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100字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100字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是一本由[美]马克·李维特 / 朱清明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0.00,页数:1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一):“观察者即被观察者”,“你创造你的实相”

第三章很重要。

所谓的主体在体验客体,不过是觉知“折起来”产生的幻相。觉知受到自己的吸引力,折起来,观察自己。觉知所觉察到的对象其实是它自己。这个答案澄清了我对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点的疑惑:为什么观察者即被观察者。原来根本没有主体、没有客体,没有观察者、没有被观察者,只有觉知在觉察自己,除了觉知外,没有“其他东西”存在。觉知同时是主体、客体,同时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觉知是一,看起来像是“二”的一,因为世界的表象不过是觉知折起来的产物而已。 将镜子弯起来,镜子就能照见它自己。觉知就是如此,觉知将自己“折起来”,然后觉察它自己。 为什么觉知会折起来呢?这是因为觉知的根本特质,它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觉察能力。由于除了觉知,没有“其他东西”存在,于是觉知只能觉察它自己。 觉知受到自身那种纯粹的吸引冲动而自发觉察自己。 “ 正是这种自己对自己的吸引力,产生一股力道将觉知首次「折起来」 ,使得觉知就像弯起来的镜子般看着自己。这折起来造成的效果,就 是使「一」看起来像是「二」。折起来的镜子,可以提供镜子映现的对象;同样的,因吸引力而将自己折起来的觉知,也可提供觉知觉察 的对象——它自己。” 世界不过是一个幻相,好像“我”在观察着我之外的世界,但事实上只有“我”。第一个我是自我,第二个我才是真正的我。看似独立的“自我”和独立的“世界”,都是那个“真正的我”创造出来的。 你创造你的实相,或者你就是世界。这里的“你”是真正的你。我们平常说的“我”更像是“自我”,而非“真正的我”。所以自我无法创造实相,只有真正的我才能创造实相。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二):一些体会

挺好的一本书,从日记过程中可以直观体会到一些普遍的修行误区,很实在。不过作者至少写这个书的时候,应该悟道尚浅,还是有些觉知不到的微妙自我(比如头脑的惯性较大,一直纠结“到底空如何生的万有”,并为此建了不少图像化模型,挺绕的;比如一直在区分“空间”和“觉知”,认为“空间”是被动的,“觉知”是主动的;等等),所以一些细节写的还不太究竟。 比较明显的两点不是很“正见”的地方,一是关于三位一体。 创造者 维持者 转化者 存在 意识 至福 圣父 圣子 圣灵 作者认为圣父代表觉知(空无),圣子代表人和个体化知觉(自我),圣灵代表世界,所以三位一体暗指这个世界(幻相/玛雅)是“神赐予的”“圣灵”。 但实际上,自我即等于世界,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如果说圣父代表【无相】(空无/存在),圣子则代表【相】(自我/世界/意识),圣灵则更倾向于代表【觉醒】(至福)。 创造者:未分化的无相的永恒创造源头。维持者:表相/世界/现象界。转化者:“相”通过对“相”的超越,“无相”得以觉知到“无相”本身,即“单纯的存在”,即“至福”。 第二点其实和第一点还是相通的。就是作者所探讨的,宇宙/世界之所以要显现,意义是什么。 作者认为的意义,是真实存在因为是“唯一独存”,所以“如果你孤独无聊,那么你唯一可做的就是自己跟自己玩。是的,存在就是伟大的宇宙在自我安慰”。 虽然这可能只是作者的比喻方式,但是这个比喻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因为作者投射了自己的“孤独感”到“空无”上(文中也多次提到“纯粹觉知”给作者带来的孤独感)。 而“空无”本身其实既不会孤独,也不会有“跟自己玩以安慰自己”的需要。“无依独存”可以说是一种孤独,但又绝不是真的孤独。不仅不是孤独,反而纯粹是完全圆满。 但这个唯一独存的圆满/独存/无相,之所以“需要”这个宇宙/玛雅,唯一的原因只是因为它甚至无法觉知自己的“圆满”(因为别无他物),所以才需要一个“对比”:“相”。 所以又回到那个三位一体的问题。 【无相】创造了【相】,如果非说是为了什么,那为的就是:“转化”、“至福”、“圣灵”。于是无依独存的“觉知”,才可能“觉知”到“自己”。 另: 关于开头提到的“空间与觉知”,“被动与主动”。其实更确切来描述,觉知,基本反而更接近被动。如果一定要把空无描述成主动与被动,那么被动这部分,就接近于这个无染的、无相的觉知,主动这部分则接近于“空显化万有”的自然幻化,也或者说万有、玛雅、相。 当然更重要的不是分类,而是实践,在实践意义上,觉知本身确实更接近“被动”的属性。而当觉知本身开始带有过多主动性时,通常来说,也是“觉知保持者”的幻觉比较容易出现的时候。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三):震撼!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全纪录,全解析)

