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摘抄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摘抄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是一本由刘大木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一):穷途末路的晚清帝国

清朝由于统治者的愚昧无知,一路将中华民族带入苦难的深渊。晚晴腐败、无能造成了了中国软弱,被各国列强欺辱。我们不仅在课本上上学习这些知识,跟要在历史上深刻的了解其中的背景及详细的细节。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描写甲午年的各种事件、孙中山、李鸿章、袁世凯等历史人物,他们或是推翻清政府的民族英雄、或是改革创新的历史明星、或是改造社会的人物。

但是关于作何看待晚晴历史人物这个问题,作者总结出有几个原则:第一,去概念化。道德的僵化单一的概念,有的是学术思想上的概念,有的是党派概念,比如说左派右派中间排、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种种概念称呼,都属于这一类。如果想看清这人到底是怎样的这东西都要剥掉,才能让他们活脱脱地走出来,显现出个体生命的丰富性,才能真正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时代问题的回应。近代中国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国家民族的安全和尊严;二是近代化。第三,尊重个体的创造性。有创造性的人物很少,但影响很大,都是民族的精英。第四,身份定位。一个政治家的成就自然应在政治方面去寻求评价的标准,一个艺术家的成就高低也应该在艺术的层面评价。第五,个人的整体性。整体看待一个人,不要分割。袁世凯,晚晴是时代的先锋、潮流的追逐者,民国时成为黄权的复辟者、时代的旧鬼。第六,回归历史现场。历史转型是个夹缝时代生活在其中的历史人物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在历史的夹缝里看待这些人物的私德。

这本书在不一样的角度描写历史,写的很是精彩。 这里描写的孙中山,他是一个对封建体制的叛逆者。不愿接受指定婚姻的安排,不愿接受封建迷信的说法。孙中山早年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在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他对祖国的贫困落后颇感不满。居翠亨期间,在他倡议下,村里采取了一些兴革乡政的措施,"如教育、防盗、街灯、清道、防病,皆为筹办"。 为破除封建迷信,他又与同村好友陆皓东毁坏了北帝庙偶像。这种渎神行为遭到村民的指责,他被迫赴香港。 我们了解了孙中山的成长经历更加让我们明白他做出成就的原因,便于我们了解孙中山。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二):清末民初万生象

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一直是近代史研究的热点。这本书中有清廷皇室、北洋派、地方势力、士绅买办、维新党、革命党、挽救帝国的改革,为何成为了社会各阶级的殊死搏斗!这本书讲述了从1894年到1911年的中国,当时是清朝的统治,从政治体制等视角审视了晚清到民国的变迁。

马克思曾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项目,也要纠缠着活着的人都头脑!作者说,这本书并非学术著作,也不是戏说历史的游戏制作,而是带有学术思考的思考的通俗历史读本书,史料真实,言而有据,万不敢胡编乱造。作者是刘大木,湖北应城人,曾经在《长城》等杂志上发表过若干小说,2011年开始研究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学术思想史,出版过《新说水浒人物》等图书。

关于清末民初,坊间的研究专书和论文颇多,通俗性的读物也不少,相关的资料更是浩如烟海,是指是正经事学家的研究文章大多很枯燥,大众感兴趣的细节,他们又语焉不详,而通俗读物一般是业余写手弄的大部分史料也不太靠谱,而且这一段历史因为处在变局的旋涡当中,头绪很多,非常复杂,这样全方位的编制史料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来编写这本书。这本书里呈现的有可靠史料基础上的鲜活细节,平正通达而又不失新颖的史观,通俗幽默而又不失优雅的文笔,各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能够感觉到。好作者必须具备三样东西,一是:历史渊博扎实的学识,二是通俗优雅的文笔,三是服务于大众的精神,英国的威尔斯,美国的庞龙,日本的陈舜臣和盐野七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文学学术著作都为高头讲章,繁琐的考证,加上艰涩的文笔,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如今是高深的学问转化为通俗读物,让大众读者轻松阅读,不失为一项功德。读本书可以归为这一类。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要尽量还清,还原晚清历史现场,展示清朝帝国衰亡的整个过程,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尽力避免脸谱化标签化的倾向,二是为了使清朝帝国,衰亡的原因提供一种解释,供读者去评判,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叙事体例上选择颇费了一番周折,以政治性大事作为枢纽,选取在实践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核心人物,采用人物合传的方式来编写故事,在笔法上又力图接近司马迁和黄仁宇这样能使文字变得更复杂更真实更精彩的内容。

