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的读后感大全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的读后感大全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是一本由徐沪生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80,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读后感(一):反正来日方长

⒈现在时间是2017年3月11日23:28分,这本书自从听说要上市就一直盼着,好不容易出售了,等不及买签名版直接在淘宝上下了单。许是距离太远了,足足在路上“逗留”了近十天!幸运的是读了第一篇我就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⒉最近有一个书信朗读的脱口秀节目叫做《见字如面》很火,很受欢迎,印象很深刻的一期是民国一级上将临战前的遗书,王耀庆读着读着把自己读哭了,台下的观众哭了,电视机前的我也哭了。

一个好的作品透过字我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书写人的心跳!而沪生老师的字很真实,总感觉他就在你旁边和你诉说着真实的人和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和作家的魅力吧!为之动容,潸然泪下也在情理之中。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读后感(二):书评|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部分

生活是一门学问,当我们开始学会走路时,会去思考如何才能避免撞伤和走得更好看,而当我们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开始想要去奔跑,因为这会使我们感受到风的温暖和喜悦,但在奔跑里我们同样会去思考如何避免冲撞和跑得更快。

你看,每当我们学会一样东西,即是我们开启另一条路的旅程,但你会发现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而这种关联就是生活的学问。

几天以前看完徐沪生的《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这是他的第四本书。

记得我喜欢的一个作者说当她出第四本书时,她才有勇气将这本书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不是因为它很好,而是因为这是在她的写作旅程中开始逐渐走上成熟的开始,它是她的很好。

1 选择

书中讲述了十三个故事,也是十三种人生的悲喜。这些故事初读下来我是不喜欢的,不是因为故事不好,而是讲得让人心生悲痛,需要暂时歇息,才能继续读下去。

像第一个故事“癌症”里,五十多岁的惠姐在此之前结束婚姻,创建公司,奔波生活,没日没夜的工作和赚钱,直到被突然查出患有直肠癌后,开始结束了之前的劳碌,安心疗养和生活,并在不久之后获得了一段人人羡慕的爱情。

虽结局为喜,可是我们都要明白这个女人在此之前付出的艰辛,她曾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事业的成功,又因癌症的病痛唤醒对生活的美好,她是吃过“毒苹果”的白雪公主,所以她的幸福来之不易,只叫人羡慕和祝福。

但生活有太多面,有些人很幸运,是因为她们尽管历经磨难,却依然在最后获得幸福,而有些人是不幸的,即使幡然醒悟,却无法力挽狂澜。

2 承受

第五个故事“女儿”里因一时冲动而结婚的阿何,她的身上有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影子,因一个念头就马上行动,确实是值得赞扬的事情,可是如果放到“结婚”这件事上,就需人去慎重。

看奇葩大会第一期有个女孩说她二十岁的时候就与一个一见钟情的男生结了婚,虽然之后分开了,不过这份经历使她铭记。可这件事放在阿何身上,却是会令她痛苦一辈子的果。

后来,我去思考为什么她们两人之间就有这么大的差别呢?一是女孩是心甘情愿,而阿何是将就而为;二是女孩是在没有任何拖欠离开的,阿何却是在已有女儿的情况下离开的。前者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后者在不清醒的状态放弃了自己的骨肉,这是她自己造的孽,所以她必须承受。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你去做一件事时,你务必问清自己是否可以承受得起这之后所有的后果,它不会因为你年少无知,亦或成熟稳重就偏颇于你,它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想起褚老说过这么一句话:“经历对每个人都是一笔财富,但一个被经历的苦难压倒的人,是无法获得这笔财富的。”

这个故事的结局显而易见,阿何会每天生活在悲痛中,她的选择没有错,只是她无法承受这个结局,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所有人无法改变的。

3 珍惜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这与我们的人生何其相似。

达达令说过一句话:早日去接受残酷无情的大浪,比起掩耳盗铃的视而不见,要更加真实,更加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信心。我深觉这本书的意义用这句话来概括再合适不过。

