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生的苦恼》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与生的苦恼》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与生的苦恼》是一本由(德)叔本华著作,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9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生的苦恼》读后感(一):老叔忽略情感和女人灵那一面的原因

我对亚瑟·叔本华了解越多,就越觉得他的人生悲惨:一位伟大的天才受到如此无情的折磨,这是多么可悲啊。——同为5偏4,爱因斯坦比较健康,叔本华和牛顿则孤僻成性。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极度需要治疗的人。他和父母的关系简直就是一出俄狄浦斯的戏剧。

首先,他拒绝进入家族的商贸活动,这激怒了他的父亲。

他的母亲是一位受欢迎的小说家,叔本华对她崇拜有加。当他的父亲自杀时,16岁的亚瑟想方设法要占有和控制她,以至于她最终断绝了他们的关系,并在她生命的最后15年里拒绝见面。

他是如此害怕自己还没死透就被埋葬,因此他立遗嘱死后几天再将他入土,弄得他的尸臭弥漫附近乡野。

叔本华接受心理治疗——想象一下!啊,是的,是的——多么具有挑战性的想法!但是,谁能在这个故事中担任他的治疗师呢?

叔本华出生于1788年,比心理治疗的诞生早了一个多世纪。几个星期以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有文化的、受过哲学训练的前耶稣会士,他可以提供深入的冥想修行,叔本华也会愿意参加。这个想法有一些可取之处。叔本华在世的时候,有成百上千的耶稣会士失去工作:1773年,教皇宣布了解散耶稣会的命令,直到41年后才予以恢复。但由于整个情节无法连贯起来,于是我放弃了这个想法。

《爱与生的苦恼》读后感(二):苦恼

虽说是宝岛畅销版,我还是不是很理解为何这本书这些主题集结在一起。尤其对女人的态度,让开始的部分读起来实在难受。

本书最有价值的是第六章‘人生的空虚与烦恼’,人生本苦便是他的主旨了。推演到极致,活着本身也并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意义也只是个人意志作用产生的表象而已。记得小时候,望着奶奶的时候,一直想她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她的波折,她的幸福,她的欲望和她的未来。常说生活越来越好,确也不见幸福越来越多。还妄想过,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将来让她足够幸福。

那是一个周末,前一分钟我还在和小伙伴狂喜,刚推开一个拉面店的拉门准备犒劳自己胃。下一分钟接到老妈的电话,站在店门口的我就不由得失声大哭了。她就这么走了。意义呢,意义呢。她生活的意义我还都没有接收到,就走了。难道这就是结局么?脑子里闪现出无数个画面,是她阳光下微微眯起的眼,说着将来可别忘了她这个老太婆。每次都会蹭蹭她褶皱的脸,坚定的说当然不会。记忆里,她的皮肤虽有褶皱还是挺光滑,触感却总是冰凉。

如果说生存繁衍是唯一的意义,如果我不在了,她的存在是不是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如果我不曾告诉任何人她的故事,她是否如同从未来过一样?想来,甚是悲伤。

不生,是最善的事, 至于生者, 应尽速到原来的场所, 即为第二之善。 —— 《俄狄浦斯王》

《爱与生的苦恼》读后感(三):幸运自己年轻时候看到叔本华的著作

我的哲学阅读一直以生命哲学(Lebensphilosophie)为主,这是一个探讨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想学派。其中包括了许多古希腊学者、克尔凯郭尔、萨特,当然还有尼采。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了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他关于无意识影响性冲动的观点启发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在我看来,叔本华为心理治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正如我的小说《叔本华的治疗》里的人物菲利普(Philip)所说:“没有叔本华,就不会有弗洛伊德。”

叔本华是一个粗暴、无畏和极其孤独的人。他是19世纪的堂吉诃德,攻击包括宗教在内的所有势力。叔本华也是一个饱受折磨的人,他的不幸、悲观和彻底的厌世,是其作品背后主要的能量来源。他有一个著名的刺猬比喻,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寒冷的天气驱使刺猬抱团取暖,但它们挤在一起时,身上的硬刺又刺伤彼此。最终,它们发现,彼此最好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一个拥有足够内在热量的人(比如叔本华),最好完全远离他人。

