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摘抄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摘抄

《万物皆无序》是一本由(美)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著作,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一):混乱和无序的高效率

混乱和无序的高效率来源于碎片化的信息交织出的焦点和方向,扁平的互联网让这种效率成为可能,需求不再是某个冷冰冰的类目,就像情绪不一定非要锚定到悲伤与欢乐,也可以是雨过天晴后的一把湿伞,考试前长夜里的一盏黄灯,这种下沉到每个人的目的与场景,将构成这个世界上无数的“本质与真相”的元和堆。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二):逃避不了的宿命

信息和知识的分类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对人群实现控制的方式。在传统的精英时代,权力掌握在精英阶层手里。网络时代的到来,似乎看到了打破这一局面的希望,人人都可以掌控。但吊诡的是,这实际上只是一种新型控制方式替代旧有方式的过渡。看看周围,新的格局下,各种大V、大号、“今日头条”们,正在以新的方式掌握控制权。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宿命,毕竟,思考是一件太辛苦的事情。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三):无序:大数据的有序

原书2007年出版,十年前的书,写数字革命,有点过时了。

现在互联网数据爆炸的时代,就是大数据的时代,大量看似无序的数据流。当样本数量足够大,能够覆盖大多数数据的时候,有序的规律就会出现。

书中还提到了把所有的东西都编码,在网络上存储起来,分类,这应该就是物联网的构想了。

用大数据的规律对无序的数据进行分类,而这些新的无序的数据也会影响大数据的规律。

套用一个经典的话:存在的既是有序的。

《万物皆无序》读后感(四):挺有意思的科普读物

没能买到中信出版社的版本,不知有何区别。

这本书内容丰富,令人感到出乎意料地惊喜。作者致力于揭示新数字秩序的存在状态以及人们应当采取的态度和举措。充满理性思辨,同时在每一章的开头却使用一些趣味性的实践故事作为引子,结尾的鸣谢部分尤见出作者诙谐幽默的个性文风。提出三阶秩序论,以书写文字为例:一阶是书本,二阶是卡片(必须比所指更精炼),三阶是超文本。三阶不再分类,而是使用标签(包括拥有者自定义和其他用户的他定义),创造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分类。

尽管人类天性中具有对秩序和整洁的追求,故此衍生出各类排序和分类方法,但他指出,不应惧怕无序状态,甚至要主动参与知识无序化的进程:无序(和知识的大宗商品化)恰恰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无序也会带来社群的认知和联系;秩序也将从无序中呈现其自身。作者进而提出:混乱即美德。全书精心融入各类耳熟能详却又值得反思的案例:九大行星、化学元素、维基百科、杜威分类法、商品条形码、语义网等等。例如“2 0问”小游戏表明,按照自身需求进行树状图的索骥效率反而更高。生活中许多事物并不需要明确界定,却能够通过其家族相似性揭示自身属性,表明围绕典型来组织概念的可能性。知识本身也是变动不居的,三阶秩序能够提供给人们的洞见是透过无序找寻到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