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是一本由[美] H. W. 詹森 / J. E. 戴维斯著作,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8.00元,页数:1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读后感(一):苦中作乐的勘误篇

记得上次看的时候就有不少的错字和小瑕疵,这次就顺手记下来了,大概会一直看一直更新吧,嗯直到懒癌发作为止。还有些通用译法的问题大概会酌情添加。

所用版本: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第二次印刷

P110始,在罗马建筑及早期基督教教堂建筑中多次提及,“Basilica”在本书中译作“公堂”,随后的“公堂式”建筑、长方形公堂(P224)、“公堂式”教堂皆出于此,在国内学界一般直接音译为“巴西利卡”;

P128配图,一般称为《背负苍穹的赫丘利》;

P151,右栏“而观者则被这一时刻的隐秘孤独吸引着走近雕像”,误印为“走进”;

P197,“Column of Trajan”,书中译作“图拉真凯旋柱”,但无论从其功用还是意义价值方面,使用通用译法“图拉真纪功柱”更妥帖一些(当然凯旋柱也对啦);

P228,正文最后一段和小结完全一致???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读后感(二):通识性认知

古代艺术包括远古,近东两河,埃及,希腊,罗马 200页

中世纪 拜占庭和伊斯兰,罗马式,哥特式 200页

文艺复兴到洛可可 400页

现代世界 300页

这个比例大概说明编写者在材料取舍与论述丰俭之间的态度。用Jason而不用其它限定词就是因难以取舍。如是西方,古典艺术这一块就缺俄罗斯一大块,反倒是现代部分提到了苏联的构成主义,中欧到东欧在论述上也空白很多,虽用哈布斯堡王朝也难以涵盖。伊斯兰也仅在中世纪有提到,在early morden的文艺复兴时期伊斯兰世界也是空白。它的限定氛围不是西方这个词能涵盖的,所以用 Jason 来标明自己特色最简单。

最大特点是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涵盖始终,尤其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融为一体的历史趋势是东方艺术,尤其是中国所缺乏的。中国建筑因所用材料限制,实物遗存极为罕见,佛光寺的重要性因此而突出。

现代部分有点纷乱,时间近材料也多的缘故,因此在取舍方面被颇多诟病。1100页的篇幅将西方的小范围艺术做一个通识性的论述是Jason的特色与功力。我相信未来的修订会有不同侧重,尤其新媒体方面,慕课与艺术品网络视频应该是重要补充,排除了电影等戏剧感的新形式,对装置艺术品等使用纪录片等方式是可以纳入艺术史范畴的。其实对中世纪建筑而言,图片就已经有不敷使用的感觉,因为仅靠图片无法真切体验到哥特式建筑的雄浑。

扎实的文本,提供知识的同时,对画的细密解读是专业人员的水平,常能提醒我高居翰书里那些令人不适的解读是来源于西方艺术史训练读图的传统。对艺术品前后历史发展的风格演变的内在规律的把握,以及图像志的前后勾连是对通识读者启发最大的部分。编辑体例方面的创新,时空通过每章地图与大事记的提醒能将focus置于本章艺术内容生产的情景勾勒出来,反而文献摘要到觉得意思不大。

后面的延伸阅读为每一位由此进入的学子给出了学术津梁。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读后感(三):什么造就了艺术价值

花了两个多月草草读毕,不敢点评巨著,浅谈个人感想。

一、艺术之源

艺术起源于装饰性需求。

从旧石器时代岩壁上《受伤的野牛》),到帕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从古代近东苏美尔《萨尔贡二世城堡大门》到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从古代埃及《奈费尔提蒂王后雕像》到多萝西娅·兰格的《加利福尼亚移民母亲》,艺术始终附着在功能性或纪念性物体上,在视觉感官上强化了物体的属性。

