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2017-7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算不上书评,只是个人看到的。

你看到的永远只是你想看到的东西

就不概述这本书的内容了,大致的讲一下 一个20岁想要探索自我,了解世界不同文化的人,从这本书看到了什么。

最深刻的就是“物质是精神的外化”,以及“个人情欲的界限”。另外,书中关于“忠”,“义”,“思”的看法,在儒家文化两千余年的熏陶下,不敢苟同其观点,另外“自我训练”这个章节也是不错的。

“物质是精神的外化”,欲望每个人都有,从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角度,自卑促使你前行。物质正是你渴望上进的一种体现,来源于基因深处占有的欲望。个人角度 从《菊与刀》解释,物质较精神次之,各守本位又加深其观点。到这里思维比较混乱,这几天玩文明6全然占据了自己的大脑。 控制自己,才能更好的掌握外在的物质。

“个人情欲的界限”,日本并未有禁欲这个说法,享受人间的欢乐,但欲望的放纵也是有限度的。在出现矛盾时,让位于自己的主要目标。这个对于现在的自我过于理想化,往往都是无情的放纵自我,直到deadline逼近,才勉为其难了去做一些事情,个人情欲的界限始终没有掌握好。

诚然,此书完稿的时间距今已久,有些观点已落实,但将其看做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也是不错的。

物质是精神的外化

喜欢书中描写的那种日本人的自控 ,能做好自己做的事情的执着,但日本人对待失败的极端的方式则不是自己想要的。失败就坦然面对,

追求心境的自控,等级而非现实中阶级的固化。

《菊与刀》读后感(二):日本:一个简单又复杂的矛盾体

阅读时间:2019年1月7日-10日

还没有去过日本,对日本的印象多是从外人口中道出的形容词,如“有毒”、“极致”、“文明”、“礼貌”、“素质高”等。由此得出的推断也是直接和粗暴的:可能是因为日本经济太发达的结果,必须要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

之前读的日本文学中,主人公大段大段过于复杂的内心矛盾细腻至极,一点点的风吹草动足以激起主人公内心千万丈的瀑布,文中关于对极致的追求也令人咋舌。和同事交流后被告知,日本小说的特点就是这样的。由此也容易得出很片面的结论:些许日本的文风就是细腻的,这就是他们的特色。

这本在大二时期就吸引到我的《菊与刀》直至今日才被我翻阅,它较为清晰地介绍了日本人内心矛盾的根源。当尝试着将这些内容置于心中,我脑海中对于日本片面的判断或者是不解逐渐得以正位,自小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的对日本的判断现在看来也颇为幼稚,我开始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尊重,才勉强算是对日本文化真正进入一知半解的领域。文明没有对与错,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文明也没有低等和高等的社会差异,将自己置身于某个圈地,并用刻板的、难以自我注意到、具备独特的文化属性、但却被自身视为圭臬的视角去审视其它文明是可笑的,肤浅的,这本身就极具偏激和不平等性。在当前,无论是基于对历史的回应还是对未来的展望,了解日本的文化属性和特质的根源是必要的。

说日本简单,是因为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单一的,一致的,难以更张的。所有一切都以拥护天皇的至高无上、国家的荣誉为终极目的。秩序是所有社会生活行动的纲领,不可僭越,人人各守其位,不平等才是常态。说日本复杂,是因为想要保证上述的秩序,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事情太烦杂了,也太沉重了。在日常的彼此亏欠中,人们要不断考虑定格自己的位置,并将别人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一一记住并在日后进行同等的偿还,存在亏欠的意识并不能算有德行,只有当积极报恩的时候才是德行的开始,当然“时间价值”也应当考虑在内。日本人可以承受前辈的恩,但不能承受同辈或者是下属的,否则会低人一等。每个人都不会出于占便宜和乐于助人,让别人承受负担并对自己有所回报,这注定了日本人天性的高冷淡漠。出于回环的义理,包括对天皇的义理,以及对自己名誉的义理。以自己的名誉为例,一旦遭受损害,则要么应进行复仇,要么自我了断。在战争当中,至死才算光荣。在家庭事务中,长男为首当,夫妻之间也存在男尊女卑。

