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福柯看电影的读后感大全

福柯看电影的读后感大全

《福柯看电影》是一本由[法] 帕特里斯·马尼利耶 / [法] 道尔·扎班扬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福柯看电影》读后感(一):不只是看电影

书是前天去西西弗看的。期末做了解构主义一个导论材料的翻译,对福柯的部分理论有了一点认知;整个寒假都在研究批评理论相关的内容,想想看看这本书也无妨。

书的前半部分是选取的一些访谈录,后半部分是一些解读,其实并不算晦涩,但不管哪一部分还是很难懂,而且谈论到的电影实例也都没看过,今年之内还会再读一遍。

[全文内容,直接摘抄书中的总结:]

第一部分,书中探讨的问题:

电影在什么意义上可以别样地书写历史?

电影是否可能评判和揭示构成福柯称之为“权力技术论”齿轮的那些即意外又必然的微笑元素?

电影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现在的批判?

第二部分,对福柯理论影响的总结:

对电影评论的影响

对电影理论与美学的影响(权力关系、情爱行为、斗争故事)

对哲学实践的影响(第七艺术)

对历史调查的影响

对导演本人产生的潜在影响

[印象深刻的部分:]

“所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表现线路。这些线路并不发生真正割裂,有点像高速公路,从高处看时,每条路都相互交错,但实际上,它们可上下穿行,人们不易看出名堂。因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纽带上,与别人相连但又不相撞,但是,如果它们都处在一个假交错中,这些独立的线路所形成的“场景”不是真正的流通状态,而是叠加和孤立状态。”

今后无论是看影视、文本分析,还是日常人际交往,都会避免掉入这样的陷阱。看似有所交集的两个人,实际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沟通,两人自始至终就在不同的方向。

“(医生)被漫画化了;医生是唯一被歪曲的人(护士们未被歪曲)……”

大学以来读的作品,很多都涉及到一些癫狂边缘的内容,也确实多是以病人的视角叙事。和本书本段中探讨的精神病院系列还有些不同,但确实感受到病人一方更有话语权,似乎存在着理所当然的正义。书中的访谈还提到一个实验,实验者假扮精神病人进入精神病院,真正的精神病人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但医生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才能发现。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他们的临床病理症状很好描述,心理状态有一定的特征,但本人如果不去经历真正的精神危机,虚构是否也就只能停留在虚构层面?看过的作品里,illusion的感觉更加强烈,似乎就是通过这样的文字才能让读者感受到的癫狂。若真是写出过分真实的作品,读者反而可能感受不到,一旦感受到大概会不寒而栗吧。

“……这就是历史的无意识,而不是什么伟大的力量、生命和死亡的推动力。”

一些媚俗作品和经典作品的区别。一语中的啊!

书里反常识的内容太多了,烧脑。不要天真地以为一个小时就能把这本书消化掉(说的就是我)。

《福柯看电影》读后感(二):福柯为什么不研究电影

福柯不研究电影。《福柯看电影》收录了他谈论电影的九段文本,其中八段是访谈,还有一段是篇幅短小的评论。这些采访的发生对于福柯而言可以说是偶然的:除了和施罗德的对话是福柯主动要求以外,其他都是《电影手册》周围的评论家和导演圈子找到了福柯,而且福柯会在采访中说自己完全不懂电影美学。与此同时,我们又有证据证明,福柯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他有经常去的电影资料馆,而且据说熟悉西贝尔伯格的所有影片。福柯在电影话题上的沉默,至少和他言说的文本内容一样,甚至比后者更值得思考:在他发表这一批电影文本的时候,他应该已经目睹了居伊德波的电影实验、利奥塔的电影批判,以及罗兰巴特以电影为对象冗长的写作。面对一个充满强大哲学可能性的新的艺术形式,二战后的法国知识分子们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兴致勃勃地将其作为值得研究的对象,有的投身于生产影像推动革命的事业中,有的以之作为资源建立新的理论。总的来说,他们对电影本身“有”一个态度。他们谈论电影本身。而福柯的沉默和克制,在这话语的洪流中显得尤为独特。

