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精选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精选

《爱这个世界》是一本由[美]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5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一):劣译毁好书

皱着眉头读了大概50页决定放弃。随手举一例:

胡塞尔通过抽象的大学空气所发出的呼唤,通过许多大厅——那里宏大的体系正在被思考,那是一种平静的革命的呼唤:”回到事情本身!’“它的意思是关于起源、历史命运甚至世界中事情的事实所有不确定的思考的问题都可以放在一边或‘括起来’,而意识中事情的理解则以一种严格的科学方式去研究。(p49)

这个长句(长度本身就成问题)前一半还勉强能理解,后一半这是什么鬼#……¥……&* 胡塞尔本人都比这个好读好吧?有机会读英文版吧。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二):碎碎念

2023年读完的第一本是汉娜·阿伦特的传记《爱这个世界》。阿伦特并不追问道德的本质,在她看来,面对危机,真正有思想的人不会去寻找什么规则或法律,而是:我必须忠于我自己。苏格拉底的思考方式。也是对老师雅斯贝尔斯“在他的现实中予以回答,而不是在任何思想观点中回答”,“当它在一个给定的时刻遍及一个人的生命时,哲思就是实实在在的”的回应。道德关乎个人之独异性,对与错的标准,对我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既不取决于我和周围的人共有的习惯和习俗,也不取决于神圣或人类原初的命令,而是取决于我对自己所做的决定。换言之,那些我一旦做了就不再能心安的事情,我是决不能做的。”道德要忠于你自己之中和为了你自己的、过去和现在都是真实的东西。以范例、具体的情境而非律法指引。让激情思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很喜欢汉娜·阿伦特自己的小诗“夜色已经包围了我/软如鹅绒/重如哀愁”和传记引用的荷尔德林的“但是有太多事情要承受/人必须保持真实/我们既不应瞻前也不应顾后/宁可处在摇摆之中/如一叶片舟浮游于海面……”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三):全书概述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伟大而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她的主要著作《人的境况》、《极权主义的起源》等已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作为一名与学术流派、政治党派及意识形态路线保持距离的独立思想家,阿伦特拥有范围持续扩大的读者。本书是西方学界最早、最权威的一部阿伦特传记性著作。作者从书面材料和那些尚健在的认识阿伦特的人那里收集资料,以传记的方式,展现阿伦特的思想发展过程,描述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介绍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这些著作对理论界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这些著作的评价和解读。书中,还阐释了比如反犹太主义、邪恶、权力、革命、民族国家、极权主义等一些贯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关键性概念和构思。阿伦特的故事折射着那个时代,她的著作也是为了寻求对那段历史的理解。就本质来说,传记关注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但它向我们展示的是她思想的历史基础,是激发她进行思考的特定经验,是滋养她的友谊与爱,以及展示她的思维方式或思想风格。在阿伦特那里,对立的思潮碰到一起,这使她的思想丰富而又激越。通过此书,读者可以很方便地查阅资料,了解和把握阿伦特的生平、著作、主要概念和观点。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四):對世界的敞開

讀完更加喜歡阿倫特。

她幼年所經曆的教育由對兒童心理研究極富熱情的時代環境激髮,當時從家庭繁瑣事務中抽身的新女性在教育領域實踐着內心的信唸,阿倫特的母親便是其中一員。但一種對「悲傷」的抑製讓阿倫特遠離情感的肆意湧流,而父親去世後隻有在和母親朝夕相處的日子中,她們才真正理解彼此。

對海德格爾生髮的愛慕自此便將其拽入了一生的情感波瀾,而雅思貝爾斯更像是她的父親,填補了她缺失的父愛。他們在「存在主義」的哲學脈絡中艱難跋涉,從「現象」入手,進而去認識更加豐富的世界。沒有如海德格爾般對抽象的「德國民族性」擁有偏執的迷戀,阿倫特對世界的愛是敞開的,不拘泥於抽象的概唸,而是在保衛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實踐中攥緊與他人的連接。

老人一個又一個離去,她被拋在陌生人的沙漠,感到難過。她有種迫切感,想要最終打磨好「老年」藉由思考後撤後才有機會完成的「純哲學」著作。但一場心臟病奪去了她的生命,書桌上《心靈生活》「判斷」卷還在打字機上。為精神領域勾勒憲法的努力戛然而止。

