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100字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100字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是一本由杰里米·斯特朗姆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一):承认自己是僵尸,还是做做哲学题?

读完这本书后我哭了。严格来说我并没有完全读过,因为至少有一半都不懂。这本名叫《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的书反而非常好地证明了我可能真的是僵尸,至少不能算个头脑健全的人。这就充分暴露了平时思考问题不求甚解的毛病。在这个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时代,可能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看问题的态度变得越来越肤浅。而且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我们已经养成了等待别人把正确答案喂到嘴里的习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快让你的脑子动起来吧!

哭过之后我们来看看这本书讲了什么。这本书很薄,大概就140页。前70页是难题,后70页是解答。其中的28道题都是哲学难题,比如比较经典的缸脑问题、米尔格拉姆实验及洞穴食人案等。但是我觉得我所列举的这几个关于人性及社会学的思维题还是可以理解一下的。真正把我的信心全部摧毁的是一上来的逻辑学难题。

最近我也是读了一套关于逻辑学的绘本。虽然披着绘本的外衣,或者说正因如此,让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降维打击。说实话我读不懂。有人说逻辑学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它本来就是用于开发计算机语言的,学不懂正常。但是我不服!看看本书当中所给的几道难题:两个罐子,每个罐子里都有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共100颗球。第一个罐子里红色绿色球比例不确定,第二个罐子里两种球比例1:1。问从哪个罐子里拿出红球的几率更大?一般人都会选第二个啦,毕竟第二个罐子里有50个红球呢!但是答案却是……

反正超出常人思维。我看了解答也是一知半解。按照“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逻辑,我认为这本书绝对够厉害,所以将它果断地推荐给了六年级的儿子……毕竟比起做逻辑题,还是承认自己是僵尸简单点(不是)。

好吧,除了逻辑学部分,其他的题还是能够给人很多启发的。缸脑这个解答我觉得挺好的,作者最后的解答是活在当下。不要去过多地考虑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让人不敢相信。人性真的如此残忍吗?人能够如此服从命令吗?请允许我用鲁豫的口气说一声:我不信!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二):思维的边界,我们是“缸中之脑”吗?

电影《黑客帝国》中,莫菲斯船长对尼奥说:“你不从梦中醒来,又怎么知道你是在梦中?向我们展示了人们无法分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那我们就有可能生活在虚幻的世界中,却对此一无所知。

“缸中之脑”恰恰说明了这个思维实验,原本管理着“缸中之脑”农场的经理雨果,突然有一天被告知自己也是一颗缸中之脑,而且正在接收来自一台超级电脑发出的电脉冲,和农场里储存在营养液中,沉浸在虚拟现实中的千万颗大脑别无二致。

正如雨果无法分辨一样,那我们,也会是“缸中之脑”吗?

28个考察理性程度的 “两难困境”,有经典逻辑难题与悖论困境,有探讨心智与身份认同问题,还有影响社会和群体行为的谜题……从浅层次的思考角度出发,摆脱想当然知道答案的认知能力。

英国社会学博士,哲学研究学者杰里米·斯特朗姆编写哲学悖论系列之一——《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认知,深入思考问题,真正建立起逻辑思维,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

在书中《我们是“缸中之脑”吗?》这篇内容正是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棘手的思想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角度看待世界的方式。

书中,学者给出了两个解释的角度,一个是透过《第一哲学沉思录》来看待真实和虚幻的哲学家笛卡尔,秉持着对世界万物都抱有怀疑的心态,除了信仰永恒的神之外,才能确保不被任何虚幻的假象欺骗。

后半部分信仰固然不能使人信服,但是对万物抱有怀疑却又无法找到证据,证明我们所处世界的真实和虚幻这一点,依然是毫无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处境依旧一无所知。

还有一个观点是由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指出的,粗略来说,如果我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信念和外部世界不符,那么这些信念必然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当下的现实世界就是我们所处于,而且能清醒感知到的世界,不论它是否真实存在,取决于我们当下周围“真实”物体构成的具象化世界。

所以不必纠结我们是否为“缸中之脑”,而要学会在当下的这个具象化的世界里,面对问题,面对困境,学会做出聪明的抉择,跨越认知的壁垒,拓展思维边界,要做就做到最清醒的“缸中之脑”。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三):我好像证明不了我不是僵尸!救命!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是“哲学悖论“系列图书中的一册。这本书也是我阅读”哲学悖论“系列图书的第一本。起初是被这个名字所吸引,觉得很有意思。看起来薄薄一本,准备作为地铁读物。但当我在地铁上阅读几章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坐在地铁上的我,前面阅读完,后翻阅答案。又再回到之前的篇章开始思索,差点坐过站。显然我选错了地方阅读。这并不是一本消遣的轻松读物,但作为哲学读物入门来说,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一定的互动也加强了趣味性。

