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他山的石头记》读后感摘抄

《他山的石头记》读后感摘抄

《他山的石头记》是一本由[美]宇文所安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019-6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山的石头记》读后感(一):他山的石头记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9/09/18/%e4%bb%96%e5%b1%b1%e7%9a%84%e7%9f%b3%e5%a4%b4%e8%ae%b0/

他山的石头记 : 宇文所安自选集 [美]宇文所安 / 田晓菲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6

子扉我 2019年秋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9月17日

《他山的石头记》读后感(二):社会学是宇文的他山之石

自选集的第二篇文章《<诗经>中的繁殖与再生》用社会学和文学分析的方法解构《诗经》,探索“文字的重复与人类生活其他层次上完美的再生产是否具有某种复杂的关联”这一问题。所有人类活动都有可能被惯例化,任何一种行动在被不断重复后都会被铸成一种模式,人们可以不费力地进行复制,当不同类型的行动者之间的惯例活动呈现为交互类型化时,制度化就出现了,比如初民的稼穑之道: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耕,徂隰徂畛。……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这首《周颂∙载芟》或许是《诗经》文本积累里面最古老的沉淀层,它表现了某种自起源以来毫无变动的延续性;语言文字表现的耕种的过程,通过年年代代的重复,在帮助人们记忆的同时,也把世界收纳进那些事实性的事物,而在社会化过程中,它又进一步被内化为客观有效的真理,在上古时期,《诗经》的某些章节就是这样的箴言录。

这样的解读,突破了文学本身,到达作者主张的对文学史的第二个审查层次:把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历史的想象加诸于我们习以为常、确信不疑的事物。

同样的研究方法在《自残与身份:上古中国对内在自我的呈现》用于研究战国这一社会流动性极大的时期,豫让聂政们为什么必须通过摧毁外在容易辨识的肉体、才能呈现高洁志诚的内在自我?因为只有颠覆了存在于战国前的“一个人的肉体就是一个人的自我”角色类型定位,才能颠覆角色所表征的制度秩序。这一解读方式将广泛存在于《战国策》、《韩非子》等典籍中的“与身体或外在脱离的自我或内在”的故事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流变背景中,读者可以在变化中把握恒常的规律,比之单纯从“士”这一身份进行分析,前者无疑有更深刻的洞见。

“学术不都必是乏味的”,作者完全兑现了他在序言中的承诺。

《他山的石头记》读后感(三):首篇和末二篇太棒

《瓠落的文学史》提出我们需要一个量子化的文学史,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过渡着的文学史,而非所有的东西都有清晰的边界、摆在各自的盒子里串起来的文学史。这个观点虽然符合标准的后现代论调,但我还是觉得“量子论化的文学史”这种提法很新颖有趣。

《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充分展示了本朝意识形态对文学史的渗透与重塑。在读之前,我完全想不到我们接受的课本上的“文化常识”成为标准答案的历史竟如此短暂。

五四新文化运动确实令人反思,他们的斗争胜利了,白话文胜利了,但当最大的敌人死掉之后,我们现在还剩下什么?也许应该开始放下意识形态,重新探索被过度打倒的“旧”文化,至少应当包容对“传统”的不同的塑造与自由的提倡,就像明末时期因反对前后七子的摹古之风而冒出来的许多“一家之言”。

《把过去国有化:全球主义、国家和传统文化的命运》安排在上一篇之后十分妥帖且意味深长。从民国对古典文学史外貌之重塑,自然地想到,现今的文化世界中的那双塑造之手又属于谁?谁来决定谁能代表一种民族文化?

关于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宇文所安指出两点。

首先,“传统文化”这一概念本身表明它是某种与现代的文化划清界限的东西、某种遗产、某种研究对象。“保存”传统文化是多么深刻地改变了传统文化,就好像一只昆虫,当它被钉起来放在博物馆里展览时所经历的改变一样。传统文化的文本和实物在表面上看去还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意义和作用却完全不同了。在古代世界中,没有能够被命名为“传统文化”的这样一种东西,相反,文化是多元复杂、不断演化、有生命力的。宇文所安这一点确实令人警醒,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本身也确实需要变革与更新,以至于不要再次杀死我们的传统。首篇量子化的文学史观在此大概可以算是一种变革的方向。

其次,他指出,在国际文化体系中,翻译与可译性变成一种基础货币。那么,传统文化就成了民族国家借以展示自己的独特身份、拒绝被融人全球文化系统的一种抵抗模式。

鲁迅曾在杂文里敏锐地指出,他担心的不是中国文化无法在世界文化之中保存自己的特色从而丧失自我,而是中国文化太特殊以至于不能融合于世界之中从而受到排挤(大意)。结合宇文所安此处关于“可译性”在世界文化体系之中的根本地位,鲁迅的担心确非空穴来风。

宇文所安关于全球性未来文化格局的预言其实没有说出什么东西,传统文化仍旧有翻译的障碍。纵使“关于文学之不可译性的焦虑紧密的与国家文学之纯粹性这样的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我不觉得对于传统文化的不可译性的困难本身会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而减少。

最后,田晓菲跋有一段写的很好:

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学识,却不一定个个清楚什么是思想。这种情形,举世皆然。开始教书之后,我发现学生们不分中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都是如何把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应用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来。而我认为,归根结底,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思想”;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尚居次位。作为动词的思想(也即如何思想)与作为名词的思想不同:前者无所谓进步与落后,无所为过时。

但我觉得却也许思考真的有国界,或者说有文化壁垒。就我熟悉的哲学来说,语言与思考之间的关系比我们平常意识到的要更直接。语言的结构既诱导也限制了思考本身,从而诞生了不同文化,如西语与科学文化、汉语与诗歌文化。文化差异也许并非仅仅是“从哪个孔洞中去看世界”的随机性差异。中西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也许确实存在“不可译性”的隔离与障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