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声色晚清》读后感摘抄

《声色晚清》读后感摘抄

《声色晚清》是一本由蔡登山 / 柯基生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声色晚清》读后感(一):作者蔡登山要来上海啦!

蔡登山 x 姜鸣:蔡登山新作——《声色晚清》座谈会

《声色晚清》读后感(二):一个小人物如何影响历史?

一个小人物是如何影响历史的呢?

对于“丁未政潮”来说,杨翠喜这个京城的名伶,就彻彻底底改变了晚清的走向。

历史是一条长河,陈陈相因,互为因果。“光绪三十三年”(丁未)的历史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但细思量之下让人想不到的是杨翠喜成为了导火线。

贪污、贿赂;金钱、性;买官、结派;政争、淫乐……本书,蔡登山先生从故纸堆和首度面世的照片中去解读杨翠喜及其与“丁未政潮”的关系,牵引出袁世凯和奕劻、瞿鸿禨和岑春煊两大派系之间的政治交锋,展示了立宪派与革命党人的政治版图。

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把柳如是的身世感与历史感揉成一团,从个人身世的变迁写尽“世变””。令人惊艳的是,蔡登山通过一代名伶杨翠喜的身世,乃至晚清名妓们的命运,道出一个世纪末的颓败和社会的变迁。

“小人物”与“大历史”作品,近年来并无佳作,要么过于刻意造作,缺乏逻辑和史料的支持,要么文献堆砌、枯燥乏味。不知是否因为作者来自台湾的缘故,台湾文人似乎在处理史料的方面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也更能引人入胜。蔡登山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爬梳,顺藤摸瓜出晚清政局中的各种人物,信手拈来,也顺理成章。

与清代留存较多的笔记杂谈不同,蔡登山先生的写作方式摒弃了游谈之雄和好为捕风捉影之说,本着追本溯源,详加考辨的精神,在翻阅大量诗词、书信、奏折、晚清笔记、报刊、回忆录的基础上,对晚清政局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梳理,也让读者触摸到了一个立体的历史现场。

《声色晚清》读后感(三):还原一个历史现场

对于我来说,整本书最扣动我心弦的首先是这些旧时原汁原味的老照片。一帧帧黑白的老照片,让我有了一种穿越的感觉,带我回到晚清那个卖官鬻爵、声色犬马的末世飘摇时代。尤其触目惊心的是那些小到不能再小的“金莲”绣花鞋。我看着照片里那尖尖的看上去只有两个手指般大的弓鞋鞋尖,心头震动!无法想象,这么小的一双鞋子怎么穿得下一双女子的脚?那些缠足妇女们得忍受多大的痛苦,才能把一双天足生生压迫变形成“三寸金莲”穿进这样的鞋子里?可叹的是,缠足风俗从宋代的妓院传入官宦人家,俨然成了封建时代大家闺秀的一个审美标准,民间女子亦纷纷效仿。到了清代,清帝虽然规定不得满人女子缠足,但却喜小脚美女——如咸丰皇帝。上行下效,喜欢“金莲”小脚成为了满清王公贵胄的一种“风雅”。

晚清一代优伶杨翠喜,正是天津花街柳巷色技双全的“金莲”小脚戏子。庆亲王奕劻的长子载振好色,寻花问柳是其一大嗜好。杨翠喜在梨园走红,得盐商王益孙力捧,道员段芝贵亦是声色场所的阔客。王、段二人臭味相投,同捧杨翠喜。在晚清这个贪污、贿赂、买官、结派、淫乐……种种颓败层出不穷的时代,段芝贵得逢机会献杨翠喜于载振,从而从正四品的道员,跳级升迁成二品的黑龙江巡抚。然不久东窗事发,丑闻暴露。千丝万缕,牵牵扯扯之间,载振收受杨翠喜事件竟然引出了清廷上层——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和军机大臣瞿鸿禨之间的一场权力政治斗争,是为光绪年间的“丁未政潮”也。

忽然觉得,杨翠喜事件就是一次“蝴蝶效应”,小小一个在欢场中逢场作戏,卖笑为生的优伶,却因生活在乱哄哄,波谲云诡的声色时代,个人微小的生命竟然站上了历史的大舞台,晚清政局也因她的到来而一度掀起了波澜。究其深层原因,是时代的没落腐败造成了杨翠喜的传奇人生。

本书以类似纪录片的方式,抛出杨翠喜这块“砖”,实质给我们讲述光绪三十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者用一些历史图片,以及历史人物大量的书札笔记,进行了详加考辨去追本溯源,在向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现场。

