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托尔斯泰大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托尔斯泰大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托尔斯泰大传》是一本由[英]罗莎蒙德·巴特利特(Rosamund Bartlett)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尔斯泰大传》读后感(一):道不尽的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无疑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几乎无人不晓。他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的长篇小说。你可以不读过这些作品,当你不会没听说这些作品的大名。

关于这位世界级的文豪的传记,出版过不少。这本大传世由一位英国的研究俄国文化史学者罗莎蒙德•巴特利特完成的,是作为托尔斯泰逝世100周年的“献礼之作”。在关于托尔斯泰的传记中,这本书不算是篇幅最大的,当然也不是最简约的,在我看来,篇幅适中吧。这是一部独具一格的传记。光从研究资源来说,这本传记提供了托尔斯泰和他妻子的家族树,这是其他传记书中很少见得。在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照片,其他的传记书中,一般也会提供几张关于托尔斯泰的照片。从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英文、法文、俄文等语种的参考资料书目,这本传记的英文参考资料特别丰富,这当然跟作者本身是一位英国学者,英文资料接触较多有关。

这么多的传记的出版,说明托尔斯泰是一个值得重新解读的迷人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出身名门,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在大学时代,他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过土耳其、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准备当个外交官。后因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但他对学业并不是很专心,但对社交生活很感兴趣,并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尤其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这对于他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大学的时候,托尔斯泰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这对他的创作倾向有一定的影响。托尔斯泰大学未毕业就回到了作为他母亲的陪嫁产业的雅里纳雅•波良纳。在这里,托尔斯泰几乎度过了他漫长的大半生。

托尔斯泰有记日记的习惯。年青的时候就有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晚年。这些日记是这位大文豪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真实纪录,也是他锻炼写作能力、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重要手段。他的一些作品就是由他的日记通过艺术加工而成的。

《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这部巨作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整部作品充满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

托尔斯泰是道不尽的,值得我们重新去阅读和审视。

《托尔斯泰大传》读后感(二):关于托尔斯塔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也可能没有听过说契科夫,你甚至连高尔基的全名都说不出来,但是你总能够说出一个俄国作家的名字,而他的作品你可能连封面都没有看过,但是你总能够说出那个名字:列夫托尔斯泰。

关于托尔斯泰的评价实在太多,对于一个当代的读者来说,他充满了一种神性。我们说他的《战争与和平》是很牛逼的,我们也说他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充满怜悯的,我们甚至还可以把《复活》政治化得让这本书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是,大家更加清楚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散尽家财,客死他乡,而且是死在一个火车站。于是乎有人把他神话了,他成了反抗旧制度的先锋,他成为了文学的巅峰,他成为了一个又一个政治人物的工具,以致读他作品的读者都忘却了托尔斯泰是一个人,他只是一个被文学和病魔困扰,出走远方,却被死神召唤回家的人。

《托尔斯泰大传——一个俄国人的一生》将这个一生带着传奇却又平凡的男人的故事梳理了一番,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讲述这个男人的故事。托尔斯泰过着的是一个俄国人熟悉的生活,显然,无论是他的才华让他的生活带着光环。正如大家所熟知的,他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与很多俄国举世闻名的小说家一样,托尔斯泰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哲学思索者。他正是在一些作家和哲学家的影响下日趋成熟,思想观念也在这样的时候成型,最终用自己的文字撰写了属于自己脑海中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名伯爵,作为贵族的他,对农民有着怜悯与愧疚。他甚至痛恨自己的出生在这样的一个阶层,觉得自己与农奴制同流合污,认定自己的一生已经拥有了无法摆脱的耻辱。可是他至少要感谢自己的阶层身份,也正是这样的一种生活背景让他能够看清楚俄国当时的状况,也让他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和财力来建立学校,来传播知识,让他觉得属于俄国重要组成的阶层拥有一定的生存环境。

