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傅雷谈艺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傅雷谈艺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傅雷谈艺录》是一本由傅雷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雷谈艺录》读后感(一):说我字数太多不能短评

文学部分书中提到的作品大部分没有读过,因此读来不知其味。傅雷先生严苛谨慎,甚至有些大知识分子的刻薄,但他对他人严苛,对自己也要求颇高。私以为全书最精华精彩之处是《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文,以严谨的逻辑论证展开讨论和批判,因为对书中其余部分不能甚解,只能由此一文窥一斑而见全豹,可见先生做学问之严谨深刻,其中对他人苛刻之言必有其意,既然无法揣测,便听之作罢,日后更新认知,再来体味先生言下之意。

《傅雷谈艺录》读后感(二):跟张爱玲怼出世纪骂战,连鲁迅、老舍、齐白石也不放过的竟是他

傅雷,大家对他的印象是大翻译家、美学教授,著作等身。其实,由于他在艺术研究的路上,从未停止过对艺术完美化的追求,因此,竟然在这个过程中,怼遍了文艺圈,成为了怼人界的斗战胜佛。

《傅雷谈艺录》读后感(三):对于美,人类一直追寻着

对于美,人类一直追寻着。艺术家遵循自然规律、观摩内心灵魂,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表达想要诉说的观点。生活在那个年代,书中描述的艺术都是那么美好!

对于傅雷,也是年代造就了他,看剧看文学、品画作、听古典,会文言文还精通外文,翻译经典著作,语言间自由转换,亲朋间的书信交流……心灵富足并且自由。

一边听歌单的名曲,一边看这本书。我特别赞同提到自然美那部分描述,人真的要多亲近和好好观赏我们的大自然。But to be honest,提及的众多作品艺术品,我都没有看过或听过,所以不能真切体会到具体的含义意境等。甚至根本就看不懂看不进去这些文字,听多了协奏曲交响乐也感到烦。噢,谁叫我是个浮躁的现代人呢?

《傅雷谈艺录》读后感(四):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才学做艺术家

“先要学做人,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傅雷

这句话是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傅聪的。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他最著名的著作有《傅雷家书》、《傅雷谈艺录》、《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先生一生翻译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最熟悉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有人说过,如果想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就要看傅雷翻译的版本。

傅雷在192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研习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对中西画论及西方古典音乐造诣颇深。 最近在看傅雷的《傅雷家书》、《傅雷谈艺录》,在《傅雷家书》中,对儿子傅聪教育的不断提点和分析,让傅聪有了今天在音乐界的成就。

他对傅聪的三点建议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把人格看做主要,把知识与技术的传授看做次要。童年时代与少年时代的教育重点,应当在伦理和道德方面,不能允许任何一桩生活琐事违反理性和最广义的做人之道:一切都以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拥护正义,爱憎分明,守纪律,诚实不欺,质朴无华,勤劳耐苦为原则。

第二,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艺术,并不一定要他成为艺术家。尽管傅聪很早学钢琴,我却始终准备他更玄易辙,按照发展情况而随时改行的。

第三,即以音乐教育而论,也决不能仅仅培养音乐一门,正如学画的不能单注意绘画,学雕塑学戏剧的,不能只注意雕塑与戏剧一样,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在《傅雷谈艺录》这本书中,谈的范围都比较广了,主要分三个部分。

1.文学篇

在文学篇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直言不讳的批评张爱玲的小说,写的好的部分,傅雷会不吝夸奖,但是说到不好的地方,他就会直接指出来。傅雷不光批评过张爱玲的文章,还说过老舍的文章,在这本书中傅雷对老舍的评价:

可见傅雷是一个能自我批评的人,也在自我成长的人。

2.美术篇

在美术篇中,傅雷提到的美术家有丹纳、塞尚、刘海栗、庞薰琹、张弦,等很多美术家。傅雷还翻译了丹纳的《艺术论》和《艺术哲学》。他可以为了死去的张弦,组织画展,收集信息,为了朋友的画展,宁可自己掏钱,花精力,可见傅雷对朋友的惺惺相惜。

3.音乐篇

在音乐篇中,傅雷提到的音乐大家有贝多芬、肖邦、莫扎特、谭小麟,等多位音乐大家。我们知道傅雷的儿子傅聪从小就开始学音乐,后来有幸到波兰继续深造,虽然不在傅雷的身边,但是傅雷每次都会通过书信和傅聪谈音乐,把对音乐的见解和分析都和傅聪讨论,也许傅聪今天在音乐上的成就,少不到当年父亲傅雷的唠叨教学,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学习。

