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珍物读后感1000字

珍物读后感1000字

《珍物》是一本由《生活月刊》编著 / 李宗盛 / 谭盾 / 林怀民 / 阮义忠 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珍物》读后感(一):珍物

珍物 很帮的一本书,淡青色的书拿在手中,如同捧玉在怀。不禁想起前些日子和友人谈论电子书的种种好处之时,友人说电子书方便,便宜,一个平板,kinder可以放下一辈子要看的书。虽然,电子书很方便,我也用手机看了很多电子书,可是我始终觉得,看书还是传统的方式更好。我是一个留不住东西的人,小时候觉得很珍贵的游戏机,游戏带,漫画书什么的,很多都随着时间慢慢不见了,这本《珍物》也让我有许多的感悟,对于我来说,什么是我的珍物,什么是我几十年翻开之后,立刻有回忆涌上心头的东西。

《珍物》读后感(二):中国文艺百人百语给我的触动

因王澍的一篇文章找到这本书,一本追寻艺术家生命的书。

最感人的还是王澍的文章,一个著名的建筑大师果然不是偶然形成的,他是多年对美、对理想的追求,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王澍练习大字的经历令人过目难忘,这是一个为传统文化感动的灵魂苦修旅行的历程,特别容易感染喜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原来千百年之前,为我们所不知的先人们,曾经有过那样辉煌的文字历史。那一笔一划,横平竖直,都带着对先人的传承,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王澍后来将这些体悟带入建筑设计中的经历,也特别感人,让人看到不会说话的建筑原来是有如此丰富的内涵。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珍物》读后感(三):珍物,是有用心活过的证明

有幸来过世上,在时间与空间里容下一个小小的个体,又在这小小的个体的生命过程里始终夹带着一件重要的物件。珍物,是用心活过的证明。

建筑师马岩松的珍爱之物是下过雨的胡同里随处可见的苔藓,因为“有一种很生活的感觉”;作家金宇澄的珍爱之物挂在他家客厅,发条一上,就开始走,滴滴答答声里,回到当年在钟表厂里的日子,师傅搬进一支东德“船钟”,世上有这样一种物事,“即使船身历经超级风浪颠簸,摆轮一直保持水平运作,相当稳定”;历史学者葛剑雄的珍物是一本名为《中国人口发展史》的书,那是他的第一本书,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他用四通电子打字机写成的,那时是1988年。……一百位文艺中人的珍物,正如序言作者李宗盛所说“没有一样是世俗见解所谓的价值高的东西”。灯光下看是人物小传,是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谈资或别裁。关了灯,捡拾,回想,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失去与拥有。

《珍物》读后感(四):物中有忆

还记得小时候在舅妈的书橱里翻书看,翻出一套三毛文集,十几本薄薄的小册子,小巧可喜。当时不知道作者已经往生,亦不知其有何来历,只是东看一册,西看一本。对于她游居撒哈拉、浪迹南美的有趣经历倒没太着迷,但对于其中一册《我的宝贝》却看了又看。

那本书里写了三毛自己的一件件小收藏品,没有太珍贵的古物,但每一件都有来历,都有故事。那时三毛的文笔已臻化境,所有的藏品,所有的故事,都平平写来,没有传奇的味道。但总留有韵味,淡而弥长。所以直到今日还记得这本书,以及书里写到的好些物件。

看到这本《珍物》,又让我想起了当年那本《我的宝贝》。那是三毛一个人的宝贝、一个人的回忆,而本书则是许多人——看目录里的那些名字,有作家、演员、歌手、舞者、设计师——每个人的一件珍物,每个人的一个故事。物未必珍,但回忆总是带着的牵绊,牵绊着不再回返的往日时光。

《珍物》读后感(五):几篇特好,余下矫情

《珍物》上海译文2017年版,其简介云:《珍物》邀请了当代中国文艺界二十个领域一百位富有个性和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回望生命中重要的记忆与物件,讲述此物与“我之为我”的独特故事。一百位名家囊括了当代文艺界的精英,谭盾、林怀民、徐冰、阮义忠、吕楠、阮仪三、陈燮君、贾樟柯、王澍、李宗盛、金宇澄、钱理群、黄永松、杨丽萍,等等,每一段故事关切一场人生或独特的创作历程,充分呈现来自生活的馈赠与生命的印记。

由物及人,人皆精英,切入点独特,可发挥余地又大,编辑不愧来自高端杂志《生活》,的确想出了很好的创意。书有四百多页,我一气读完,评价是:书的编排装帧不错,摄影图片也好,纸张也讲究,形式不差。内容呢,王澍讲自己练习书法与建筑;金宇澄讲船钟与自己在钟表厂上班;贾樟柯讲山西小镇哥们喝酒打架;徐冰讲汉字;徐皓峰讲匕首与学校单挑;都讲得很好,让我受益,或者让我感同身受。林怀民写自己妈妈;黄永松写贵州老阿婆与蜡染旧布;讲得很有感情,最好。其他的,武大老校长刘道玉、收藏家黄云龙、鲁迅研究者钱理群都不错,感怀深沉,态度诚挚,剩下的,不免于矫情作势,故作感性,并不算出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