《声色晚清》读后感(四):灭亡的原因

晚清屈辱七十年,但却是中国近代探索的开始,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一方面吸取教训,不走当年之路,另一方面,吸取经验,独立发展。在这个年代,女人们还在裹足,这本《声色晚清》是围绕杨翠喜写的晚清史,以纪录片的形式生动地描画了当时那个年代发生的事。

在书的前几页有几张照片,书的封面用的是杨翠喜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在照片中还是一个小姑年,但是从眼神中却看出了一种稳重与成熟。杨翠喜是那个年代的妓女,那个时候的妓女可跟现在不同,她们都是真的多才多艺,而且还需要有天赋。其实她还和李叔同有着一段渊源,李叔同偶然遇见了杨翠喜,并且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看她的戏,后来关系越来越亲密,但杨只是把李当做是老师或朋友,而李叔同却深爱上了她。最后李叔同没有如愿,说来他出家也和她有很大的关系。

通过照片,作者将杨翠喜和丁末政潮的关系带出,继而引出袁世凯和奕劻、瞿鸿禨和岑春煊两大派系之间的政治交锋,后来导致清朝走向灭亡的也就是立宪派转向革命。在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眼前一样,有了图片的展现,使得这段历史更加真实。作者为了搞清这段历史,废了很大的功夫,他到处翻阅资料,最终以最权威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如果说杨翠喜就是大清灭亡的原因,可能也没有直接关系,但是通过本书中的讲述,最开始的根源仿佛就在杨翠喜这个人的身上。其实这种联想也是很可怕的,不知作者是如何办到的。在那个时候女性遭受的屈辱仿佛是很平常的事,杨翠喜一生的坎坷,使她丢失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存在就是对当下的一种放大,一种微不足道的放大。

晚清这段历史并不长,但是期间发生的事件十分密集,看这段历史不能用看其他历史一样的眼光来看,很多东西从正面是看不懂的,只有从侧面慢慢敲击才会得到有用的信息。这本书随着时间线记录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段历史谈不上多么惊心动魄,但是其中绝对不乏转折。一个朝代是如何走向灭亡的,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却是一条早已无法更改的路。

《声色晚清》读后感(五):读书小感

对于清朝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康熙微服私访、铁齿铜牙纪晓岚那一个层面上。至于晚清则一无所知,毕竟那一段历史真真不堪回首。

都道乱世出英雄,在我看来乱世中也不乏让人感慨万千的女子,以交际花、名伶为甚。反映这个时期的影视、文学中都不乏这样那样的奇女子。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声色晚清》(蔡登山、柯基生著)亦是如此。

这本书以一代名伶杨翠喜为主线,通过这位名伶与晚晴政界、商场、文坛等各界的复杂关系,采用“声色”的描写手段展现了波诡云谲的晚晴时貌。

开篇便放出了大量、真实、珍贵的照片,并配以翔实、匹配的文字,展现了晚清时期的名伶文化,同时也让牵扯其中的晚晴各界名人以最真实的照片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正文部分则以《杨白花歌辞》的传说故事起文,通过老歌新唱、一代名伶、绝世金莲这三章对本文的主线杨翠喜进行了介绍,并以才子佳人、心怀鬼胎、枭雄崛起、天潢贵胄、倚翠偎红、金权结纳、桃色交易、假凤还巢、风起萍末、势同水火、丁未政潮、余波荡漾、声色晚清、瀛台落日这十四章的内容展开全文。在这十四章中作者采用纪录片的写作形式,还原了声色淫乐、波诡云谲、动荡不安的晚晴时局。再以“余韵:再唱《杨华曲》”结束本文。前后呼应,长歌唱罢,感慨万分。

在整篇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当属第三章“绝世金莲:照片中的杨翠喜”。从古至今,缠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弊病和女性残缺美的现象之一。仅仅是看文字便觉得刺疼入骨,更何况是那些曾撕心裂肺常年缠足的女子呢?这一章中详细介绍了三寸金莲的形成、样式以及金莲文化,同时这一章中也详尽的描写了晚清时的衣着服饰。在这一章中,对时装的描述倒是与平日里一直对金莲文化的诟病不同。本文更心平气和地讲述了古今中外服饰与金莲的潮流和搭配,让人耳目一新,不同于其他。

“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李叔同的这首《菩萨蛮·忆杨翠喜》勾勒出了晚清一代名伶的美貌和地位,再回想杨翠喜与“丁未政潮”的爱恨纠葛,真真是让人感慨到无以复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