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早读过了》读后感锦集

《早读过了》读后感锦集

《早读过了》是一本由杨早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4.00,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早读过了》读后感(一):书评与时评随笔

早些年看过杨早的一些关于世界杯的随笔,特别有意思,文艺、热血,有镬气,如色香味俱全的宵夜大排档。后来我过了看世界杯那股劲了,也就没有再关注他。入手这本,完全是因为某天看了某个公号的推介,一种亲切感就去网上下了单。

全书200多篇短文,像是专栏随笔或是杂志书讯,尤其是最后一辑《好书恨多贪过眼》,从A~Z按书名排序,学术书居多,意外看到他也读刀尔登、路内、妹尾河童,又多了一份亲切感。

另外5辑算是书评与时评混杂,呼应了杨早在序言里说的读书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与思考,读书的乐趣在于书、人、事、思的有机混同。长短不一的各篇中,体现了作者是个有态度的细节控,全书都没见他只有赞誉不挑毛病的作品,比那些类如买家秀五星好评、只唱好不唱衰的书介可爱多了。

杨早呼吁读者:“这个时代没有耐心,你一定得有啊!”我觉得我看得挺耐心的,还准备把书中那几篇评说中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推荐给雅看看。虽然各路专家总说以后高考是得语文者得天下,但僵死化、程式化、政治化的语文教学真没什么好“得”的。

《早读过了》读后感(二):几百页书一点意思

一直觉得,读书与吃饭,是一回事。 可能老生常谈了,但这句话,意不在说,读书的必要。 而是信任与放松。 一、 从《纸墨勾当》起,到参加“阅读邻居”前,某种信任在慢慢建立。 非以早说、早读为是。 大概是一种“阅读他的书,对得起时间以及银子”的感觉。 感觉,是一件不需要和同类解释的东西。 但,感觉,经常把不可靠留给产生感觉的人。 所以,在读《早读过了》前,我又重新翻开《纸墨勾当》 一种验证感觉的行为,让感觉获得了巩固。 二、 信任只有这一点,那么放松就要有两点。 和《纸墨勾当》相比,《早读过了》读起来更放松。 或许写起来也是,“写书评二十年,近几年算是最舒服最手顺的啦” 但读过之后,再想想,对我而言,便没有那么放松了。 我喜欢这种放松。 另一点放松,来自参加“阅读邻居”后。 这个放松,是参加“阅读邻居”,就会有的。 三、 书评集如食评集,可能 好一些的做法:读过之后,自己去吃 吃遍他赞赏的,也吃点儿他觉得糟的 四、 我总觉得写得好的散文集和诗集,都很难写评论 这不轻松的事,就做到这里 希望你(们)愉快阅读,阅读愉快

《早读过了》读后感(三):打狗棒敷伤口

杨早曾形容过我和他的阅读趣味:尿点相同,饭点不一。确实,我们反感的东西都很一致,喜欢的东西却大相径庭。

但和杨早绿茶经营阅读邻居这些年,我却跟随杨早阅读了很多我视界之外的书,并且都能够在读书会上深入的沟通。四年前阅读邻居DIAO计划开始做微刊,因为我负责微刊的设计,每次杨早的书评,我都能先睹为快,不仅阅读,还要在版式上合理的安排,这个过程也对我大有补益。这些难得的训练机会,让我在越界阅读方面,没有那么困难。

杨早是著名的写手,大家都知道,产量大、反应快,见识独到。要我来形容的话,杨早不管写书评还是时评,都是一针见血,然后打狗棒敷伤口。怎么理解呢?

因为具备看到别人漏洞的能力,还着急“常识”之不普及,杨早喜欢扎针、挑衅。但这个人其实又有温和反省的一面,没有狠打落水狗的狠劲,所以扎完针之后,又寻思安抚,但安抚又不甘心,时不时的又抡起打狗棒。他就是这么纠结。所以是打狗棒敷伤口。

也因为如此,他的文章总是老长老长的……他不知道,这样被他扎针的人会更难受,像凌迟一样,那些隐忍的暗讽,让看不懂的人无从下嘴,老羞成怒。所以我经常能看见被杨早惹恼的人蜂拥而至,在这些人眼中,杨早尖酸刻薄极不厚道。情绪战胜了理性,还要再进行口舌之争,那不是自取其辱么。我发现,杨早很享受这个时刻,压抑得到释放。

56期阅读邻居《早读过了》,主题是杨早自拟的,叫“早读是如何炼成的”,早读是如何炼成的呢?除了阅读之外,打群架也是。

《早读过了》读后感(四):关于杨早的新书,在阅读邻居读书会上的发言

我跟杨早关系太近了,不容易客观表达。

我们是发小,杨早是那种“你看看别人家“的小孩,从小就读那么多书,是家长教育自家小孩的范例。前几天他又写一篇“我为什么不去上十拿九稳的北大清华”,分明是写出来气人的。他从小到现在,在视野、洞察力、知识建构以及观念上,一直走在很前面地方,所以能写出这种这么多这么好的文章,我没有什么特别惊奇,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为《早读过了》写了一篇短评“打狗棒敷伤口”,主要是描述杨早文风与自己性格的关系。他是一个特别纠结的人,由于洞察的能力,他很容易找到别人的漏洞,挖苦讽刺,但是他本身又有温厚的一面,讽刺了又要去缓和一下,这个往复盘桓的过程中,我觉得可能会消磨一点点文章的锐度和力量感,可以更干脆,文章划句号的时候可以早一点结束。当然这种建议旁人说归说,自己是没办法改变,性格而来的。