他的小说注定是带给他最多快乐的东西,但是个人认为,不必多赘述小说的内容和思路,这应该是作为一名读者应该去了解的事情,通过阅读他的文字,窥探他的世界。他选择在自己的道路上截然而止,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育世界上去。这与乡土时代的中国的士绅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衣锦还乡或者有所成就之后,开始建立学堂,教书育人。当然,二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至少说明了一点,知识分子在认为人事国家的核心的时候,他们选择的方向都是类似的。

托尔斯泰除了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一位有想法的教育者之外,还是一位被去除教籍的宗教信仰者。不过他在自己的哲学世界中难以走出,以至于走向了极端的虚无。在信仰中,他发现,农民一直是他的前行同伴,而他从自己曾经的歉疚之中慢慢走出来。

当然作为一名背负盛名的知识分子,他总是要有一点和政府之间的瓜葛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国民性质的知识分子。他也着实发表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言论,也一度成为地下畅销书作者之一。可是对于人们来说,他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抗争。而与政治相挂钩的小说家,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小说家。

或许对于托尔斯泰而言,死于火车站也是一种理想的归宿,而他或许还是失望于自己死于火车站,毕竟目的地还没有达到。

《托尔斯泰大传》读后感(三):一个俄国人的写作与生活

“终于能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了/ 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这或许是中国诗坛九十年代最著名的诗句,帕斯捷尔纳克的伤感和犹疑印证了俄国人的写作与生活的冲突,也勾勒出了特定时代俄国作家们的群像。

托尔斯泰的一生,都要去面对这样的冲突。

一方面,在写作上,他以高于生活的审查方式,不断认识、修正和发明自己。他始终按照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按照某种文学流派的标准去写作。在我们熟悉的《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之外,他还写了《忏悔录》《天国在你们心中》《你信仰什么》《到底怎么办》《生活之路》等大量宗教作品,托尔斯泰早在十六七岁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正如书中序言:

“托尔斯泰的传记作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理解一位真正高于生活的人。托尔斯泰在十六七岁开始写日记时就带着这一任务,而且从未放弃过,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尤其如此。托尔斯泰一直试图通过他的创作了解自己,无论是利用小说人物这一公开途径,还是借助带有几分私密色彩的日记。”

托尔斯泰对写作是认真的,但又明显不同于福楼拜。《托尔斯泰大传》中,虽然你会读到这样的描述,“他总共写了32稿和9个不同的开头,才终于对准备寄出的稿子感到满意”、“彼得大帝题材小说的第一章,他总共写了互不相同的17稿”、“他(托尔斯泰)为阐释自己的思想殚精竭虑,写了足有2000多页稿纸,才最终于1887年8月完稿”等描述,但是这种认真,显然不仅仅出于“写作的全部才能,在于字眼的选择。准确就是力量”的福楼拜式偏执,对于托尔斯泰而言,写作几乎从来不是审美的,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的《战争与和平》作品属于小说,他认为那是认识自己、认知真理的工具。

另一方面,晚年的托尔斯泰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自己生活的思考中去,比起按照自己的内心写作,他更多试着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比起文学而言,他甚至终生都在“寻求一种经得起理性审性的宗教。他寻求一套清楚而直接、能够指导日常生活的准则。”“寻求那种与宗教和道德原则相符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更多方面符合自己的宗教理想”。可是他的宗教理想实现了吗?

“1901年,被俄国宗教院开除教籍的托尔斯泰离开莫斯科的住所,回到了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白发苍苍的托尔斯泰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远离了贵族集团的社交应酬,穿最普通的衣衫,头戴草帽,腰系皮带,完全像一个农民,在田野上干着粗重的农活。然而,孤独的托尔斯泰注定不为世人理解。沙皇早就厌倦了他“放弃专制统治”的规劝,革命领袖也不需要他的“人道主义”。1908年托尔斯泰80寿辰时,列宁甚至写信嘲讽他为“歇斯底里的可怜虫”。

