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品如何定价》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品如何定价》经典读后感有感

《艺术品如何定价》是一本由(荷兰)奥拉夫·维尔苏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一):画廊的前厅和后厅

买家卖家艺术家各路人马的角色和行为。定价过程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画廊: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分布集中,不在核心商业区。都有前厅和后厅。前厅装饰极简主义,低调的奢华感,没有商业性,没有收银台和支付设备,没有明码标价,老板也不开口谈价格,只说价格还没定。后厅是商业元素,有会议室,舒适座椅,大办公桌,画册,电脑,传真机,复印机。艺术品交易不是纯粹的金钱买卖。

画廊交易:分一级市场(新作)和二级市场(交易过的)。画廊老板是当代艺术品的发现者,二级市场交易多了不好。日常工作是和艺术界人士讨论,艺术鉴赏家和评论家,积极推动和引导评论家的评价,让博物馆策展人把作品展览,宣传造势,但不轻易卖掉,而是甄选买家,买家会永远珍藏而不是再次交易反复买卖,所以乐意卖给博物馆,会增值。当支助一个艺术家时,支助者也就加入了艺术品的创作。做一个艺术保护人,不直接买下艺术家的作品,而是合作,制定长期推广发展计划,收入款项妥善分配。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二):#2018·阅读记#52《艺术品如何定价: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

金钱的语言, 在根本上并非一种普适性的语言, 因为市场中的不同圈子, 对金钱表示的价格的意义理解完全不同。 艺术的价值并不是艺术作品本身固有的。 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是由“符号资本家”们共同打造的, 是由评论 家,美术馆、艺术品交易者和观众们, 通过互利互助的社会网络不断共同生产出来。 价格本身在艺术作品意义构成中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它不仅赋予艺术家和作品以意义和声望, 甚至还参与重构了当代艺术。 当艺术与商业相遇, 它们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 两者会形成张力,又巧妙地共存。 归根结底, 艺术品定价过程其实是在处理各种关系, 这个关系处理好了, 艺术品也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价格。 为一件艺术品找到合适的价格, 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花了两天翻完这本书, 这本书属于艺术社会学和经济学类书籍, 这种主题书籍国内很少翻译, 因为并不好卖, 这本书让我扫盲了对现代艺术品运营的基本架构, 对这一行业的国际运营模式有了一个大概理解。 书的内容很小众, 也有点意思, 但它并不是那么好阅读, 因为作者毕竟还是在用经济的眼光分析这个古老而主观的行业, 所以有大量数据专业表诉。 so 不是对这块认知特别有兴趣, 不推荐阅读, 因为它就是超级专业的一篇博士论文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三):艺术品如何定价 - 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

《艺术品如何定价 - 价格在当代艺术市场中的象征意义》这本书作者是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把艺术当作是社会现象来分析参与到这个艺术市场当中各种不同人物所扮演的角色,以这些角色互动之后如何产生艺术品的定价。

之前在阅读艺术市场时,对于画廊老板的角色其实就有一个疑惑是画廊老板为何坚守于画廊的角色位置,而不是前往二级市场前进。这本书为我回答了我的疑惑。

画廊老板的自我定位是艺术家的保护者以及艺术品的鉴赏家,这样的关系从梵高与他的弟弟发展出来形成范本。画廊老板对待艺术家的态度就像照顾自己的小孩,一路帮他打通各种不同的关系,并安顿艺术家,让艺术家可以无后顾之忧进行创作。画廊老板会筛选动机的正确买家,想尽办法让专业艺术评论者撰写评论,或者积极促成公立美术馆或知名私人美术家馆收藏自己慧眼培养的艺术家。画廊老板积极培养艺术家的艺术声望与长期发展,他所追求的是艺术品「长期价格最大化」而不像拍卖行进行艺术品的「短期利润最大化」 。

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艺术与商业相遇其实构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网络。艺术品定价个过程就是处理各种关系,关系处理好,艺术品也找到一个适切的价格。「为艺术品找到合适价格,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四):部分结论摘录

艺术市场研究的“一元论”方法的结果是,一旦你揭开它的文化外衣,艺术市场就是一个普通的市场,在其中,理性、自利、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对经济刺激做出反应。与之完全相反,“对立论”的支持者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市场对艺术的影响,他们质疑艺术品商人的诚实,害怕商品化对艺术造成不利影响。无论“对立论”和“一元论”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们在本质上都忽略了文化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如果“对立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商品化是一个污染艺术的过程,而“一元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商品化是一个中性的过程,不用过分关注,我的实证研究则认为,关键问题不是艺术品是否被商品化了,而是它们如何被商品化的。

