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紫禁城的荣光》的读后感大全

《紫禁城的荣光》的读后感大全

《紫禁城的荣光》是一本由[日]冈田英弘 / [日]神田信夫 / [日]松村润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一):明清时期中国及东亚形势扫描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紫禁城也就成了中国晚期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代名词。

《紫禁城的荣光》是扫描型的历史著作,以明、清政治沿革为经,以各个时期中国以及东亚地区各种政治势力的交集为纬,编织出几百年的历史图谱。此书延续了日本学者写中国史常见的笔法,在主题之下,分成若干片断性的段落,读来通俗生动,不是学术性很强的高头讲章,算是普及型的历史读本。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二):从民族融合看现代中国的形成

元-明-清,多民族帝国从元开始,到清稳定建立起来。

作者把中国疆域分为:支那、满洲、蒙古、新疆、西藏(支那只是代号,此处不存在歧视)。明朝的统治集中在支那地区。永乐帝试图恢复元朝的广大疆域,但没有成功。也正是明朝和其他民族的冲突给予了满族人壮大成功的机会。皇太极完成对满洲的统一,顺治建立对支那的统治,康熙建立对蒙古和西藏的统治,乾隆建立对新疆的统治。

其中还讲到了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三):“荣光”困于时代

整本书以时间为跨度,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从元定都一直写到嘉庆朝,整个叙述紧扣荣光二字,不失为一本优秀的中国历史通俗读物。同时本书按蒙,藏,汉(文中支那),日本,朝鲜等分割进行论述,从视角上反映了研究者所处时代对东亚格局的认识,对于进行大中华文化区域研究有所启发。但是此书受限年代,成书至今已逾几十年光景,文中所述部分观点随之时代变化已显得稍有偏差,所起学术之用也显得日渐淡薄。总之,本书作为对该段历史尚不清晰者能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对于已经比较熟悉者可以起查漏补缺之作用。大体值得一读,但却要研究个透彻,无必要。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四):角度新颖、分析面广,喜欢研究明清历史的必读之作

本书推荐理由有三。其一,作者为日本人,完全不存在对个别朝代或人物的偏见看法,评述及分析都相对客观且以事实分析为依据,且某些分析的角度还非常新颖;其二,文句翻译流畅,阅读体验不错,不存在粗制译制著作的文句文法表述问题;其三,本书为甲骨文系列丛书,甲骨文系列丛书的编选均比较精制,对历史的描述分析也均比较客观,是难得推荐全部阅读的系列丛书。

书籍覆盖时间从元朝末期开始,直至清嘉庆年间;分析的角度除了通常的政治和经济结构,还包括边疆冲突、宗教势力、文化发展等等,涉及面非常广泛;但也许受篇幅所限、也许受作者视野和能力所限,每个因素的分析深度都不是太够。比如分析明朝的灭亡,除了党争、宦官弄权之外,非常重要的还有明朝太过注重科举制选文官而轻视武官的原因,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明朝各方面的分析就比较到位。

综上,本书可以作为丰富视野和拓展思路的明清史著作阅读参考。

《紫禁城的荣光》读后感(五):还原了明清时亚洲海陆联动的时代特征

日本学者对中国的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十分感兴趣,类似五胡乱华、元清入主中原这样的“励志”故事,映射着日本汉学家掩盖不了的历史野心。在他们眼中,雄壮威严的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几乎无视了其中明朝对紫禁城的设计与建设,关注点反而是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如何合二为一,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多民族国家,这不禁让人想到他们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这点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读者格外注意。

本书的优点在于,书中穿插的史观与欧美“新清史”学派十分相似,它能使学术圈之外的大众读者拥有一个新的历史观察视野。内容时间线是从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开始,经历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共450年。与同类书籍相比,该书观点清晰鲜明、逻辑严密,还拥有着日本学者所特有的重视海洋亚洲与内陆亚洲互动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明清时亚洲海陆联动的时代特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