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0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0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一):《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笔记 2019060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书笔记 20190605 作者:王小波 文化发展出版社 170千字 32开,221页 书名是篇短篇小说的名字,念大学的时候在网上读过,那个时候还特意将贴吧名字改成这个,因为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整本书都是各种文章,评论,摘要的汇总。 涉及的话题很多,各式各样,最主要是作者的观点很犀利,说白了就是都是大实话。 这个作者还有几本小说,听说很逗,有空要拜读一下~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二):有趣的王小波

王小波的有趣提现在字里行间。在劝说外甥放弃摇滚时显示了幽默。这本作品可以说是杂文集,写了作者写作的态度,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态度,写了旅外期间的感触。

王小波对写作的态度是要有趣,不要太多刻意的说教。我比较赞同。正能量固然重要,在人心中埋下美好的种子。但王小波这种对于有趣生活的追求,一种直白坦诚的自我展示有益于读者的生活。正能量的书鲜谈为了推荐上大学所以装作好好干活,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王小波对这些事情直言不讳,这种坦诚可能会让人茅塞顿开~

我也觉得要做的事情,要有意思。就是说要么有意义,要么有趣。两样都占着那才叫好。如果真有这样的事,请一定珍惜,努力做好。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三):没有不可破的牢笼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很久,大概两三个月,不是因为看的认真,是因为最近几个月的变故太多所以经常间断,后来书签丢了,不知自己看到哪儿了,所以就落下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自己猜多看了几次其中的篇章,让自己更加的印象深刻。

只是觉得王小波的确是一个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人,可能这是作为理工科出生的他的优势,文章不存在过多地矫情,只是单纯的就是说事,讲道理摆事实,谈逻辑。

这本书是一本文选,涉及到的领域很多,更让人觉得是那么充满人间烟火。文章难能可贵之处是在于小波的真诚揭露某些问题,而又不失幽默,是一种带有自嘲的黑色幽默,不张扬,但是让人看了忍不住笑一笑。虽然后来很多人模仿王小波的写作风格或者文笔,但是终究少了一些真诚,让人觉得只是一味的感情发泄。

书中的很多生活化的场景被作者描写的格外的深刻。年轻的清华外甥一门心思痴迷艺术,大行摇滚,其实真要是个音乐的苗子也就罢了,关键是音乐并不好,而且清华考前突击的熬夜因为摇滚也免不了增多,人因此也不精神,循循善诱,外甥终于明白别人的痛苦才会是艺术的源泉,自己的痛苦只会是别人艺术的源泉。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很封闭,记得之前的思修老师说过他们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曲是色情歌曲,是不能光明正大的听得,所以国家在性方面的资料管理的很严格,但是王小波很直白的指出其中存在的合理之处,不能因为认为的禁止就不承认这些现象的存在,比如同性恋。

与我个人而言,小波告诉我他对生活或者工作的态度——仅仅是或者还不够的,还需要一点花的芬芳,他不允许劣质的文章冠他之名出现在报纸上,所以他对生活的态度也是这样,尽可能让自己往好的方向走,不接受仅仅只是活着。或许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积极一点,也许每天过得的确很像咸鱼,无精打采,但是还是可以往好的方向驱动。不加检点的生活确实不应该成为年轻的我们的现在,任总应该去尝试下某些极限下的失败。

就现在的自己来说,可能现在的自己还是会很怀疑一些事情是否真的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或者在畏惧即将来临的前方,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比如古代妇女不能当巾帼英雄,只能当家庭主妇,所以不得不承受着三纲五常。解决这一切的答案很简单,拼命做事,拼命想问题,只有不断进步才是自己的救星。

