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精选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精选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是一本由谢宇 / [美] 亚丽珊德拉·A.齐沃德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2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一):美国的科学在衰退吗?

社会学家谢宇的博士论文改编,对美国科学的发展分析表明,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拥有世界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学术活动,研发经费占世界40%,前20大学占85%。美国科学没有衰退,但是面临收入、学术科学和全球竞争的问题。科学家的收入停滞不前,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学术的比例下降,全球范围的科学竞赛加剧。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二):美国科学在衰退吗?如果不做读书笔记一定会忘记系列

这书真是量化力作啊...一大堆统计数据看得我眼花并逐渐失去耐心:)

先说结论:美国科学没有在衰退。美国在世界科学界有逐渐失去主导地位这一潜在可能性,因为其他国家的科学水平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提高了。但这不代表美国的科学正在衰退。

作者先trace back现代科学的根基,自从发源于哥白尼,历史规律就是大概每80年世界科学中心会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意大利到英国到法国到德国到美国。而美国科学界占领主导地位已经将近100年,为什么没有重复以前的历史规律:

1. 目前美国科研机构的规模和取得的成就史无前例;

2. 历史上任何一个科学中心都不曾处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自由传输,科学国界模糊

然后一大堆数据从各个角度说明没有证据表明美国的科学在衰退。例如女性参与科研比例增加;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上的表现比70年代更好;学士硕士博士毕业生人数在增多;人民兴趣并没有减少等等很多角度,很多数据支撑。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例如犹太人和Asians政治地位低所以科研是他们achieve upward mobility的一种方式,但移民科学家有可能会降低科学家的平均收入,从而减少青少年们从事这一职业的兴趣;其他国家的科学研究也在迅速崛起等等,这是美国科学界未来要面临的问题。

最后我觉得点睛之笔就是要把科学放在文化和社会大背景下去理解。当前科学的三个特征1) 普遍主义(个人主义,遇到问题首先是去质疑并独立思考而不遵从权威,此处我们应重点学习);2) 重视创新;3) 致力于增进公众福利(认为每个个体的成功都能改善整个社会),恰好刚好完美契合美国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是美国独有的,但是他们与科学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国家找到了最充分的表达方式。这个大环境是美国拥有的发展科学的最宝贵的财富,竞争激烈又高度开放,只要有这样的环境一天,美国科学就会一直繁荣下去,什么时候这样的文化风气没有了,美国科学就真正衰退了。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三):谁会是这场魔法战争的最终赢家?

To a little girl who loves wizards.

如果科学是美国的立身之本,那作为守成大国,失去立身之本恐怕是其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所以“美国科学衰退了吗”不是一个新话题,是一柄悬在美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醒着美国人干掉了英国、干掉了苏联、干掉了德国、干掉了日本。谢宇直面这个话题,让统计数字代替那些主观的判断和似是而非的认识,分析中处处追求严肃严谨严格,堪称社科研究中“人狠话不多”的典范。

但是,有些枯燥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注:我使用了魔法世界的概念,但是为了容易理解,情节设定并非与哈利波特系列一一对应。

美国是利用英国和德国的一场魔法大战而崛起的。美国魔法部利用远离战场的优势,专心研发新魔法,生产更强大的法器,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后,他以更加灵活的手段击败了苏联东正教法师团和日本神道教法师团,始终在魔法实力上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东方大国道教法师团快速成长带来的压力。未来的世界将何去何从?

魔法在美国人手里已经摆脱了欧洲魔法师们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霍格沃茨虽然出了很多优秀的魔法师,但是还是过于依靠个人。魔法研究单位在美国人手里从小团队变成了大团队,大团队间的分工协作使得魔法的研发效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美国魔法人才昌盛,魔法产出惊人。但是随着世界的相对稳定,全球各地的魔法人才竞相涌现,魔法水平不断提高,美国魔法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是一个魔法师和麻瓜相互了解的世界。一个年轻人如果有魔法天赋,不管他的出身为何,他都可以走上魔法的道路。魔法师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职业,可以衣食无忧,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都促进着一个年轻人投身魔法事业。