在这十三个故事里,我们是看别人的人生,在故事之外,我们在过自己的生活。可我清晰地明白这些故事其实正发生在我身边,我不知道,并不代表它不存在,而我有幸能够提早了解,是生活给予我的意外之喜,也是提醒我这就是生活真实部分,我应该谨慎和倍感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所以,欢迎你去这本书里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读后感(三):这世上本就没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

认识沪生也有一年有余了,因为是同龄人又同是江苏人的关系,我对他总是格外欣赏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为了钟爱的写作事业放弃高薪的程序员工作的。在他的身上,既有理工科资优生的朴实和努力,又带着文艺青年的忧郁和书卷气。

上个月沪生的第四本书出版,我因为身在美国,只能买来当当的电子版表示支持。书中的13个真实的短篇故事,人生百态,尽在其中。对于一直身在象牙塔中的我来说,每段人生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可是其中的某些心境却又似曾相识。沪生用细腻又克制的笔触,描绘出这广袤大地上的芸芸众生,甚至其中的每一个你我。

他总是教我们多读书、多经历,这样才能有例子可写,有情可抒。正是因为这世界的五彩缤纷,才给了写作者的思想以丰盛的营养。而写作者看到的越多,写出的文字才能越理智,越接地气,才能逐渐摆脱浅显的说教和浮在表面的情感流露。

我记得自己曾问过沪生:我越深入学习和思考就越觉得自己无知和天真,这就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吗?可假如我选择糊里糊涂地过完一生,岂不是会更快活?他用一句话点醒了我:假如碰上什么事情呢——你不能凭借运气过一生啊。

他的这个观点也在书名《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被妈妈一手安排也被妈妈一手毁掉的生活》。

菁菁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父亲早逝,她也格外顺从母亲——妈妈这么不容易,一辈子为她而活,她又怎么好违背妈妈的一番好意呢。她也想出去看看的,可是每次都因为愧疚打了退堂鼓。于是,在母亲的安排下,她在离家仅两小时车程的地方上了大学,刚毕业就被安排进了家乡小城单位里的一个闲职。在母亲看来,女儿就该这么平静无波,生活安逸,结婚生子,了此一生。

很快,在母亲的安排下,24岁的菁菁开始了相亲。可是接连几个,她都不喜欢。小城里人际关系复杂,关于菁菁目中无人的流言蜚语很快传开,给她介绍对象的人越来越少。如此几年,母亲更加着急上火,寻觅到优秀的小林之后,马不停蹄地拍了板,两个月就要他俩结婚。小林也是被父母逼迫,赌气一样地同意了结婚。

婚后第二年,两人便有了孩子。可是菁菁和小林原本就没有感情基础,生活习惯更是千差万别,经常吵的天翻地覆,谁也不管孩子。最后,两人终于过不下去,闹了离婚。母亲指责她不负责任,她苦笑道——我到今天这地步,不都因为听了你的话吗?后来,小林去了上海,而菁菁去了北京,她这才觉得一个人无拘无束真好。而两人的孩子,只能被留在老家,由两家老人轮流带,最后成了别人口中没家教的熊孩子。

菁菁的故事是个悲剧,却也值得千千万万女生和女生的家长反思。对女生来说,不用太拼,找一份稳定好顾家的工作,然后嫁人生子——这样一条看似稳妥的道路,是不是真能保证一帆风顺?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掉了链子,是要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还是像菁菁一样决绝彻底地告别过去?

这又让我想起《七月与安生》,漂泊多年的安生渴望着七月的稳定,而一帆风顺的七月却羡慕着行走四方的安生。没有哪种特定的人生轨道是为女生量身定做的,即便是躲过了前半程的挫折和苦难,也很有可能在后半程迎来新的挑战。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敏锐地察觉到自己无法在本专业有所建树,折腾过转专业,也曾参加各种学校活动想为自己将来找其他工作打基础。可是上了大三我还是随大流地选择了一条看似稳妥的道路——继续深造。我那时候安慰自己,这么多人都按部就班的,我一个女孩子,就不要瞎折腾了吧,读书当老师,多好啊!

