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将是你的镜子》读后感摘抄

《我将是你的镜子》读后感摘抄

《我将是你的镜子》是一本由[美]安迪·沃霍尔 著 / [美]肯尼思·戈德史密斯 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6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将是你的镜子》读后感(一):描绘五彩斑斓的空洞

“创造”是困难的,但是不认为自己有创造力也很困难,不被说成是“有创造力的”同样困难:因为现在所有人都动不动就说这个人有创造力或者那个人有个性,说得好像每个人随时都在创造似的。所以当你说“不,事情不是这样的”的时候,那就很搞笑了。——《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录》 在往来的高铁上读完了安迪·沃霍尔的访谈录。很有趣的是,如果其他艺术家的访谈录是为了让人们看到其人的深刻,那么安迪·沃霍尔绝对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天才,他呈现的是全然的“平面化”。 刚好是十年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过亚洲地区最大的安迪·沃霍尔回顾展。在当时,我对他作品的理解,就像大卫·鲍登所言,是挖掘常见事物之不可见的意义,重新定义日常之非日常。——但读完他的访谈录,从他的态度和应答方式中,窥见到的完全是反面。 他说,每个人都在谈论个性,其实变得越来越相像,因为考虑的东西大概都差不多。这是他在六十年代说的话,放在今日亦然。看看现如今的人,大部分是缺少梦想的,每个人想的都是要拥有这个或那个,然后好像就圆满了,但从根基上来说,却甚少思考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想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以及该怎么做。大家想要外在的结果,却不想要内在的过程,但恰恰是过程在雕琢一切。 商业插画师出身的他,看透了时代风潮下人们呈现的平面化。他曾评价商业艺术是一个做事的过程像机器,但出来的东西是有感觉的东西。而他的跳脱,则是为了实现,做事的过程有感觉,出来的东西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状态。 安迪·沃霍尔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成为时代现象的容器,用五彩斑斓的印刷表征同一个画面,不是为了启发新的意义,而是为了强调不变的空洞。他的确是我们的镜子,照着现象的光滑面,照进时代中的肤浅。

《我将是你的镜子》读后感(二):“一个正常人”

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基本就是收录了一些安迪•沃霍尔的访谈录,通过阅读这些访谈录我们能够了解到安迪•沃霍尔究竟是何人,又做过什么样的事,最主要的一点是通过安迪•沃霍尔的话语我们能够了解到他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

安迪•沃霍尔的职业标签有很多艺术家、电影制片人、作家、作曲人、出版商等等,这其中比较亮眼的是他作为艺术家和电影制片人方面的“成绩”。在艺术方面沃霍尔被称为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波普艺术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流行艺术,它的英文就是Pop Art。

在访谈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方面的表述,而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比如凸版印刷、木料拓印、金箔技术等去对画作进行一个复制,你可以说他在复制的时候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东西,就是照抄,你也可以说他复制的东西是一个全新的东西,是由他创造出来的。他自己也并没有特别在意自己波普艺术上的贡献,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然后就被人们划到了波普艺术当中去了。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他所创造的“复制品”,有很大一部分沃霍尔也就起了个头,其他部分都是由助手啥的进行结尾完成的。

沃霍尔在这方面的创造让他赚了一大笔钱,然后他又用这一大笔钱去投资拍摄电影,他拍的电影不是什么好莱坞式的电影,就是人的日常生活,比如拍一个人睡八个小时的觉,拍几个小时的帝国大厦,拍一个人吃几十分钟的橘子,甚至还有拍几十分钟的blow job,完全就是凭自己喜欢去拍的。你很难想象一个人能拍这么久的电影,而且就是一个画面,他自己也说电影其实谁都能拍。

一部分“有趣”的对话

沃霍尔的很多行为其实在常人看来是不正常的,但是这个正常又是由谁来定义的呢?对于沃霍尔自己来说他自己就是正常的。书中里面的很多对话看起来很荒谬,实际上这就是沃霍尔的人生哲学。我觉得他活的很纯粹,感觉做什么都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做,喜欢就去做了。我还觉得他运气是真的好,他正好生在了一个好时代而且还恰好生在了美国,也可能只有美国这样地方才能接纳他这样奇怪的人,如果换别的地方可能他的这些行为艺术也就不会被人所接纳了。