建筑是如此,绘画、雕塑也是如此。建筑的装饰性与建筑物功能(教堂、竞技场、工厂)相协调,绘画、雕塑与其承载的思想观念(皇室礼节、宗教仪式、个人生活)相联系。

二、艺术史诸要素

有两股力量推动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前进:雇主/买家的需求,工艺的革新。

雇主/买家的需求,是决定艺术的最重要力量。

世俗国王决定皇家宫殿的形制,宗教教义规定了膜拜雕塑的样式,农场主银行家左右了客厅装饰画的题材,博物馆拍卖行引领了收藏品的潮流。艺术精神领域的潮汐浪涌,无时无刻不受物质世界万有引力的影响。有理由相信,未来艺术家所依靠安身立命的社会阶层也将决定未来艺术主题。

工艺的革新,是推动艺术形式发展的底层动力。

从矿物质涂抹壁画、失蜡法浇筑青铜、玻璃镶嵌画、油性颜料绘画、透视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物理、化学、数学诸学科的发展使得艺术在色彩还原性、结构准确性和工艺可实现性上日臻完善。可以预见,未来新材料新技术的突破也将诱发新的艺术形式。

匠人的观念,是艺术变革性和多样性的保证。

从希腊到罗马的英雄雕塑,从拜占庭到北欧的教堂,从尼德兰到美国的风景画,同样的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匠人手中演绎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作者的思想观念。古代交通信息不畅的时间/地域双重跨度孕育了这种多样性。很难预言,高度信息化的现代世界,个体独立思想还有多少独自酝酿的空间。

三、以艺术史观看待艺术的未来

研究艺术史的目的,除了鉴别艺术品真伪,主要是洞悉当代艺术在艺术史的影响和地位。再现性、重复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现性是艺术品的生命。一座湮灭的建筑,一幅腐朽的绘画,一具粉碎的雕刻乃至一个转瞬即逝的行为,只要其艺术特征无法被观察到,那么若干年后最多只会成为艺术史的一条注释,而不具有历史性的艺术价值。所有历史性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幸存者。

重复性是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不断被改良的柱式,常常被借用的构图,成为典型的胸像,当代的每一次模仿/改造都是对古代艺术品价值的背书,古代艺术品的价值在一次次背书中不断保值增值。而那些标新立异昙花一现的作品,很快就贬值得一文不值。

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古代,和未来的人们审视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2022年11月17日写于上海家中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读后感(四):什么造就了艺术价值

花了两个多月草草读毕,不敢点评巨著,浅谈个人感想。

一、艺术之源

艺术起源于装饰性需求。

从旧石器时代岩壁上《受伤的野牛》),到帕布罗·毕加索《格尔尼卡》,从古代近东苏美尔《萨尔贡二世城堡大门》到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从古代埃及《奈费尔提蒂王后雕像》到多萝西娅·兰格的《加利福尼亚移民母亲》,艺术始终附着在功能性或纪念性物体上,在视觉感官上强化了物体的属性。

建筑是如此,绘画、雕塑也是如此。建筑的装饰性与建筑物功能(教堂、竞技场、工厂)相协调,绘画、雕塑与其承载的思想观念(皇室礼节、religionis仪式、个人生活)相联系。

二、艺术史诸要素

有两股力量推动艺术在历史长河中前进:雇主/买家的需求,工艺的革新。

雇主/买家的需求,是决定艺术的最重要力量。

世俗国王决定皇家宫殿的形制,religio规定了膜拜雕塑的样式,农场主银行家左右了客厅装饰画的题材,博物馆拍卖行引领了收藏品的潮流。艺术精神领域的潮汐浪涌,无时无刻不受物质世界万有引力的影响。有理由相信,未来艺术家所依靠安身立命的社会阶层也将决定未来艺术主题。

工艺的革新,是推动艺术形式发展的底层动力。

从矿物质涂抹壁画、失蜡法浇筑青铜、玻璃镶嵌画、油性颜料绘画、透视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物理、化学、数学诸学科的发展使得艺术在色彩还原性、结构准确性和工艺可实现性上日臻完善。可以预见,未来新材料新技术的突破也将诱发新的艺术形式。

匠人的观念,是艺术变革性和多样性的保证。

从希腊到罗马的英雄雕塑,从拜占庭到北欧的教堂,从尼德兰到美国的风景画,同样的题材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匠人手中演绎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反映了当时作者的思想观念。古代交通信息不畅的时间/地域双重跨度孕育了这种多样性。很难预言,高度信息化的现代世界,个体独立思想还有多少独自酝酿的空间。