在日本人的某些特征里,我似乎找到了部分自己的影子,这也是我为之尊重,并践行过的,即认可“身体越是沉重,精神与意志越是高昂,能够支配身体”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日本人的表达实在过于极致,如女性分娩时不能叫,女孩必须保持合适的睡姿和坐姿。但是日本人在孩童时期是最自由的,各种束缚均不存在,而长大才会开始受到各种内心上的折磨,这和西方的抚育模式恰好相反。

中国和日本的文化源于同宗,但分化巨大。中国的“仁”是一切的前提,是“忠”、“孝”的前提条件,而日本的“仁”是分外之事,有时具有贬义。日本的“诚实”指遵循日本道德和道义的热忱,不感情用事,不仅要为行为也要为行为的结果负责。此外,他们认为肉体与精神可以分离,将情色视为一种身体享乐艺术,因而和尚也能够娶妻生子。日本的佛教并非中国的佛教,他们否认涅盘和轮回,并认为人人死后皆能成为神。

实现永恒的荣誉和尊重是目的,而与之相配的手段则是多样的。在二战后,麦克阿瑟对于日本战后处理便考虑到了这一点。虽然战败,但日本人并不挫败,反而变得热情和友好,他们能够接受这种结果,认为这种结果并不是一种侮辱和欺凌,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局,如此一来只能够接受,并于日后努力,他们从不追求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就文化特性本身看来,我们并非能够完全保证在经历了历史上的暴行后,日本能够真正热爱和平,并对过去的一切有所认知。我们对其参拜靖国神社的抨击或许也让他们很难理解,日本的神道教不是宗教,而是广义上的对国家荣誉的拥护的象征方式,参拜是他们对于亡灵的安抚和感激方式,这可能并非和战争的性质有多少关联,毕竟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仁者爱人”,只有“忠”与“义”。和平和武装都是日本认为推行秩序世界的合理方式,只不过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如果情况允许,在未来觉得军国主义可行的情况下,或许他们还是会卷土重来。

最后改用《历代经济变革与得失》中的一句话:要对不同地域的历史和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之心境。

