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锦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锦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一):孟实兄,能饮一杯无?

如果让我给10年前的自己推荐一本书,我会拿出这本孟实兄写的《十二封信》,一本相恨见晚的作品。如果说迅哥儿是青年人的良师,那么孟实兄则是青年人的良友。在青年时代,或从初中开始,就应该读读这本书,它解答了年轻人思考的诸多困惑,关于读书,关于恋爱,关于道德,从朋友的角度,而非是大人的角度,他是在与你探讨。

那是在我考研的期间,第一次读到了孟实兄写的论读书,了了片语,即获我心,关于读书关于学问,就我自身而言,以前我在图书馆借到的书,常常没读完就到期了,一直觉得是平时课业与比赛太紧,所以很难空下来读书,觉得读书是一件需要空闲时光空闲状态的事情,读完第一封信,方知过去不是做学问的样子,如今哪怕是回宿舍已然10点多,仍会打开书来,读一会做一些笔记,久而久之就在不经意间读完了那些大部头。读书在于积攒学识,既是积攒,那么一刻知识有一刻知识的时光,重要的是保持这样学习的状态,只要每天能摸上一会,思考一会,那么感觉就会延续。

动与静,好比黑白,相生相映。动是释放生命力的时刻,静是感悟生命的时刻,两者都不可缺。在大学校园里,球场上大多数低年级的学生,而图书馆里大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两者都是取一极,而忘另一极。动完了,静完了,闲暇时光竟都喜欢玩手机。要么不曾去感受这般春日美好,要么不曾去抚摸书本墨香。我自身而言,每当学习时总觉得学习的时间不够,继续学习,常常觉得运动浪费时光。读完动这封信,则想抱球出门。读完静这一封,则想垂钓一番。都是兴致所致。孟实所说,更是适用于现在的年轻人,殊不知手机亦如大烟,躺在床上,窝在椅子上。殊不知游戏电视剧,亦如麻将赌牌。百年之前如此,百年之后亦是如此。对于生活,中国人都绷得太紧了。

青年最可贵的品质在与尊重现实。拒绝空谈,太难做到。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不只是我们这个时代会做的。知行和一,方知世事艰难,但又不能不上。革命二字,绝非以口号辨别,而是看事。学生不做学问,不做好本分,革命之后谁来建设?

今日是写不完了,我想这本书当得起当每年读一遍。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二):世界是不会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我们

正因为世界有遗憾,才被称作为完美的世界。现代青年人都太浮躁,静不下来,甚至整个人都充满了惰性。总有人想要快速掌握一门技能,可只有真切实际的一点点去学,掌握的那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技能。 谈读书,青少年现在特别喜欢读流行的书,不能一概而论,但大部分的流行书是迎合当代人的心理而创作的,所以作者更推荐于去读那些时光流逝依旧存在的书籍,书没有贵贱,只有好坏。读书是最省钱的增进自己的学识的途径,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会读书,,好书要多读,讲究方法,要记录自己的笔记,最好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方法。 谈动谈静,我们总是摊在床上,不去运动,没有一个良好的体魄,自然有时心情做事方面都有自己的崩溃。我记得我有次睡眠不足,又少于运动,当天整个人非常易怒,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可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重要,所以去运动吧!想的多就是因为你没有动,去打网球、弹钢琴、跑步等等。静,则是指无论你是否在忙碌亦或是悠闲地时候,偶然停下用心去观赏周围的景象,你会发现不同的乐趣。亦如夕阳落下的那一刻,你的体会,美于伦比。亦或是,操场上嬉笑玩闹时,偶然停下,抬头看看天空,那时又是怎样的景象?飞机从天上飞过发出的声音又会让你想到什么?静,从生活中去领略不一样的意境。 书中还提到"十字街头"这个概念,习俗与传说的相对立。作者在这里写到:"人是一种贱动物,只好模仿因袭,不乐改革创造"。A与B商量减肥,其中A想吃零食,B说我也想吃,于是两个人拿起零食开始啃啃啃。坚持一件事情不容易,但坚持下来总会发现自己的改变,不要被十字街头所迷惑,跟着大溜走。作者希望我们能做到"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 对于升学选课,选学校要根据:有无诚恳,和爱的空气。选课,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多选。在学校里我们能经历到什么,学到什么,对于我们的未来才是重中之重。因为没有什么比我们掌握的技能还更要得心应手。对于恋爱,是为了恋爱而恋爱,不参杂任何东西,因为是你所以我爱你,这才是恋爱。作者提倡写作文要多多练习,还要先多多去参考诗词,而并非散文之类。 对于父母,作者也谈论了一些。孝顺父母,你是因为爱他们而去照顾他们,还是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而照顾他们呢?归类不同,意义不同。 现在的青少年应该多去读一读过去那些著名的书籍,我们比以前的国家能得到的东西越加方便,想要去欣赏某些事物,一张飞机票几个小时就到了。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逐渐缺少"敬",对这些作者、画家、学者的敬意,现在的我们太过于浮躁,多去看看书,看看过去的那些人。 这本书还有许多内容未曾提及,对我来说,读完这一本书获益良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三):一位伟大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读朱光潜的作品,总觉得像在宝库里淘金,里面蕴藏着太多未知而丰富的能量。无论是《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还是《西方美学史》,书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激情和信仰,或是信手拈来的中外古今的学术思想,或是对生活淡然处之的态度,教人听之信之,为之折服。《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亦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着浮躁与彷徨,饱经沧桑的长者如先辈一般指引着后世人,讲述人生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著作。这是一部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谈思想修养问题的著作,篇幅较小,但影响深广。有资料显示,从开明书店1929年第一次出版到1949年绝版的二十年中,单是开明书店标明版次重印就超过了三十版,另外还出现过别家出版单位不标版次的盗印版,可以说是朱光潜的奠基之作。