是啊,是该自己想办法拉自己一把。

收获颇多,还会再看。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四):想自由

什么是自由?百度百科上说,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这个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学术上对于自由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差异。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很宽泛的看法。 具体一点呢,自由是王小波。 如果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不悖道德伦理的基础上,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自我行动、自我意识、自我思考都可以受个人支配而不必看他人颜色,不受他人控制,不受社会制约,那它们就是自由的。 再具体一些,思考问题、发表看法,不随着人海潮流为本就声势浩大的批评赞美摇旗呐喊,也不在无可非议异口同声中为攫取目光而特立独行;写想写的东西,写认为有价值的文章,写正常的人间百态,写真实的世界众相,即使会招致批评谩骂,即使被指责低俗下流。理性思考,真诚写作,这就是王小波,这就是自由。 听过王小波先生的名号很久了。文艺者赞美他,现实者欣赏他,朗读者歌颂他,说书者崇拜他。不知怎么地,我将他与文艺青年者的形象牢牢绑定在一起,还偏是那种刻板印象的郁郁不得志、整日顾影自怜、满腔愤懑无处发泄的愤世嫉俗者。我傲慢地以为,这不过又是一位伤春悲秋的苦闷作家,至于读者对他的狂热,不过是年纪小些的喜欢装点深沉,年纪大些的又逃到他这方小书屋避一避这迫人的成年人生活。 显而易见的是,世界上除了自怜自艾、孤芳自赏的苦闷者,还有王小波。 在我看来,他是完全可以,或者说有资格终日长吁短叹的作家。仅仅是屡屡被退稿这一事件就足够有才气的作者愁眉苦脸,怨无人赏识自己的才华,恨偌大的文坛竟未有自己大施拳脚的天地。前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纵是李白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那么后世再多个王小波也没什么所谓。 可是他不这样。 他总是用幽默的笔调写写生活中的听起来过得没有那么舒服的事情,用有趣到近乎调侃的口气谈谈个人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他说,要做个有趣的人,不将无趣当作文化、奉为圭臬,还偏要守这无趣的一板一眼;他说,要热爱智慧,在知识中寻古问今,去一望无垠的望不见尽头的广阔领域;他说,要用平常的态度对待性,就像吃饭喝水一般稀松平常。而那时的国人却将性视作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更生怕当众谈起这事叫人家听去以为自己是什么不体面不入流之人。 也许在旁人眼中,王小波的文字当归属于不入流一类。王小波在乎吗?不在乎。他以为一个作者不必去写什么积极向上、鼓舞励志的故事,只需尽到作者的本分,写吸引人的故事,这就够了。就目前而言,我看到的作者,大火者或许顺个人心意进行创造,而不知名者虽也有坚持个人偏好的作品,大多数作者,甚至只能被称为写手,迎合大众市场的爱好,如流水作业般制造千篇一律的作品,使得读者本就贫瘠的审美雪上加霜。这样的读者固化了阅读的品味和选择,于是希望被看到的作者们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往宽泛了说,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双眼还未闭上,心跳尚未停止,身体还没有埋入黄土,他人的注视就永远不会停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忽略被凝视的勇气。走在街上,被别人多看两眼,我们会想,自己的打扮是否有问题,是头发乱了,还是扣子歪了;大年三十,若是自己一事无成,连回家过年都要躲着亲戚熟人生怕被议论称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对自己总容易拧巴,对别人更遑论坦然。 可是王小波脱下了自己的锦衣华服,他说,你们来看看,我穿的也知识这些东西。他写老家插队的生活,那些生活给予他写作的灵感,变成书本里的一个个印刷体,却也从来不会被美化,不会改变那几年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疲惫和苦痛。他谈儒家的原则本意,万不认同学生从小被教育的美好品德中的善良。没有真实基础的善良,实在是不敢苟同。他更加不介意戳破村人中勤劳纯真、朴实无华的形象,直说自己就是一个相比于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而言相对阴险奸诈之人,至于心机,那也是不见得少的。 王小波和自由永存。他是永远不会被关住的那只鸟儿,他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他不必去渴望自由,他就是自由本身。 只是我在想自由,我在渴求自由的路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