正如梭罗朋友陈林在梭罗死后说:“我对他(梭罗)的思想,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例如,为什么他特别在乎当一名作家?为什么他把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思考中?他为什么会使许多人对他不满?他为什么对河流、森林、天空等等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注意着许多不寻常的事物,我以为。”生活中的托尔斯泰是个赌徒,是个色鬼,是个精于赚钱的作家,甚至是个善于利用贵族阶层权贵周旋的投机者。但他始终“注意着许多不寻常的事物”,在种种标签之外,可以说“他终生致力于追寻自我完善的理想”,追寻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悲剧这样产生了:82 岁的托尔斯泰,在一个严寒的冬天,为了永远躲开吵吵闹闹的妻子,怀揣着69卢布,在黑夜之中离家出走了。他坐上一辆又慢又冷的火车,漫无目的地行驶。但他没走多远便突然得了急性肺炎,不得不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休息,7天后,一代文豪在这个偏僻荒凉的小站上撒手人寰。(文/玟涛)

《托尔斯泰大传》读后感(四):通过托尔斯泰认识俄国人

上一次看一位伟大作家的传记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传》,比起那本将近600页的传记,《托尔斯泰大传》还真不算“大”。然而,读起来,真是前者更是艰难,所谓的“大”还真是那么回事,300多页我读了两个多月,不好意思,现在还没有读完,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俄国人的人名比哥伦比亚的人名还难记,虽然看前面的时候做了笔记,但是最后发现笔记的人名我也弄混了。算了,反正也搞不清楚了。这就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没有信心看《战争与和平》的最大原因。

托尔斯泰,我们中国人有时管他叫“泰翁”,在中国人的心中,其成就堪比“莎翁”。他写的作品复杂,作家的人生也正如一部巨著。“大传”的时间线从托尔斯泰的祖父辈一直到他死亡,时间跨度一个世纪之多。罗莎蒙德·巴特利特定义自己这本托尔斯泰传记为“一个俄国人的一生”,高晓松在自己的节目里曾经提到俄罗斯这个民族,是嗜血的,而且是极难琢磨,极度残忍的。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些词汇可能放在形容日本人身上,还比较具有接近感。因为写日本人的书太多了,而且本来历史上发生的几次事件都让我们无法不去分析这个民族,但是俄罗斯民族显然关注的并不多。虽然有那么一段时间它是我们的“老大哥”,可是对于古拉格、斯大林,大清洗,这些,在一段历史时期都被淡化,我们国人知之甚少,所以,俄国人对于我们是很陌生。选择托尔斯泰,是因为19世纪60年代不仅是著名的大改革的10年,而且也是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处在创作的巅峰时期。选择托尔斯泰,更是因为他作为一名俄国人见证了农奴制的衰弱,经历了整个俄国社会最深刻的一次阵痛。托尔斯泰虽身为贵族,但是灵魂又贴近土地,终其一生,他都是在对“人”做出自己的思考。

托尔斯泰从年少时期就开始写日记,好多书里的情节和感悟都是来自日记。他的日记,更像是一部微观的俄罗斯历史,从宏大到微观,从微观再回到整个俄罗斯民族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样本了。以前,听过普希金因为和别人挑战致死,那个时候很不能理解,但是通过托尔斯泰一生中无数次的“提出挑战”,对于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好斗,也可见一斑。越是文弱书生,越是孔武之力。只是现在我们来想,一位伟大的作家就这样死于非命是一件很浪费资源的事情,不过,在那个年代,更应该看出俄罗斯民族对生死的态度。

托尔斯泰其人虽然品德高尚,但是并不受人欢迎。经常会在文学家的聚会中主动挑起事端,他甚至喜欢冒犯别人,这在年轻的时候尤为突出。想想俄罗斯这个民族,虽外强中干,有的时候,它的实力并不像它表现出来的,但是,这的确不是一个温顺的民族,他们的确喜欢挑起事端,虽然在冷战中败北,但是依然有着想要充当老大哥的意愿。

