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锦集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锦集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是一本由[美] 费正清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一):序言以及一些图片...

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我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成千上万的人进行通话,尽管我们彼此语言并不相通。幸运的是,他们不会真的给我打电话,而我也同样不会作此尝试,但是,这在未来并非不可能发生。媒体、弹道导弹的发展,让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正是这种距离的缩减,让我们觉得有必要去了解其他的国家。在过去的50年中,我一直尝试去了解中国。然而,随着我关于中国的知识面不断扩大,关于它的知识盲点也在不断增加。问题总是不断涌现,而要找到与之匹配的答案却需假以更多时日。为求更好地了解中国,人们在更大的广度上作出努力,而这种努力同时也要求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如果一个人对中美关系不感兴趣,不对其感到诧异、恼怒,或是惊恐,那么他对中国的研究就不会长久。事实上,研究中国的人会发现自己对于中国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影响和作用。就像任何一位历史学家所认为的,他不可避免地会为他所写的历史作出大量的贡献。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为自己撰写自传是合情合理的,而我自己也有此意。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二):不喜欢翻译

翻译着实不行。以比较重要的费正清对区域研究的解释为例:

英文原文:Regional Studies-China was one of Harvard’ s responses to World War II . The common, generic name was “area study.” “Regional” was Harvardese, a special name to go with a special place. Both terms meant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more specifically, focusing the skill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 study a certain part of the world.

黎鸣、贾玉文等译《费正清自传》:对中国的地区性研究(Regional Studies),是哈佛大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做出的反应之一。关于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的活总体的名称是“区域性研究”(area study)。“地区性”(Regional)是哈佛大学学者对有关某一特殊区域问题的特殊称谓。这两个术语的意义都是指进行更专门的、跨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即充分利用社会科学的方法,集中对世界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

本书:对于哈佛来说,中国区域研究课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映之一,用更常见和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地区研究”,所谓“区域”(Regional)是哈佛的叫法,它是特定地区使用的特定名称。不管叫什么名称,这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社会科学的相关技能来研究世界某一地区。

这种例子在全文比比皆是,理解起来无怪乎会困难。

就我个人的喜好,《费正清自传》译本对关键名词、机构、杂志、人名都会备注上英文原文,光这一点就赢了一大截了。举的例子这一段本身就是对Regional studies、area study、regional三个关键名词的下定义和做区分,这本书的翻译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区别在哪儿。

另外,《费正清自传》译本是全译本,内容更全。

本书赢的一点大概就是排版吧……=.=

《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三):《费正清中国回忆录》读后感

费正清原名约翰•金•费尔班克(John King Fairbank),是个地道的美国人。“费正清”这个名字,是梁思成取的。

这本书我想借很久了,费正清是有名的中国通,他还编写了《剑桥中国史》。我曾经读过关于司徒雷登的书,书中的一些见解很深刻,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史的直接参与者,从外国人的角度和视觉出发,肯定可以给我不一样的触动。

看着作者写着他的出身,他的学习经历。我发现要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基本都是从小就表现出众的人。普通人和牛人的差距,真的不是你努不努力,有没有人领路的问题。当然,不是说人不需要奋斗,而是觉得凡是适可而止,人从出身就不一样,从自身条件出发努力,但是有时候也要放过自己。

90年前的中华大地上的人民真的太苦了,吃不饱穿不暖。才90年左右的生活,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靠自己改变了命运。现在的中国,基本解决贫困问题,基本家家吃饱穿暖。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几位留学归来的女青年,为了心中的理想,深入基层,和基层打成一片,身上都是虱子,好多天不洗澡。换成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为了心目中的理想而奋斗。和当年的人相比,或许现在的人中有一部分真的缺乏了勇气和信念。文中也提到,有一些澳门华侨家族,老早就派送子女去牛津、哈佛上学,和费正清是同学关系。这些人中的一批人,后来学成后,从事家族贸易工作。

当年的费正清,游走在国中中,虽然是学者,但是明显是亲共,他说自己是出于家族的影响。

我认真看完两遍,到底什么才是家族的传承,是家族代代出能人,还是把家族的财富守住,或者是把家族的文化和精神传下去?

算了,普通人的我还是努力工作,把自己家管好,把孩子教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