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亡的脸读后感摘抄

死亡的脸读后感摘抄

《死亡的脸》是一本由[美]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的脸》读后感(一):细小的思考

怎么说呢,大部分都是向一般人群科普什么是心梗、癌症、阿尔茨海默病、艾滋病等等,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收获,不如阿图医生好看。

记下几点细小的思考。

1.我们都把死因归为某种疾病,但其实很多是死于“衰老”,不一定有“明确死因”的,那即使一个病好了也要考虑以后的日子。

2.如何看待死亡,能更“顺利”的死,很重要,但比怎么死更重要的,是怎么活。就像写简历一样,你活的有意义,可能就不在乎死;活的“好”,可能也有能力死的“好”。

3.国外的家庭医生了解你的疾病,同时也了解你的价值观,所以在何时死这个问题上,可能能帮助你做出更适合的决定。

作为医生,即使我们追求的是“治愈”,即使不了解病人和家庭,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向他们做出更全面的病情解释,有时候不全面的解释让家属一直坚持不放弃,不管对于这个家庭还是病人本身,可能都是一种罪过。但是谁又能准确预测疾病的预后呢,自己还是要提高能力。

《死亡的脸》读后感(二):所谓有尊严的死,是绝不放弃生的希望与价值,也不延长无谓、痛苦的生的长度

作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经典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真实的死亡,而在医学、病理学科普之外,更重要的是加深我们对死亡的认识与思考。

当我们说起死亡,最渴望的是宁静,是永恒,是解脱,但真正的死亡往往不遂人愿,年迈的我们仿若破旧的机械,零件年久破损失修,身体机能下降导致了疾病也削弱了我们的恢复能力,随着生命力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也无法逆转的衰弱下去,被病痛与无奈折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只要思及此,我们就不禁对死亡与年老多一些恐惧。但正是生死更迭、循环往复的自然之道,养育了万物,生生不息。

人必有一死。不论科技如何进步,我们能够治愈的也只是疾病而非死亡。所以我们追求的不是长生,而应是更高的生活质量与价值。所谓有尊严的死,是绝不放弃生的希望与价值,也不延长无谓、痛苦的生的长度。

“我们死于年老,是由于我们已耗损殆尽,而且已预设要崩毁。非常老的人并非死于疾病——他们自毁,奔向来世。”

《死亡的脸》读后感(三):不到那一刻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表现会如何

我以为看完真的能像书里说的,了解真相就不会那么恐惧,有可能做出更好的抉择,但看完还是对病死怕得要死,可能还更害怕了。我很怀疑不管看多少类似的作品,不到亲临的那一刻,永远不会猜中自己会是怎样的反应。但是我还是对这种题材很着迷,大概人对未知的恐惧都有本能的好奇心吧?就像恐怖片里老作死的龙套们一样,总想拉开门看看黑暗里有什么。

不过谋杀与安宁这章真是相当安慰,虽然身边没有因意外突然过世的熟人,但是得知在突发的濒死经历中造物主赏赐给我们极度的平静和理性还是很欣慰。某些时候大自然也是很慈悲的。其实细想一下大自然所表现出的对个体的冷酷也只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所以真正能为全体生命的福祉而理智客观行事的也只有大自然了。

书的译者和编辑都不会把中文好好说顺溜了。翻译在中英文思维转换方面显然还是新手啊连我这种菜鸟都能读出来里面很多句子英文顺序原来是什么样但中国人显然不是这么说话的,编辑对此没做任何纠正还遗漏了好几处相当明显的标点符号错误,至于有没有文字错误,鉴于我对译者中文表达水平的怀疑,也不好确认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本来挺喜欢的,不过那些半通不通的翻译真是很影响心情!以为自己是鲁迅吗?中信出版社果然还是不大靠谱,至少看三联的新知文库没有这种问题。

《死亡的脸》读后感(四):memo

外科医生手记-死亡的脸

2019.9

p46:只是知道心室每次喷出多少血,或是了解冠状动脉口径、心输量、心脏电气传导系统的情形,或是任何其他实验室检查与X光是不够的。一个心脏科医生一定要对病人生活中刺激的形态及其改变的可能性,有透彻的了解。

