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碧山09:米读后感锦集

碧山09:米读后感锦集

《碧山09:米》是一本由左靖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山09:米》读后感(一):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

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

——《碧山09:米》,回到土地 探寻碗中

想要回到农村的年轻一代不在少数。当钢筋水泥的城市将我们从赖以生存的土壤上割裂,吃着不知道从何方而来的食物,少部分人,只有从书上、荧幕上看到我们的食物的来源。本来的滋味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作为南方人,我们即便偶尔调剂一下换个麦食,一碗米饭,一勺薄粥,都是我们赖以维系的最为精彩的生存本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是“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逐渐远去,还能以什么样的力量去寻找我们的灵魂的来处呢?

回到土地,探寻碗中的秘密,思考这来之不易的方式,作为“知识分子回到农村”的新的下乡方式,《碧山》系列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招牌也许是在为我们找寻我们的来处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机会,阅读这本书本身,也是一次我们这种远离绿色和稻田的“无家可归”的一种最为简便的方式。

我们都知道“道法自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方式,但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在《米》当中,作者们从中国的稻米的形成的历史、如何去复原原先的有机的种植方式、各地原生态的努力、《汉声》杂志先辈们做的尝试、各类米食引起的乡愁等等各种方面突破,为我们全方位展现了围绕“稻米”的话题,我们可能想到的、可能追溯的那些无穷无尽的内心的疑问。

在这本书当中,有可读性比较强的回忆杀,也有非常干货的考据贴,有十分直观的照片和图例,也有很难得的亲历者的讲述,也许逐渐成熟的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到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根基的浓缩的沉淀,通过这些系列,我们能够逐渐勾勒出我们的世界。

很有幸有这样一本书,它让我们能够见到在这个日益被弱化的灰蒙蒙的世界,抬头看看蓝色的天,细细品味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

By 林怿

2016-6-6 20:37:17

御庭园

《碧山09:米》读后感(二):追溯米的故事

《碧山:米》是MOOK碧山系列之一,为了找寻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被公认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文明正是依靠粟、麦、稻三大粮食作物支撑的农业文明。稻米在我国文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本书分为六卷,主要从它们的历史、农耕、加工工艺以及米的精神方面,呈现着米是生命的源泉之一,同时体现它具有“生命”,文明前进的标志。人类逐步研究米的营养,米的工艺,将米的做法、吃法到了极致,说明着人类对米的喜爱。大量的彩色图片又让人们亲自感受着耕作的辛苦,人们吃到米饭的幸福。如书中55页的那张人物彩图,一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畅饮着糯米酒,在他的脸上我看到的是幸福。

稻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重要的粮食来源和文化依托。在少数民族中,糯米更加受人喜爱,不仅因为它的口感、价值,还有它的神性。糯米营养丰富,口感好且耐饥饿,还能用在酿酒、制作风味食品,侗族、傣族、苗族等以糯米为主食,不用碗,台湾的少数民族也有竹筒饭。迄今,许多南方少数民族仍会用糯米酿酒的习俗,另外有很多关于稻谷来源的传说。稻谷具有神秘的力量,具有神性,人们举行各种仪式进行膜拜,如祭谷魂、叫谷魂是傣族民间重要的农耕仪式,为了借助其神秘的力量获得丰收。

米不仅具有神性,还具有自己的精神。什么是米的精神?或许就是以小见大,一粒米观宇宙的态势;或许就是这般人文与天地共融的欢苦悲喜。在东南亚普遍信仰米。在日本,至今日本人用餐之前还要感谢上天;在泰国,人们在耕作的不同阶段都要朝拜米神,相信她能为人们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直到现在,泰国还有春耕节,皇室正式举行对米神的祭祀。在我看来,米的精神,是它虽然小,但是它给我带来了幸福,忙碌一天,家中香喷喷的米饭不仅补充了我的饥饿,同时给我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另一方面,书中还记述了一些米的美食、加工工艺等。如厦门的米粉,选用好米—禾山6月的早稻,早米米粒大、圆润又耐煮;好水—甘蔗井水,再经过“生块”、“熟块”、“抬车”等过程,人工制作,看火,顾鼎等技艺活,最后再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才能加工出美食米粉。而传统顾鼎技艺从不传外。

