜人与事。 洋人当道、为所欲为,八国联军入侵,欺压百姓,而距北京较远的成都城,以郝公馆为代表的上流人士麻木冷漠,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以曾师母、顾天成为代表的奉教民众更是麻木不仁,自私虚伪,卖国求荣,毫无民族气节,毫无家国意识,眼看着国家沦陷却还要当帮凶。 而以罗歪嘴为代表的炮哥和义和团反而在进行抗争,反抗洋人,走江湖而成的侠肝义胆得以彰显。 在这一谭死水之下,仅有一些微澜在斗争,在反抗,但最终失败了,他们并没有搅活这谭死水,除了客观因素,他们自身的思想、能力、组织也难以担当重任,就像义和团也以失败告终。 而蔡大嫂,由邓幺姑到蔡大嫂再到顾三奶奶,一个农村妇女跌宕起伏的一生跃然纸上。她所得到的一切、所失去的一切都跟她自身的性格与想法紧密联系,当然也少不了因韩二奶奶而产生的对于成都的向往。 形形色色的人,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游走于男人当权的社会还能左右逢源的刘三金;猥琐好色心肠歹毒、促成蔡大嫂等人最终悲剧的陆茂林、因为顾天成的疏忽而走失、被卖去郝公馆当下人的招弟……

《死水微澜》读后感(二):死水也有微澜,很有可读性的小说

这本小说写的是1900年前后四川城镇发生的故事,介绍了四川的风土人情、旧时封建的规矩(祖宗相关的)、袍哥与教民的对抗、男女婚姻等事。小说前半部分在铺垫社会背景、人际关系,对市民阶级和洋人洋教的描写入木三分;后半部分是剧情相当精彩。 当时老百姓对洋人的态度是,既看不起又不得不服。因为本能地自负,认为外来的科学技术虽然让人佩服但都是皮毛,莫名其妙之处就用神鬼之道解释,比如对照相西药留声机的理解都十分有限而荒唐。也担心本土的制度和文化受到冲击,传统留下来的种种都是祖宗之法,对康梁都是批评的,认为信洋教就是违逆祖宗。可是心理上还是自卑的,很自相矛盾,比如信洋教的国人(教民)有如半个洋人,不敢把他们绳之以法,于是有百姓为了自保或报复人而信教。“现在的亲民之官,何尝是朝廷臣子,只算是教民的干儿!” 是的,百姓们不同意变法自强,只希望义和团能打退洋人,但也被各种报刊小道消息左右态度。不得不说,中外的宣传舆论战很有趣。变法相关内容没有向百姓普及,上下都是不理解;大家寄希望于义和团的原因相传一是实战成果,二是洋人是羊,义和团有虎神营,可以克制;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申报》,由中国人执笔,每日发行两张,主张义和团是邪教,要求严厉禁止,并每日上奏太后。这让百姓也开始怀疑,义和团真的是邪教吗。革命中不乏女性身影,遗憾的是历史上很少提及。 随着形势的转变,洋人包围了京城,于是教民也跟着耀武扬威起来。信了几个月耶稣教的顾天成开始报复曾经结仇的罗歪嘴,却对敌人的情人邓幺姑见色起意。罗歪嘴自顾自逃走了,留下邓幺姑自身难保,此时顾却频频示好。那个年代女人的经济来源太少,社会地位太低。她们无法独立地成为自己,饭都吃不饱,何谈其他?于是男人买些财物就像是“爱”了,于是有人爱就像是“生活”了。 小说的结尾,邓幺姑为了丈夫不被打死、自己不穷困、孩子有依靠,决定要离婚,同顾结婚,面对父母“不翻悔吗”、“就不怕旁的人议论吗”的诘问,邓幺姑坦然回答,翻悔也不吃亏、只要有钱怕什么。邓家父母摇头道“世道不同了……” 世道变了,不仅是局势,更是女性的心理。“没有激荡到水底的大动象,而水面微澜的动,到底是有的”。遭人诱拐流落江湖卖身糊口的刘三金说,“我们虽是睡过觉,我心里并没有你这个人,你不要乱迷窍”。她的结局是我不曾料想的,很有个性的一个人。 邓幺姑是个不甘认命的女人,小时生活在农村,她总是向往着大城市成都。她于动荡局势中成长,从儿时父母商讨自己的婚姻大事时的害羞与不敢表态,到最后,不但自己决定嫁给谁,而且是决定离婚再婚,已经是对父权制一定意义上的反抗,可叹是生不逢时。但想到这是1935年写的小说,而且语言流畅很有可读性,比较惊喜。

《死水微澜》读后感(三):可悲,可恨,可厌!

读这本书,一直有一种拾柴火的感觉。一个好的小说家,创作像拾柴火,将一枝一枝的枯干从生活中捡出来,再添上作者或激情热烈,或冷眼烧来的火,燃出生命的本来面目。

这本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书,读起来并没有多少距离感,这与作者以说书的笔调来讲述这些故事相关。在书中描写的作者对蜀地风情与人情人性的认识中,能看出作者善于从生活中取景的灵性,李劼人将热闹复杂的生活本身,平铺在涂抹画卷一样的讲述中,有一种看《清明上河图》的感觉。

但读到后面,我又总觉得作者的笔力不足,没有将这个故事完全支撑起来,匠气与说书气太重,以至有迎合读者猎奇心态的嫌疑。或者说,在故事中若有若现的“我”,本就是一个旁观的好事者的形象,但可惜没有立起来。读越多现当代的小说,就越觉得鲁迅先生的厉害,在他故事里那些“我”并不是鲁迅的传声筒,成为概念性的角色,他们各有各自的灵魂。

不过,令我惊奇的是,在这部小说里竟没有一个让人喜欢得起来的角色,蔡大嫂、刘三金、罗歪嘴等人之间的情感本身建立在以肉欲为基点的本能欲望上。以欲望作为唯一的标准去做选择与决定时,人往往处在失控的不满足中,察觉不出当下已有幸福之可贵,他们瞄准的总是正前方拴在命运鱼竿上的饵食,一口咬下去,非死即伤,最终自己也沦为了饵食本身,或成了被人豢养的宠物,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而狐假虎威地伪饰起来,仿佛真得了些地位与话语权,这样的人,实在可悲,以书中的顾天成为例。而当危难真的到来时,他们也就大难临头各自飞了,或许有一些感情,却不足以支撑彼此的生命,正像死水之上的浮萍,无根无源,也就无法靠岸去真正地落地生根长出枝蔓,所以刘三金与罗歪嘴最后的离开其实并没有多少依恋。

蔡大嫂的悲剧在于,她只有一个被唤醒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梦,却没有选择走向这个梦的权利,她的婚姻由父母决定,当她与丈夫蔡兴顺根本无话可谈时,她对生活的梦已然死去了一半,到后面她与罗歪嘴的爱情,其实也只是这个梦余响的延续,她除了依顺着众人的凝视放纵自我的天性以外,别无一丝选择的机会。这也暗暗隐喻了当时的社会,彼时的中国也正除讨好苟全之外无力做出任何的选择,在小说中屡屡出现的洋教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的现象,是让百姓失去了对原则与正义公道的信心的源头之一,故而所有人的生活都乱糟糟的,凭本能来驱动自己的人生。

可怜,可恨,可悲,可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