实话实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很多内容需要啃,深度思考,花的时间比较多并不轻松。快乐的是,常常被这些人类思维里的bug给逗笑,也是被自己的傻傻逻辑给逗笑了。还有书中的一些脑筋急转弯,瞬间爷青回。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经典逻辑难题与悖论。

这章的谜题有些是有答案,有些是还没有公认的解决方案。“为什么理发师要逃离小镇”这个案例太逗了,参孙定的规矩看似合乎情理,为了避免理发师过度劳累,谁也不许既给自己剃头,又去找理发师剃头。逻辑上看似乎万无一失,但恰恰是这样出现了个悖论,那谁给理发师剃头呢?那也怪不得理发师连夜扛着火车逃跑了。。。

第二章是探讨心智与人格同一性问题,本书名《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也出自于这一章。这一章的选择,并没有所谓的“对”与“错”,充满着思考的哲理。看完之后发现,我真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不是僵尸。。。也代表着,我看得云里雾里,蛮好,又上了一课。

第三章是关于再探经典谜题与思维实验,其中不乏一些经典案例,例如“洞穴奇案”,”电车难题“等。这章内容对我来说比较熟悉,也是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话题,阅读中降低了不少难度。

而在第四章中,案例情况又变得复杂了,正如尼采所说“一百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失去自己的理性而得到另一种理性。” 涉及到人类心理,总是充满着不确定性。这章也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最终章是向“信念”和“现实”发起挑战的思维实验。何时信念不再是信念?这一章的内容探讨了知识和信念的局限性。我在阅读时就感觉脑海里有两个小人在不断争论,两下各执一词,难以定招。就如同书中所说,如果我破解了这些难题,现在已经可以报名去做哲学家了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四):从悖论到扩充思维边界

如果我们根据论证推导出的结果是有效的吗?在哲学中有一种悖论,就是按照普通认可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推导出两个对立的结论,简单的说,根据普通的逻辑推理方式可以推出互相矛盾的两个结论,但是奇怪的是,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有的人认为一个人是否存活,取决于某种形式的连续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只要保留自己的记忆、经历和个性,就算是活下来了。

还有的人认为身体的连续性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的身体以当前完整的形式存在,那么他就算活下来了。如果一个人身体完好无损,即使他脑死亡了,那么他还算是下来的吗?

其实无论是心理的延续性还是以身体完整形式的存在,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竞论,两种观点都有人支持,但是大多数哲学家更倾向于心理延续性的说法。《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通过案例解说哲学中的悖论、模糊性和概率性难题。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英国的杰里米·斯特朗姆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杰里米·斯特朗姆是英国社会学博士、哲学研究学者,参与创立了《哲学家杂志》,出版过多部讨论哲学问题的著作。

在我们面临选择的岔路口时,常常会彷徨不已,得到A,又怕失去B。其实我们都会犯错,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能力,从而变得更加谦逊或者避免误入歧途呢?在《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一书中,作者通过拓宽思维的28个哲学难题,从两难选择困境开始,提高认知高度,摆脱浅层次思考。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通过那些又难又好玩到爆的思维大挑战,来发现人类思维的bug吧。

有这样两个国家, A国家的人口众多,生活质量并不高;而B国的人口稀少,生活质量比较高,那么问题来了,是A国的人更幸福呢?还是B国的人更幸福呢?大多数人认为生活在B国幸福指数更高。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一个有10个及其幸福的人组成的社会,要比有100万个幸福指数稍低的人组成的社会更可取,而事实上呢,在人口较多的社会里,人们的总体幸福指数会高得多。

一个高层大厦中有两个住户,他们分别是彼得和艾洛伊丝。彼得是艾洛伊丝的私人家教,但是呢,彼得经常上课迟到。为此两人发生了争执,彼得解释说他需要乘电梯上楼,但是电梯显然更喜欢往下走,这时他需要等电梯从1楼返回,然后才能乘电梯上楼。

艾洛伊丝认为这个借口太蹩脚了,彼得明明应该早点出门。艾洛伊丝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问题是艾洛伊丝等电梯下楼的时候,电梯却总是往上走,而这就需要他要先等电梯从顶楼返回才能乘电梯下楼。这是因为电梯出故障了吗?