在美国,以正确的动机购,买作品的收藏者最理想的情况是将(一部分)藏品捐赠给博物馆,或者,在很少的情况下,出资成立一个自己的博物馆。这种捐赠和把藏品直接出售给博物馆一样有吸引力,因为这提高了艺术家全部作品的声誉和地位,同样也提高了画廊自身的地位。确实,对于艺术家和收藏家来说,他们设法直接或间接卖给博物馆的作品数量是他们圈内地位的来源。另一个令画廊对收藏家捐赠作品给博物馆感到高兴的理由是,一旦成为博物馆藏品的一部分,艺术品就会成为“终端商品”,除非博物馆决定出售其藏品一这种情况极少发生,该作品就永远不会再进入商品状态。

拍卖的透明性由于买家、拍卖商和商家的策略性行为大大降低了……与此相反,在一级市场上,供给与需求并不直接决定价格,这一事实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但同时又有它的好处:它使得画廊老板可以管理价格,为市场提供一种结构感,将艺术品价值固有的不确定性控制起来。

支撑艺术市场的结构的,绝不仅仅是收藏者为了享乐或投资的目的购买艺术品而产生的现金流。相反,艺术市场依赖于一个礼物交换与互助互利的密集社会网络:艺术品商人资助艺术家,艺术家赠送作品给艺术品商人,收藏家有时购买作品以支持艺术家或画廊,或扮演画廊老板在道德上和财务上的赞助人的角色。我不是想暗示在这一社会网络中自利主义完全不存在。

如果你被要求在没有看到实物的情况下对一件艺术品的价格给出一个可靠的估计,那么你应该问这样几个间题一一这件作品的尺寸是多少,使用什么技法,该作品的作者曾经以什么价格向博物馆出售过作品。这些是预测荷兰艺术品价格的最可靠变量;此外,对价格水平的总体预测能力较强的变量还有艺术家的年龄和居住地。我们还看到,画廊特征,如画廊年龄、声誉和所属流派等,对价格水平影响很小。同时,艺术家特征解释了很大一部分画廊层次上的价格方差;换言之,画廊出售昂贵的作品与画廊所代理的艺术家的特征关系更大,而与画廊自身特征的关系较小。画廊老板守门人的角色不仅意味着发挥了对新进入艺术市场的艺术家进行选择的功能,还意味着画廊被认为会筛选每一件艺术作品。如果接受同一尺寸的不同作品的价格差别,画廊老板就隐含地承认了待售作品之间存在质量差别。

它导致资源向保存艺术品,而不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所生产出的任何别的物品的方向集中。因此,高价格对为后世保存艺术品作出了贡献。如一位画廊老板声称的:“艺术品的高价格执行着一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功能。一个社会只会去保存那些有价值的东西……市场为艺术做出的伟大道德贡献就是,它赋予艺术品以价值,继而促使人们保存艺术品。”

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比人文学科和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学派所能解释的更加复杂微妙。价值与价格似乎是在一种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将其全部拆分。艺术史家克里斯托弗斯坦纳曾憧憬,“如果有天人们可以不考虑艺术品的经济价值,而是单纯地估计一件作品的美学价值”,换言之,如果有“像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所说的“纯粹美学价值那样的东西,本章将明确地对这种假议说“不”。

《艺术品如何定价》读后感(五):艺术与商业的双人舞

对时不时出现的某件艺术品拍出天价的新闻,围观者总是流露出强烈的好奇与困惑、质疑。但似乎只要冠上“艺术”之名,任何高价又都变得合情合理。但我们很想知道,一件艺术品究竟值什么价钱。《艺术品如何定价》一书虽然主旨不在解释拍卖市场上艺术品获得高价的原因,却可以告诉人们影响艺术品价格制定的诸多因素,以及价格不是经济学理论中的生硬分析,而是复杂的综合体。恰如作者最后引用丹尼尔•米勒的话:“骨架不是行动者;当剔除了给予能动性的东西之后,骨架就是死去的遗物。我们可以在学术上将此干枯的骨头理论化,但它并不是经济系统或经济行动者运作的方式。”我们要将价格视作血肉丰满的事物,它是复杂的、多样的、脆弱的、变动中的。

