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经典读后感有感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经典读后感有感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是一本由佚名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读后感(一):文字不多,贵在留图

这是一本十八世纪法国传教士整理的关于中国建筑的彩图集。 全书文字很少,很简略,也并非能说到点子上。 不过,好在通过对中国建筑式样的彩图,留下了昔日传教士对中国建筑工具、砖瓦墙、照壁、亭子、桥、塔、住宅、内宅、台的图样。

及如今日,其中的建筑工具之类对城市人来说已经陌生,部分建筑留存也并不多,翻看一下,还是能看到些不易见到的细部。

译者说,书中的“台”出自想象,个人倒不以为然。毕竟,许多书中提及台类建筑,虽然很少留存,也许正如作者所说,“那些纯粹为了用光鲜亮丽表现华美浮夸的建筑却都很短寿。”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读后感(二):灵魂没找到,却读到了“寂寞”

2022年阅读完本第11本:《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法】佚名 著 范冬阳 译)。 1、5月1日下午临时接到单位紧急通知,因疫情原因,要求立即前往单位参加应急值守。为应对可能的充裕个人时间,决定带几本纸质书一同到单位。挑来挑去,选了这本印象中评分蛮高的,又是不适合黑白电子阅读器阅读的。 2、先说看完感受:全是图片,看完所费时间不多。无入门科普知识,不值得推荐、不值得购买。 3、发行当年评分可是不低的。难怪有书友认为存在“疑似刷分”。更有书友怀疑,这是“哪个妹纸假托什么传教士之名发布的手绘图.....”。 4、第一章的建筑工具、第二章的砖瓦墙充满了熟悉感。特别是部分木匠工具小时候都在隔壁木匠家玩过。第四章的亭子,多幅照片可以多多揣摩。其他的,就个人而言,没感觉有值得一提的地方。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读后感(三):很有趣致

看看夹在书里的小票,去年2月11号下午买的,上周才翻出来看了,遇到了合适的时间吧。上周六看完。

其实也没那么好,但是读完就是想点推荐。。。当时买的时候也是,虽然挺喜欢但是知道也没那么棒不知怎的就是想买,有点贵就没入,后来又跑了一趟没了,估计卖不掉收起来了,科科,然后路过又去了一次被摆在一楼大门口估计第二次去询问的店员特意摆的吧,科科。

译者的前言写得真好,逻辑清晰,表达流畅,一点儿也不晦涩,优秀的女建筑学者,是俺羡慕的人了。书中的彩图又一种古代的气息,但是又是通过洋人的笔法描绘,所以又透出一种仿佛漂洋过海而来的似真似幻的梦境之感,仿佛是镜中的剪影。

要说通过看这本书了解了多少细节和知识那是没有的,但是不知怎的就是感觉很有趣,很踏实,一笔一划的描绘,似乎透出了一点一滴的精进。应该说是很有趣致吧。也许是因为彩图中不知为何有一些生活之感,明明没有画出人物。也许是建筑让人产生的对使用者的想象,也许是绘画让人产生对描绘工匠的想象,所以总有些生机暗藏。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读后感(四):人们到底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呢?

用较短时间读完了这本《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我一直在想,人们到底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呢?

首先,彩色、细节满满、称得上精美的图,又是200多年前一位法国人画的(中法画工都有),仅仅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人的兴趣,吊足胃口了。这是最大的卖点。发现历史,让曾经的古籍重见天日,这种心愿恐怕是大家都有的。猎奇和好奇不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吗?从素材的特点来看,这本书目前呈现的样子说明做到位了。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章首页的布局、图案和字体选择都是未曾用过的方式。大众普及原来是可以做成这样的。