如果要弄清电梯是否出故障了,那么首先要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这时候就需要弄清彼得和艾洛伊丝公寓的位置,比较明显的比德的公寓靠近几层,而爱洛伊丝的公寓靠近顶层。

这是另一个版本的电梯悖论。澳大利亚哲学家约翰·莱斯利·麦基提出的一个“全能悖论”。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之首宙斯是全能吗?如果宙斯是全整能的,那么他能制造出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吗?如果宙斯真的制造出了自己都无法控制的东西,那他还是全能吗?

如果全能就是要做到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宙斯的神力就会受到挑战,如果全能存在什么事都能做到,那么他就能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重新写逻辑规则。其实这对于宙斯的思想矛盾来说,就是我们人类思维的局限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根据前提是必然能推导出结论时,才能说这个推论是有效的。实际上我们还有一种认知偏差。当某个推论的结论,与我们原有的信念背道而驰时,我们并不擅长判断演绎论证是否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推导出这些结论让人难以置信,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否定论证的有效性,如果推导出的结论令人信服,那么我们就很容易承认论证的有效性。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通过作者精心设计的思想实验来挑战,关键性思考,拓宽思维边界,其实这也是哲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读后感(五):悖论的意义在于,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提升人们的认知水平

悖论,是逻辑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同一个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相互对立的结论,但是这两个结论都能逻辑自洽、自圆其说。悖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推动人们对于某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从而提升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哲学素养。

英国社会学博士、哲学研究学者、《哲学家杂志》创办人杰里米·斯特朗姆,撰写的《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一书,便收录了28个被哲学界热议的逻辑难题,旨在帮助读者扩宽思维,提升认知高度。

目前担任新媒体部主编的杰里米·斯特朗姆,还曾出版过《如何破解爱因斯坦的谜题》、《如何正确纪念你死去的猫》、《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等热门哲学类大众读物。

在《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这本书中,作者设置了28个考察读者理性程度的逻辑悖论问题,这些问题将读者拖入到“两难困境”的思考里,通过对这些哲学难题进行推理、思考,我们便逐步摆脱浅层次的思考,将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升到新的层级。

作为“哲学悖论”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哲学家们提出的“千古难题”,这28个哲学难题涉及到逻辑问题、概率难题、思维实验等多个方面。作者提出问题,也给出了答案,但最关键也最有价值的阅读方法则是,我们自己根据故事提供的条件和线索,进行思考,做出自己的解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本书讨论的是哲学问题,但其实也包含了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比如说,本书讨论的“他心问题”,虽然从属于哲学领域,但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也可归属于心理学讨论的范围,那么也能说得通。

对于“他心问题”的讨论,在中国传统经典《庄子·秋水篇》中便有所涉及。庄子和惠子这两位大思想家进行了一次辩论,而辩论的主题则是河中游鱼是否快乐,以及双方如何知道鱼是否快乐。这便是著名的“濠梁之辩”。庄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无法得知并证实他人的心智活动。

但是在《道德经》中,老子却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观点,认为他心可知,并且认为能够通过他人的行为来洞悉对方的心理活动,这种人的洞察力和认知力都是极高的。

在《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一书中,作者关于他心问题带领我们展开了一番讨论,并提出了问题。尽管作者给出了问题答案,但其实我们依然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

书中讨论的他心问题,是一个十分经典的哲学悖论:我们是否真的能够通过他人的行为,证实他人存在某种心灵活动。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那么不妨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体认和思考,得出自己的思考结果。

在很多人看来,思考哲学问题没有什么实用性,而且浪费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读完这本书,读透了其中的哲学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哲学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实用性,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思考的理由。并且,如果我们时常读一些哲学著作,以此来训练自己的思考力和认知力,那么我们再去观察、思考自己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够自觉地从更多角度切入,而不至于陷入自我设定的困境之中。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最智慧的人应该要不断认识自己。而阅读哲学书籍、思考哲学问题,便是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一个捷径。

《如何证明你不是僵尸》一书不仅延续了杰里米·斯特朗姆一贯的幽默风格,并且提出的哲学问题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更为密切。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不难看到哲学与现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哲学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物,它也并非那些天才人物才能思考。平凡如同你我,一样能够通过学习哲学,研究悖论,提升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认知水平。

不过,我们学习哲学,研究悖论,绝非是为了证明自己如何聪慧,而是认识到个体智慧的有限性,从而变得更加谦逊。同时,通过提升思考的深度,不断提高认知的高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