《傅雷谈艺录》读后感(五):傅雷谈艺录——傅雷,我永远的老师。

说来也是奇怪,无论我工作多么繁琐、生活是多么让我焦虑,只要拿起了这本书,我就能沉浸到傅老的文字里去,心即刻便能平静下来,除了探索和心灵沉默的交流以外再无其他。而傅老爷子的观念与见地本就有一股神奇的魅力,于不知不觉之间我又学习到了好多。唯一遗憾的一点是这次我又没一口气看完,导致我的记忆有些断断续续的,为了写好书评我只能在看完之后又简单地从头回顾了一下。

最感兴趣的部分是音乐篇,偏偏放在了最后。以前对古典音乐就极感兴趣,但了解得实在是少,曲子倒是听了挺多,但能记住的也寥寥可数,就更不用谈理解了。在所有的艺术当中,我可能就和音乐差了点缘分,其实我要求的也不高,就对某些我感兴趣的艺术家的生平、风格有基本的认知就行了,如果能和一些曲子产生一些即便讲不出来也没关系的共鸣那更是再好不过了,毕竟,有谁会不爱古典乐呢?在这一篇章主要的收获有三点:一、对贝多芬伟大之处的认识(顺便说一句,《克勒策奏鸣曲》真的是太好听了);二、肖邦的民族性(《夜曲》YYDS);三、中国音乐的现状(及形成中国民族自身音乐的紧迫性)。总而言之,音乐是一门非常私人化的艺术,哪怕只想做到大体上的认识和了解也需要大量的沉浸式感听,任何文字都不能完整展现出音乐的魅力。但我们也要明白一点,任何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无论是作曲家还是演奏家,都是先形成精神,再形成风格的。音乐归根结底,是跨越时代所产生上的某一刻情感上的共鸣。

第二期待的部分是美术篇,我之前在《傅雷家书》中便提到过,为我打开艺术大门的,正是傅老爷子的《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这些年陆陆续续也看了不少艺术方面的书籍,甚至还动手画了几幅拙劣的作品,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是在能够懂得和感受艺术之后,才真正理解和热爱生活的,所以,《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篇尤其能引起我的共鸣。以艺术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颜色更加鲜艳,看到的光线更加绚丽,看到的美景也更加真切!艺术家的技术!这一切都是天才的发明与再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将自然与艺术进行了完美的整合!除此之外,我还有以下两点收获:一、塞尚的风格及他的伟大之处(塞尚可以说是这段时间以来我最想深入了解的画家之一了,傅老的这篇文章又为我的茫茫探索之路开了个头);二、中国绘画艺术的特色和现状(傅老的观点十分犀利却也非常客观)。最让我感动的是傅老对敦煌艺术的肯定,我这颗对敦煌的热爱与向往之心啊!

文学篇就比较有意思了,先谈收获吧。我觉得在这里谈傅老在翻译上的造诣未免有些老生常谈,总结三个部分,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足以概括傅老的文学理念——“什么都是假的。决定一件艺术品的品格的,就是作者自然的品格。”上过纳博科夫文学课的人应该知道,文学是由天赋和努力共同促成的,绝不是拿起笔就能创作出来的,而傅老从中国文学的角度剖析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一点让人受益匪浅。整本书看过来,不得不承认,傅老夸人也会夸,骂人也会骂,句句都在点子上,细品,傅老的意见还是很中肯的。学术嘛,有意见分歧很正常,我倒觉得傅老绝对能称得上是一位极其优秀的批评家,全篇没有一句废话、空话,能从现实的角度实际、深入地分析问题,实属难得。顺便说一句,《锺馗嫁妹》这一篇着实有趣,不知是傅老亦庄亦谐的文章写得太好的缘故还是缘于中国戏曲本身的魅力,竟仅通过文字就让我来了兴趣,有机会一定要看看不可。

说实话,每次看傅老的文章我都觉得很羞愧,这样一位在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极深见地的大师竟是如此的谦逊、节制,对热爱的事业是如此无怨无悔,傅老带给我的,从来都不仅限于那些理论、那些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钻研的精神、一种刻苦的精神、一种在学术上绝对信奉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我研究艺术的道路上引领着我,还在我的生活中不断鞭策着我、鼓舞着我,傅老永远是我精神上的老师!开篇的自述选择的是傅老当年的交待材料,我在惊诧之中一时语噎,唉,在这样平凡又伟大的一生中,我看到的仍旧是那个对艺术永远保持热忱的赤诚的灵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