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朱光潜早年的人生观。在这部著作中主要从人生理想、看待人生的方法、人生价值标准三方面展示了朱光潜在二十年代确立的人生观。他苦闷、悲观,但深怀淑世之心,决心承担“改造环境”的使命;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取自尼采对人生的审美解释,主旨在于为了实现认定的目标而把其余一切置之度外;他的人生价值标准以重个性、重理想和人格为特征,和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比如书中,为了论述由于职业、习性、爱好等的差异而带来的对于同一事物认知差异,朱光潜以园地里一棵古松为例,说明三种人对它持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三种态度:木材商人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多少钱的木料,并联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叶的针状、果的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并联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并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品味,古松对于他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这些分析何其精当高超,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又比如谈到读书,朱光潜“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后指出,当代青少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学生若不读书,求知只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或“一代仍如一代”的现象。青少年读书对其自身和社会都意义重大,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规划好读书的时间,选择好优秀的书籍。因此,朱光潜认为,不要读那些毫无价值的媚俗之书,要选择能够撼动心灵、激发思考的“经时代淘汰而魏然独存”的经典著作;而读书的方法,是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局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同时,要有笔记和体会,才能求知识、悟精神、得方法,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好书,如与智者对话,是一个汲取智慧的过程。当前社会,信息量超级丰富繁杂,价值观却极其模糊紊乱,这对于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尚未确立、辨识力有限的青少年而言,不啻是一个纷扰喧嚣的“十字街头”。我们常常困惑与纷乱世相,迷茫与人生歧路,站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不盲从,不彷徨,也不“临歧而哭”,在多条岔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多元标准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四):一位伟大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读朱光潜的作品,总觉得像在宝库里淘金,里面蕴藏着太多未知而丰富的能量。无论是《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还是《西方美学史》,书中始终涌动着一种激情和信仰,或是信手拈来的中外古今的学术思想,或是对生活淡然处之的态度,教人听之信之,为之折服。《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亦是如此。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充满着浮躁与彷徨,饱经沧桑的长者如先辈一般指引着后世人,讲述人生道理。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第一部著作。这是一部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谈思想修养问题的著作,篇幅较小,但影响深广。有资料显示,从开明书店1929年第一次出版到1949年绝版的二十年中,单是开明书店标明版次重印就超过了三十版,另外还出现过别家出版单位不标版次的盗印版,可以说是朱光潜的奠基之作。

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朱光潜早年的人生观。在这部著作中主要从人生理想、看待人生的方法、人生价值标准三方面展示了朱光潜在二十年代确立的人生观。他苦闷、悲观,但深怀淑世之心,决心承担“改造环境”的使命;他看待人生的方法取自尼采对人生的审美解释,主旨在于为了实现认定的目标而把其余一切置之度外;他的人生价值标准以重个性、重理想和人格为特征,和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的思想文化传统一脉相承。