《菊与刀》读后感(三):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向善而又黩武,尚礼却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善服从却又桀骜不驯。”正如前言所说,这是一个将“菊”、“刀”、“樱花”和“武士”共存于血性之中的一个民族。 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日本,笔者只能想到“极端”二字。他们是那么一种不可思议的存在,习惯等级制赋予的位置并安于固守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滴水之恩还是细小之仇都要给予回报、如同枷锁般地极端的“忠”与“孝”;奉“自杀”为圣举且无畏赴死的心境……日本人的一生仿佛就蜷缩在一个小框框里,一眼便望到了尽头。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些接受了美国行为规则的日本人,他们认为过去的生活是“桎梏”,是“牢笼”。 生活在日本这一大环境里的民众如同“盆栽里的小树”,在日本这个小岛上有着专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菊与刀》的出现正是为了了解日本人的根性,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诚然,《菊与刀》所剖析的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帮助了美国人更好地处理了战后问题,但在今天也同样可以帮助各国更方便地与日本建立关系,进行合作交流。 从微观的角度,也许我们可以从《菊与刀》中发现日本这一民族的双重性格和极端思维。从宏观角度,也许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对一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重大影响;又或者发现中国与日本民族个性的异同、美国与日本民族的差异…… 然而,笔者更想从这本书里寻到些关于“跨文化传播”的踪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笔者所说的此战并非兵戎相见的战争,而是利用传播手段传输文化的战役,或者说它只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姑且称之为“舞文弄墨的战争”。都说人心难测,对当时的美国人而言,日本这一东方国家的人心更是难测,面对面交往中的两个人尚且不能心有灵犀,更何况相隔甚远的两个民族呢?放眼全球,大大小小的国家仿若星辰般散落各地,而各地文化更像是这世间的繁花,不计其数。 若想交往,必先彼此了解。笔者认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往可以类比人际交往,在一个组织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将他们置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中,他们彼此会利用各自的思维进行头脑风暴,然后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笔者以为“头脑风暴”便是个人一个人之间的一种“跨文化传播”;而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未尝不可以得出一个众民族皆大欢喜的结局,此时如何利用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并进行跨文化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如何使文化“走出去”,《菊与刀》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虽然日剧和日漫都是日本招牌的文化产品,但是笔者接触的较少,所以就不拿这二者举例了。不过,关于日本的小说,却是可以提上一提的,东野圭吾的小说就极具日本民族特色,比如,《恶意》所传达的恨,因为恨,不惜赌上性命也要贬低别人的人格,极致的复仇不是取人性命而是让人身败名裂,深沉的怨恨让人万劫不复,表面上看是对人性中最大恶意的细致刻画,但透过其民族文化的本质,却也可能是骨子里对仇恨的执着。《四十七士物语》便是一场精心策划而又壮烈的复仇行动。日本这一民族的极端性格无疑给这个民族的文学叙述蒙上了一层阴郁的色彩,之所以不称之为悲剧色彩,是因为“悲”是能够排遣的,或者说“悲”是可以让人痛痛快快的哭的,而阴郁却不能,《白夜行》就是极恰当不过的例子,可以说是几近于畸形的复仇和几近于畸形的爱,主人公是那么残忍却又那么让人心疼,扭曲的人性带来的压抑让人喘不过气,一种典型的病态的人生。日本人将自己的民族性格无限的夸大,并放置在文学作品中,创作出深入人心的悲凉。 从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已然可以了解到关于日本这一民族的文化,那么针对其极致性格,我们不妨也去深究人性,也去深挖民族文化,将其融入到文化产品中进行传播。亦或者透析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典型特色纳为己用,吸取并融入中国特色后进行再创造。笔者很喜欢的一个网络作家就很受东野圭吾作品的启发,不断探索自己的写作方向,而中国的网络文学也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条主线。如果想要攻入日本文化市场,那么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就必不可少,在文化产品的创作中少不了要顾及受众的心理取向,如果一个文化产品是受众所无法理解甚至是与受众价值体系背道而驰的,那么只能说这场文化战役是失败的,获悉受众心理需从受众的文化土壤入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产品在他乡亦能茁壮成长,而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更是如同蒲公英一般,无论飘至何处都能生根发芽,在任何民族都能有一席之地。 《寻梦环游记》就是一部很好的跨文化传播的电影,以追寻梦想为主线,却设置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背景,在细节上穿插着民族文化。墨西哥的亡灵节在这部电影里完整的呈现了出来。兼具剧情与文化的作品无疑在各地畅通无阻。这部影片的主创们一定是对墨西哥文化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所以才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影片,才能完成一场绝妙的跨文化传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了要“知”,还要“深知”,如果只是蜻蜓点水般浅显的知晓,那么只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兴许也会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情况,但却是“铤而走险式”的传播。比如作为文化产品的广告,前不久Burberry的新年广告一出便遭中国网友们的吐槽,可以说是大型翻车现场,虽然它运用了中国新年时应有的合家团圆 “全家福”元素,但是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新年应有的文化氛围,活生生的将“全家福”拍成了“除夕夜的谋杀案(选自网友们为该广告的命名)”,终于还是铤而走险了,走出了诡异的步伐,而这也绝不是笔者所定义的“知”。 综上所述,跨文化传播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即“深知”本民族文化,挖掘出本土文化的精髓,正如日本文学中,将日本民族的人性挖掘到极致那样;“知彼”即“深知”其他民族文化,摘取他国精华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或者将其纳为己用,又或者瞄准他国文化倾向进行文化输出,促成本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战术,不仅在《菊与刀》问世的那一时期适用,在今天也同样适用。

(PS.我决定了,以后写了电子档的读书笔记就存到豆瓣上,免得弄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