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作家们》读后感锦集

《作家们》读后感锦集

《作家们》是一本由[美] 巴里·吉福德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家们》读后感(一):回味《作家们》

重新读了一遍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当微型小说来读的,被作者的一些脑洞惊到,不停地回想文学史上对这些人的介绍,有重合的部分,更多地是不为中国读者甚至国外读者所知的奇闻轶事,一边读,一边呵呵,臆想如果这些作家本人看到自己的小剧场的时候,是会大发雷霆,斥责作者胡说八道,还是捻须微笑(没有胡子的人请自行想象),作家名人们你们想不到后世还有这个人靠这个出了一本书,还被译成中文被大洋彼岸或者另一个大陆上的人嬉笑中快速看完吧。

第二遍读的时候,感觉很奇妙,同人文太有意思了,有些行文真的有作家本人的感觉,有点熟悉,有些陌生。最后的乔伊斯和贝克特简直戳到我的H点,这不是结尾,由我们读者来继续剩下的故事。

《作家们》读后感(二):“流动的盛宴”or后现代圈套

对于所热爱的一切我们总想一探究竟。

所以我们读作家们的书信集、对话集、回忆录、访谈录,千方百计地试图接近他们的真实面目,存留片刻私有他们的幻觉。而我们能拥有的仅是有限的真实。

吉福德选择以剧中人的形式诠释十七位作家,是对他们真实生活的一种戏仿。而他追求的或许是一种颠覆与解构的乐趣——作家们沦为“一个个行走的影子,一个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他写博尔赫斯的幽灵,加缪的镜像,海明威的小伎俩,兰波的虽生犹死,一切都与奉为神明的品格如此遥远,又与普通人的平庸卑琐如此切近。

去深度的、无意义的生活,被打碎的偶像,是不是我们仅能拥有的有限真实之外的,另一种残酷的真实。或许这正是吉福德别有用心之处——我们指望“作家们”带来的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却猝不及防陷入后现代的圈套与玩笑中了。