总之清朝帝国的衰亡史和中华民国的建国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也是这段历史的丰富性所在,喜欢读历史的朋友,对这段清末明初的历史,感兴趣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三):二十年晚清众生相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它建立将近二百年的1840年的的那一年,它终于走向了它的末端。西方列强强行用枪炮撬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由此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也开始了它的晚期统治。

提起晚晴的历史那真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时代。它总是与丧权辱国、卖国求荣、落后挨打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现在你看看一些网站上关于那段历史的讲述,无论是正史还是轶事,下面的评论总是会出现一些痛恨的咬牙切齿的字眼,由此可见那段历史给后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与印象。

风雨飘摇的时局、内忧外患的国家、层出不穷的事件以及多方派别的角斗。历史好比一出出的折子戏。在中国最后一个帝国的晚期,着实是上演了一出出的精彩剧目。

对于《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这本书的题目,个人认为是十分形象的。以当时岌岌可危的动乱情势来看,无论是当权的统治者,还是力主维新的改革派,或是一心要推翻帝制的革命派……他们的日子应该都过的不算舒心,甚至真的是会有一种被架在火堆上烤的感觉。

我们对于历史的初步了解,往往大多都是由上学时的历史课本而来。但是教科书上碍于篇幅所限往往只是讲个大概。就像是晚晴将近百年的历史,课本上也就是几个章节便匆匆结束,绝不可能如同此书这般用三百多页的篇幅独成一书来讲述,更何况此书只是讲述了晚清时期的1894年至1911年清朝最最末期不足二十年的历史,其中所含的料更是要丰富的多了。

从前读清朝的历史总会有一个不太好的认识,那就是当权者、非革命者统统都是大奸大恶之人,是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不过后来慢慢时间久了,也渐渐开始学会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是非曲直善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讲的清楚的,对一个人的评判,也不是仅仅通过一件事情就能够下定义的。

此书的作者刘大木参考了众多历史书籍,尽可能的将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真实的再现,历时将近五年才完稿。在此书中他对于每一个曾经出现的人物都是以一种尽可能客观的态度来讲述。不因个人好恶对历史人物进行判断,只是将其在历史中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扮演的角色为读者介绍开来,将二十年的晚晴众生相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虽说是历史自有人来评说,终究也不能够是太过于妄言。作者已经将历史尽可能的真实还原于读者的眼前,至于其中的真解,就由读者自己去感受了。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四):一言难以蔽之——读《火堆上的晚清帝国》

(一)

刘辉老师,笔名刘大木。

我一直觉得“大木”这个名字,应该是经过高人指点,或者刘老师自己就是这个高人。

“大木”里有一些朴拙,也有一些勤恳。

像极了他在自己书斋里苦读的样子。

(二)

与刘老师相识于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素向聚少离多,每聚都是畅谈。

刘老师有古人之风,敬酒必双手鞠躬似行拱手礼,言谈及古今,并无界限边际,每每觉得时间流逝,尚未过瘾又要分开。

拿到《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还是冬天,转眼炎夏,刚刚读完。

不是不好读,是其书内涵隽永,每章读后都费尽思量,所以自然就读得慢了。

等把手头的新书读完,该再拿出来读一读的。

(三)

我以前读书后写的书评,大多有一句话来做标题。

今天写这篇的时候,一时间恍然,竟想不出来该以哪样的一句话来做题。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涵盖太广,以人物为针线,细细织缝,串联起当时的各大派系、政党,又因着各个主张、思潮之间挤压出种种事件、革命。

一时间各行各业、各时各地、各党各会全都拥入眼帘,目不暇接,可行文间却自有逻辑,乱而不烂,条缕虽多梳理得根根明晰。

(四)

读后,当真想早生一百年,回去会会这些人物的命运,看看自己能活得如何。

(五)