当我第一次阅读叔本华时,他深刻的悲观主义让我大吃一惊。我想知道,在如此绝望的情况下,他是如何继续思考和工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逐渐明白,他相信知性理解可以减轻人生的重负,哪怕是最卑微的人。虽然人生短暂,却因理解而自得其乐,即使理解揭示了我们最基本的冲动,让我们面对人生的无常。在《论存在之虚无》(On the Vanity of Existence)中,他写道: 人生永远不会快乐,但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认为会带来快乐的事物。他很少能达到目标,即使达到了目标,他也只会感到失望。人生犹如船行大海,当一只船最终抵达港湾,船体已是千疮百孔,桅杆和绳索都已消失无踪了。而且,不管他是快乐还是不幸,这都是一回事。因为他的一生终究不过是白驹过隙,稍纵即逝。 除了极端的悲观主义,叔本华强烈的性冲动也折磨着他,他无法以非性的方式与人建立关系,这使他长期脾气暴躁。只有在童年性冲动尚未萌发之前,以及在晚年他的欲望变得平缓之后,他才体验到一些快乐。例如,在他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中,他写道: 由于生殖系统的巨大活力仍处在沉睡状态,而大脑已经有了充分的活力,所以童年实为天真和快乐的时期,是人生的天堂,是我们终此一生都热切想要重返的失乐园。 但是,在叔本华的作品里找不到任何肯定的东西,他的悲观主义是不屈不挠的: 走到人生尽头,如果一个人足够真诚,并且足够理智,他是不会想要重来一趟的。若非如此不可,他会宁愿选择彻底的不存在。