「賭注已下」,我們要向前走了,滑向不可避免的衰老,也走到最終必然要來臨的死亡。就像布呂赫去世後,她向麥卡錫坦白陷入莫大的失落,而這種恐慌只有在緊緊聚焦手頭的事情時才能有所緩解。她還是那個約納斯眼中「害羞」的小姑娘。

在為她舉行的葬禮上,從「世界」來的人紛紛表示哀思,他們各自的私人紀念交織在一起,組成了可以銘記的記憶,它跨越溝壑,就像其主人一樣,沒有權力勾畫的「國界線」。

喬瓦諾威希説:「就我而言,我非常愛她。」我也是。沒有你的溫暖,這個世界如此冰冷。

《爱这个世界》读后感(五):。

阴差阳错的一本。 与其说是为侄女借阅,倒不如说是在弥补遗憾,试图让同一年龄段时的自己想象另一种可能。 感激于女性不用顶着压力与时间赛跑,拼命年少有为,极力与周边或历史上的某某某看齐时,也不得不尴尬的发现,无论在哪个纬度,居然都很难找到另一个兼具女性身份的标杆。 阿伦特的身份太复杂,政治哲学家,神学博士,历史与心理学者的弟子,德国中产阶级的孩子,政治行动家的妻子和哲学家曾经的情人。仍记得初阅读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时 震惊于文字背后透露出来的肖像:一个女人,一位坐在陪审团位置上 面容冷峻 思考着平庸与恶关联的观察者……观察者与女性身份的重叠让我吃惊。‘’ 她怎么可以? ‘’如此的疑问甚至颠覆了对学说本身的好奇。(这种尴尬的关注点也正反应 出今天的困顿局面。)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 它回答的不是‘’谁是阿伦特‘,而是‘’什么形塑了阿伦特‘。 从阿伦特的家族,可以追溯到俄国犹太人的离散史与德国犹太教派改革。她的出生映射着德国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图景。母亲的婴儿手记体现出19世纪末在儿童领域萌兴的科学观察法(到今天这也是一个中产阶级母亲需要花费极多精力也难以做到的!),德国盛兴的女权运动如何影响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期许。她的少女时代 反映出德国浪漫文化的代表歌德如何被贯注于少年的成长,左派社会民主党政治思潮又是如何盛行,并家庭中扮演角色。 她的成长是德国哲学与历史学派的兴盛。她的活动场所是‘韦伯夫妇’的客厅,她的交往圈能够还原出法兰克福学派。即使抛出书中较少带过与海德格尔的年轻恋情,她同时也以另一种身份受到的雅斯贝尔斯的引导。 她的被迫成熟,‘那时‘’’与‘这时‘’’之区分来源于纳粹的上台与反犹思潮的兴起,她的转向也牵扯出犹太复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孩童,情人,妻子…女性………犹太女性。 每一种身份都不是孤立的。它们贴合在阿伦特的心中,她曾寄托情感,在相似的际遇个体中寻找着共鸣,写作《拉尔.瓦恩哈根》一位犹太女性的自传。

但更为幸运的是,她的转型是痛苦的,但也是宏大的。时代以巨浪不得不施加在她头顶,她走出哲学王国,打破神学之爱。同胞的境遇让她走入行动的现实……女性的光芒越来越衰微,代之以观察者,批判者与审问者。

当然,阿伦特无疑是杰出的。她并不是一块被动的,任境况宰割的肥肉。 没有她对理论化知识超凡的领悟力与习得力,没有她热切的性格与才能 她那些闪烁着个人魅力的特性…她局外人‘’pariah‘’的视角、‘两人王国‘’’、‘’部落式友谊’一切显然难以实现。但在作者看来,作为不同的个体,我们能从其人生经历中习得的是什么呢……

世界之爱。

一种并非聚焦于个人,而是浩大,热情而充满希望与思索的爱意。

此外,不得不夸赞的是,除了对背景的带入之外,书中各个学说(及其争论)的解释也恰到好处。既不会太过繁复以成为学术书籍,但足以让行外者领悟其要点,甚至是非常好的导入……这也是我很遗憾自己少年时没能阅读的原因。

现在少了少年人的心态,功利心似乎没有耐心去读一本别人的传记 八卦别人的人生。但孤独会让人去忍不住多交一位朋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