有很多身心灵的导师和你形容:

世界上本没有分离,是二元对立形成了现在的世界。

想象世界是一片大的海洋,本来平静无波,但是大海本身没有办法感知自己,它需要感知自己,所以它开始摇摆起来,创造了波纹、浪花,而我们现在每一个人经历的,只是一片片小的浪花、水滴。

你就是我,神就是你,神就是你我,你我本是神。

但是神为什么要有二元对立,为什么会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呢?因为就像当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不仅需要有一颗苹果在,还需要有眼镜去看,就像佛教里说的六根和六尘。宇宙意识(神)是完完全全一体的,它去体会谁呢?当它需要体会爱、美、悲伤、失望、愤怒、快乐、它需要有主体和客体。所以它需要二元对立,来分出你我他。

当我们在世界上纵情体验着快乐、欣快、兴奋、悲伤、愤怒等等各色情感的时候,我们忘却了,每一个角色都是被创造出来的。我们本只是需要这些镜子帮助我们看见。

但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佛学里语焉不详、春秋笔法、晦涩的形容的这几句到底是什么。

有很多书,想给我们指月,留下了很多手指。他们会用曲曲绕绕的故事,尝试讲解、说明、体会开悟这件事情。有的大师用深沉的言论赢得人,有的大师用完整的理论赢得人,有的大师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赢得人,有的大师,用语焉不详高深莫测赢得人。

马克是第一个真实的描写他自己的经历的人。关键在于,没有故弄玄虚,没有长篇大论,直接切入他体验的开始,体验的一步一步,最后的结论也非常的简明精悍。

一本小小的册子,不到两百页,每一页的行间距还非常大,读来又轻松,又饱满。书里围绕三大方面向我们展开:

是怎么开始的

自我的消亡,万物一体到底是什么感受

他如何结论这件事、这个体验

首先一句话回答,开悟是什么样?——不再有抱负,不再有计划,不再需要安全感,不再试图对我的生命做任何改变或修正,最关键的是,自我会消亡。无时不刻,你会无法感知到自我,只有觉知,只有觉知,深深地、无限的觉知。

他,马克,是如何开始的?所有开始修行的人都是因为看到一个大修行人的状态,“第一次在人类的身上看见如此完美的满足”,从而心生向往。每一件事情都开始于心生向往,不是吗?同时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当人类尝试用科学解释终极实相,总是无功而返,进而人们开始转向自身,研究自己。那些雪崩一般的念头,到底是怎么来的,要怎么才能停止。最困难的,是了解你自己,也就是了解宇宙。一条道路(科学)的堵死,和另一条道路(修行)的楷模,引发了马克的决心。

他的开悟体验是如何一步一步推进的?不对,一步一步推进的开悟体验,是什么样的?

第一次体会到进入无躯体状态,完全淹没在了爱之振动的无线海洋。肉体的感觉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有“觉知空间”。灵性的整个精髓在于“放下自我感觉、柔顺于当下”

看见虚空。从听到“向后看”的声音开始,第一次全息看到了当下。他不再被视野180°限制,身前的客厅只是银幕上的画面。他不在客厅里,他只是觉知。他只要停止思考,实相就会展开,显示一直在身后的虚空。他看见的身后,不是他预期的沙发和墙壁,而是虚空——未显化的部分。他的体验包含了两者:前面已显化的部分和后面未显化的部分。

一是如何生万物的?他发现,要让“二”显现的话只需要简单的对立。他便意识到,一要显化为多,唯一要做的就是分化。由于只有觉知存在,觉知只能觉知自身,觉知只能去觉知,正是这种吸引自身的力量让觉知在自身之内创造出了第一个“折面镜”,也就是第一次分化。而任何宗教的三位一体,如是,途径,和结果,都是如此的逻辑,他们本是一体的。

自杀式行动。跟自己对话是“自我”所是的全部。自我感仅仅是一种心里紧张感,需要连续不断的内部对话方能为继。“我”在寻找,但是只要“我”还存在,“我”要找的东西就不会找到。主体/客体是一个统一体,只有觉知存在。当你抵达修行路上的终点时,一切都会变得只关乎“超越自我”,自我会及其疯狂的试图自保,好继续掌控。我们都在追寻自由,自我之所以认为自己想要自由,是因为它以为那不过是自己的另一项体验而已,然而,自由意味着自我之死。从前自我在追求真相或者终极了悟,以便能拥有它或掌控它,但当它终于追到手的时候,才发现它不能“体验”真相,它只能“是”真相。