比如书中,为了论述由于职业、习性、爱好等的差异而带来的对于同一事物认知差异,朱光潜以园地里一棵古松为例,说明三种人对它持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三种态度:木材商人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多少钱的木料,并联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叶的针状、果的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并联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所感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松,并把它当作一幅画去欣赏品味,古松对于他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这些分析何其精当高超,令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又比如谈到读书,朱光潜“特地去调查了几个英国公共图书馆”后指出,当代青少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学生若不读书,求知只会出现“一代不如一代”或“一代仍如一代”的现象。青少年读书对其自身和社会都意义重大,需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的方法,规划好读书的时间,选择好优秀的书籍。因此,朱光潜认为,不要读那些毫无价值的媚俗之书,要选择能够撼动心灵、激发思考的“经时代淘汰而魏然独存”的经典著作;而读书的方法,是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快读,着眼在醒豁全局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同时,要有笔记和体会,才能求知识、悟精神、得方法,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好书,如与智者对话,是一个汲取智慧的过程。当前社会,信息量超级丰富繁杂,价值观却极其模糊紊乱,这对于处于成长阶段、人生观尚未确立、辨识力有限的青少年而言,不啻是一个纷扰喧嚣的“十字街头”。我们常常困惑与纷乱世相,迷茫与人生歧路,站在十字街头不知该何去何从时,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便可不盲从,不彷徨,也不“临歧而哭”,在多条岔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在多元标准中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精装插图本)》读后感(五):一百年来,这12种良药,治疗矫情最管用。

文/袁建平 微信公众号:袁氏物语(ID:yuanjianping2)

有些东西不会过时的,比如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简单来说,作者以青年们关心的事项为话题,谈选择,谈摆脱,谈人生,不一而足,出发点在于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足功夫。

无论思维层次还是知识容量,朱光潜远在青年之上,可通读全书,你会发现他很像为你解忧答惑的知心朋友,平易近人,回答困惑毫不含糊,为迷茫的青年提供12种治疗矫情的药。

一百多年过去了,时间证明,朱光潜的这12种药依旧管用,可谓是专业治疗矫情一百年。

1、读书

青年抱怨道,没时间读书,进入社会后忙于工作更是,况且那么多书,读不完。

朱光潜说,世界上比你忙的人多得是,他们在忙中做学问,比如国外的富兰克林,在印刷局做小工的时候,仍然抽空读书。书读不完是正常的,就是读完了也没用,许多书不值得一读,所以要慎重选择,要读能启发你思考的书。

2、烦恼

青年抱怨道,最近心情不安静,烦恼得很。

朱光潜说,不要想太多,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想来想去,还不如去打打网球,谈谈钢琴,种种花草,搬砖添瓦。

3、安静

青年抱怨道,现在工作量大,应酬多,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

朱光潜说,要学会忙中寻找乐趣,做个有趣味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4、社会运动

青年抱怨道,读书为了救国,何不参与社会运动,让我们去街上喊口号?

朱光潜说,管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才是正道,有能力再去爱国。

5、风化习俗

青年抱怨,社会太俗气,民众又肤浅,一点都不高雅。

朱光潜说,不要沮丧,不要被洗脑,更不要清高,放下身段干点实事。

6、多元宇宙

青年抱怨道,有好几个女朋友,精力有点透支,怎么长期保持这种关系?

朱光潜说,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恋爱就好好恋爱,别以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7、升学与选课

青年抱怨道,课程太多,选的课又不能帮我找到好工作。

朱光潜说,任何课程都有它的作用,前提是要跟你兴趣爱好天赋相近,而且要打好基础,不要贪多就为混个学分。

8、作文

青年抱怨道,写作太难了,需要天赋,而且我又不是作家。

朱光潜说,作家也是一篇篇写出来的,可以训练就能写得不错,初学者可以先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可这个不难,推荐夏丏尊和刘薰宇合著的《文章作法》。

9、情与理

青年抱怨道,我妈管我太多,跟她讲道理她又不听。

朱光潜说,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要是不管你,就不是了。

10、摆脱

青年抱怨道,朋友圈土豪不少,而我工资低,很焦虑,怎么才能年薪百万?

朱光潜说,要摆脱得开,你认定一个目标,就要专注于此,其他的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11、效率

青年抱怨道,现在各种类型微课多如牛毛,我什么课都买,都在听,可发现效果不大。

朱光潜说,你太谈容易,太不能深入了,做好每件事其实都哟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一味追求效率不是好事。

12、人生

青年抱怨道,人生苦短,怎么才能避免不幸?

朱光潜说,要站在后台看人生,苦才是常态,乐毕竟少,冷静看待。

不得不说,朱光潜看问题看得透彻,直接击中要害。我们越能理解青年的矫情病得严重,就越能明白分析的到位。

青年的矫情,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想太多,做太少,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眼高手低。朱光潜给出终极良药——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