作者首先为我们分析了当代艺术市场的构成:由先锋艺术与传统艺术画廊组成的一级市场——画廊,二级市场则是拍卖场。因为画廊艺术品价格相对稳定,所以书中主要探讨的也是画廊艺术品的定价问题。

谈及艺术品的价格,实际是讲艺术与商业、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对立论”会将二者完全分离,彼此看不惯,尤其是拍卖行浓厚的商业气息,将艺术品物化,价高者得,甚至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拍卖行的价格走势,会成为衡量一位艺术家成功与否及其作品的“支撑”。只要有市场,就抹不掉“商业”的色彩。作者走访了阿姆斯特丹和纽约大量画廊,也充分感受到画廊老板对拍卖的蔑视,前者自认是艺术的“守门人”、艺术家的朋友与保护者,后者则是牟利者。艺术赞助人这一角色古已有之,比如16世纪的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到现代则是由画廊、艺术机构、基金会来扮演。

艺术品的价格并不全然受供需经济理论左右,作者通过广泛收集数据,提出影响艺术品价格的三个客观因素(主观的对艺术品质量的评判不在考虑之列):艺术家特征、艺术品特征、画廊特征。其中艺术家特征与价格的关系最大,包含年龄、性别、作品销售;画廊特征则有销售作品与艺术家数量、位置、流派、经营时长;艺术品特征主要指材质、尺寸,主流的艺术品类依然是油画。艺术家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他不同阶段的作品自然拥有不同价格。艺术家本人的天赋、技能决定了艺术品的质量,但艺术品的“成功”却不全然是艺术家这一个因素。大众判断艺术品“成功”与否,还需要考察专业人士的评价、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入藏、拍卖行情、价格高低。艺术家要从起步达至“成功”,离不开画廊的运作,开办展览、邀请评论人、推销宣传,画廊会在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因此画廊商人在经济利益之外,会更多地表示自己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和艺术家的爱护才大费周章。

因此,他们对待价格是道德的、谨慎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拍卖行的牟利性质。作者提到价格的三种叙事策略,也是艺术品市场的三个发展阶段:艺术声誉、超级明星、审慎的鉴赏眼光。前后两个阶段的节点分别是1973年的斯考尔拍卖和80年代末艺术市场的崩溃。在超级明星艺术家令人难以置信的高价作品制造中,拍卖绝对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画廊商人将自己立于道德高地,试图与拍卖行壁垒分明。面对高昂的拍卖价格,画廊并不会因此乘机调高相关在售作品。高涨的价格隐藏着风险,同时也是对艺术家生命的潜在损害: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但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往往难以做到泾渭分明,尤其前面提到促成“成功”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诸多因素,它们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已成为屡不清的绳索。

之所以在定价时如此反复斟酌,是因为价格丰富的象征意义。虽然许多人反感艺术品的商业气息,对高价嗤之以鼻,但目前价格与艺术品基本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艺术品不可捉摸的主观评判中,定价“为不确定和难捉摸的作品质量提供了建构代理变量的标准化方式”。价格是种信息传递机制,释放出诸多信号。比如,价格的分级效应,划分了不同级别、影响力的艺术家,也划分了一位艺术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价格也是种尊重,画廊避免在开始把价格调子定太高,但也不宜定价过低,否则会损害艺术家的自尊心。

基于这些特征和意义,艺术品的定价有两个约定俗成的准则:不要轻易降价和按尺寸定价。降价意味着告诉市场,这位艺术家正在走下坡路;价格反映价值,按尺寸定价避免画廊对作品的质量进行表态,以至左右藏家的判断。

艺术市场的不同圈子对价格也存在不同看法,有审慎与冒进的对立;而艺术圈内人与圈外人对待价格的态度更是差别鲜明,后者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为何一幅只有几何图形的画作可以卖上千万。

这本书告诉你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形成及画廊等一级市场定价的决策过程,我们感受到作者弥合艺术与商业鸿沟的努力,并试图减轻道德与金钱的对立。同时深有感触的是,从画廊、拍卖行、收藏家、艺术机构、博物馆、评论人的多方运作来看,艺术市场是各种人际圈子、不同认知的交集,而人是最大的变量,这也使艺术市场看起来充满了未知与冒险的刺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