可是现实的风暴远比我想象的还要猛烈,兜兜转转,我还是不得不放弃了我学了六年的专业,曾经以为的安稳如今却成了我难以挽回的时间成本。转念一想,在美国,三十多岁在回到学校读书的也大有人在,转行的更是比比皆是,我这点小风小浪为何不能当作我独特的人生财富呢?

毕竟,这世上原本就没什么一帆风顺的人生,再谨慎,也不一定能敌得过这不断变化的大千世界。倒不如放宽心,说不定命运转身就回报给你一幅新的地图。

就如同书中的第一个故事《癌症和化疗,难道竟是美好人生的开始》,讲的就是一个奇妙的转角遇到爱的故事。48岁的女企业家惠姐,独自在北京打拼出一番事业,就在公司上市在即的关键时刻,她却收到结肠癌三期的诊断书,不得不放弃事业,与病魔抗争。她不愿让年迈的父母担心,也不愿让年轻的子女放下工作学业来照顾自己,所有的苦痛只能自己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都想不到,惠姐竟会在法国遇见了一见钟情。她去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顺便看望留学的女儿,在巴黎街头结识了浪漫的法国男人Chris。两人靠着翻译软件交流,逐渐生出了情意。惠姐从前一心扑在事业上,断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异国恋情,但恰恰是遭遇身体和精神的磨难,给了她无穷的勇气重新出发,享受这一段美好爱情。两人在普罗旺斯,像普通的情侣一样过着幸福的小日子。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幸福的标准都不同。生活的磨难和惊喜我们都无从预料,我们能做的,不过就是如惠姐一般,珍惜眼前人,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最后用书腰上的一段话作为结束,与诸君共勉:

有时候人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时候磕磕绊绊面对的算是无奈

谁都盼望大圆满的美好结局

但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

欢乐悲欢有圆有缺

这正是人生本来还有的样子啊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读后感(四):人生路上,有多少故事给你光亮

