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1000字

《逃避统治的艺术》是一本由詹姆士·斯科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一):一本令人着迷的书

作者探究的对象是包括中国西南在内的所谓赞米亚高地,读来很亲切,也很有启迪性。书中涉及到了史学(政治史、边疆史、民族史、经济史)、人类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这书的翻译真心不错,读起来轻松,不别扭。我同时也购过作者所著的上海译林版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感觉翻译的水平不如三联这书。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二):文明边缘

这本书延续了斯科特之前作品的丰富想象力,山民上山与谷地国家的“文明”话语形成差异化发展的过程是双线向前的,这一点往往也是许多偏好单线叙事的人难以理解的真实过程。

受拉铁摩尔、克拉斯特、蒂利等人研究启发,Zomia地区的独特性在于其反国家的气质,斯科特用一种接近于萨林斯论证原始人吃得很好类似的论证方式,即说明山民的游耕(常被教科书说成破坏森林的“刀耕火种”方式)是一种比定居农业更具收益的生产方式,而国家强迫性地使其国民定居耕作无非是为了控制人口建立税收制度向下攫取。

对于国家权力自中心向周围辐射类似于泼洒油漆过程中与障碍物碰撞的比喻很有趣,也能启发读者适时反思自己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图式想象。

留下了颇具前景并且在中国及其他帝国边疆地区做族群研究有启发性的思考框架,即探察族群与国家权力之间的互构过程,山民上山与文字下乡之间的互动,国家与亲属族群、种植与游牧、定居与迁徙,这些拓扑模型始终萦绕在斯科特的叙述之中。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三):(转)刘志伟老师对该书的认识

“逃离国家”的话题,是由James Scott教授在关于Zomia地区历史的研究中提出的。作为一种关于地域空间的研究,Scott引入垂直空间视角去观察Zomia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与历史过程,他由个人及群体的能动性去解释高地社会的政治体制,把作为历史行动者的山地人群的“无国家”政治选择作为理解高地人群的生存条件、生产与生计方式、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的出发点,建立一种关于山地区域历史结构的解释模式,颠覆了既有的国家史观。 Scott的著作用了一个颇具刺激性的标题——《不被统治的艺术:高地东南亚无国家主义者的历史》作为书名,鲜明地表达了其颠覆“国家史观”的用心,从高地人群的立场和能动选择去论述高地社会与政体发展的历史。这个标题在表达学术主张与理论特色上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造成了一些误读,最常见的是以为他讲述的是一个非国家化的历史和没有国家统治的区域和社会形态。其实,他从高地人群逃离国家的选择出发的讨论,非但不是呈现一个无国家的历史过程,相反恰恰是由“国家效应”出发的一种分析立场,只是这种国家效应不是从国家扩张与人群的被动应对来说明,而是把高地人群的逃离国家作为一种主动选择和立场坚持乃至意识形态建构来分析国家效应在Zomia区域历史中的展开。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四):仅限于观点的惊艳

《逃避统治的艺术》豆瓣8.8,不同版本8.7。这本书评分很高,原因在于它以另外一种视角,诠释了所谓“蛮夷”的含义,其实逻辑还挺自洽的。所以这种新鲜感,会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我估计这是它高分的原因。 这本书以东南亚为研究基础,把目光聚焦到云贵高原和三角洲地区茂密的森林和崎岖的山路等地区。往往这些地方在平原的王朝地区眼里,都是蛮荒的,落后的,缺乏教化的。但书却以另外一个视角,审视和考差了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他们福特的民族文化,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都把观点引向另外一个方向。那就是这些地区并非蛮夷,而是向往无政府主义,逃避国家赋税,主动脱离文明挟制的乌托邦。 在过去,农业的发达是聚集人口最重要的条件,然而山区对农业并不友好,所以平原地区稻米丰盛,才让这里聚集了更多的人。当人口到一定程度后,文明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从中获得其发展的资源,也即所谓的赋税。而为了逃脱这些赋税,很多向往乌托邦的人,主动选择了山区。这就是这本书最核心论述的问题。 不过,我觉得这本书的光彩也就到此为止了,它后面论述的只能说成体系,但是不惊艳。没有这个观点本身更能让人开脑洞。也鲜有量化的指标,让临时更漂亮,更学术。而且有一个我认为更重要的问题,作者没有解释。如果说山区的少数民族都是无政府主义者,是主动选择脱离文明的。那少数民族的族长文化,又是怎么发展出来的?有的时候这种族长文化比平原地区的王朝还要严酷。而且,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主动选择脱离文明?还是形成另一种文明呢? 做事应该一碗水端平,这几个问题没解决,我觉得作者的观点就很难成立。不过主动脱离文明一说,却有惊艳的地方,还是值得看得。

《逃避统治的艺术》读后感(五):读《逃避统治的艺术》所思

老师给的版本大概是节选,并不完整,但作者的观点可以窥见一斑了。

一以贯之的观点是“高地居民诸多被现代国家看作是‘原始’的特点,其实是刻意设计以逃避统治的艺术”,在文明中心论和偏见深植人心的时代,这一观点不可不谓是富有洞见、振聋发聩。作者给出了种植作物选择、文化设计、社会结构等等方面的例证,然而我自感要更加丰富更加详实的史料才能满足我(或许也是我未读完全书之弊)。

高地与低地之间也并非完全封闭或对立的,臣民在被统治和逃避统治间相互转换,当集权国家高度扩张向高地蚕食时,高地也还以更强的力量逃避统治。如果不研究透彻高地文明与低地国家之间的“持续对话”,我们无法写出条理清晰的高地或低地历史。然而,低地中心区域的学者对高地文明历史研究往往并不敏感,他们“将低地的文化和社会看作独立自足的实体”,“只是复制了没有反思的学术结构”,这种封闭文化观或许受之于更加狭隘的文化中心论,只是简单为了凸显自身的主体地位。文化社会研究还是要从对自身的迷恋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

后续进入到国家空间的讨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细节:

“在标准的现代地图上,一公里就是一公里,不论地形或河流的状况什么样”,并不能反映社会和经济交往的成本和强弱,“从这个角度说,现代地图是误导的”,数字也往往是具有蒙蔽性的,它往往不能反映所有信息,结论往往取决于你以什么数据为准。

“如果你向一个东南亚农民问下一个村庄有多远,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时间单位,而不是长度单位。一个很熟悉使用手表的人可能回答说‘大约半个小时’,而一个不熟悉抽象时间概念的老农也许用当地的时间单位,‘煮三顿米饭的时间’,或者‘抽两根烟的时间’”此时,不用长度而是用旅行时间做距离单位可能更符合当地人的实际。这些小小细节并不起眼,但却会很大程度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视角和成果。前期要有扎实的社会学调查基础,后续才能有贴合实际的分析,而非生搬硬套研究框架。

最后吐槽一下所读版本的翻译,略显生硬、机翻味道浓重,前言中那句“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让人无语凝噎。如果能在文从字顺、简练晓畅上做得更好,那么原书的魅力可能还会大大增加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