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季羡林散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季羡林散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季羡林散文》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 元,页数:3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一):季羡林:一个非典型性学者的人生哲学

因为年后一直在准备考试,每天看专业课做习题,还得一边上班,日子过得紧张,但也浑浑噩噩。上周五刮大风,吹感冒了学不进去,躺在床上,想给自己放个假,便拿来年前准备看的季羡林散文。读完,竟觉灵台通透,有幡然醒悟之感。 书的装帧很亲切,温馨的黄色封面。其实,季羡林老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但从未深入了解,他的文字也没有读过,可看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是跟自己的一个很熟悉的长辈在谈天,很熟悉,很泰然。 我觉得,首先,他不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他并非是个学者;相反,季老在文学、语言学、国学方面甚至堪称业界泰斗。我要说的是,你从他的文字中读的到的绝没有知识分子的晦涩。季老是一个风趣随和的,会用文字拉近距离的有趣老人。这本书基本上都是季老80岁以后写的生活随笔,发表在各种报章杂志,也有些是为亲朋好友写的序。 耄耋之年,还整天钻研文字,思索人生,跟各种出版社编辑打交道,不得不让我们三十多岁就已经停止学习的人钦佩,心态平和,脑筋能转,腿脚不懒,这是季老长寿的原因。 从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可以了解到,季老是一个极具韧性的,乐观坚强,又有自己做事原则的人。他的文章,经常喻道理于故事中,常常拿自己调侃,文中透露的幽默劲,好像在与你讲一个小小的单口相声。 在他的人生感悟里,他谈天说地谈古论今,说自己如何跨国求学,也讲如何遭受迫害,谈他对美人的理解,也有如何面对死亡。在季老九十五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写自己的人生心得。他讲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他不纠结,不急躁,他将自己能够活得如此从容不迫,归结于能以出世的心态看入世的人和事。就像九十五岁,仍然希望继续歌颂生活,“岂止于此,相期以茶”。 最喜欢《知足知不足》这篇,了解己之所长,更明白己之所短;能陋室调素琴,也能斋心承鸿业;能笑看风云,也能不惦记琼楼玉宇。 因为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不完满,人生最正确的态度就是顺其自然,泰然处之。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二):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完美人生

季羡林老先生的文字对我个人来讲读他的作品让我有种平静舒适的感觉,他的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他的文字不仅给我带来时代感更让我通过他的文字体会不同的人生。季羡林老先生作为中国文化界泰斗般人物的存在,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季羡林老先生更是将他不凡的经历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和作品里,这本散文集的文字具有温润的触感,富含着人生真谛。不完满才是人生。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花未全开月未圆,读这本散文集你会发现季老先生对“人生”的态度,从季老先生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态度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哲学家,作家的特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或是别人生活的参与者,每个人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当然了就我个人而言,你要是现在问我“什么叫人生呢?”我想了想,我只能实话实说这我不知道。而在这本书里我发现对待自己的人生我们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人生,体验人生,然后参悟,当然至于人生真谛需要自己去探索。

本书分为四个章节:一、人生漫谈、二、耄耋之言、三反躬自省、四寄情于物。我个人特别喜欢人生漫谈这个章节。在这个章节里面季先生一直用他的文字告知读者人生的真谛,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善于发现人生之美,要学会品味人生,最完美的人生状态是一种残缺美,花未全开月未圆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时间就是生命,也只有在时间面前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缘分和命运,在文中季老先生对待缘分和命运的态度是不能全信,又不可不信。老先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物,他的经历和阅历让他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季老先生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精彩,十分的耐读,他的书描写的不仅是自己的经历更是见证了中国百年来时代的变迁。

季老先生中国文化界的泰斗,他留给我们的作品更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哲学思考,他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作品也为如今人文精神的建设尽了一份力量。他的作品是极具意义和价值的,季老先生的作品是值得我们认真品读的好作品。时光如流水,他的文字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不完满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三):季羡林先生对人生的精辟见解

对我们而言,季羡林先生的只言片语都有可能影响我们的人生,何况是一本他对人生诠释的很多散文结成的本子呢!“不圆满才是人生”,是的,人很多的莫须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拼命地追求自己能力之外的圆满。看不透人生的背后其实是没有看清自己的能力。读季先生的文章,似品一杯好茶,水不存于口腔,茶味犹存!

