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斯科的读后感大全

罗斯科的读后感大全

《罗斯科》是一本由[以]雅各布•巴力•天舒维著作,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斯科》读后感(一):做个男人,还是艺术家,挺难的

1968 年因病导致阳痿,时年男方 63 岁,女方 47 岁。阳痿导致婚姻紧张,次年就和妻子分离,随后于 1970 年 2 月自杀。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古人诚不我欺。

86 页滑稽的翻译错误:

罗斯科女儿全名是 Kate Rothko Prizel,最后的 Prizel 是她丈夫的姓。结果被翻译成“凯特-罗斯科奖”。译者也不管通不通顺,交稿完事,简直是亵渎艺术家。

《罗斯科》读后感(二):色块的魅力

1、艺术乃是通往未知世界的一场冒险。唯有那些愿意冒险的人方可探索这个世界;

2、这个想象的世界天马行空,完全悖逆于惯有的尝试。

3、我们坚信主题至关重要,主题要非此不可,才是有效的、魔法的、永恒的。

虽然是色块,但其实像要画的好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临摹的时候进入心流的感觉很神奇,时间仿佛都静止了。书里一直提到艺术跟宗教的关系,隐隐的能切身体会到这种跟宗教、神圣的感觉。

《罗斯科》读后感(三):绕不过去的罗斯科

在与艺术有关的行业中工作,自然知道罗斯科,然而知道了好多年,却从没看过关于他的任何文字。一来觉得太难懂,二来怕被各种来历不明的评论误导,三来实在觉得有点不敢看见作者所见。然而认识艺术,罗斯科绝对绕不过去。

马克·罗斯科 1903-1970 属于彻底革新了抽象绘画本质与格局的那一代美国艺术家。从一种具象的视觉技法到基于观察者与绘画之间能动关系的一种抽象风格,他的这种画风演进所呈现出的激进视觉,几乎如同绘画里的一场文艺复兴。

罗斯科曾言:“不可能有一套说法来解释我们的画作。它们的解释一定是出自画作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和合体验。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真真的心灵联姻。正如在婚姻里,不圆满就是婚姻无效的原因,在艺术里,亦然。”

他属于知识分子,思想家,一个渊博的人。在那批美国艺术家的运动中,他是个关键人物。

他们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者”。这场运动首先在纽约形成,也被称为“纽约画派”。在整个艺术史上,他们成为以一个重要的运动而获得国际性承认的第一批美国艺术家。

19世纪晚期起,现代艺术就一直由欧洲潮流所主导,其发展也主要集中在巴黎这座活力之城。然而在战中及战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绘画逐渐夺取了主导角色。

1952年,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一场被称为“15个美国人”的艺术展让“纽约画派”获得了全国乃至国际性的突破。

“抽象表现主义”这个术语的意思更多的是指向一种过程而非一种风格。要点在于通过绘画行动本身这个过程来表达所感,而非专注于绘画行动最后的实际结果。

这个艺术潮流的首要倡导者有杰克逊·波洛克、威廉姆·德·库宁、阿道夫·戈特布利、罗伯特·马瑟威尔、佛朗兹·克莱恩、克里夫特·斯蒂尔、巴奈特·纽曼以及马克·罗斯科。

这些艺术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示了某种同样的视觉。他们受到欧洲尤其是“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流派的影响,以及诸如马克思·恩斯特、安德烈·马松、蒙德里安、唐居伊、夏加尔等艺术家的影响。

另外一个灵感源泉来MoMA的一些馆藏,尤其是莫奈晚期、马蒂斯、康定斯基的一些画作,以及奥罗斯科与其他墨西哥壁画家的作品。

威廉姆·赛茨将“抽象表现主义”运动定义如下:“他们重表达甚于完美,活力甚于完成,不一定甚于不变,未知甚于已知,朦胧甚于清晰,个体甚于全体,内在甚于外在。”

“抽象表现主义”从来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程序的统一运动,“行动绘画”用来描述波洛克、德·库宁以及弗朗茨·克莱恩的作品。而罗斯科肯定不是行动派画家。他与巴奈特·纽曼以及克里夫特·斯蒂尔是“抽象表现主义”第二波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即所谓“色块绘画”,主导元素并非姿态行动,而是纯色的情感力量。

^Black in Deep Red ,1957, Mark Rothko

一战后的美国艺术图景基本是被两股潮流所绘就。一种是“乡土主义者”,他们用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描绘美国乡下人艰苦奋斗的美德;另外一种就是现实主义画家,他们的作品反映的是“大萧条”期间的美国城市生活。