其次,图多字少也符合“读图时代”的需求,让人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之余能够迅速看完,有成就感。分析自己读这本书的过程就会发现,当有一点点空闲时间的时候,我不会想要读大部头的书,反而是这种轻松靓丽的小书让人没有压力。经过一些时间的连续翻阅,最终算是认真读完。很多读者看完之后也会觉得除了图片引人,没有太多收获,这恰恰就是连续的大段文字能够带给人的了。深度的解读和分析,非大量文字不可。而本书恰恰定位就是“笔记”,简单记录、说明,稍作分析,就够了。文字中的个别闪烁之处可能在于用欧洲人的理解来看待当时的中国,让人觉得有意思。

再次,书名起的好。欲擒故纵,“藏在xx里的x”。“中国建筑彩绘笔记”也很贴切。

再次,译者选的不错,尽管“译者简介”有夸大的成分(我相信其他人也会有同感),译者序还是非常有用的,点明价值,揭示方法论,指出谬误。

最后,宣传到位,功力深厚。致敬。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读后感(五):木头里的工匠精神

最近一个词特别火:工匠。而且更为奇怪的是,很多人一提到工匠精神,想到的是日本。其实真正的工匠精神在中国,从我们的铜质武器、木质结构、瓷质器皿中的任何一项拿出来,就可以称之为世界奇迹。花开两朵,单表一枝。现在我们深入的剖析一下木质结构。

18世纪,发过传教士来到中国,被中国绝美的建筑迷住。从而全身心的研究起中国的木质建筑,从而写下《论中国建筑》。不过可惜的是此传道士并不出名,这本书虽然留下了,但是他却无从考证了。

中国建筑博大精深,不是一个外国人能够研究透的。就在两三百年后的今天,就算是著作等身、鹤发童颜的建筑学专家,在用这么大气的名字时,也会仔细的斟酌。所以这本书,在国内经过翻译时,换了一个更为切合的名字:《藏在木头里的灵魂——中国建筑彩绘笔记》。

这本书一共有188幅绘画,分为了上下两卷。采取了从外入内的方式来剖解中国的建筑。这本书首先介绍的是制造工具。

墨斗、手拉钻、刨子等是木工最为常用的工具,相信很多城里人根本不知道是何物。现在农村很多老木匠还在使用这些东西。我家邻居是做木工的,每逢有人盖房的时候,就是他们大展身手的时候。那时候,农村还没有水泥板,都是木头梁和椽子,更没有铝合金门窗。所以一切都是木工一点一点制作出来的。现在我一个发小在家开了一个木工厂,不过都是机械设备了,很少用这些古老的器材了。

这位传教士,虽然能够领略到建筑之美,却不能真切的领略到建筑美在何处。但是,他却能够从中读到建筑和中国政治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国还是分三六九等的。在建筑方面就能够体现的十分清楚。这不是体现在家里的财政状况,而是取决于政治状况。在本书最为简单例子就是照壁。

律法对住宅作出了三个方面的限制:庭院的数量、建筑的高度、长度和深度,以及屋顶的形制。这样只要看一个人的住宅是怎样的形制,就可以确定他是什么样的社会身份。但是建筑是死的,随着升迁、贬谪不能及时提现出来。所以都在照壁上了下功夫。这也就有了照壁的建筑的多样性以及上面图案的多样性。本书从上层社会、小衙门、大衙门、公府、王侯、庙门、帝王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的照壁对比,来更直观的展现出它们在样式和大小上的不同。

这位传教士,除了从外部了解中国建筑,还从内部细致的做了了解。一般人家住宅、文人宅邸、园林内宅子、皇宫独立大殿、皇宫内独立楼阁以及这些宅子的内厅等等他都去做了详细的了解。

传教士通过对这些建筑构造、内厅的划分、装饰,家具摆放等和法国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同时通过这些构造和摆设能够读懂主人的生活习惯和政治观念,还有能够读懂主人所在地的风俗习惯、四季气温。甚至主人的品味、风尚,以及个人爱好。

中国人一直是有着木头情怀的。或许你认为那是木匠的活。其实,你看一下自己的家具,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还是喜欢木质的,尤其是自己组装。这都是我们的情怀在引导我们去做这些事情。可以说我们的工匠精神一直都在,而且就在陪伴我们身边的“木头”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