季先生的这本散文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人生其实应该放开眼界,毕生着力于一件事未必能成功,若是心态安然,激发自己兴趣,有可能是处处开花。季先生作为一名语言学家、国学家、翻译家等等,在别人眼里已是神人或者是感慨得什么样的精力才能完成,然而,让人更为惊叹的是,季先生还能有余暇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或者对世间万事万物的细微观察随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永不停止自己的思考和写作,是季先生给予我们普通人的一个启示。人活着,不思考,形同走兽。所以,读了季先生的散文之后,我深感愧疚,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也被手机绑架了,是不是在无形中浪费了自己的大把人生。我想,这也许是散文给予读者的最大馈赠吧。

季先生的散文就如他的人生一样,温润、深厚,不用豪华的技巧和别人看不懂的词语装饰,只需往那里一摆,简简单单的文字中你就能看到季先生的思想与他试图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意识。而这,是季先生在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之后,对普通人的一种馈赠。季先生这种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实为我辈之楷模。

季先生对人生的感悟不止一面,在“难得糊涂”中,他用真糊涂和假糊涂两者的区别,阐释处世之道,他言假糊涂是痛苦,真糊涂是快乐,但他宁要洞悉真相后的假糊涂,也不要不明真相的真糊涂。短短一篇散文,就将季先生敢于直面人生的态度进行了极好的阐释。无须多少豪言壮语或者是针砭时弊,亦或是指桑骂槐,只需简单寥寥数百字,就道尽人生真相,可见季先生文字功底之深。“知足知不足”中,季先生肯定了人要有奋进的心,但同时也强调不圆满的人生才是人生。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一切都只是合理界限的问题。而界限的把握,在于追求者本人的素养与欲求两者的匹合度。

所以,读季先生的散文,注定是收获满满的阅读,不因他的名气,而是因为他言之有物,他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四):一种淡然平和之调

品读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真实感平静感,犹如这本《不完满才是人生》,品读此书,如聆听一位耄耋老人在耳旁丝丝细语,倾听一位走过八九十年漫漫人生长路的长者向读者传达自己阔达淡然的人生观,平和的处事观。在这浮华世界,聆听这些敦敦细语,可以抚平很多急燥的心,当然,这亦能激起很多不甘平凡的心,以季老头顶多个光荣的头衔,所掌握的多门外语,知识存储之渊博,哪一项不能激励有志者的敬仰佩服之情。

本书第一部分以人生漫谈开篇,人活到八九十岁,真的是值得了,一生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来来回回转了几个圈,还有什么是不能释然的呢,多活一天都是赚到。像季老这样的文学家,翻译家日子何曾虚渡过,到了晚年,他也不曾闲着,与杂志社的编辑聊聊天,偶尔有感而发写点小文,与三五知己好友淡淡相聚,已是愉快时光。

在这里,老先生提了几点关于老年的忌讳倒是挺有趣,也很实在。比如忌:说话太多,倚老卖老,思想僵化,不服老,无所事事,自我封闭等等。书里的十忌被季老以幽默淡然的笔调推出让人信服,但却让人侧身体会到老年人的世界是孤独而脆弱的,虽然他们竭力表现出看淡一切的阔达,其实他们也需要人陪,需要人谈知心的话,需要有喜欢的事情慢慢做。由此可以联想到现在的独居老人,不管他们曾经风光与否,现在他们需要年轻的一辈给予更多的关心。

第二部分的反躬自省可以看到季老先生的大概人生轨迹与他的一些富有哲理的观点。从1911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六岁被过继给叔父,从而来到繁华的济南,凭借其从小的聪慧好学,一直到初中,高中,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当一段时间的中学老师,最后幸运地申请到德国留学。季老说,在中国当时那个特殊年代,革命进行的如火如荼,他却偏安于学校专心搞研究,后悔没有亲身参与其中。其实在我们后世者看来,各人自有各人的使命。他在德国十年学得梵文,吐火罗文等独特领域的专业知识,为我国这块文化知识添砖加瓦,何其有幸。

