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与人》读后感精选

《历史与人》读后感精选

《历史与人》是一本由孙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与人》读后感(一):孙歌《历史与人》

第一章首先被提出的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多东亚研究,尤其是东亚学者所进行的东亚研究喜欢讨论的一个话题。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使得它成为论述日本近代历史的一个绝佳的模板。针对这种转化之危险,作者不去谈怎样抓住特殊性,而是改变对“普遍性”的理解方式,陈嘉映“平移的普遍性”,竹内好的鲁迅研究,都是作者用来展示这种理解方式之改变的示例。

第二章“历史与人”与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向量分别就日本战后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某些问题来继续展示这种“普遍性”的转型。

作者在意的是一种思考方法。对于文科研究来说,在今天问题越来越多,问题意识却越来越单一的时候,这种思考方法可以说是文科研究的生命线了。

《历史与人》读后感(二):一些隨想

代序

p4:引溝口雄三討論李贄,極度飢餓吞下食物時,喪失了自己。可參考莊子·齊物論:今者吾喪我。張老師認為此句是齊物論機杼。

p10:魯迅和李贄都是文字戰士。文字的論戰(或計較)依舊容易讓人迷惑,不僅是聽其言,更重要的是觀其行。或參考《古典學術講要》:把自戀化開,就是文學(大意,應在漁樵那篇)。

正文

p34:碎片對其他碎片的開放,有與其他碎片趨合一體時,就具有普遍性。類似張老師提過,先秦和古希臘其實是相通的。

p42:竹內好的文字,“等質”的說法我不同意,不知是否翻譯的問題。文化之間不可能等質,一定有區別,即便追根到內核有相通之處。“作為方法的亞洲”還在限制之內,亞洲思想的光芒被挖掘得夠嗎。

p55:“動態性地想問題”,近幾年也感受到這一點,但是還沒能很好地實踐——可能還是認知不夠。和之前看到艾爾曼所言“動態的思想史”說法,是比較一致的。

p59:恩格斯“在口頭上承認這件事是一回事,你要真的在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裡落實它,那是另外一回事”,簡化來說即知行合一。

p88:理論和實踐的間隙,可回到知和行到底怎麼統合。想起那天讀書會師兄問的一個問題:顏回沒有什麼實際作為,為什麼孔子那麼看重他。是因為他的為人本身被他人所看見就會有所激勵嗎?我也不知道答案。

p89:“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不能夠做什麼”,是否對應論語「君子思不出其位」。

p92:還原歷史語境去定位也是我論文想做的,或可對應孟子“知人論世”?以及下一頁提到「想要一個解決方案」也是我不自覺的訴求,這本身是有問題的。

p93:提及歷史學介入社會,不是為學術而學術的東西。也是張老師強調的,要做事,而不是變成一種象牙塔內的東西。有一次課堂:“在專業中試圖突破專業看看廣大世界的那條進路,卻不知道廣大世界中沒有專業這條進路。只能相應於廣大世界本身,在專業中討碗飯吃。”(課程錄音)

p116:引丸山真男談“惡”,聯想阿倫特的平庸之惡,亦想起之前張老師提到王陽明“ 知善知惡是良知,为善去惡是格物 ”,類似時刻檢查自己的起心動念。

p117:提到政治學的抽離,在孔子和蘇格拉底那裡,政治和他們所說所做是完全相合的。(目前粗疏的理解)

p123:“一個好的政治判斷一定產生於在‘他者’中觀察他者”,或相應孔子的知人和知言: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历史与人》读后感(三):《历史与人》读后感

《历史与人》这本书读完已经好久了,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没有真正的“普遍性”可言,世间的事物千差万别,我们所取的共同点只是相对而言的。二是历史是一个趋势——“向量”,事情不是没来由、无端端地发生,所谓“来龙去脉”就是说发生了的事有源头,而它自己本身也是未来事件的起源。

不知从何时起,我看待事物会用教师的眼光,这有好有坏。用这样的视角看电影、看文学作品,总是会陷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牢笼,我太想知道应该怎么办,太像知道对待生活的办法,以致于脱离了文学本身——解决问题不是艺术的追求。而带着这样的视角看原理性的东西,会想要去实践,想要去应用,这么一来或许是大有好处的。

“普遍性”和生活的关系太密切了。“普遍性”才是真正的“标准答案”,人们从截然不同的世间万物中勉强抽取出一个共同点,但其实即使是“共同点”,也并非完全相同,只是相似而已。就像书中说到的那样,被人们视作“普世价值”的“自由”和“平等”在各个国家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人们抓住在西方可行而在中国行不通的事情来说明中国不自由,抛开设定的情境和原本的条件来谈“自由”和“平等”,这本身是件应该质疑的事。我们仍在被假大空的口号和标语所蛊惑,真正的“自由”、“平等”一定是实实在在落实到详细、具体的事情上的。我们不屑于那些红色的标语,却忘记了一切共识都得从实实在在的事情上来体现。既然如此,那么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和而不同。就像你不应该说中国画比西方画更重写神,而西方画比中国画更注重描绘真实,因为这本身就是它们自己的特点,只是差异,只是个性化的特色,没有好坏之分,不应该被比较而受到褒贬。放到实际生活中,放到我们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想一想,我们还有必要追求稳定不变的优势或成功吗?