美国的麻瓜们热切的关心关注魔法的一切。魔法师是麻瓜们的偶像,很多魔法知识,特别是关于健康医药的知识深受麻瓜欢迎。

美国魔法部在全部学校中开设了魔法基础课,魔法成绩优秀的学生未来大概率进入魔法学校进修,这为美国魔法界提供了稳定的人才输出。

全世界的魔法师都梦想到美国去。那里有一流的魔法研究环境和宽松的研究氛围,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魔法人才聚集到美国魔法界学习和工作。

魔法师的职业好像不如以前那么赚钱了,特别是从事魔法理论研究、占星学、魔药学、神奇生物学这些基础研究学科的魔法师挣得远不如魔法机械学的人多,甚至还不如麻瓜里的医生和律师。又苦又累又不挣钱,年轻人对这些学科的职业前景不太感冒。

有的美国年轻人认为魔法师呆板无趣,不是整天摆弄魔药就是与奇怪的生物为伍,魔咒听起来稀奇古怪的。当个魔法师好像一点也不酷。

大团队的魔法研究制度可能会扼杀年轻魔法师的创造力。毕竟那些最伟大的魔法发现都是魔法天才们在40岁以前创造出来的。如果年轻的魔法师,刚从魔法学校毕业,就被安排进某个大魔法师的团队打杂(即所谓“法师后”),那他基本就没有自己独立创造的机会了。

中国道教法术由来已久,但大多重术不重理。中国魔法界要得到发展,重在摒弃功利主义思想,踏踏实实,久久为功。

减少魔法部以行政手段对魔法师研究的干预。

继续加大对魔法研究的投入,重点加大对魔法基础研究投入,投资建设设备完善的魔法实验室。

提高从事基础魔法研究的法师们的待遇,改革“法师后”制度,给年轻的法师们创造独立研究的基础。

吸引世界知名的华人大法师回国,以他们为主导,借助数量庞大的初级魔法师队伍建立大团队的魔法研究体系。

推动中国的麻瓜们了解魔法喜欢魔法,为中国大法师们塑造时尚的形象,让魔法变成一件炫酷的事情。

好的,回到现实。美国仍有着世界最强大的科学力量,而且从现在来看,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但是从全球发展趋势和科学的本质来看,合作的价值远大于竞争。

不管怎样,我衷心希望人类成为这场科学竞争的最终赢家。

虽然我并不乐观。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四):“科学的论证过程”和“无价值的结论”

