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锦集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锦集

《三松堂自序》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3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一):望来者的好书

《三松堂自序》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之所以名为"自序",是继承古人著述的传统,作为此前所有著作的总序。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社会,讲述自己的成长环境及人生经历;哲学,叙述自己的学术思想及成就;大学,回顾一生求学与任教的经历;展望,表达自己对未来的信心。本书所述,起自1890年代,迄予1980年代,忆往事,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对于理解、评价作者及其著作具有重要价值。

纵览整个书的章节,就可知道如此的影响力。全书章节是这样的:

一 社会

第一章 清末帝制时期

第二章 民国时期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二 哲学

第四章 20年代

第五章 30年代

第六章 40年代

第七章 50年代及以后

三 大学

第八章 北京大学

第九章 清华大学

第十章 西南联合大学

四 展望

第十一章 明志

阅读本书,不敢多有微词。但是看到了友友的评论:那时候还没有励志这样的说法,《三松堂自序》实在也算不上什么励志的书籍,不过当我认真的读进去,慢慢的体会到冯先生的智慧、体会到冯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分析与贡献时,情绪就会慢慢的转好,精神上也明亮了许多。现在社会上励志的书籍很多,买的人很多,买回家看几眼的人也有不少。但是我总觉得人生的活法不是别人能告诉你的,更不是可以利用书中的方法过自己的日子。与其花钱买那些告诉你实在方法的书籍,倒不如看一些可以让你体会到智慧快乐的书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生活智慧要的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具体而微的个人,时刻变换的物质实际、客观条件,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的坐享呢?所谓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方法论的学问,其实就是智慧的学问。曾经有很多次当我说出我是哲学系毕业的时候,那些问我的人都会露出不屑的眼神,哲学那不是什么都没学么?这是不能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因为眼神已经说明了道的不同。

一本书,能带给我精神上的明亮,这是20世纪中国最富有建树的哲学家,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三松堂自序》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二):学者之心,敬畏思之

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回忆录,从清末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中国社会经历了几番颇为汹涌的变迁,沉浮其中的人自然也受着强烈的冲击。

冯友兰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父辈都是科举进士。书中第一部分回忆清末帝制时期,便大量着墨于父亲的仕途奔波,儿时的自己随母亲辗转漂泊。他见证并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变革与动荡。清朝末年,冯曾出国游学,这部分欧美游历的文字,笔调轻松,涉及他的兴趣爱好,也不乏对文化、社会的思考。民国时期冯在清华任教,后随北方三所大学向南向内陆转移而多次迁居。书中提到三校在不同地区的办学境况,不论是在长沙时的临时大学,还是在昆明时的西南联大,虽时局动荡,战火频仍,在不易的生活中,学术的风气依然浓厚。比如,在长沙时,冯等文学院老师的校舍在南岳衡山脚下,背靠衡山,前有小河,仿若与兵荒马乱的外部世界相隔离的一处清幽之境。“汤用彤写他的中国佛学史,闻一多摆开一案子的书,考订《周易》。”那时文人学者研究学术的风气之盛、之诚,志同道合者相伴左右,互相探讨,交换思想,真正为学术而学术,让人歆羡而敬畏。在战争背景下,愈是显得弥足珍贵。书中第三部分专门讲大学(北大、清华和西南联大),其中北大部分,着重讲蔡元培任校长时北大的兼容并包,教授的学识与水平是第一指标,聘请教授中有封建派,如辜鸿铭,也有后来的反动派,等等。书中提到的不少老师,都有风骨,有学识,有个性,同时诚诚恳恳地教学授业。对学生来说,老师确实很重要,好老师会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指引未来的方向;反之,则有可能产生误导,耽误了学生。

书中对部分的描述坦诚恳切。冯友兰先生当时年岁已高,身体不支,但难逃牵连,其中的辛酸滋味自不待言。我这一代人似乎离很远,但从一些图书中,也每每能感受到那十年动乱对人的折磨,尤其是对那代人精神上的摧残。

另外,似乎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总是很难接受新事物,虽然后来那些新事物可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比如书中提到的,胡适率先号召用白话文写作,又如编辑出版史上,纸的发明使用,或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却迟迟未在国内得到普及。反观今日,如人们还不太能接受付费音乐、付费视频等,也部分源于观念上的不易改变。

书中第二部分是冯友兰对自己学习、研究哲学的回忆,可以感受到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广度和深度,冯的求学问道之心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三):忆往思,述旧闻

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是对他的作品以及此前这一生的追忆和总结,由于是口述编成,可惜未能在本书中领略到冯老先生精湛的文言文文笔。被称为“三绝碑”的西南联大纪念碑文里,“抵绝徼,继讲说。诗书器,犹有舌。尽笳吹,情弥切。”的雄心与激情;给母亲的祭文里“奈慈舆之不留,空涕泪之淋浪”的凄凉心伤,冯老先生的古文功底无可挑剔,用他考上进士的父亲的话说,如果冯老去应试科举,可不止于举人这一水平。冯老先生幼年时接受的中国古制教育让他对于中国国学文化有较深刻的认识,虽然他把自己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比为:“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但这为他后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留洋时学习的西方思想,使得他接触到了西方学科的方法学和知识体系,这也是那个时期进行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学者得天独厚的优势。