虽然听起来俗,但实际上真的应该根据国情来做事。而对于学生呢?教师实在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是永恒的经典法则。世界上真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至多也只可能是相似而已,你不能去塑造一个模版,让学生们都朝着那一个方向努力,你不能期望学生都成长为你所期待的那一种样子,他们的成长应该有着自己的专属印记。我想下一次心里在对某人抱有隐忧的时候,不妨放宽心,说不定他正在自己的路上探索着。殊途同归,抽出每个人成就中的相同点,那就是“普遍性”,或者说,就是世俗认定的成功。

整本书都在从各方面讲述历史是个动态的过程。说到这个,想起以前复习文学史时写的碎碎念:

“五四”新文学是对晚清文学革命的继承和突破。晚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在当时乃至现在的人们看来都是新瓶装旧酒,治标不治本的。我若活在当时,一定也是丧气十足,觉得毫无希望、是毫无意义的。然而历史证明了没有这些“毫无希望”的文艺革命,何来后面的“新文学”?

历史太复杂了,环环相扣,不到恰当的时候,你无法知道一件事的最终价值。可能你以为它是好的有意义的,最终时间证明它无意义;可能你以为它没有多少害处,最终日积月累时间让你知道它潜藏的害处。所以呀,还是要大胆支持改革。而那些披着改革的外衣伪装成的XXX,有时候你是有感觉的,有东西在悄悄暗示你,是什么呢?良知吗?现在我也说不清楚。

我们可以做的是摸清先前发生事件的细枝末节,弄明白为什么当下会发生这样的事。理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未来的各个方面做出一些预测,这也是在探索脚下的路。想要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不可能的。你没办法说出一个绝对的实行方案,一是因为“普遍性”呈现在不同的事物中,会带上事物本身的特色,二是因为事物一直都在动态地发展,变化无处不在,随时可能发生。你只能判断趋势,并且还得随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真的不能太焦急,急火攻心,革命尚未成功,自己就先没了干劲,这不是非常可惜的吗?

而对于“向量”的应用,我一时未能领悟,大概还是心理上的了解:不要太急于求出一个答案,求出一个结果,试着接受各种变化,尝试并探索多种可能,全身心体验这个过程。而这也是哈佛公开课《积极心理学》中谈到的,完美主义者过于注重结果,努力争取美好者实实在在享受过程。或许你会说,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大多数完美主义者活得不快乐。从大处看,如果个人在追求、在奋斗的时候活得不幸福,那么怎么可能长久坚持住?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与强权抗争的路上,耗死一个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事实在屡见不鲜。而从小处着眼,人生说短也不短,想要那么快地得到一个结果,然后便是尽情享受吗?这样的人生不也是一眼就望到了尽头的无聊吗?

就说这么多吧,其实也可能是瞎说了,以上便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深的感受。

《历史与人》读后感(四):梗概笔记

# 代序

# 薛毅

沟口雄三,著作《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批评竹内好对中国革命的理想化解读,后者强调现代中国创造了超越欧洲的东西。但其实是在竹内好思想的延长线上,从中国思想传统中发现中国的原理、以此面对未来。

沟口研究李贽(李卓吾)找到与传统中国的关系,神似竹内好研究鲁迅找到与现代中国的关系。

李贽:1、真饥者无择,自身之空洞状态,“由纲常的悬崖向悬空处飞翔”

2、论战是主要的思想方式

3、沟口从中找到中国历史的“向量”

鲁迅:1、热烈强韧的生活者,否定性的决绝的自我,国粹主义、西方主义、左翼都战,“不靠天不靠地”

2、论战是主要的思想方式,“战士举起投枪……倒地的只有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逃走。”敌人的共性:言行不一。

3、竹内好将其视为中国现代革命历史中的“环节”

# 第一讲: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

通常论文模式:出发点/流行理论的预设 → 问题意识 → 经验性讨论 → 抽象的到达点/得以印证流行理论

现代性(西方理论概念)要通过【论述和语调】才可以准确地到达本土历史经验

现代性问题上,西方的特殊性经过了【高度抽空】才成为我们所认可的普遍性

普遍性 → 同质性/抽象判断(无法说明问题) → 被归类后的差异性才能够解释普遍性 → 抽象到什么程度才会对现实有意义?