注:第一次发表书评没有通过,疑似提到了中国科学。哈哈

文章本身:1989年开始对科学家群体分析,2003年调研女科学家,2006年找到合作伙伴,2012年出版本书。 研究背景: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未雨绸缪》报告提出警钟观点,提出美国需要更多科学家应对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挑战(不足派);2010年,科学技术引用经济学家费里曼观点(收入没有上涨),写出《真正的科学鸿沟》,否认科学家短缺,认为其实是过剩。 作者观点:提出美国科学在未来数年内依然能够保持领先(未来数年是什么情况??) 一,通过18个全国数据集的分析和处理(数据集就到2008年左右),认为美国的科学人才既不过剩,也不短缺; 二,在收入,学术科学和全球科学竞赛三个方面有担忧。 1)收入:科学家收入排除通货膨胀情况下有下降,存在负面影响 2)学术科学:博士后增加,全职教职在减少,失去吸引力;运作多年的同行评议被认为是提倡标准,鼓励传统,扼杀创新。 3)全球化科学竞赛:依赖国外人才,美国本土人才不足;科学传播全球化,美国的巨大成功带动了其它国家的成功,其它国家比美国相对获利更大;要保证在基础科学的领导地位派,要对这部分成果进行保密。 三,科学的特点:改善人类生活,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对社会有正面影响。 美国科学的特点:1)虽然实践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提倡“普遍主义”,人人机会平等。2)强调创新,美国历史就是创新史,3)认为高水平成就会增强社会福利,容忍不平等 一,美国科学发展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1)科学家从业务爱好者向专业人士转变,2)从欧洲少数国家中的上层社会向世界各地大众扩散。 现代科学起源于自然哲学,开始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改变了科学的范式转变。科学发展: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精英学术团体和个人科学组织诞生),17世纪的英国(科学从哲学独立),18世纪的法国(政府支持的科学院),19世纪的德国(科学融入大学),20世纪的美国(科学的职业化,成为大科学) 美国当前科学的特点:1)庞大研究队伍,几百万科学家,2)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如2006年有3400亿美金,大量基础科学研究,3)科学活动都是专业人才的有偿劳动,4)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训练并具备高水平技能。 美国科学发展,分为纯科学(了解世界)和应用科学(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好的方法和技术),纯科学从大学的研究生院开始兴起,应用科学则源自于美国移民者对技术革新的热爱。一战和二战给美国带来大量欧洲的科学家资源,同时研究和军队结合的机制获得成功。1957.10.4的史波尼克危机让美国人意识到科学和科学进步是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力量的关键因素。 195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是美国“大科学”出现的标志——大量的政府支出支撑了庞大的科学劳动力团队,带来科学生产力快速提高。 二,美国科学与全球化 美国从1920开始作为科学领头羊,已经打破了历史上的80年周期魔咒。 全球化带来的合作性,让美国引入大量其它国家的科学家,是美国获益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竞争,美国在科学上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其它国家的增长速度,这也导致科研产出总量的相对下降。 两个指标: 1)学生科学和数学的成绩低于其它GDP差距不大甚至差于美国的国家,但是美国本身的成绩还是在稳步上升 2)从1992-2003年,引用率排名1%的文章,美国从64.6%降到56.6% 从1981到2009,文章中至少有一位美国作者比例从40%到29% 三,为什么成为科学家 科学短缺的原因:1)是否有足够的的人成为科学家,2)是否有足够多的人一直选择做科学家 成为科学家是对社会有益处的,而个体的选择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和提倡科研) 普遍主义:科学领域评估个人表现的标准是普遍的或者客观的(普遍主义假设),因此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但是有科学天赋的青年人更愿意投入科学领域。 回报:科学家可以获得经济和其它认可性的回报,但是存在马太效应,只被少数精英团体享有,所以反而会导致很多人因为认为困难而不选择科学之路。 科学家的个体特征并没有定论,好的家庭背景可以带来视野开阔的收益,但贫穷的家庭也会有更强的意愿提升社会地位。 四,美国科学家的特征 这里的特征指的是人口学的特征,从1960-2007的数据分析 1)科学家占人口总量从1.3%到3.3% 2)女性科学家(26.5%-48.2%),非洲裔科学家(4%-7.6%),亚裔科学家(1.2%-19.5%),主要分析了这三类群体的比例在增加 3)移动劳动力比例是6%升到17%,移民科学家比例7.2%升到27.5%,说明美国主要移民了大量科学家 4)从事科学行业的收入比较平稳,基本上没有上升,所以对年轻人的对比吸引力小,其它行业在上升 五,公众对科学的态度 本章讨论成年人对科学的态度,下一章是学生的态度。 美国人的科学素养并没有明显下滑,虽然从结果看美国人对原子,大爆炸和进化论的认知比较弱。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没有明显下滑,但报道的数量已经转移到医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美国人整体对科学是正向的,认为科学的投资是值得的,支持对科学的投资,但是对科学家的声望是有下降的。宗教信仰并没有对科学产生较大的矛盾。 个人觉得本章的结论是明显有错误的,作者分析的数据证明美国人对医学的兴趣大于其它科学如物理学等,这实际上还是重视医学和基因工程,对物理学等其它科学的兴趣下降了。对科学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对科学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因为医学也属于科学。 六,学生对科学家有兴趣吗? 学生成为科学家的基础:1)认为接受一定训练就可以胜任,2)认为科学是值得追求的(认同感),3)对从事科学研究兴趣大于其它行业。 作者认为美国人在教育方面,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并没有削弱基础的科学教育。但没有数据能够说明学生自身对这方面的认知,只是提到女生比男生意愿弱,同时数学好的学生会更有自信。 美国人还是崇尚科学和科学家,认可度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对科学家有刻板印象的认知,不是最优选择。美国的科学企业家更被年轻人认可,标签的企业家大于科学家。 七,科学学位的获得 科学家的定义:1)基于职业,正在从事研究的在职人员,2)基于教育,有学位或者正在获取学位的 本章希望分析学位的群体来看美国科学的情况,也就是面向潜在人群的分析。 从1966-2008年,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群体每年都在增长,1966年学士10w,硕士2.9w,博士8K,到2008年学士24w,硕士7.4w,博士2.4w。 以上数据分析结论: 1)女性增长,增长的比例中有一半是来自于女性 2)外国学生增长,一半博士学位授予外国学生 3)过去40年,获得学位美国公民的数量增长幅度很小 4)获得科学/工程学位的学生,继续从事科学/工程领域研究的比例没有明显下滑。 八,科学界的求职 有观点认为美国科学的人才过剩,也有观点认为短缺,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认为:1)工资没有提升,2)1/3的就业率,3)博士后人数过多,教职人数少。在这种经济模型下,对科学人才长期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持续投入这个行业。 博士后,博士后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源于欧洲的技术学徒。而在美国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是美国大科学机制下的产物,让年轻人在大型研究项目中,跟随PI从事研究,好处是可以获得研究的经历。坏处是大量的投资不再投给年轻的科学家,打击了年轻人的研究性和创造性,因为他们主要都是为了雇主而从事研究,过于依赖他人。 本章作者通过自己的数据查询和估计进行了论证,不过作者只讨论后两个观点。 1)作者排除了社科类的人员,得出了1/2就业率的结论。 2)博士学位获得者,40%从事学术性工作,40%在企业从事工作。