人生,不是你想的那样! 那么,人生,究竟是怎样? 读完徐沪生的新书《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才是该有的人生。 作者用13万字讲述了13个真实的、接地气的人生故事。有悲有喜,有甜有苦。 就像书腰上写的那样:人生,有时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磕磕绊绊面对的全是无奈。喜怒哀乐,有圆有缺,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 蔡崇达说:写作,是为了“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更多的可能。 徐沪生的《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让有我“看见”自己,看见“身边他人”的感觉。 以下几个故事,让我感动,同时给我启发。现在,分享给大家。 01、中国式催婚和婆媳关系:《被妈妈一手安排也被妈妈一手毁掉的生活》、《我现在只想要回我女儿》。 《被妈妈一手安排也被妈妈一手毁掉的生活》中的菁菁,如同我们身边遭遇催婚的朋友。然而,菁菁的结局却令人叹息。 没毕业,母亲替她安排了工作。工作一落实,母亲替她安排相亲。结婚后,母亲又催促下她赶紧生孩子。 菁菁的母亲很像我们身边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子女身上。他们忙东忙西、忙里忙外地帮他们规划工作和婚姻、甚至催促他们生孩子。 母亲的“为你好”,让菁菁从愧疚反对变成了妥协压抑。母亲的辛苦安排,让菁菁一步一步忘记了自己,失去了自己。 当委屈压抑到了爆发,菁菁终于对母亲说出了实话“我现在到这个地步,不都是因为听你的话吗?”、“你让我对孩子负责任,那谁对我负责”。菁菁要对自己负责了。她选择结束了的婚姻,做回了自己。 《我现在只想要回我女儿》中32岁的阿何闪婚了,然而,婚后她却遭遇了势不两立的婆婆、媳妇、儿子三角关系。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复杂得很难调和,更何况还加上了一个唯母命是从的儿子。 双方地域风俗习惯的不可调和,让阿何的家庭梦渐渐破碎在婆媳和夫妻关系中。最终,阿何被迫放弃了女儿的护养权,换得一身自由。 她们的故事,无关对错,却引发我们对婚姻的思考。 如果,你现在迫于现实,遭遇催婚,记住一句话:这世上的路很多,活出自己,才是一条最简单的路。 如果,你现在决定走进婚姻,记住一句话:在婚姻里,一颗独立的灵魂,比什么都重要。 02、感动你我的故事:《百岁老人的生死离别》。 我喜欢前段时期的一篇网络热文《奶奶的棉田》,文章让我很感动。 方老太和棉田奶奶有些相似。方老太生了七个儿子,一个个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她。棉田奶奶生了九个孩子,同样经历了一个个的失去。 她们的孩子,有的早夭,有的意外。有的失去,是在现在物质富裕医疗发达的时代。有的失去,是在过去饥饿交迫风俗绑架的年代。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逐渐老去的难以修复的痛彻心扉。相比其他生死离别,她们的失去更让人心痛。 棉田奶奶的老伴走后,她变了,书不听了,戏不看了。走在人生的边缘,棉田奶奶变得坦然。 书中101岁方老太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地方: 她满头白发,身子佝偻,裹小脚,仍然坚持一个人住小屋,洗衣做饭,不麻烦子孙。 她藏着一件打了很多补丁破衣服。衣服上面的补丁,有的是从她儿子襁褓上剪下来的,有的是她儿子离开那天衣服上的…… 就像书中所说: 女人总是格外坚强的,就像田地里的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大的苦楚,当时再悲痛,日后总能捱过去。 谁都会面对亲人的离去,不过是时间上的早和晚。 坦然接受,还是坚强面对,无所谓选择,对你我而言,活着还能感动,实属幸运。 03、让文艺青年深有启发的故事:《我这一生,倔强,固执,纯粹,干净》、《龙生九子,天差地别》。 玉贞的一生很短,只有二十二年。 她这一生追求简单纯粹的文艺,正如文章的标题:倔强,固执,纯粹,干净,这是她一生一世的标签。文艺对她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是她理想寄托的载体,不容外人亵渎。 禁止早恋的高中时代,玉贞用一封长达七页文言文情书,示爱自己心仪的男生。 情书被文学社指导老师修改上报。玉贞对峙指导老师,责问不该改变了她的本来意愿,进而放弃了文学社的头牌,失去了名额保送的机会。 这样的傲然独立,格格不入,一直延续到她发生意外身亡。 玉贞对文艺的执念,像《皮囊》里的文艺青年厚朴。 厚朴夸张地讲述自己家里的世界地图,他高调地组建名为“世界”的乐队,他激情地唱着“Big big world”,他用一种宣誓口吻说道:“我是厚朴,我是世界”、“我想尝试世界的各种可能”。 他就是“世界”的代言人。厚朴怀着这样的想法,一直走到了自杀。 厚朴是一位梦想狂热的追逐者,他活在梦想的虚幻想象中。玉贞是一位极端理想追求者,她活在理想世界里,他们都不适合这个现实世界。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样的悲剧。然而,悲剧总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甚至更能让我们铭记和警醒。 活在现实中的我们,心里或多或少地有着玉贞和厚朴的影子。只不过,他们放大和提纯了我们的理想和梦想。而我们,一直在追求心灵自由与现实束缚之间不断地拉锯和妥协。 就像书中所说: “我们都凡人,随遇而安,为了温饱生计,总能勉强过下去。” 现实如同《龙生九子,天差地别》 中的六个文艺青年。 小邹和玉贞在某一点上有些类似。他们不在乎他人,都是坚持自我的追寻者。 然而,他们又不同。 玉贞超凡脱俗。为了理想,她不理世俗。而小邹俗气太重。他写文投稿,编辑修改,他不允。小邹流连于现实,却不想被现实同化和束缚。 一个人流连于现实,最怕的是,拎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小邹一直拎不清。最后,他的理想被现实粉碎,他被现实所弃。 我承认,我的文艺有些小邹的影子。 上个月,某网站内容编辑找到我作原创写手。我发了两篇文章,编辑对文章篇幅提了一些意见。我不愿意修改,退出了网站写手圈。 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像极了小邹,行为愚蠢之极。 书中海纳百川的小张,天赋异禀的小李,有着文艺梦的小赵和小冯,都在文艺领域找到了现实和梦想的平衡点。这一点,犹如给予文艺梦想的一点光亮。 希腊德尔菲神庙有一句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也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一提的。 读这本《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愿我们都能认识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End- 文:徐心渔(公众号ID:NiceXuxinyu)