《碧山:米》追溯了米的故事,又用图片、影像的方式,从视觉、触觉感动着我。

《碧山09:米》读后感(三):稻米春秋

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或者说由米浇灌出了独特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亦不为过。所以在物质泛滥的现时代,重新回顾稻米的历史,确乎是必要的。

《碧山09:米》选取了有关于稻米耕作的历史、耕作方式、稻米种类、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介绍了远离大家视野的糯米,以及它背后代表的极具区域特点的文化,现代人们对于稻米的新认识与耕作方式的回归,同时也选取了关于米的外延:视觉、影响、艺术表现,几乎为我们搜集到了想要了解的关于稻米的一切,让读者与稻米有了基本的了解与继续探究的兴趣。

《碧山》系列杂志书志在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处境、对当下现状的反思。而这次选取的“米”无疑是一个特别而又犀利的角度,米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是主要的食品之一,在中国人的食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物质尚显匮乏的时代,菜肴的作用只是为了搭配饭食之用,无法占据桌上的主要地位,而对于幼儿的教育则要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开始,更不要提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的了。而现代我们却缺乏了对于稻米应有的尊重与珍惜,忘记了一口纯净的米饭带给我们独特的香气,书中带领我们领略中华民族耕种的过程与收获的喜悦,以及祭神的庄严,应是期待读者能够激发起对于稻米的关注,对于品质的注重,对于传统的回看,在“好米”卷与“食米”卷,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就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稻米,重拾了传统的耕种方式,并且注重更加生态的方式,让这个本来是自然馈赠的过程,变成一个相互馈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索取,而有更多的感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收获更多单纯的快乐。

现代社会对于分工的细化,生活方式的同化,让我们逐渐远离了很多奠基了我们生活的真相,比如生与死,比如我们每天都要吃到的水与米,它们框架了我们基本的生活,我们却从来不去认真面对,从稻米的一粒种子,无数的辛苦播撒,直到收获沉重的稻穗,都已经无法在我们头脑中形成具象化的画面了。也让我们忘记了蕴含在米中的艰辛与哲理,随着时代的不同,米中现在又蕴含了食品安全与食物浪费的意义,所以米从来不仅仅是米,而是一种文化与社会的传承与反映,看米的身世起伏与春秋变迁,亦可看出文化与社会的变迁。

《碧山09:米》读后感(四):米的前世今生

米,这种我们熟悉不过的食物也许我们把它当做和水、空气、阳光一样必不可少的存在,却鲜少讨论。前阵子我表哥给我家寄了几袋他朋友买的泰国茉莉香米(特别贵价钱是一般米的七倍),上锅煮了之后发现吃饭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一碗喷香的米饭激发的不只是食欲,还有对生活的种种美好念想。

——后来居上

稻谷多产于南方,而早期的中华文明孕育于北方,因此稻米并不位列于我们常说的五谷中(有些说法则有)。然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稻米用它旺盛的生命力和自身优越的品质逐渐取代其他农作物,成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所谓“苏湖熟天下足”不足为过。

——何时何地

中国是世界稻作农业的重要发祥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约七千年的炭化稻谷,后来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均发现距今约八九千年的稻作遗迹,中国稻作起源于长江中下游或者中游的观点被普遍认同。稻米文化见证着中华文明,为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多样性

稻米不仅是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的汉族的主食,同时也是不少南方少数民族的主食。云南元阳的红米水稻是哈尼族的重要稻产,在当地族人的祭祀中也举足轻重,隐喻着二元世界;地禾糯是广东粤北地区的一种旱稻,在平原却没法好好长,唯有在半山旱地方能生养。