季老先生的寄情于物却是另一番醉人的美景,陪他渡过盛夏到初秋的苍老翠绿的枸杞树,独居偏僻处慰其寂寥的散发出似浓似谈香味的马缨花,给人亲切感而美丽的夹竹桃,这些美丽可爱的的植物形象跃然纸上,连带着我们都喜欢上它们。火车上观看不一样的日出,游览小三山峡独特的丽景,体验延边特有的文化风俗,让读者身临其境,切实感受大好河山广袤大地的美与奇。

本书以阔达淡然的笔调,为读者呈现另一面真实平和的世界,悠悠读来,收获良多。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五):大师是社会的财富

季羡林生前曾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自然是大师的谦逊之态,但是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这些荣誉对他来说当之无愧。

刚刚读过他的散文集《季羡林散文》,这里面的散文是一位老人垂暮之年仍然笔耕不辍的成果。且不论文字的内容如何,单就是这份勤勉与精神,就值得多少人深思。一个人如何在老去时,仍然活得有价值、自尊、快乐,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这种一直工作下去的态度,不要让自己早早地与社会脱节,成为生活的累赘。

在谈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还是想向这位国宝级大师表达一下充分的敬意。只要是稍稍对他有一些了解的人就知道,他这一生荣誉无数、成就无数、贡献无数,通晓多种语言,文艺与学术并举。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所精通的一种生僻语言吐火罗文,他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精通此语言的学者之一。由此可见,他就是移动着的图书馆,活着的学术宝藏。故此,他的离世对于学术界实为巨大的损失。

我对于季大师的了解其实有个拐角,那就是之前我曾读到过他的独子季承的回忆录。在那本书中,季羡林由一代高不可攀的大师降格为一平常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而这些角色都令他的光辉略有些失色。他的一生颇为坎坷,但也颇为幸运。成就斐然,生活本身却并不顺畅。晚年甚至还与儿子一度失和,引出无数风波。但是我想,我们没有办法对一代大师苛求太多,这世上原本就无完人。

在这本《季羡林散文》中,老人在八十岁之后仍然思维清晰地创作研究,这份老骥伏枥的精神,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但是正如本书封底所选取的大师的一段文字之印象,老人在文章中说: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们读季老的文字,有思索,有感悟,有沉重,有鞭策,但独独感受不到轻松愉悦。此前一道阅读的《丰子恺散文》让我感受到生活细微之处的趣味,〈汪曾琪散文〉让我学会发现生活本身之美好,而季老的文章,总有一种沉重感夹杂其中。

在书中,他和你谈人生的意义,谈学习的价值,谈为人处事,谈老年心得,回忆自己的一生,贫穷的童年与沉沉浮浮的十年,这些文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代大师的成长经历,也可以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大师的不同常人之处。

在他的文字中,我们几乎感觉不到亲情之乐。而在丰子恺与汪曾琪的文字中,亲情文字真真是浸润你心田。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想想季老自小家贫,六岁离开母亲过继给叔父,婚姻包办,常年在外漂泊,归国后经历大起,十年又经历大落,晚年与家庭失和,最后的岁月又经历了身边秘书等人的无情。虽然可以说,大师一生聪明勤勉,成就无数,但背后的世界却显然并非如他所愿。我想,大师的心中一定时时装着一个“苦”字。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没有错,但我们又如何不去试着读懂一下,他内心深处的那个“苦”字?

本书共分四辑,第四辑为一些小散文,有关花朵,有关游记。

在书中,其实感受最深的当属大师对于人生、学习、老年的一些心得,大师一生淡泊名利,四十岁即享有了无数荣誉,他分享了自己关于学习的经验,让我们不得不钦佩,大师果然不是一日之功,也读到了一位老人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老去,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的人生态度。这些都是一位大师带给我们的真正的精神财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