《不是所有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读后感(五):若是没有黑夜,提灯照不亮前方

在当当上看到有电子版的时候,我还是舒了口气,至少能确保自己不会错过什么了。 十三个故事,都是短篇,分分钟能翻完一个故事的字数。 每个故事都是一段人生。能看到作者想在里面容纳的东西。 虽然书的简介也好、书名也好,都带着一种消极的萎靡态度,甚至在没上市的时候就收到了恶评,但其实书中并没有那么悲观的思想,大部分的故事,还是积极向上、鼓励人心的,至少这是我从中获得的感触。 我觉得这是沪生老师的一次自我突破,是他在浓缩精炼自己的文字的时候,对于短篇文学的进一步尝试。 就以往来说,沪生老师虽然常年写着书评和影评,但是在那过程中他确实在不断总结,探索着怎么去更好、更简练地叙述事情。但这次又与单纯的书评和影评不同,沪生老师写着自己的故事,然后将思索的余地留给读者,尽量缩减了自己的抒情甚至完全不用作家的上帝视角说话,让人物去讲故事,而并非作者来讲人物。 所以虽然这次看上去是写着好多悲剧,其实何尝不是在悲情里面发掘更多人性的力量,毕竟如果没有黑夜,就没有人需要打着灯光把前方照亮。引用苏童先生的一句话:“比如关于说到堕落、悲剧性、喜剧性都有得写,说到生与死,生不一定就是新生的喜悦,死也不一定是灭亡的伤悼。作家的目光可以迷惘但不可以庸俗。” 沪生老师的这本书,涉及到的内容生老病死,五花八门,我能感受到他试图从女性角度来解析生活的努力,毕竟相对男性而言女性角色的心里和情绪,都更加丰富和充满感性,虽然有不少偏颇的观念在其中,还能感觉到他笔下角色的不够成熟,但是沪生老师在写作时的构图,已经有了不少上个年代描写方式的影子。 也会有人觉得,这样平淡无奇的叙述,是不是太过流水账了些,远远无法衬出故事的韵味,读起来跟嗑生瓜子似得有点无味,那我要稍微充满私心地说,沪生老师以后要是写长篇,如他自己在书末说的那样,将这些短篇的故事延伸起来,那才会是真正充满更多、更深趣味的书,将短篇中无法详细道出的细节,在长篇中一点点揭出来,贴进字里行间,那样的书我觉得会比短篇更重大很多。 这些短篇里,也有显得相当出彩的部分,我想聊聊个人特别喜欢的几章,其中“我这一生,倔强、固执、纯粹、干净”,是我认为写的最美的一章,“龙生九子,天差地别”是让我笑得停不下来的一章,里面的反讽意义与描绘的人物,简直活灵活现特别形象,“一件小事”写的风格很成熟,一路读到头让我回味比较深刻。 在“我这一生,倔强、固执、纯粹、干净”这一章中,沪生老师写了一个女孩子,一个如题目般美好、优雅的女孩子,一个将文艺执拗到骨子里的女孩子,女孩子的性格很倔强,只照着自己所期冀而喜爱的方式活着,她的灵魂在沪生的故事中,像是带着翅膀,随时要化作鸟儿回归无边的辽阔天空,向着阳与云飞翔。 最后那个女孩子的结局,可想而知,停在了那样美丽的、舒展着翅膀的姿态,她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我好像看见那个落在尘世,却又一尘不染的灵魂,真的飞去了无人可触及的地方。那个女孩身上美好的东西,让我极其触动,一来是羡慕她那么美好、那么自由自在活出了自我,一方面是惋惜,这个世界上容不下太美好的东西,太纯粹的人也是,太纯粹的事情也是。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个故事结尾那段诗: “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只是不愿沦为世故。 我这一生,倔强、固执、纯粹、干净, 只为自己活。 即使此路刀山火海, 终点亦是绝路,玉石俱焚。 九泉之下,虽死无憾。” “龙生九子,天差地别”,这个故事的启承转折下来,嘲讽意义满满。 