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逃避自由经典读后感有感

逃避自由经典读后感有感

《逃避自由》是一本由[美]艾里希·弗洛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避自由》精选点评:

●这个翻译让我读不下去

●大概是每个现代人都该读的书_(:з」∠)_

●太好看了!爱和劳动(创作创造)也是我最近很深的感悟,看完后更加坚定了。

●“今天,人成为机器的一个大齿轮,成为一个机器人,生命变得空虚无聊,失去了意义”,那怎么办呢?“必须用计划经济取代社会的不合理性和无计划性,计划经济代表着社会自身有计划的具体努力。”弗洛姆是个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变成了机器,要用民主社会主义而不是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来解放人的孤独。分析前半部分还是有道理的,提出的观点却有很大局限。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关于康德和谐共生的权利观,理性、自律、道德,有精神的人生不孤独。

●前面的部分沿着韦伯的“唯心”思路,刨出清教徒的救赎动机——缓解在世的孤独与焦虑。延续的是涂尔干的路径。后面的部分,弗洛姆果然是弗洛姆——大声呼喊爱的回归,天真,令人动容。

●对纳粹主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心理学分析

●一个所谓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上的神经症患者健康,因为前者为了很好地适应社会,其代价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期望的样子。

●舒适好书,但出版社能不能不要自以为是的乱画重点、加粗字体了??!神烦

●极权与自由,发展同渺小。

●“人的天性,激情,焦虑都是一种文化产物。实际上,人自身就是人类不管奋斗的最重要的创造物和成就,其记录便被称为历史。 ”

《逃避自由》读后感(一):逃避自由:用一种痛苦来掩盖

人类在切断始发性纽带后寻求自我的方式就是逃避所给予的消极自由,在当今后现代个人主义社会中的表现是寻找新的连接,即使是以牺牲自我为代价。这样的需求甚至成为剥离自我的“勇气”,解释了权威性人格屈服和征服的倾向,拒绝共生消除威胁的破坏欲和个体从众心理。另外,这样的现象绝非个例,这些“社会性格”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及其机构的产物。人在所属社会阶层里被塑造,教育家庭社会将既定的“事实”灌输到脑子里,从而剥夺个人的自发性,即自由意愿。虽然个人能轻易识别出外在的胁迫,但是内在的信念却难以分辨到底是他人的期待还是自我意愿(e.g 我要对他人礼貌即便我不喜欢跟他相处)最后,所谓积极自由就是能够按照自己意愿行事,也就是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但在我看来,这样的自由需要建立在经济心理富足的基础上(高价值低需求)

《逃避自由》读后感(二):逃避压抑

现代人类逐渐从外部的枷锁中解放,但仍然无法离开内心的孤独和无聊。消极的办法是模仿社会想让你变成的样子,如老师就该有师德,这其实是一种压抑,可能会让人因为随大流而得到喘息的机会,但也丧失了自我,你成了社会的一个零件。弗洛姆给出了自己的方法,发掘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发的行为。(艺术家,孩子,平常人的某些时刻)。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我们不快乐的原因是没有找到自我,从事着不令人满意的事情,为了将自己拉上所谓的“正规”,不停地使用压抑的手法:上课不能睡觉,上班要好好表现才多赚些钱,要按健康的作息和饮食生活。压抑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做这些,而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又很难探索,我们大多数人都活成别人眼里应该有的样子,这也是人类不幸的根源所在。什么时候不需要压抑也能得到满足,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遗憾是,书中例子太少,页数很少,但也有些难读,需要反复研究。

《逃避自由》读后感(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逃避自由,追寻自我

整本书结构异常清楚,核心思想也很明确,清爽干净的一本书。

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变化,奴隶/封建制度消失,个人获得了人身的自由。奴隶/封建制度不存在,人一出生即获得的身份和地位(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也不存在了,这当然是一种极大的自由,但这也意味着,人失去了他与生俱来的位置,需要靠自己来寻找自己的位置了,这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在找到自己位置之前,充满了迷茫和无助。打破枷锁,获得了自由,随时而来的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位置和方向的艰辛与恐惧,因此难免想要逃避自由。

如何逃避自由,书中讲了两种方式,一种是积极的方式,即自我发展和成长,成为真正的自己,第二种是消极的,即找个依附的对象,让自己臣服于之,彻底放弃自我,把自我消散在臣服之中,如此也能免于恐惧 。

那么,如何追寻自我?

佛洛姆有《自我的追寻》。

《逃避自由》读后感(四):《逃避自由》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三大段”(18点)

1. 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恐惧或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倾向,最美好的抑或最丑恶的,并非人性固定的生物成分,而是创造人的社会进程的产物。换言之,社会不但具有压抑功能,而且具有创造功能。 2. 历史不但造就了人,人也造就了历史。这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恰恰就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任务就是,不但要阐明作为社会进程结果的激情、欲望、焦虑是如何发展的,而且要揭示被塑造成特殊形式的人的能量又是如何反过来变成生产力、塑造社会进程的。比如,追求名声与成功及拼命劳动是现代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力量。 3. 人的必须性需求(强制性需求)=生物性需求+连接感诉求(归属感的来源) 4. 人性既非一个生物上固定不变的天生欲望冲动的集合体,亦非文化模式得毫无生机的影子,它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也有某些固定的机制和规则。 5. 《逃避自由》的主题:人从人与自然的原始一体状态中获得自由愈多,愈成为一个“个人”,他就愈别无选择,只有在自发之爱与生产劳动中与世界相连,或者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人自我完整的纽带与社会相连,以确保安全。(要么发展“自由”,要么通过“纽带”确保“安全”。)

《逃避自由》读后感(五):逃避自由与致良知

我理解的弗洛姆的论述:基于前社会环境的原始纽带瓦解,进而实现消极自由(客观决定大于主观决定),在新的环境下以前的心理状态无法与之适应,此时获得的这种消极自由无力掌控,伴生孤独感,孤立感,虚无感,而当有爱和劳动的参与,则会把消极自由转换成积极自由,从而有联系感,意义感,否则将会难以承受巨大的消极自由带来的负面心理力量,只能通过臣服自认为的更强大的权威或机械趋同来填补内心,但却无法连根拔除这种负面心理力量,痛苦始终存在。

然后这种机械趋同得来的社会性格结构变化,却反过来促进了相应社会的经济发展,让“人”更“认可”成为“工具人”,人不再是目的,各种KPI,财富数字等变为目的,人在这种目的之下找寻意义,然后最后发现还是逃不过虚无。

弗洛姆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议题,然而爱和劳动这样的字眼要怎样解决意义,并没有给出接地气的方案。

也许,从王阳明的“致良知”里能获得一些新的思考,“良知”是否就是所谓“爱”?“知行合一”与“劳动”又有什么关系?阳明先生所谓人人皆可成圣,也许给了我们更多直面“消极自由”的勇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