《作家们》读后感(三):作家亵渎录

这是一种亵渎,对那些伟大作家的真正亵渎

如同重现于舞台的小丑,作家的双手被超控

两条从上而下垂落的线条掌控在吉福德手上

美其名曰“以荒诞表现真实”,但虚假得可怕

兰波变成同性狂魔,而我们的普鲁斯特垂死

也未曾得解脱。这些伟大作家的形象现今为

这位蒙面的刽子手所污损,献祭为艺术祭品

非不可如此写,但戏剧的虚假有其自身界限

一旦逾越这条界限,严肃就将变为可笑喜剧

在此,应当举出小说中处理相似场景的范例

洛朗比内在《语言的第七种功能》中虚构了

像巴特、雅各布斯、德勒兹、埃柯等思想家

甚至将福柯的同性倾向写进Gay吧耽于享乐

但这一切非但没有构成亵渎,反而意趣盎然

这是小说虚构的合法性,与戏剧有本质差别

发生于舞台上的一切虽然同样容许虚构,但

不允许虚假:现实仍在隐性地发挥评判作用

而小说则是一片放飞想象的天地,只要保持

在合理的虚构范围内:将其写得像真的一样

《作家们》读后感(四):平行世界的作家们

如果想把《作家们》搬演,无疑是有相当难度的。

原因不只是每个小剧的篇幅很短,互相联系较弱,更重要的是,其中词句间信息量之大,几乎是无法转换成传统的舞台形象的。

不可否认,本书的阅读快感,极大来源于“同人”式的代入和“脑补”式的幻想。吉福德对于文学巨匠们的熟稔,带着读者接近他笔下的作家们最脆弱的时刻,目击他们的焦虑,不禁让人想起易卜生(《大建筑师》《小艾友夫》)的笔法。这些场景,虽然不一定是“现实”(facts)——历史上确凿发生的事,但也许作为文学更为接近“真实”(truth)——关于所谓人性的真相。因为它们在力图反映在生死、疾病、贫穷落魄、失意迷茫等等人生困境面前,功垂史册的大师们的凡人一面。也正是其中不朽与平凡的相互映照,更让这些作家们形象熠熠生辉,他们的纠结、执拗、桀骜、笨拙、怯懦、迂腐,都饶有妙趣。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们》可能更接近于案头剧(closet drama),读者适宜独坐,一面纵情回忆自己与那些作家作品的相遇瞬间,一面进入吉福德营造的平行世界,慢慢品味面前这些作家们不易为人所知的精神角落。这许多角落,恐怕永远无法从史料上、或私人记忆中进入,或者早已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也只有通过根据扎实的想象,才能将作家们的尘封一面唤醒,给他们的宏伟形象边上添一个小注脚。

最具戏剧性的场面,莫过于末篇《音乐》里乔伊斯和贝克特二人间的唯一一句对白。精确的刻画,不仅如黄钟大吕的乔、贝的“音乐”性,就连“乔伊斯不时的自言自语和翻书声”,也像真实的舞台剧中一样,在耳边响起。

又想起演员何冰(也许是引用)的一句话:“戏剧是邀请你来和我一起做梦”。吉福德采用戏剧的形式展开《作家们》的想象,想必也是看中了对白之间可以不断填充的想象空间。这亦真亦幻的作家之梦中,也许我们不仅能更接近看似遥不可及的伟人们,更能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们的生活和创作,启发自己面对同样难以捉摸的现实世界。可能如作家吉福德借作家梅尔维尔之口所言,“在自我和思想讳莫如深的秘密里有更多的力与美。”

《作家们》读后感(五):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前段时间读《晓松奇谈》,有个部分叫《单腿写作的海明威》,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我对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认识。这个作家在中国赫赫有名,写过《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等著名小说,以自杀的方式决绝赴死。却不期他喜欢六趾猫,当过兵,数次死里逃生,属于符合美国价值观的“硬汉”形象。 这本《作家们》,开篇提到的作家就是海明威,作者很巧妙的将虚构与事实相融合,以戏剧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海明威在面对老去、死亡时的场景。 《作家们》的作者是巴里·吉福德,他是美国一位相当出名的讲故事大师,尤其擅长写犯罪小说。在这本书中,他以数位作家为主角,用戏剧的形式刻画了他们在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每一幕戏剧可以独立,也可以当做一整部剧,展示了作家这个群体和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吉福德自己写道“本书篇目可作剧本演绎,也同样可作故事阅读。” 书里提到海明威,这位哪里有纷争就要冲往哪里的作家。视力不好,参加过一战,在战场上救过人,身上因此残留了有一百多个弹片;去过古巴,和卡斯特罗见过面。冷战时期他到了老年,那时既没有垮掉的一代,又没有迷惘的一代,所以觉得很有些落寞,最终选择了死亡。当然,高晓松认为可能是基因使然,因为海明威家族四代人中有五个人选择自杀。 吉福德以海明威为原型,以古巴为场景,勾勒了一个充满着戏剧冲突的场景。终日饮酒的海明威醉醺醺的,在古巴家门口装炸药引线。他不时和朋友交流时会感叹自己视力不好,追忆自己一战救人的光辉时刻,引用叶芝的诗词和朋友探讨对女人的看法。最后的独白很能代表他的性格:“只有我们中最优秀的才能将我们英勇的行为保持到最后。” 个人感觉,吉福德对于海明威的把握还是相对忠于人物的性格的,至少忠于公众对于海明威的认识。只是,我见识浅薄,对于其他数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生平了解的不多。不过饶是如此,我也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以这本书了解其他作家,再按图索骥去找寻感兴趣的作家的作品来阅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 《作家们》很薄,又是小说形式,读起来有料有趣。当然,有时间的话,深入挖掘每位作家的作品和生平再阅读,相信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