很真实的一点就是他遭到枪击的时的感受,别人问他是不是觉得要死了,他回答就是觉得好痛。他最希望的死法就是一束激光过去让他一丁点都不剩,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我将是你的镜子》读后感(三):那些不经意的与采访无关的“荒诞”和“答非所问”

沃霍尔从成名到去世的二十多年里,接受过的访谈不计其数。该书收录的37篇访谈涵盖沃霍尔从1962年声名鹊起到1987年去世这25年里的方方面面,有来自高中生和大学报社的采访,有来自电视媒体、电影史学者和国外仰慕者的访谈,谈论的话题之多难以贴出简单的标签。

访谈者在沃霍尔面前几乎无所不问,沃霍尔也一贯以他的双关、俏皮、直白或不带恶意的沉默来回答那些问题,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似是而非”和“答非所问”。这种将难以言明的波普艺术气质融入生活细节中的访谈,让人更加关心访谈过程本身的曲径通幽之乐,而沃霍尔给出的回答,对读者而言,反而是次要的考量了。

有一处很有趣的“访谈”“访谈者”与“访谈地”已然界限模糊的对话,是一位高中生采访沃霍尔——

很奇怪,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安迪·沃霍尔采访《湾区时报》记者约瑟夫·弗里曼”,其实是纽约布鲁克林羊头湾高中的学生约瑟夫·弗里曼对沃霍尔的采访,许多问题都是中规中矩的,而沃霍尔的回答让这篇访谈变得绘声绘色,因此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调了个个儿。这场采访结束后,安迪·沃霍尔让这名高中生去“工厂”给他当助手了。

还有一段类似荒诞派戏剧的采访,来自沃霍尔博物馆的档案——

类似的片段不胜枚举,个人认为这是采访中最有趣、最能流传长久的部分,以下摘录自一篇非常精彩的长篇访谈——

继续谈论艺术——

沃霍尔也谈到自动化这样的话题——

安迪·沃霍尔一般言简意赅,能省则省。然而像上述涉及某些对人类的形而上思考的内容,他也并不避讳且往往有精彩的发挥。在上面已经引用过的奥布赖恩的长篇访谈中,沃霍尔谈到电视暴力——

个人特别喜欢的一段访谈是《骑士》在“工厂”现场对沃霍尔的访谈,中间夹杂大量“很不专业”的采访细节,若是这些细节被剔出文章,从长久来看文集的韵味会大打折扣。一个戏剧式的场面——

沃霍尔本人最喜欢的访谈模式,大约可以用“跟拍”这个词来概括,就是事先无需设定什么议题,也无需追求整洁的环境和工整的秩序,随兴所至,甚至可以随意走动,随意拽着比人来一段。有一段沃霍尔本人很满意的采访,发生在加州。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迈克尔·卡尔门和吉姆·帕尔特里奇参加完一个安迪·沃霍尔的影展活动后,突发奇想给沃霍尔打了个电话,邀请他来参加湾区举行的派对,留下的电话口信是“克拉克·肯特”。沃霍尔回了电话,并在不久之后的洛杉矶之行中,俩学生成了沃霍尔一行人的司机和随行记者。安迪随身带着录音机,让卡尔门随便录,卡尔门和吉姆记录下他们每天的经历,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日报上刊载。后来沃霍尔曾说这份访谈是关于他的文章中最棒的之一。欣赏一段——

继续欣赏一些类似的无需解释的片段——

安迪·沃霍尔酷爱逛商场,一方面他会囤很多自认为有升值空间的“商品”,他家的厨房都被塞得满满的;另一方面他认为商场就是博物馆,——这当然很波普。上述《达拉斯晨报》的“跟拍”就发生在百货商场。还有一段——

最后值得一提的,《芝加哥太阳报》的《安迪·沃霍尔的生活、爱、艺术以及掀起浪潮》是该书特别精彩的一篇文章。沃霍尔被那种疾风暴雨式的简短问话折磨得无言以对,然而作为推销新书的环节,这样的折磨是他不得不忍受的。这对读者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