普遍性不应【高于】特殊性,而应该是【平移】关系

拿翻译举例,英语“book”要翻译成中文“书”,但是book还有“预定”之意、书还有“书写”之意,只有在“书本”这个相似性上,两者才有普遍性意义。

陈嘉映“无名之名者”指的是在相似性之外的那个差异性,因为有差异存在,才让两者凭借相似性发生了联结。

拿本雅明举例,普遍性=政治正确、纯粹语言,特殊性=实际情况、碎片考古,后者只能【无限接近】前者。

竹内好《鲁迅》《何谓近代》中指出,

自我否定 ≠ 成为他人、模仿他人

自我否定 = 自我革新 “梦醒了无路可走,又不肯昏然睡去”,“绝望之绝望”

汤因比 → 吉登斯 → 福山 西方的现代是唯一的世界均质化构想

亚洲不应当成为与西方对应的实体,也不应是西方现代模式均质化对象,而应是向内挣扎出新的文化。

# 第二讲 历史与人

政治不成熟的表现:静态标准,高度自我中心(遇到问题不是反思自己的决断力,而是怀疑敌人从中捣鬼),难以正视世界的流动变化 → 需要建立动态看待历史的标准

案例分析:昭和史论争

1955年三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著作口袋书《昭和史》(昭和:1929年至1989年)

## 第一层级论争 历史要不要写人?

龟井胜一郎批评这本书:1、历史应当让读者可以寻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源,2、与伟人相遇、形成自己的生命伦理

远山茂树(作者之一)回应:1、科学历史就要减少个人回忆的主观描述(坚持唯物史观),2、描述历史个人的【偶然性】那是文学的事情,历史学需要描述的是【必然性】。

## 第二层级论争 历史的内核?

和歌森太郎:对历史的把握不能依赖抽象观念,历史需要写人,但是写人是将其作为历史中的节点,而不是书写历史的目标

筱原一:政治过程论,历史永远都是进行中的过程,一个历史阶段即将结束会有很多条路,最后历史走了其中一条。历史应该分析每个现实阶段中【未成现实】的其他选项,为什么历史没有发展成别样、而是这样?

日本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错误在于,忽略了分析其他选项,而用既有框架和概念去套说史实。

丸山真男:需要对政治对象进行【人格化分析】,这样才能联结互不相通的“政治哲学”和“经验研究”。比如对斯大林批判遵循了怎样的政治逻辑,领袖的个性是怎样随历史阶段、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在政治灾难发生后通常两种极端态度:1、道德非难,2、庸俗化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为一切合理化)要避免这两种态度,就要分析里面“最小限度的恶”。

对于个体来说,如何保有政治热情同时不会被两股潮流裹胁? → 幽默感。自我相对化。

## 第三级论争 历史的边界?

上元专禄:历史学的边界意识,需要面对现实,但要清楚历史是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而应该追究这些问题的历史意义与性格。

加藤周一:日本历史学者普遍没有历史感觉,如何培养?需要不把抽象范畴作为一切的立足点,代价是没有安全感。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著作《历史是什么》): 偶然性 v. 一般性(而不是必然性)

历史学应该论证的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某一种偶然】,而不是去论证必然。

历史由许多个体的动力推动而成一股合力,黑格尔认为一切动力背后是绝对理性、高于一切,恩格斯认为所有历史动力都要上台厮杀。

# 第三讲 中国历史的“向量”

历史向量:有质量的实体、运动状态、有曲折的方向、有目标

日本的传统汉学是脱离了中国历史 = 中国拿西方理论研究来脱离戏份历史(骑墙的学问)

沟口雄三研究李贽的精神宗旨:不容已,不立论

中国思想历史其实是在不断革命的

思想史 v. 社会史结构 如果把思想史放在社会背景条件下去研究,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例子:东林党 v. 李贽,乡里空间,历史转折时期,洋务派和保守派其实都没有简单复制西方理论

明清中国乡约研究

寺田浩明:满员列车,动态平衡

滋贺秀三:情理道德渗透在中国历代人民的政治感觉之中,法制也要符合天理

明清、甚至于五四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品格其实都是,表面上的断裂与根基里的传承并存。

因此沟口认为,中国历史存在自己的向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的断裂重启。

西方议会制 → 【乡里空间】 → 宗族乡绅讨论办事

保卫乡里空间 → 团练 → 军阀 → 割据 → 却没有成功调动起全民积极性(毛泽东成功做到了)

三民主义源自万物一体之仁,自然力就是王道,百姓要的不是自由而是财富,要改宗族意识为国族意识,改传统公天下思想为现代政治治理方案

辛亥革命是百年社会变革的结果、抵达点,而非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尝试。

# 全书

破除静态思维惰性,建立动态思维的习惯

孙歌在写作时有意“把抽象问题意识具体化为可通过经验来理解的表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