托尔斯泰作为一名作家,他很伟大,但是作为一名男人而言,又是何其自私。我们比较熟悉的段子就是,托尔斯泰和苏格拉底都娶了悍妇,前者因为婚姻导致的最终结局是老年离家出走,孤独的死在一个小火车站内。这个段子连我写东西的时候都不知道用过多少次,但是却在阅读这本传记时候有些汗颜,以讹传讹真是害死人。其实索菲亚并非那么不堪,嫁给托尔斯泰的时候,她还是个孩子。她的文学造诣也很高,不仅自己能够写质量比较高的文字,还能担任托尔斯泰的编辑,将复杂的手稿誊写为规范的稿件。有了她操心庄园的一切,打理一切,才能让托尔斯泰心无旁骛的写出史诗级巨作《战争与和平》,所以,那种以偏概全的结论是很不负责任的。诚然,索菲亚的觉悟没有托尔斯泰高,但是与此相对的是,托尔斯泰一家的现实生活,是索菲亚需要去操心的。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尚的觉悟,都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觉悟来做出选择和生活。其实,对于托尔斯泰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妻子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苛责,或许都是后世的一种八卦行为,也有可能是当时泰翁的一位挚友,也是自己书稿的经纪人,因为和索菲亚矛盾至深,后来所放出的言论。事情过去那么多年了,罗莎蒙德•巴特利特的视角更为客观,在这本传记中,并非要为索菲亚正名,而是尽量客观的描述了历史尘烟中的一切。

虽然,托尔斯泰成为了俄国人的代言人,但是这位代言人并非高大上,并非完美的人物。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流连妓院,身为农奴主强迫自己庄园的农妇发生关系,另外,他好赌,曾经输光自己大部分家产,让屠格涅夫都心生厌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年老竟然成为了俄罗斯民族的良心。想一想人真的很复杂,人也不是恒定的,正因为糊涂过,所以才能更加清醒。泰翁的一生,值得我们好好阅读,我尽量坚持阅读剩下的一小部分,看他的传记,真的是件工程啊。

《托尔斯泰大传》读后感(五):一次离家出走引发的风波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猎奇心理,使人们热衷于关注和消费一些政治黑幕、娱乐八卦、名人绯闻、奇葩故事之类的新闻消息,甚或于打听和传播自己身边的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窥探他人的隐私,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舆论海啸。前不久,王宝强因马蓉出轨经纪人而闹离婚的消息甫出,即引发全民的无意识狂欢,一个明星的离婚声名竟一度超过了奥运会的关注度。而就在前几天,林丹出轨的消息又再次引爆全网的话题热潮……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就在100多年前的1910年10月27-28日晚间,俄罗斯图拉省克拉皮文县极具传奇色彩的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有一个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夜幕之中只带着马车夫和私人医生与他的家人不辞而别,而他的此番离家出走,在当年信息尚不发达的世界也算是一个爆炸性新闻,照样引发了一场风波,一时间各种传言迅速传遍了俄罗斯,甚至全世界。这个人的身份非同小可,他不是旁人,就是当时已经享誉天下的文学巨匠、思想家,波良纳的庄园主人,年届82岁高龄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当年全民拥戴的超级明星,俄罗斯不戴皇冠的第二沙皇!

在常人的印象里,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大概只有懵懂的少年为了发泄对家庭的不满,或者过分憧憬外面的大千世界,才会做出的事情,而托尔斯泰一个八十多岁高龄的垂暮老人,早已功成名就,名动天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以至于要不顾年老体衰而做出这种非常举动,自己折磨自己呢?所以,各种各样的猜测、各种各样的谣言就开始满天飞舞——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是被与妻子索菲娅的紧张关系所折磨,还是被她无处不在的监视所逼迫,想到外面的世界透口气儿?是对纷至沓来的倾慕者不胜烦扰,还是对各怀心思的家庭成员心怀失望,想自己找个地方静静?他这到底要到哪里去呢,是百无聊赖地随便到处走走,还是聊发少年狂去曾经的情妇家再度春宵?是要到自己亲爱的妹妹那儿寻求安慰,还是去向未知的远方?他的出走是被动的逃避,还是主动的找寻?是无声的谴责,还是深刻的忏悔?是出离的愤怒,还是最后的无奈……从他黎明时分到达火车站开始,离家出走的消息已经通过电报、报纸四处传播,猜测和谣言早已飞遍俄罗斯,在社会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