故事的套路很老套,但又很真切,一群曾经志同道合、爱好文学的年轻人,最后因为意见不合,离的离、散的散,一起走的一起走,最后这群年轻人分道扬镳、混到了各种不同的下场。新瓶旧酒的故事,不知怎么就是让人百看不厌,大概是这些酒太入味了,一天天下来见的人说的话,每个人身边都散发着这种“酒香”,都漫着这类故事里的味道。 我有个朋友,大学的时候报了传媒,我问他那时候什么心情,他的回答满满的热情与志向,想要用文字的力量去惩恶扬善,想要用干净真实的报道去贯彻正义,这样子的他在大学里当上了学生会长,召集了一帮子志同道合的朋友,摩拳擦掌地为未来而沸腾。 然后你毕业了就去报社了?我带着点调笑地这样回复。 他确实毕业后就去了当地的报业旗下工作,管理着公众号什么的,手下四五个零零散散的员工,萧条得可怜,最后因为顶撞上面闹得非常不愉快,最后还是离开了报社。 后来呢?你们那群朋友呢?我又发了条信息问。 隔了好几分钟他才回信,回得东西满满的心灰意冷:“都散了,大部分人都不在了,就照片上的人才齐,看得人心焦。” 啊,是啊,看得人心焦,但这样的事情又每天、每天在重复上演着,这也是沪生老师那故事最大的魅力所在,真实。 俗话说得好,说谎要三分假、七分真,才最好让人信,但我觉得这话放在小说里也不例外,虚构的人物却演绎出真实的事态变迁,这正是小说使人入迷的魅力所在嘛。 所以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甚至这整本书,原因就在于他们很真实,生活本非一帆风顺,结局更难皆大欢喜,但这真真假假编织出来的故事里,都是满满当当的人生。 “一件小事”是个平淡一些的故事,背景也好、人物也好,相对都设置得十分普通平凡,并没有其他章节那般生死交接或者爱恨纠缠的情节,讲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去养老院当护理员的日子,其中发生的一件小事,有个老人出于善意送了妇女一瓶话梅,最后妇女却又买了一瓶话梅还了回去,说了一句让我觉得全文点睛之笔的话: “天地良心,就算没人看见,自己知道。” 人啊,生下来,承父母或他人的援手长大,为社会的运转而成为某个部分的齿轮,再度繁衍生息,从生老病死过来,身边无时无刻不有着在各种各样的约束。说句可能有人不爱听的,所谓的追求自由,也是追求在规矩之上最大限度的“自己的自在”而已,并没有什么绝对的自由。 但是规矩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就算是写了白纸黑字的法律法规,那也只在纸上,而不是写到人心底的东西,人们活着、求生所遵循的东西,从来都是发自心底的自我约束,是自己内心的良知。 而越是活得朴实、真切的人,往往越是看得明白这个道理,才越会自我鞭策或者约束,控制着自己不去逾越过界限,不去违背自己的良心。 话很明白,理很通彻,有几个人做得到,那就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自古以来缺乏自我约束而伤天害理的例子,还少吗? 所以这就是我喜欢这个故事的理由,因为它用很平凡的小人物的角度,写了一种很伟大、很纯净的生存之道。 总体而言,我还是挺推荐这本书的,虽然这样的短篇读起来,少了一些久久难散的余韵,也没有那种荡气回肠的痛快,但是用来换换心情还是非常愉快的。 不要太被书上自己的简介所误导,书里的故事,其实愿意去看的话,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毕竟在黑夜里点着蜡烛,烛光摇摇曳曳,带着人往前走,这种时候光源反而会显得更加明亮。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皆大欢喜,说来说去,说的就是人生嘛。 要是真有心,看完再说话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