三、以艺术史观看待艺术的未来

研究艺术史的目的,除了鉴别艺术品真伪,主要是洞悉当代艺术在艺术史的影响和地位。再现性、重复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现性是艺术品的生命。一座湮灭的建筑,一幅腐朽的绘画,一具粉碎的雕刻乃至一个转瞬即逝的行为,只要其艺术特征无法被观察到,那么若干年后最多只会成为艺术史的一条注释,而不具有历史性的艺术价值。所有历史性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幸存者。

重复性是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不断被改良的柱式,常常被借用的构图,成为典型的胸像,当代的每一次模仿/改造都是对古代艺术品价值的背书,古代艺术品的价值在一次次背书中不断保值增值。而那些标新立异昙花一现的作品,很快就贬值得一文不值。

我们站在历史长河中回望古代,和未来的人们审视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2022年11月17日写于上海家中

V1.1

《詹森艺术史(插图第7版)》读后感(五):管中窥豹:两张圣马太

大概花了半年左右才看完,拿两张圣马太的故事来做个侧写吧,当时发现了一个主题为#art-now-and-then# 的博客,感觉很适合我这种初心者,干脆全文翻过来了:

有两幅以手抄本形式存在的有趣作品,其一约创作于公元785-810年,另外一幅创作于公元816-841年。他们最有趣的一点在于描绘的是同一个主题——圣马太(St. Matthew)正在撰写他最畅销的福音书。

稍早的一幅出自《查理曼大帝加冕福音书/Charlemagne's Coronation Gospels》,另一本出自《兰斯大主教埃博福音书/The Gospel Book of Archbishop Ebbo of Reims》,两者都处于艺术史上所谓的加洛林时代。但这就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了。

《加冕福音书》中的人物以经典风格绘制,坐在书桌前,穿着罗马长袍。一个巨大的金色光环围绕着他的头部,挡住了远处风景中的夕阳。整个人像看上去处于放松的状态,正在圣令之下独自奋笔疾书。

《埃博福音书》中的圣马太形象从姿势上看似乎受到了前者的影响,但风格已全然不同——基本上以罗马式风格为主。人物看上去在接受画面右上角小天使的命令。他的脸被扭曲了,他的身体和双手不自然地痉挛。这种夸张的效果暗示他只能勉强跟上上帝通过他的双手写出的文字。与前作不同,他的衣服并非自然飘动而是薄如蝉翼而又极度皱褶的。与前作不同的地方还包括其不自然的用色,画面颜色基本被赭色与棕色占据了,表达出一种情绪主导的、戏剧性的、甚至疯狂的活力。尽管在我们看来这种绘画风格过于不自然,但在文艺复兴之前,它将统治接下来的六七百年。

============ 《詹森艺术史》中关于这两幅画的介绍,对其与前后及其他地区艺术风格的关联介绍得更多,也是这本书的风格和特色了吧:

如果不是因为巨大的金色光轮,《查理曼大帝福音书》的圣马太极有可能被错认为古典作家的肖像,因为画家显得极其熟悉罗马绘画传统,而且其绘画手法显然来自地中海。这一点在整幅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从形式的涂绘式造型,到装饰在宽阔边框上的莨苕叶饰,这些边框使画面看起来像个窗口。

《兰斯大主教埃博福音书》中的圣马太,姿势与《查理曼大帝福音书》中的十分相似,但却充满活力,使画面中每一-元素都运动起来。笔触浓重的衣物裹缠着身体,山丘向上拱起,建筑与植物似乎是被旋风席卷,就连边框中的茛苕叶饰也具有火焰般的古怪特征。这位福音书作者从沉思冥想的罗马作家转变成被狂乱的神圣灵感控制的男子,转变成记录上帝之言的媒介。艺术家传递这种力量的方式,尤其是表现性地运用颤动的线条,仿佛手中的不是画笔而是一管鹅毛笔,使人想起爱尔兰一撒克逊手抄本装饰中往复不断的交织运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