这首先是两种写作的区别,即研究和批评(criticism)的区别:研究一样东西,你需要把它作为知识的对象,需要把它摆在object的位置上。而写作关于一样东西的批评,你可以选择把它视为对象,也可以选择不把它视为对象,仅仅让自己的文本“有关于”它。和这门课涉及的许多法国思想家不同的是,福柯从没尝试过回答“什么是电影”,“电影意味着什么”这样的东西,他只是就一些被提出的,关于特定电影的问题,谈论一些和电影有关的事情。马尼利耶说:“福柯从未说过电影是可以描述的对象,这不是要在这门艺术中,寻找某些本质上的可靠真理”,不是要以电影为渠道,发现任何有关于运动、时间、批判,观看等等的可靠真理。不过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批评家,福柯亦不是像我们第一反应认为的那样,简单地在借助电影进入他所关心的记忆、权力、性这些问题。福柯并不需要电影来做他的论据;谱系学的论据始终是档案,而电影仅仅是关于问题的一些解答,正如福柯的解答也是一些解答。福柯的批评没有陷入心理学的线性解读,也没有陷入历史学家对纪录片“是否准确地再现了历史”的批评(事实上这两者都是福柯明确规避的),而是一直和这些电影保持着围绕一些问题的平等对话的关系。我们能看到这种因克制而呈现出来的平衡。

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把福柯的节制视为,他在坚持一种对电影的非本体论的解读。非本体论的解读是尤为必要的,尤其在今天这个电影和摄影都或多或少已经过时的时代:如果我们坚持认为电影是一种已经被定义的,有其独立的哲学和美学意义的东西,我们将面临一个困难:我们能否以同样的方式来定义胶片电影和VR电影?能否以同样的方式解释电影、动画片和Teamlab的作品?如果一样事物和我们处在同一个时代,我们会发现自己无法以面对研究对象的方式面对它,这是当时面对电影的福柯和今天面对新媒体的我们一样要考虑的。福柯很谨慎地把自己的研究划定为历史学,划定为由尘封的档案所打开的,仅仅属于过去的领域,这些领域和我们之间相隔着不可逾越的屏障。正是这样的屏障,使得福柯能在自己和自己的研究之间保持足够神秘的,此消彼长的距离,能够通过写作让他想要建构的情境逐渐清晰,同时又悄悄把自我推离到情境之外。缺少了历时的阻隔,我们就无法继续语言的游戏。就像我们只有在即将清醒时,才能还原出含有自己背影的梦境一样,当处在梦境中时,我们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永远只能以夏皮罗所言,“正面的第一人称”言说。访谈永远是访谈。访谈里的福柯一如既往地谈论记忆、历史、政治,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将这些访谈与他的写作互证理解。那样就太没意思了。

其实这是一件多少有点恶趣味的事情:看一个在历史写作中隐藏自己的人,如何以鲜明的自我身份公开谈论当代的一切。但是,也正因为批评这种无所隐藏的特质,那些深刻的、尖锐的力量才得以展露在我们面前,福柯这些短小的文字才得以震撼之后的一批电影人。在这里,力量与力量的对话,形成一个语境(context)而非文本(text),它期待被参与而不是被解读。所以,这本书作为一个福柯主题电影节的配套读物,作为语境中一点点必要的解说词,自然很好,但若作为研究对象就是杀鸡用牛刀了。所以,去看电影吧,不用看福柯的影评。

《福柯看电影》读后感(三):迷幻的世界中,需要福柯深刻和尖锐,才能清醒。

之前读过福柯的两本书《规训与惩罚》和《疯癫的文明》,福柯的思想独特且犀利,往往一针见血用十几个字就把问题说了非常清楚,给人的感觉就是节奏码紧不拖沓。偶尔的一次机会在朋友家看到了这本《福柯看电影》,就非常好奇,福柯也研究电影?于是拿回来看了看。

这本书收录了福柯谈论电影的九段文本,其中八篇是访谈,涉及到的电影有以萨德主义的《索多玛德120天》,玛格丽特杜拉斯《印度之歌》,René Féret《保罗的故事》《我,比埃尔·李维尔》等。在《我,比埃尔·李维尔》中福柯也参与到编剧的工作中了。