尽管这两个流派仍占主要地位,也对抽象艺术毫无兴趣。但“纽约画派”早期的许多艺术家仍然经常聚集在传奇的“雪松酒吧”cedar bar 讨论这些激进的东西。

他们不断讨论艺术的问题,讨论如何与过去的艺术做一个彻底的了断,讨论创建一种新抽象艺术的使命,与传统的技法和主题不再有什么关联。这些年轻人多没什么钱,在格林尼治村混居,但他们全都痴心不改,热情万丈。

罗斯科的45年绘画生涯可以分成4个阶段:

1924-1040年的现实主义者阶段;

1940-1946年的超现实主义阶段;

1946-1949年的过渡阶段;

1949-1970年的典范阶段。

前两个阶段,罗斯科主要画风景、室内、城市风情、景物、纽约地下铁,这些画作对他后期的发展皆有很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不久的一段时间,他的作品明显有着象征主义的印记,以希腊神话与宗教主题为基底。在还没有开始纯粹抽象的过渡阶段,他开创了所谓多种样式。它们以及那些矩形、模糊的色块将最终演化为后来那些超一流时期的著名作品。

对于罗斯科,那些标志性的“成熟”画作,那些与他的名字共同存亡的画作,非纯抽象所能概括。

对罗斯科来说,“悲剧体验是艺术唯一的灵感源泉”。罗斯科试图让自己的画作成为悲剧与狂喜的体验,成为存在的基本境况。罗斯科一生创作的目标即要表达全人类戏剧的本质。

图片来源:互联网

文字来源:TASCHEN 基础艺术2.0系列之 ——

《罗斯科》中文版 (第一章 《作为戏剧的画作》 Pictures as Drama)

- end -

《罗斯科》读后感(四):罗斯科Mark Rothko,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马克·罗斯科(1903-1970),作为抽象表现主义代表,在西方美术史上,是难以忽视的人物。其典型作品画幅巨大、以大面积色块为主~这常常令观众疑惑:您到底在表现什么?尤其是接下来你听到这些大幅的色块+色块的作品,有的拍卖价格竟然高达1亿美金以上,那就更忍不住要问一问:究竟凭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我常常不敢置喙,因为过去曾轻率地以为印象派作品不值一提,画画儿的不是偷懒就是水平不行画不像~直到很多年后于北海公园的某个夏夜,月光泼洒在湖面、荷花、荷叶之上,无数碎影错落其间随水波荡漾,光影摇曳时岂不就是莫奈的印象派画作?恍然大悟后,我便谨记对一时不懂的艺术品多看少说,逞一时之快喷完,只会暴露你的无知浅薄。又由于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史家西蒙·沙玛Simon Schama是Mark Rothko强有力支持者。故此,对令人费解的Rothko,我向来三缄其口,纵使看画后内心已有3万只羊驼飞驰而过。

正是由于种种不解,反激起浓厚兴趣阅读雅克布·巴力·天舒维的《罗斯科》,试图一探究竟~最开始漫不经心翻阅此书时,仅被一幅画深深打动——【科利乌尔的法国窗子French Window at Collioure】~此画虽然画面简单,却具有无限开放性。由淡蓝+黑+灰+浅绿四个色块组成的立体结构,显然是在表现标题的窗子,面积最大的黑色则是窗外一望无际的世界……这黑色代表了什么?是不是对外界未知的恐惧?那么每一个人都能将自己的恐惧投射进去。再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不知道会有什么东西从这个窗户中涌向你,将你吞噬。以上这两个视角,都可以产生了无数种理解、解读,是每一个观者自己量身定制的诠释。

科利乌尔的法国窗子French Window at Collioure

同样的开放性恰如黃霑词作《人生如此》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作者并没有讲述一个具体的故事,直白道出“如此”“如斯”的人生究竟什么样子。但寥寥数字,一唱三叹,看似简单,又处处留白,写出无数种人生样貌、爱恨情仇,几乎每个人都可将自己的人生、情感投射进“此”与“斯”。所以《人生如此》便呈现了色彩斑斓的人间众生样。这同【科利乌尔的法国窗子French Window at Collioure】一样,具有相似的开放性,接受观众、听众的多角度、多层次阐释。