阅读邻居读书,推荐书,线下我们有好多交流,我跟半价和刘洋一样,我也是经常写感想,不叫书评,真的就是感想,或者那个感想可以换一个词,叫“敢想”。我从杨早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关于“细节”。我总结写书评有三个要点,1、切入角度的独特性;2、有趣的细节;3、表达的见解或观念与自己相关。杨早帮我补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就是对细节的认识。像我们不是搞学术的人,业余的读书人,没有太多严谨求知的包袱,读书囫囵吞枣,像吃回锅肉一样,满足口感和饥饿感,不细嚼慢咽,所以确实会有很多不明就理的地方,因此写感想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进入的角度,和表达的态度,缺少理性。

杨早曾经夸我,说我写啥事都能跟自己扯上关系。但对比我以前写的东西,我发现细节的东西则要弱很多,现在我有意识的弥补这一弱点,我感觉到这会为文章增加说服力,文章结构也会更丰满。我儿子在美国上大一,基本上一周一篇作文作业,这些作文题目就像法国高考的作文题一样,他们老师有的要求不要举事实必须用逻辑说服,有的作文则要求必须要有大量的事实来论证,反正就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与写作训练。我们的教育缺少这种训练,我从杨早那里学到的东西,我也有和我儿子交流,非常有帮助。我希望洞婆能够抽时间把我和儿子微信里面的对话也记录下来,非常有趣,当然这个对话有些时候还不是那么平等,但是对我有相当的启发性。

我有一个问题,杨早书中对于丹、老六的评论,和老六纯粹技术性探讨不同,对于丹是明确的贬低,我想知道于丹知道吗?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杨早可以设想一下,我特别好奇。

最后说一点作为朋友对杨早的期望,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但他的精力耗散太多。那么多群那么多人他都要去搭话,当然这也是普及常识与智慧,大家得利,本质上讲也是好事,但我觉得杨早那么聪明、那么厉害的一个人,如果他能够更加聚焦,能够适度收敛一点自己的精力和情绪,会不会更好?我不知道。

《早读过了》读后感(五):我说它“一书开万卷”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早读过了》的魅力对我来说实在不浅,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它短小精干,生动明了,随时都可以跳出来和我交流,比如,有时候觉得生活缺乏趣味,那么看看《早读过了》吧,有时候觉得想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各种想法纠缠在一起,那么看看《早读过了》吧,还有书迷一点的表现是,“哎呀,今天还没有翻《早读过了》,赶紧来两篇再睡!”

《早读过了》看似是一本相对松散的书评集,但既然出自同一作者,必然内含统一的理路,用杨老师自己的话来说最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列谱系”,二是——“世界大千,总还是有听众不满足于看孔雀开屏,而想知道屏为何而开,如何绽开,那美丽的尾羽凸显了什么,又遮蔽了哪些。”这两点既是阅读也是写书评的方法,也就是“怎么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第一点助力了第二点。

读完一本好书后,把相关的横向纵向的书都拿来共读,由此形成一张关系网,“列谱系”的意思大概如此,这样我们对一个事物或一个问题的理解才更立体,拥有多个面向,懂得它的来龙去脉,知其所以然。之前我去参加了洪子诚老师《文学的阅读》的发布会,我曾向他请教如何写书评,其中他就提到要靠大量的阅读,“不然你提出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个问题”,这便是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凸显了什么,又遮蔽了哪些”的途径吧。“凸显了什么,又遮蔽了哪些”,何止于书,对于所处生活境况的一份自觉,无非也是这句话,读书带给我们观察世界的眼光,最宝贵的不正是在于此么。

此时我想到了张爱玲,五月做完毕业论文后,我仍时时想起这位作家,我不是“张迷”,而是感念通过做完一次张爱玲研读后,她带给我许多深刻的启示,她对日常生活表象的敏锐观察以及她所能持有的相对的公正,同时她也教给我思考的方法,任何事,都要跳出来看一下,不能陷在里面,淡化自己的身份和立场,是研究者的态度,而不是某“迷妹”,仿佛是完成了一次从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到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一样,后者的思维方式真是太迷人了,有无限的空间、维度可以延伸、探索。在这一意义上,杨老师和张爱玲是相似的,不同的是他独步的文风,对话感很强,文字锵锵作响,看似主观性很强的写法对于读者来说十分有益,当你在阅读时,内心的疑问甚至质疑紧跟其后,往下看亦是往下辩,在作者的层层逻辑之下,你会发现他自有其公正的标准。作家也好,学者也好,他们的想法都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我们,也许某些具体的“结论”有待商榷,而在文字背后,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人生态度更是值得我们探究的,凭借着如此珍贵的生命范本,我们得以调整自身。

作为社会参与型的学者,杨老师也在思考“书评会影响哪些人”,他的拟想读者不像其他类型的书那么具体化。据我所知,书评大概算是一种小众读物,但从杨老师的书评集对读者的影响来说,《早读过了》是属于大众的。同样,在写法上,他的书评常涉及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其中的感受与话题,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以这种方式进入一本读者未曾阅读过的书似乎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无形之中,通过“日常”这一开关,读者既可以读得下去书评,也同一本陌生的书建立了联系,拼接着与自己“小世界”相关的大千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