这本书深邃,不太容易看懂。首先书本中的片子时代背景是二战后的法国,这个时代远离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想象和理解的时代。第二,从哲学观来说,法国电影有着强烈的反思精神,融合哲学思想后的电影,他们的表现手法(镜头语言)与现在的我们所熟知的表现手段是有鸿沟的。最后,在那个时代,电影与人们话语权会产生讨论,引发争夺、割裂、融合,这些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具备的。

“所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表现线路。这些线路并不发生真正割裂,有点像高速公路,从高处看时,每条路都相互交错,但实际上,它们可上下穿行,人们不易看出名堂。因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纽带上,与别人相连但又不相撞,但是,如果它们都处在一个假交错中,这些独立的线路所形成的“场景”不是真正的流通状态,而是叠加和孤立状态。”

福柯的论述中,透露出他对电影的看法,他认为电影可以操作多维度、多空间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在绘画、文学、戏剧中都无法比拟的。这个看法在同时代的福柯明白,其他人比如朗西埃。也就是说,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法国观众就知道如何在2维中看3、4维,在故事中看处理故事的思想。

萨特说,电影是最好的课堂。我在学习戏剧、电影的过程中,发现美国与法国的作品上有着本质的差别。法国电影、戏剧不是为了观众而创作,不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我曾经听说法国某导演会精挑细选观众来观看他的作品。

法国人是为了问题而拍电影,让观众明白和掌握处理生活各种问题的能力。我们把注意力转向美国电影,现在美国电影占据了中国半壁江山,直接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美国电影的信条是[故事],如麦基的《故事》《救猫咪》这些书永远讲的是[故事结构]和处理它们的方式。这直接影响到国内创作者对于电影的理解,他们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

在我看来,讲问题要比讲故事,更深入一层。但讲问题的法国电影是不太那么注重视听互动语言(?),不以讲故事为核心的电影镜头在某些程度上来说,并不是那么友善,观者会看不懂。如有兴趣可以看看帕索里尼的《生命三部曲》。

通过福柯带出了问题,电影的更多可能性在哪里?

反追溯这一篇章,告诉人们记忆有很大的模糊性,质疑这样的模糊性的手段就是电影。

关于玛格丽特杜拉斯,文字与影像的混合体,电影的可见性并不只是某个人呈现的可见性,它可以穿越荧幕,直抵内心。

萨德主义的隐喻性表达,萨德本人与萨德主义之间的博弈。一些隐喻的想象如纳粹就是妇女,以扫帚抹布净化社会。特写的器官并不具备有机生命力,忽视了欲望的链接。

关于保罗的故事,这部片子没有找到片源,但通过论述是讲精神病病人视点的研究,演员参与到创作中来让演员真实体验到精神病医院外的世界。

书中的篇章,就不一一详述。我们会看到一个在历史写作中隐藏自己的福柯,以鲜明的自我身份公开谈论当代,正因为这样无所隐藏的特质,福柯深刻、尖锐的力量才得以展现。

福柯的话语确实影响了一批电影人,从而引起人们对于电影创作者的思考。

好的电影创作者,他的作品重心并不是在故事和事件上,更多的是表现故事的产生,时间的不可知变化的过程,往往观众要在几个维度上同时寻找,同时感知,才能明白电影故事背后的电影。这是创作者本人的眼光和哲学思考。

我记得吉尔·路易·勒内·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作为哲学家,用《反俄狄普斯》、《电影Ⅰ:动作-影像》、《电影Ⅱ:时间-影像》这些著作告诉我们上个世纪的电影大师主要贡献,他们如何用电影讲哲学,用电影质疑知识,甚至用电影反故事。

这些书籍不免会成为当代电影工作者的指路明灯,当下迷幻环境成为了我们迷茫的根源,做电影为什么?我为什么要拍电影?拍给谁看?生活虽然在继续,但内心的动荡不安会伴随死亡,这一问题牵绊、驱使我们电影工作者在创作之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核心的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