就在我浮想联翩,忍不住为Rothko的创意拍案叫绝,兴致极高开始认真研读该书后,才赫然发现之前一扫而过,完全忽略了【窗子】的浅色注释,其实此画的作者乃是【马蒂斯】~这个误会还真是大了。不过若将马蒂斯的窗子旋转90度,是不是就能跟Rothko作品建立起某种联系?很明显,后者受了前者影响,无论是绘画方式、对色块的运用,以及对艺术品的开放性解读方式。

曾见人说“特别想问一下他本人怎么创作出来的?”,事实上Rothko才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正如本书对画家的引用:“不可能有一套说法来解释我们的画作。它们的解释一定是出自画作与观者之间的一种和合体验。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真正的心灵联姻……”p7。他要的是“人人注我”,用别人的解读,来丰富自己作品的内涵+外延。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常常感到自己不被欣赏,喜欢讲别人对他的误解”p50,是呀,您都被这么误解了,干嘛不干脆把每幅画的意思说透呢?也许,他是真的不能吧?所以翻阅全书,Rothko对画作的解释性文字、言谈大多模棱两可、云山雾罩,话不能说破,传递出的是深不可测、难以言传的全身心沉浸的宗教式体验。当然,你也可以认为画家是为避免自己的解读会误导、局限观者的想象,可反过来讲他一旦说清楚子丑寅卯,则戳破了自己故弄玄虚的面纱~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上来就要提到自己的误会。在我看来马蒂斯更具独创性、开拓性,Rothko远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者更像是在发挥前者的思想,却把路走得越来越窄且模式单一,接下来更谈不上有任何艺术上的创新,显然已陷入瓶颈,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也没有走出来。

Mark Rothko,在一片质疑声中崛起了~接受邀约,不断参展,卖价越来越高~其中,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画商、画廊的居间运作,画家的人生关键时刻都有画商、画廊的身影。一个猜测,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是否同经济的兴盛紧密相关?几年前听一艺术品买家跟掮客聊天得知:日本艺术家的作品都卖不上价,此时正好捡便宜。细问才知,由于日本经济多年以来萎靡不振,日本买家拿不出闲钱在艺术品市场腾挪,早不复当年经济高歌猛进时的满世界狂买以及炒作本国艺术品。当一国经济衰退、停滞不前,自然会影响当地艺术品市场行情。从这个角度再来看Rothko,二战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艺术品市场的中心转移到了美国。老大师们地位无法撼动,而市场上又需要新面孔、新题材、新概念来除旧布新。而新人新作意味着廉价,更加便于艺术品投机商炒作。那么Rothko的崛起会不会与此有关?

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明星开始黯淡”p66,市场上流行起“波普艺术”。快速变为老一辈的Rothko,又是怎么看波普艺术家呢?“江湖骗子与年轻的投机者”讲真,当年的观者难道不是也曾这样对Rothko嗤之以鼻?而批评家则认为““波普艺术”的兴起标志着“抽象表现主义”的终结。“抽象表现主义”反过来被认为是过时了的。”Rothko为何迅速成为明日黄花?这时,我就想起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爵士 Sir E.H.Gombrich 的话:【越走进我们自己的时代,就越难以分辨什么是恒久的成就,什么是短暂的时尚。】那么Rothko的画到底是恒久的成就,还是短暂的时尚?

本书最后收录了收藏家本·赫勒在回忆录中对Rothko作品的描述:“……他怎么可以,以调色板上如此寥寥的颜色组合——冷与热、明与暗、暗哑与闪耀、狂喜与沉暗,召唤出种种感觉……谁能对此作出解答?唯有那些画作自身——以及每一个观者。”p91。这种解读是不是最接近画家本人所要强调的宗教体验?

其实,我倒是在Rothko一副作品中感受过类似气氛,一年冬天,颐和园昆明湖冻结,狂风呼啸,夜幕将至,天色暗沉,只有冰面发出暗淡微光,那一刻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弥合了时空的距离,我身在此地却仿佛成为了历史甚至时间的旁观者。【无题(灰上的黑)Untitled(Black on Gray)1969】,犹如阴暗天空与微明冰面相接,让我不由得忆起颐和园的那一晚。

无题(灰上的黑)Untitled(Black on Gray)1969

带着这种种迷惑不解、矛盾甚至质疑,我决定要亲眼看看Mark Rothko的作品,以他推荐的最佳观赏距离——45cm。

下面两幅作品,对比看很有意思。后者像是对前者的抽象。

最后,随便来两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