——耕织图诗

重农抑商是封建王朝统治者推行的政策,因此中国在农业种植方面的经验自然是很丰富。作为农书系列的耕织图,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南宋时期楼氏《耕织图诗》问世,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清康熙年间内府焦秉贞重新绘刻,是为《御制耕织图诗》。清代耕二十三事: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筛、簸扬、砻、入仓、祭神。

——温饱之后

父母常会忆起他们小时候怎么收割怎么晾晒,讲起那时的粮食何其珍贵,稀粥里只有那么几粒米其他都是水,逢年过节方可食上少少的一碗米饭。也许是这样的经历让老一辈更加珍惜粮食,吃不了也舍不得倒掉总是留着。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了,大多数人早已过了温饱的线思着各样的欲做着各式的梦。各种功利的价值观更是拥挤得很,食品问题这十来年频发不穷。

——继承开拓

人活着最开始是为了一口饭,然而在饭饱衣足的时候我们却吃不上健康安全的米,肠胃间辗转摩擦的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人类特有的私欲。越来越多的人走下农村自己耕种为生态健康的好米而劳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他们的写照。记得早期看过我姐的一套书《传家》作者也在自己的阳台上为自己开拓一片小天地自个儿种菜。也许亲自的动手会让我们更感其中滋味。“需知白粲流匙滑,费尽农夫百种心”。

《碧山09:米》读后感(五):世间的米

碧山系列的Mook书已经出到第九本了,这个系列的从书是中信出版社、中国国家地理以及碧山三方品牌联手合作,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

读这个系列的书,首先是应该对这个系列的书做一了解的。我在读这本《米》之前,根本就没有想到,在我们这个年代,还会有一本书专门来介绍“米”。虽然,这个主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谓是“天天见”的,但是要独立成书,溯源、求本,写现在,探未来,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不写学术论文,这样的书籍真的就没有存在和阅读的必要了吗?并非如此,从书主编和作者们的辛苦工作,让我们看到一种传统尚未消弭的可能,也唤起了我们灵魂深处对田园原乡的想念。

自从上世纪末,政府提出“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自此,城市化如同推土机一样硝烟滚滚而来,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大中小城市似乎已经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变得千城一面,而乡村,似乎再以毫不知觉的速度缓缓的消失于人们的事业之内了。尽管“乡下有泥土,城里有油嘴。”我们都知道米从农村来,米从地里来,但是去思考“米”之前世今生,似乎就像思考阳光、空气一样毫无必要和意义。

须知,其实,“米”自有它的灵魂,它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米》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米的历史,关于“米”,民间的传统。

哈尼人的祭龙树、祭米魂,让我想到了日本人在吃饭前,总会双手合十的说一句:我要开动了。据说,这也是一种类似祭祀的仪式,米养育了我们,应该感谢它们的牺牲。在《米》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山村各民族的种种祭祀,更隆重也更虔诚,本质却是一样的,就是天人合一,感恩这世间所有能让我们生存下去的。在它们的眼里,米是有灵魂的。曾经,我们的先人就是这样,一辈辈过来的,可是,却已经想不起,什么时候,我们是怎么样丢掉这些传统的。

也许,这在今天这个时代看来有些可笑、矫情。但是,这种的行为,恰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我们不可能阻止时代的进步,也不可能回归到“那幻想中的田园”,但是总有些精神气、有些传统是要坚持,并且值得被坚持的。

台湾有《中国米食》,如今的《碧山》在做和《汉声》一样的事情,你会在书里看到有人将“种田”作为一种梦想。这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分子致力于田间地头,不止为“民以食为天”,更是一种信念。

好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米文化的研究和米传统的传承中,有文字、有影像,《碧山》给我了我们一种思路,其实一切看似不起眼的,都有其历史和文化。如果有心,总会追本溯源,总会努力在未来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发展和传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