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的读后感大全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的读后感大全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是一本由[英] 尤金·罗根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一):梁文道的废话。

没人对梁文道那篇絮絮叨叨的导读很烦吗,我读书一般都会读导读,毕竟这是国内某个知名作家对这本书的解读,但是我实在不明白梁文道再说什么,爱护小动物就是穆斯林文明的表象,那印度教还爱护牛呢也不妨碍着两边杀的天昏地暗,其实我想说下次理想国给这种历史类题材找人写导读的时候,最好找些有历史背景的作家,要不然就会说小动物了。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二):标记一下翻译、编辑中的疏忽

P6,倒数第三行 :排除了难——排除万难

P20,倒数第四行:自1453年起便是——直到1453年都是

涉及army corps(集团军/军)与army(军团)的翻译很乱,前后不一致,涉及多章,如P57的军团都应该改成军,P129第六行,每个军团都有3万——每个军都有三万

P62 戈本号是重型战列巡洋舰,不是战列舰

P80 第三段,第二行,漏译,“以及西帕希骑兵“前,加上“(通常被称呼为“土耳其人”),原文是Turcos,是法军阿拉伯步兵的外号

同样的,P84 倒数第七行,土耳其人加引号

P97 倒数第二行 为了上帝!——为了安拉!

待补充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三):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权当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全球自相残杀,杀出来的新世界并未和平多久,就迎来更大的浩劫。本书从奥斯曼帝国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行为切入,描述了老迈的帝国在战争重压下缓缓的衰亡。客观地说,奥斯曼帝国长期控制了多民族的庞大疆域,与其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是分不开的。但是,欧洲新兴民族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丛林法则的拥趸,尤其英、法、德等西欧国家,更是极尽巧取豪夺、坑蒙管骗之能事,反正只要符合他们的利益,损害他国的主权自然不在话下。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固然有其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但欧洲国家的推波助澜对东欧国家、阿拉伯国家从奥斯曼帝国分裂出去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东问题,其实都源起奥斯曼帝国在分裂后埋下的地域冲突,尤其是英法两国与犹太人的龌龊交易。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四):关于一战中的奥斯曼和战后中东

高中受了人教版教科书的影响,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那一单元,作为行省的埃及军队两次攻入奥斯曼帝国本土,直逼伊斯坦布尔;凯末尔的那一课,除了加里波利之战,似乎奥斯曼在一战中就没怎么打过胜仗,差点被协约国瓜分。 不过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些与印象相反的事实,一战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是一无是处,虽然开战初期一些鲁莽的举动,但在1916年的加里波利战役和库特之围中,奥斯曼军队几度让英军陷入绝境,甚至在俄国退出战争后的1918年春天,奥斯曼军队的反击行动收复了大片失地…… 除此之外,令人感叹的是,在阿拉伯起义前后,协约国之间的秘密外交,导致战后中东的势力不均和矛盾。不可否认,近代中东的巴以冲突和恐怖主义,正是奥斯曼帝国突然瓦解后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难托其咎。

《奥斯曼帝国的衰亡》读后感(五):可以和《阿拉伯的劳伦斯》那本书对照着看

只不过那本书是从阿拉伯的视角,或者说是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视角解读历史,而这本书更多是从奥斯曼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视角来解读一战是如何让已经病入膏肓的中东病夫彻底崩溃的。

两本书各有优劣吧。

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土耳其人,甚至库尔德人,都被英法两个殖民地帝国耍得团团转,“帝国主义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同盟国是战败国,但协约国仅仅是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而非真正的胜者,他们绝非自己标榜的那么高尚,特别是英法的殖民政策,领土分割政策,对于那些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人们,可谓罪孽深重。更不用提他们对德国的重压剥削政策,间接引发了二战的爆发。

可惜的是,两本书对于谢里夫哈希姆家族最后如何败于伊本 沙特之手,各阿拉伯现代国家边境如何最终形成以及凯末尔如何率领奥斯曼的残兵败将一一击败了对土耳其领土充满觊觎之心的协约国干涉军着墨不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