“忆往思,述旧闻,怀古人,望来者”,这是冯老提出的本书的宗旨,本书分为三部分,一是按社会形式划分讲述了清末、民国及解放后这三个时期他自身的经历;二是按时间划分,讲述了他从20年代到50年年代他的哲学研究历程;三是分别讲了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的一些旧事。其中讲述的旧闻旧事都颇为有趣,对那个年代的学术界,特别是清华、北大的发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进行了详述。关于他自身的叙述部分,也值得思考。对于一个人,社会的评论与自身的剖析总是不会相符。冯老在解放后一直都很能跟紧主流政治的指向,对于他在解放初做的一些为政治活动做文的解释,有些牵强,大多归为自身的无知,但当时社会便是如此,他属于“识时务”的俊杰,身为文学界的泰斗,便容易留下文面上的证据,为求生存,文人的傲骨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受人尊敬的品质。然而一个意气风发的才子,变成了一个紧跟政治写红诗的作者,一个到解放后要对40年代写的几本书进行忏悔的学者,实在让人唏嘘。

冯先生从其学者身份讲,无疑是成就满贯的,他早期对中国哲学史做出的贡献在国内首屈一指,后续他涉足的哲学方面也是少数几个建立完整体系之人,他心心念念要振兴中华,对中国哲学进行的研究以期对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做出贡献。近四百页的书籍,囊括了81岁高龄的他眼中他的一生,一代哲学史家,成就与功过,也便交与后人评说了。

《三松堂自序》读后感(四):有关冯友兰

有关冯友兰

四五年前的一个假日,我在纸坊镇的机场等待飞往上海的航班。当时,我手持kindle4在读一本6寸PDF版本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到精彩之处就给坐在身边的妻说一遍此书有多好。我当时读的哪一段以及悟到了什么,如今已经忘却了,但这个情景片段却深刻地印在脑海中。

这段渊源正是我读《三松堂自序》的来由。或许,看到书名,读书同好者都大概能够猜到“三松堂”应该是冯友兰给自己书斋取的名字,正如梁启超的“饮冰室”、陈寅恪的“寒柳堂”、林语堂的“有不为斋”。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的《自序》中写道:“‘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得免。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

《三松堂自序》其实就是冯友兰的回忆录,全书分四个部分,一是社会、二是哲学、三是大学、四是展望,社会就是冯自己在社会大潮起落中的遭遇,哲学就是冯对自己哲学认知历程的总结,大学主要是冯在三所大学清华、北大、西南联大的经历,展望则是老迈的冯友兰晚年的口述明志了。四个部分当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部分,因为了解哲学部分还是最好读其著作、大学部分则本涵盖在第一部分当中、展望部分篇幅又小内容又干瘪。

我为《中国哲学简史》折服时,总会想起冯友兰当年加入“梁效”班子的事。关于这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余世存的书中曾写过一个段子——大意是冯的妻子曾埋怨冯说:“天都快亮了,还在炕上尿了一泡。”这话是否真是冯妻所说,无法知其确切,但这话确实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道出了冯在临近结束时又为江青卖力、晚节不保的尴尬经历。何兆武在《上学记》中,有一个专门回忆冯友兰的章节,对冯的评价也相当直白。何兆武认为冯跟政治离得太近,一向紧跟当权的领袖,我感觉何的观察可能比较准确。

关于这个最被人诟病的事实,冯在《三松堂自序》中没有回避其实也无法回避。在此书中,冯的叙述是这样的:1974年6月,冯和其他“梁效”班子的成员被江青等人集中到天津写作,冯因突发旧疾而不得不住院治疗,其时躺在床上不能动。我觉得,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如果不是非常热衷于参与的工作,此时大概正好因病告休,躲几天清闲。但冯不然,冯竟然在病床上积极创作了《咏史》二十五首。其中有两句:则天敢于做皇帝,亘古中华一女雄。冯辩解说:此诗并非意在捧江青做皇帝,而是觉得武则天做皇帝违背儒家理念,所以可以作为批孔的素材。而何兆武提到过冯的另两句:“争说高祖功业大,端赖吕后智谋多”。从冯的辩解中,仔细琢磨,可能品出许多意蕴。

其实,我对冯个人倒没有那么多的负面观感,他好歹比郭沫若之类的要好些。其实郭沫若又如何,这不是某个知识分子或者某几个知识分子的问题,而是整整一个时代的悲剧。

我只愿,此国此民能从这样的悲剧中学到点什么。从这个角度而言,这本书似乎就有读一读的必要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