家庭病史、饮食和抽烟与否、遵照医嘱的可能性、对未来的计划和希望、家庭或朋友支持系统的信赖度、人格特质与改变的可能性……这些因素,都是在决定治疗计划与评估预后时,所必须考虑的。心脏科医生与一般医生一样,不但要照顾病人,还要了解病人。

p61:一个完全健康的心脏能够达到的最大心跳速率,每年减少一下,你可以用220减去年龄这种可靠的方法来估计。

p64:人过了50岁以后,每10年脑细胞会损失2%的重量。

p96:病原有可能是微生物,也可能是荷尔蒙,它是属于化学性或是力学性,是遗传因素或是环境因素,是恶性或是良性,是先天性或是后天性?……治疗的方式包括切除病变、用药物或X光破坏病灶、使用解毒剂、强化受害器官、杀死致病菌,或仅仅维系病人的生命,知道他本身的抵抗力能战胜病原。

p259:训练最精良的专科医生也是最坚信生物医学有能力克服疾病挑战的忠实信徒。家人们会把统计资料当成最后一线生机,但这看似客观的临床事实,常常反映出一种哲学,即把死亡视为无情的敌人…有时,这种胜利并不值得那样的痛苦,我未必认为这样不顾一切的挣扎是值得尝试的。

当我罹患需要高度专精技术治疗的重症时,我将会寻找该部门的专家来诊治。但我不会期待他能了解我的价值观、我对我自己及所爱的人的期盼、我的精神层面,以及我对生命的哲学观…

我将不会让一个专科医生决定我该何时撒手。我要选择我自己的方式,或至少把我的原则说清楚,万一我无法自己决定时,可由最了解我的人来决定。

《死亡的脸》读后感(五):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死

现代社会里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忌讳死亡。因为忌讳,所以人们便对死亡缺少了解和认识。于是大家只能谈生,而不能谈死,在生命终了的时刻只能带着无尽的恐惧和遗憾离开。但是在《死亡的脸》一书中,作者舍温·努兰却列举出他从医生涯中面对的许多次死亡场景力图告诉人们:如果我们对死亡具有足够的了解,那么就不会畏惧死亡;如果我们能够明白自己终有一死,那么就能在当下的生命里寻找到意义。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作品既具备专业性知识,同时也不乏人性的关怀。在讲述一些患者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事例时,作者动情的笔触往往催人泪下,但却也发人深思:为何总是等生命即将结束时患者才开始珍惜生命?为何只有疾病不断恶化并且威胁生命时,人们才愿意正视疾病?

这正是因为,我们对死亡了解得太少了。同时也间接地表明,在一个只允许谈“生”而不允许谈“死”的社会里,人们对生死的意义和生命的讨论实在了解得不够深入。

而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意义:作者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死亡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乃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过死亡的这天,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死亡没有到来的那些日子里。在这些日子里,我们的言行举动不仅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状况,而且也对他人的生活施以影响。死亡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生命结束后,我们究竟去往哪里,或者,我们以何种形式结束生命,而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终究,都应当点醒那些活着的人,告诉他们,这就是死亡,它每天都与我们相伴。

既然接受了“死亡终有一天会到来并且它时刻都存在”的这个事实,我们反而应该轻松下来。与其带着对死亡的恐惧紧绷绷地被动生活,倒不如趁着生命还在,呼吸还畅通时,主动去创造自己的生活。《死亡的脸》具有一种很诡异的气质:书的内容,从头到尾不离疾病和死亡,这些文字是真诚的,也是沉重的;但它也是激动人心的,因为它带着一种“鼓舞人们努力生活”的能量。

死亡的脸,面目可憎,如同恶魔一般;在这张脸孔面前,没有谁能轻松起来、勇敢起来。但是《死亡的脸》在为读者详细描述死亡过程的同时,也把死亡这件事看得更为透彻清楚。

——如果没有死亡,人们谁还会加倍珍惜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呢?还会有谁忙碌在服务大众的工作岗位上呢?死亡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本书剥离掉宗教思想中赋予死亡的种种色彩,而是真实地还原出死亡的本来面目。读了它,人们不仅能了解到死亡,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即便眼下的生活混乱不堪,但只要一息尚存,我们就有着改变生活状态的机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