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1000字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1000字

《如何改变习惯》是一本由[加]斯科特·扬(Scott H.Young)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1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一):行动指南小册子

很小的一本小本本,像行动指南,感觉像随笔,不是很有结构性,但是以一个作者的角度,我是不是也能写出来这样的书?因为小,觉得简单,就有一种自己也可以写的感觉,但我是否可以写出来类似的书?

没试过。

换这个角度思考的过程,比看书本身的获得更有感悟了。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因为觉得容易,才不会望而却步,想去接近和创造。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二):唯物坚持,非唯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Scott Young, 是一个1年内学习完4年MIT33门课程的人,光这个噱头,就足以吸引我看着本书。

下面是我看完这本书后做的思维导图。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三):策略比自律更重要

书很薄,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看完,一月份的时候从图书馆借的,一直拖到四月份才看,这拖延症也是没法治了。

翻了两次,边看边做笔记,还做了思维导图。这本书没有过多花言巧语和专业用词,都是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关于培养习惯,我想“早起”应该是每个人都有尝试坚持的小习惯之一。

我每天会用两台手机来调闹钟,一台放枕边,一台放衣柜里。放衣柜里是为了强迫自己从床上起来,从而避免按掉闹钟又重新睡过去的情况。

然而我每天都是从床上起来按掉闹钟,又再倒床睡去,闹钟响——起床——按掉闹钟——继续睡,一气呵成,每天如是。

事实上,“闹钟一响就起床”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做到的。本书里有提到这个观点,通过“触发点”——闹铃响起,而引起”条件反射“——起床只需要用一个周末的上午去反复进行练习就可以了。

本书的核心是“30天计划”。两个星期太短,两个月太长,而30天足以完成95%的目标。

待续。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四):习惯的可塑性

习惯是分步骤的,比如说吸烟的习惯,有吸烟的念头,然后找烟,点烟,吸。念头就是一切的开始,如果能够塑造一个新的念头或者将旧的念头熄灭是培养习惯的开端。一个习惯的形成耗时30天,就像在雪地里踩出新路一样,后面的人会把这条路踩地越来越实,一开始就是激情,然后这是保持,有疲态,最后稳定。明确行为,写在一张纸上,比如每天运动一小时,那么核心就是运动,形成运动的习惯。对于比较大的任务就应该分成几个小的任务。如果想断绝坏习惯可以寻找一个替代品,满足同样的需求。

如果是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比如每天早起,应该有一套良好的反应机制就像猎犬听到铃声流口水一样,自己培养一个反应机制。闹钟响了,下来解题然后洗漱,学习,开始新的一天。我经常会违反规定,睡回去,睡觉很舒服安逸,学习需要劳动,我觉得可替换的话就在于找到学习的乐趣,不断思考。如果不能按计划完成,试着寻找你想做的事情满足了你什么需求,然后用行为来替代满足。用笔记下自己的想法很重要。我觉得自己难以坚持下去,在这个时候应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如何改变习惯》读后感(五):习惯只需要计划和触发点

亚里士多德说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Scott Young通过分解行为的特性,建立了简易可行的重复方程式。Scott指出习惯能否坚持,关键在于第一个月,最初三十日会使用上99%能量,之后就不用再费力坚持。要培养新习惯,首先在纸上写计划和承诺,书写比计算机更有规约力,要确定计划的内容,列好时间范围,并设想保证计划顺利的规则。一次计划只针对一个习惯,所有内容务必简洁,规则不可超出三点,越简明就越容易执行。习惯是复杂的行为,行为必须有触发点。例如,想培养早起习惯,可借助闹钟这信号;又如做运动前通常会先换衣服,换运动服就是仪式。触发点有一致性特色,必须包含信号和仪式,最理想是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信号和仪式是可以训练的,Scott曾用三十分钟练习,他一听到闹钟响就起床散步,这有助于培养身体对信号的反应,令习惯更容易坚持。习惯只可替换,所以不能单独戒除坏习惯,可用新习惯替代坏习惯,例如用看电视的时间去画画。最后,好环境也有助形成习惯,可以借助外力,包括公开承诺,设立奖罚或输赌,接触鼓励自己的人,阅读励志文章。总而言之,改变习惯必须从计划和触发点着手,一次只培养一个习惯,然后用外力推动自己履行计划。

三十天计划:

针对一个习惯

触发点(信号和仪式)

外力:

公开承诺

设立奖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