《美国科学在衰退吗?》读后感(五):“科学的论证过程”和“无价值的结论”

注:第一次发表书评没有通过,疑似提到了中国科学。哈哈

文章本身:1989年开始对科学家群体分析,2003年调研女科学家,2006年找到合作伙伴,2012年出版本书。 研究背景: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未雨绸缪》报告提出警钟观点,提出美国需要更多科学家应对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挑战(不足派);2010年,科学技术引用经济学家费里曼观点(收入没有上涨),写出《真正的科学鸿沟》,否认科学家短缺,认为其实是过剩。 作者观点:提出美国科学在未来数年内依然能够保持领先(未来数年是什么情况??) 一,通过18个全国数据集的分析和处理(数据集就到2008年左右),认为美国的科学人才既不过剩,也不短缺; 二,在收入,学术科学和全球科学竞赛三个方面有担忧。 1)收入:科学家收入排除通货膨胀情况下有下降,存在负面影响 2)学术科学:博士后增加,全职教职在减少,失去吸引力;运作多年的同行评议被认为是提倡标准,鼓励传统,扼杀创新。 3)全球化科学竞赛:依赖国外人才,美国本土人才不足;科学传播全球化,美国的巨大成功带动了其它国家的成功,其它国家比美国相对获利更大;要保证在基础科学的领导地位派,要对这部分成果进行保密。 三,科学的特点:改善人类生活,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对社会有正面影响。 美国科学的特点:1)虽然实践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提倡“普遍主义”,人人机会平等。2)强调创新,美国历史就是创新史,3)认为高水平成就会增强社会福利,容忍不平等 一,美国科学发展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1)科学家从业务爱好者向专业人士转变,2)从欧洲少数国家中的上层社会向世界各地大众扩散。 现代科学起源于自然哲学,开始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改变了科学的范式转变。科学发展: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精英学术团体和个人科学组织诞生),17世纪的英国(科学从哲学独立),18世纪的法国(政府支持的科学院),19世纪的德国(科学融入大学),20世纪的美国(科学的职业化,成为大科学) 美国当前科学的特点:1)庞大研究队伍,几百万科学家,2)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如2006年有3400亿美金,大量基础科学研究,3)科学活动都是专业人才的有偿劳动,4)科学研究需要大量训练并具备高水平技能。 美国科学发展,分为纯科学(了解世界)和应用科学(制造更好的产品,创造更好的方法和技术),纯科学从大学的研究生院开始兴起,应用科学则源自于美国移民者对技术革新的热爱。一战和二战给美国带来大量欧洲的科学家资源,同时研究和军队结合的机制获得成功。1957.10.4的史波尼克危机让美国人意识到科学和科学进步是影响国家安全和政治力量的关键因素。 195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成立,是美国“大科学”出现的标志——大量的政府支出支撑了庞大的科学劳动力团队,带来科学生产力快速提高。 二,美国科学与全球化 美国从1920开始作为科学领头羊,已经打破了历史上的80年周期魔咒。 全球化带来的合作性,让美国引入大量其它国家的科学家,是美国获益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竞争,美国在科学上的增长速度要低于其它国家的增长速度,这也导致科研产出总量的相对下降。 两个指标: 1)学生科学和数学的成绩低于其它GDP差距不大甚至差于美国的国家,但是美国本身的成绩还是在稳步上升 2)从1992-2003年,引用率排名1%的文章,美国从64.6%降到56.6% 从1981到2009,文章中至少有一位美国作者比例从40%到29% 三,为什么成为科学家 科学短缺的原因:1)是否有足够的的人成为科学家,2)是否有足够多的人一直选择做科学家 成为科学家是对社会有益处的,而个体的选择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和提倡科研) 普遍主义:科学领域评估个人表现的标准是普遍的或者客观的(普遍主义假设),因此处于社会弱势地位但是有科学天赋的青年人更愿意投入科学领域。 