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棚杂忆读后感精选

牛棚杂忆读后感精选

《牛棚杂忆》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棚杂忆》读后感(一):血泪之书,不忍卒读

季老是我很佩服的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多国外语,著作等身。但并没怎么读过季老的作品,关于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高中读过的一个故事——是他留学德国时的一段锦年情事,脑海里还记得那个美丽的德国姑娘,一生未嫁,守候着那台打字机。(当然,事实是否果真如此,我并不知晓,都是高中被美好的爱情故事荼毒了。

《牛棚杂忆》读后感(二):读后感

牛棚杂忆 人生中有很多的第一次,这是我第一次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作品。 本书中季老回忆了期间被批斗的一系列事件,只有事后回顾,耄耋之年季老才会如此坦然。他们终究是不能被原谅的,这是一场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浩劫。季老认为“不会改造人的灵魂”,但其实灵魂已被改造,“士可杀亦可辱”,“折磨的结果只能使人堕落,不能使人升高”。 现在很多老人“为老不尊”,不是老人们坏,而是坏人变老了,说不清是批斗者还是被批斗者。季老曾说过“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他一生经历了太多苦难,死后还不得安宁,请放过这一生辛勤,为我们留下瑰宝的人吧,给他一片净土。

《牛棚杂忆》读后感(三):随笔

一段历史于我的印象就是一团黑影一团迷雾,所有的认知集中在“”“迫害”“1966-1976十年”这些标签上,但对具体的苦难及造成的损失说不上来,本书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撰写,虽不能面面俱到各地区各层级的斗争实景,但是管中规豹可见一斑,除了游斗、喷气式、挂木牌、殴打等外在性的举动的不人性之外,更让我看到了外在伤害后对人心理造成的创伤的不可磨灭。作者讲到最后分不清自己是人是鬼,极度缺乏自信,对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感到怀疑,特别是拣食馒头那段描述令人叹息。之后一段时间内,还是习惯于低头走路,伤害造成的习惯还在延续,更别说精神创伤了。中形成的告密、罗织之风大概会使得幸存下来的人心有余悸三缄其口吧,活下来已是万幸,切莫再多口实引火烧身,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阴影。再次为自己深处和平自由的时代感到庆幸,珍惜当下,以史为鉴,在广袤的中国,决策者的决策正确与否,掌控的尺度正确与否,命令的传达贯彻正确与否是多么的重要啊。

另外通过本书对那段历史说不上清楚,但是的确是加深了解了,作者行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其中多用反语,看的出他对当时一些人一些事的不屑与鄙夷,而且也直面了自己在整个思潮激荡中错误判断的一面,可以说写的很客观公正了。

《牛棚杂忆》读后感(四):人生唏嘘

我是从梁爷那看起的书,季老和梁爷有渊源。一来两人先后是某院的院长,二来,季老最佩服的人之一就是梁爷。

十多年前我买过季老的一本小单本,『人生』。当时只觉写的浅显,怀疑着『大家』怎么会只写些这样的文字,就是来骗钱的。心里充满不屑,没看完就把书束高阁了。十多年后,我看黄宝森、徐梵澄的《薄伽凡歌》,开始知道梵语系,开始重新回到季老,开始找出高阁上的小单本,开始网上搜查资料,开始入手了这套小全集。

小全集打开直接挑了这本出来读。记得最早读和『十年』有关的文字,是初一或六年级,冯骥才的『十年』当下很震惊。书里也表达了一些折磨人的方式,看后一直深觉恐怖,然想忘却总不能。后来是看『邓小平时代』,有过一些文字性的断续跳跃的表达,再有就是现在在看的毛卷5,只到看50年代中期,不知卷5会不会有写。

总之,季老的这篇文字,读来湿润眼睛的是有一段,写把一个正常人打成了弱智,还经常把弱智拿出来拷打一翻以取乐时,季老发出了『那些个畜牲,猪狗不如』这样的骂声。正如季老自述,他要求自己回忆这段时只是阐述,不带刺不带气,不开骂。然而在回忆到那个场景时,也再也忍不住了。

大概只有思想丰富的人才能熬过苦难吧。而然也是思想丰富的人对苦难更加敏感而更容易超至苦难。苦难的人生,伟大的时间!

《牛棚杂忆》读后感(五):无语

一切悲伤的词汇难以形容看这本书的感觉,无法体会那个“人整人”的年代,心底的反思更多的是恐惧,万一哪一天来一场类似的运动,我肯定是首当其冲的“黑帮分子”,平时看点小书,爱发牢骚,别人一抓一大把小辫子,随便的名头都可以扣在身上,必坠入人间地狱。作为一个悲观的人,我没有季老的乐观心态,也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只能凭着一股犟劲挣扎到离开人世。

也许我会是一个刽子手,拿起屠刀去保护自己,凌辱那些光明正大的知识分子,发泄自己平日的羡慕嫉妒恨,借着这个出气口把自己的一腔怨气喷涌出来。谁知道呢?反正是坐在这里爬格子,哪种行为只有在面临现实处境才能知道,不过这两种思想30年前可能更倾向于前一种,随着入世越久,荼毒愈深,内心的私欲不断膨胀,个人的价值看的更重,无私的思想逐渐占据上峰,怕是越来会越倾向于后者。而我内心又很善良,该怎么面对惩罚别人后自己内心的谴责?怎么面对自己还未强大的内心?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断的成长是心灵与认识的渐变,如何能更好的适应世界,达到自己最舒适的状态以匹配环境,这是人类在进化中不断变异的结果,其他物种亦是如此(受物种起源影响)。保持内心的纯洁,争取高洁的灵魂,早日适应环境,成就你我他。

但愿未来的制定会更加完善,不会因为这篇日记而被拉出整,不会因言犯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