那时的人物迫于时势、世事,夹身其中,难免会看不清时代的全貌,盲人摸象只好以自己所触为准的,选择策略以求更好的混迹或整治时世。

刘老师站在百年后的视野里,通过对历史的复盘,一面详述当时人的处境和处理方式,一面又适时的提出自己的方案,不免使后人面对前人再生可惜之叹。

(六)

敏感的人身处火堆之上,难免如坐针毡又如履薄冰。良善一些的除了自救之外,还想救人。

愚钝之人却不知温后即烤,烤后则熟,尚洋洋自得于不致寒凉,等到觉悟时,悔之晚矣,只能随火堆付之一炬。

在这本书里,会有敏感之人、良善之人、救国的智者、医国的高人,也有昏聩的掌国者、浑然的傻瓜、看破了却因无力而放手的达观懦夫。

每个人的选择最终促成了这座火堆的燃烧,最终使得晚清走向民国。

(七)

卒读之后仿佛全程参与,再加上我慢慢读来这半年的时光,于今日中午合上书卷,真真是觉得恍如隔世。

而写作此书时的刘老师,又何尝不是时而执黑时而执白,在纷纭错杂的乱世史料中,自己与自己下了一盘珍珑棋呢?

二零一八年六月七日

《火堆上的晚清帝国》读后感(五):晚清故事速览

我喜欢历史,但以前的我喜欢的是大唐盛世,康乾盛世这样的历史,因为读起来痛快淋漓。对于宋明这样积弱的朝代,我是不愿意去读的,尤其是近代史以来,甚至是痛恨,因为我不愿意读到中国人如何百般屈辱。但随着年龄渐长,读书看世界的眼光逐渐不一样了。慢慢地,我也能正视末代大明即使皇帝荒唐不作为,中国的经济以及生产力依然强大;历史上貌似最羸弱的宋,于民间依然是清明盛世,美学发展到了极致。前些日子,读了很多文章和书是关于以前自己一直避免的近代史,本书也是其中之一。

本书讲述的是从甲午到辛亥之间(1894-1911)的末代清帝国史事,以政治军事为主,以士绅及社会各阶层在激变时代的表现为辅。作者采取纪事与纪传相结合的手法,以慈禧太后、光绪帝、李鸿章、孙中山、袁世凯等核心人物为中心,讲述了晚清年间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庚子事件、同盟会革命、丁未征潮、武昌起义大事件,侧重于这些核心人物在这些大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展示在激变的大时代里那些核心人物的人性、选择与命运,同时,也对晚清的社会生活进行了描绘。

大陆的中国近现代史正统,自范文澜以来,基本上都是以阶级分析为出发点;而台湾的也基本上是以革命史为眼光进行构建的。所以我们读史的时候,通常满眼都是革命者如何高风亮节,统治阶级如何疯狂反动。

应该来说,作者在写作上,已经极力避免了以阶级分析为出发点,但作者的写作与绝大多数观点基本符合我们正统的近代史观点,或者说基本符合革命眼光的近代史。但是在人物分析上并没有一味地将各等革命人士圣人化,也承认了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一些能力,指出了他们的缺点。

因为作者的本业是文学,所以书的可读性不用质疑,至少比很多晦涩的专业史学文章通俗。另外,因为他的出身不是历史,他的对象也不是专业的人士(我臆度的),所以他的写作中不会出现很多专业人士“想当然”的问题。作为一个纯粹的业余者,面对专业人士的文章,我常常面临的一个囧境就是专业人士的文章中随便抛出一个背景人物或者某个名词,我需要去问度娘,一篇长文读下来我要度娘好些次。而本书出现的非核心人物,作者会顺手给一个小传;出现一些不常用名词的时候,也会给出解释。这就给非专业人士阅读带来了很大便利。

虽然不是史学家,但是为了这十来年的历史,作者前后准备及写作时间长达五年,查阅并参考的书目多达250篇(部),这种治学态度值得敬佩。

作者严谨之处还体现在对一些非史实,或者历史悬疑,作者只是就已知史料进行陈述,而没有进行大胆猜测。

所以如果你想看各种脑洞的大胆猜测与分析,可能这本书会让你失望。但是对那阶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想看客观详尽的历史故事,本书还是颇有参考借鉴意义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