波良纳庄园无疑是这场风波的核心,一时间被甩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再宁静了。托尔斯泰的不辞而别,让他的家庭,特别是他的结发妻子在震惊和错愕之余,很快就被裹挟着种种猜测、谣言、诋毁而来的巨大舆论压力所袭击。人们对于托尔斯泰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传闻不胫而走。被托尔斯泰所抛弃,被社会舆论所攻击,家里人惊惶失措。托尔斯泰在当时的俄国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公众不相信他的出走是因为自身的原因,而纷纷把矛头指向索菲娅,就连她的女儿也认为是她的专制强势和自私自利,将托尔斯泰逼得离家出走,以致于索菲娅百口莫辩,既难过,也委屈,两度要跳湖自尽。整个庄园都陷入了恐慌之中。

但令人遗憾的是,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之后短短7天,一代文豪就在一个叫做阿斯塔波沃的偏远火车站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甚至都来不及对自己的这次出走作出任何解释。他的妻子在他逝世九年后的同一个月份,以同样的疾病离世,据传她在这9年中的每一天都在琢磨同样的问题——丈夫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但她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始终不得其解,就象她在日记中所写的那句话——往事既不可解,永世难得其解……

然而,托尔斯泰的这次出走在引发舆论风波之外,也为我们了解他晚年的思想打开了一扇窗口,而主人公的缺席也恰恰为他人寻找答案提供了空间。罗莎蒙德·巴特利特为他写的这本传记就是这次出走为切入点,而带领我们揭开文豪的神秘面纱,去认识一个褪去光环的托尔斯泰,回顾他的一生,走进他的生活,理解他的思想。

表面上看,托尔斯泰在遗产问题上与妻子存在较大分歧,他想要放弃所有著作权,而护犊心切、唯子女利益是从的索菲亚当然不会接受这一安排,她要拼死维护子女们的利益。而这不但与托尔斯泰的想法相抵牾,更使她与整天围随在丈夫身边的人产生了极大矛盾,生气丈夫被他们诱骗。因此她便处处监视丈夫,偷看他的日记,时而吵闹一场,甚至数度以自杀来逼迫他改变初衷,因此让托尔斯泰不胜其烦,只能愤而出走。这一点,在两者的日记中都有所反映。但实际问题是,索菲娅阻止丈夫捐出自己的遗产,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自由意志问题,她阻断的是托尔斯泰按照自己想法去生活,实践人生理想的路径。他不单单是一个文学家,而且是一个非常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学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的镜子,其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社会的百科全书。他认为当时生活其中的俄国的体制是愚昧的、罪恶的,不断的在作品中对此提出批判,甚至两次写信劝喻沙皇,但他作为贵族庄园主又恰恰是这种罪恶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这让他深深地陷入了矛盾之中,认为自己也是罪恶的,所以要通过捐掉遗产、回归平民来减轻自己的罪恶,以解放自己的灵魂。这种自责对于一个深在受到妻子的阻挠后又无计可施,大概只有出走一途,离开那个罪恶的庄园,才能够表明自己的坚决不二的心志吧。

从美丽而罪恶的波良纳出走的托尔斯泰,虽然身体是虚弱的,但心情却是愉悦的,灵魂是澄澈的,他无比期待地从罪恶走向光明,对他早在预料中的那场风波已经不以为意了,还有留给后人的无尽思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