回报:科学家可以获得经济和其它认可性的回报,但是存在马太效应,只被少数精英团体享有,所以反而会导致很多人因为认为困难而不选择科学之路。 科学家的个体特征并没有定论,好的家庭背景可以带来视野开阔的收益,但贫穷的家庭也会有更强的意愿提升社会地位。 四,美国科学家的特征 这里的特征指的是人口学的特征,从1960-2007的数据分析 1)科学家占人口总量从1.3%到3.3% 2)女性科学家(26.5%-48.2%),非洲裔科学家(4%-7.6%),亚裔科学家(1.2%-19.5%),主要分析了这三类群体的比例在增加 3)移动劳动力比例是6%升到17%,移民科学家比例7.2%升到27.5%,说明美国主要移民了大量科学家 4)从事科学行业的收入比较平稳,基本上没有上升,所以对年轻人的对比吸引力小,其它行业在上升 五,公众对科学的态度 本章讨论成年人对科学的态度,下一章是学生的态度。 美国人的科学素养并没有明显下滑,虽然从结果看美国人对原子,大爆炸和进化论的认知比较弱。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没有明显下滑,但报道的数量已经转移到医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美国人整体对科学是正向的,认为科学的投资是值得的,支持对科学的投资,但是对科学家的声望是有下降的。宗教信仰并没有对科学产生较大的矛盾。 个人觉得本章的结论是明显有错误的,作者分析的数据证明美国人对医学的兴趣大于其它科学如物理学等,这实际上还是重视医学和基因工程,对物理学等其它科学的兴趣下降了。对科学的未来发展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对科学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因为医学也属于科学。 六,学生对科学家有兴趣吗? 学生成为科学家的基础:1)认为接受一定训练就可以胜任,2)认为科学是值得追求的(认同感),3)对从事科学研究兴趣大于其它行业。 作者认为美国人在教育方面,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并没有削弱基础的科学教育。但没有数据能够说明学生自身对这方面的认知,只是提到女生比男生意愿弱,同时数学好的学生会更有自信。 美国人还是崇尚科学和科学家,认可度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对科学家有刻板印象的认知,不是最优选择。美国的科学企业家更被年轻人认可,标签的企业家大于科学家。 七,科学学位的获得 科学家的定义:1)基于职业,正在从事研究的在职人员,2)基于教育,有学位或者正在获取学位的 本章希望分析学位的群体来看美国科学的情况,也就是面向潜在人群的分析。 从1966-2008年,学士,硕士和博士的群体每年都在增长,1966年学士10w,硕士2.9w,博士8K,到2008年学士24w,硕士7.4w,博士2.4w。 以上数据分析结论: 1)女性增长,增长的比例中有一半是来自于女性 2)外国学生增长,一半博士学位授予外国学生 3)过去40年,获得学位美国公民的数量增长幅度很小 4)获得科学/工程学位的学生,继续从事科学/工程领域研究的比例没有明显下滑。 八,科学界的求职 有观点认为美国科学的人才过剩,也有观点认为短缺,经济学家从经济的角度认为:1)工资没有提升,2)1/3的就业率,3)博士后人数过多,教职人数少。在这种经济模型下,对科学人才长期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无法吸引优秀人才持续投入这个行业。 博士后,博士后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源于欧洲的技术学徒。而在美国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是美国大科学机制下的产物,让年轻人在大型研究项目中,跟随PI从事研究,好处是可以获得研究的经历。坏处是大量的投资不再投给年轻的科学家,打击了年轻人的研究性和创造性,因为他们主要都是为了雇主而从事研究,过于依赖他人。 本章作者通过自己的数据查询和估计进行了论证,不过作者只讨论后两个观点。 1)作者排除了社科类的人员,得出了1/2就业率的结论。 2)博士学位获得者,40%从事学术性工作,40%在企业从事工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