开悟。所有现象的背后都是我。所有这些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主题——“我”。当我认识到我即他时,我强烈的体会到自己多么孤独,但当我发现我的女儿不知道我(马克)就是她时,孤独很快变成了深刻的喜悦。我不被获准知道她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以两个人的身份跟自己玩耍。你曾经见过的,将来会见到的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你在通过不同的眼睛向外看。

终极洞见。我不是在“丢掉身份”,而是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着什么“身份”——我只看到“确认身份的过程”。是觉知的聚焦创造了一个身份的显现,实际上身份不存在。你是唯一存在的,你唯一可做的就是跟自己玩。是的,存在就是伟大的宇宙在自我安慰。我是创造过程本身的见证者。作为觉知,你就是“存在的一切”,这个世界就会自然地被你当成是“显现于你之内”。

终点之后,最后的经验结论 - 什么对开悟最有帮助,最重要?信任和臣服。因为当你的进程越来越靠近开悟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自我已经慢慢走向消亡,与此同时你是会感受到这一点的!所以你的自我会产生恐慌,会害怕你真的开悟(因为那个时候它就死了),所以信任,勇敢的跳下悬崖,进入那个你从来都不知道,充满陌生的境况,所以臣服,发生什么你都接受,全部都接受。

写在最后。

我们决定开悟,我们知道前面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吗?开悟是一条杀死小我的路。这一句话有千斤重。还有大师说,开悟前,是挑着担子前行,开悟后,自我就像路边发现的破衣裳,披上它,继续挑着担子前行。前行。

更多原创、书评、有意思的日常,扫一扫二维码,你确定不关注我嘛?

《幕后:一位觉者的实修日记》读后感(四):整理一下关键节点

因为我是断断续续的在看,看的有点发懵,打算整理下时间节点,以便理清这个过程。

1990年 大学阶段-起因

大学时出于对终极真相的追求开始观察自己的思想。

通过自创的预测思想制造Stilleness,体验到still mind和moving mind的对比。

意识到不论是心理学还是哲学的探讨其实都阻碍了对真相的追寻,真相需要被体验,而仅仅是被讨论。

199X年 大学毕业后-探寻的决心

看完《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后坚定了寻找真相的方向。

随着对实相信任的加深,我渴望臣服。

1997年春天

完全臣服于宇宙后(不再害怕自我的消失或死亡),感受到无尽的爱的振动。

这种感觉不仅熟悉,而且一直存在,而地球上的一切只是幻象。

1999年5月5日 TMI(The Monroe Institute)

2000年

生活中的全神贯注,和孩子老婆相处时的完全当下状态。

但是对灵性追求的渴望让我厌倦,我只想从一切渴望中解脱。

2001年5月31日 最后的渴望

放弃了一切渴望.

2001年7月21日 看到虚无

听到有个声音让我向后看,我向后看,拥有了360度全景视野,前面是世界的投影,背后是虚无。

2001年12月-2002年6月 一与万物

一是意识,意识的镜像变为二,从而生万物。

三位一体,base, path and outcome

弯曲的树叶,让我们感受不到树叶本身的存在

2002年7月-8月

意识到这条路将通往“我”的消亡。seeking ego death.

对灵性的追求也是自我(ego)对愉悦的贪求。

自杀式行动后开始感受到地球的美好。

放弃了对自己的最后一个评判,体验到完全的自由。

2002年8月20日 开悟

开悟的经历是体验到一切皆为我。众人皆为我,世界也是我。

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儿童热衷于玩过家家,角色扮演,以及书里说过家家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同理心。。。本来这世间各种角色都是一个。

一周后 final vision

这一段我觉得是对enlightment的加深吧。没有身份,只有意识对幻象的认同。

在final vision里作者讲述了他看到(经历)到的从无到有到万物的过程。从一到万物的过程我大概能理解,不过还是无法理解意识(awareness)本身是如何出现的。

关于如何达到开悟的状态,作者给了三点建议:

1.如果你希望达到开悟,要坚定的把开悟当作你的人生目标,这样才不会被卷入生活的漩涡

2.信任实相(reality),在冲突中臣服,放弃一切挣扎(drop every struggle as you become aware of it, no matter how subtle...just let go)

3.臣服于现实会带给我们洞见(insight),而洞见又会加深我们对实相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臣服。重复这个循环,直到瓦解存在的基础。

关于开悟后在生活中的变化:

1.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抱怨了,再也不会觉得别人,社会或者政府有什么问题。一切的发生自有其必要。

2.再也没有追寻的过程和欲望了。没有兴趣读书,甚至冥想。

3.随时处于觉知的状态中。

(最后的最后。。。我总以为连觉知本身也会消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