《爱与生的苦恼》读后感(四):看透痛苦与欲望,才真正领悟美好与意义

1.意志→(上帝之手)←物自体 2.真正延续的是种族,个体是不能永存的 3.心灵遗传自父亲,头脑遗传自母亲 4.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他们的工作全以天才为基础......从事科学方面的工作固需优秀的天赋才能,但不必具有“绝世天才” 5.认识愈明晰,意识愈高,痛苦也就愈多,到了人类,就达到了极点。尤其,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智慧愈增,痛苦愈增。” 6.正如贫穷是人们苦恼的常见原因一样,厌倦是上流社会的祸害。而在中产阶级,星期日代表厌倦,其他六天代表穷困。 7.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它们(所谓人生,就是欲望和厌倦之间的不断流转),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的“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欢悦”,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艺术真正的喜悦等皆属于此。 但这些都须具备特殊的才能才行,所以只惠予极少数人,并且拥有的时刻也极短暂。唯因他们的智慧特别卓越,对苦恼的感受自然比一般人敏锐,个性上也和常人截然不同,所以他们必难逃孤独的命运。身为天才的人,实是利害参半。 8.一般人只生存于欲望中...他们的生存是欲望远多于认识,他们唯一的要素就是作用和反作用...凡此俱见人类本性的肤浅。 9.至此,我们该可发现我们所搜寻的是什么,使我们苦恼的又是什么了。现在,我们既已认识到苦恼是生存的本质,人类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这样,尽管我们和自己的命运尚不能取得调和,但我们却可与生命求得妥协。如此开展的结果,也许将使某些人带着几分忧郁气质,经常怀着一个巨大痛苦,但对其他小苦恼、小欣喜则可生出蔑视之心。这种人比那些不断追求新幻影的普通人要高尚得多。 10.根据以上观察,我们应该可以明了,一切幸福都是消极的,我们不可能得到永恒的满足,人生所有的现象皆为意志的客观化,意志的努力没有目标、没有结局。这种没有结局的特征,在意志的一般现象(即其最普遍的形式——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以至最完全的现象——人类的生命和努力中,都能充分体现出来。 我们可以假定,理论上人生有三种极端,并可把它当作现实人生的要素。 第一是强烈的热情、激烈的意欲,它表现于历史的伟大人物中,此外在叙事诗或戏剧中也常有描绘。第二是纯粹的认识、理念的把握。这项因素以认识力摆脱意志的羁绊为前提,达到天才的生活。 第三是意志和认识都处在昏睡的状态、空虚的憧憬之中,使生命麻痹的倦怠。 个体的生命并非永远停留在某个极端,甚至连碰触它们的机会也极少,多半只是畏缩在其中之一的身侧,踌躇地向它接近,需求些许能带来刺激的东西,如此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以免倦怠。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外在生活空虚无意义,内在生活更是愚不可及,实在可悲可叹。就像一个梦游患者,带着缥缈的憧憬和痛苦,蹒跚地度过一生。 10.连有“历史之父”之称的赫勒多图斯也说:“世上没有一再希望不要活下去的人。”两千多年来,未见有人予以驳斥,足见其中真理。所以,虽然我们经常感叹人生短促,但短促难道不正是一种幸运? 11.当我们没有享受或欢乐时,我们总是经常痛苦地想念它。同时在痛苦持续一段时间,实际已经消失,而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它后,我们却仍故意借反省去回忆它。 这就是因为唯有痛苦和缺乏才有积极的感觉,因为它们都能自动呈现。反之,幸福不过是消极的东西,例如,健康、青春和自由可说是人生的三大财宝,但当我们拥有它们时,却毫无所觉,一旦丧失,才意识到它们的可贵,其中道理正是在此,它们是消极的东西。 12.死亡是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说哲学是“死亡的准备”即是为此。诚然,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13.就像现在(1844年)英吉利某些社会主义的堕落者和德意志新黑格尔派学生否定一切,陷入绝对形而下的见解,高喊:“吃吧,喝吧!死后什么也享受不到了。”也许他们就是因为这点才被称为兽欲主义吧。 14.我们在未出生前不知已经经过多少世代,但我们绝不会对它悲伤,死后的非存在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我们的生存,不过是漫长无涯的生存的一刹那而已,死后和生前并无不同,因此,实在大可不必为此感觉痛苦难耐。 15.伊壁鸠鲁从这种见地得出死亡问题的结论,他说:“死是与我们无关的事情。”并加说:“我们存在时死亡不会降临,等到死神光临时,我们就又不存在了。即使丧失些什么,也不算是灾祸。” 16.由此推论可知,以前使业已消灭的生命活动的那股力量,与如今欣欣向荣的生命中活动的力量是相同的,这种思想才比较切近真理……只有这些纯粹无形的物质——不是知觉所能感触到的,才正可做思考永恒事物的经验界基础。这些物质是物自体,是意志的直接反映,同时,它们以时间不减的姿态再现意志真正的永恒。 17.追根究底,一切客观的东西不外乎是主观的不灭表现。同时,种族若不是借助个体,必将一无所有。其中的道理至为明显,客观性必须借助主观性的表现才能存在;主观性是本质,而客观性是现象……因而,哲学的出发点,是本质性、必然性、主观性,是观念性的东西。反之,若从客观性的东西出发,则流于唯物论了! 18. 我们自身中必有某种绝对不灭、不会毁坏、不会衰老、不会与时俱逝、永远不变的东西……那并不是意识,意识隶属于有机体,它与有机体同时消灭;也不是肉体,肉体是意志的产物或影像,只是一种现象……它应是居于意识之上,为意识与肉体的共同基础的意志。 19. 形成我们本质的意志,其性质很单纯,它只有意欲而无认识;反之,认识的主体——智慧,则是意志客观化所产生的附属现象……在某种意义下,有机体也许可以解释为“意志与智慧的结合”。 当你真的读到系统的、充满哲学意味的、所谓“悲观主义哲学”的文字时,竟激起一丝自嘲,嘲讽自我的无知,我想着这大概就是叔本华哲学所留下浓墨重彩而无法绕开的原因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