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摘抄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摘抄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是一本由曹亚瑟著作,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01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一):文人墨客中的“吃货”

不知何时,“吃货”这个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朋友圈、微博大部分都是在晒美食,都在表明自己是“一枚快乐的吃货”,可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吃货”呢?随着网络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只能在饭店才能吃到的菜品如今也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了,美食APP上各类菜谱应有尽有,就看你想不想做了。

我认为,“吃货”也是有等级的,而我是最低级别的吃货,就是只认吃,点菜这活儿都是朋友负责,我负责吃就好,那些美食达人应该是中级吃货,他们想吃什么自己都能DIY,厉害的还能干个微商,卖卖自己做的小零食;而高级吃货,我觉得应该是那种追求美味又保证营养的营养专家。自古以来,不论地球上哪个国家,饮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传承,烹饪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花样也层出不穷,充分体现出了人们的智慧与对美食的追求。而我们古代的人们,不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火纷飞,或享受美味或食草果腹,都是在用各种物体制作不同的味道,自己的智慧满足自己的胃。

文人墨客中也不乏“吃货”,广为人知的是白居易、苏东坡。曹亚瑟主编的《有味是清欢》中收录了多名文人的诗作,从他们的诗作中我们就会感受到他们那一颗吃货的心,寥寥几字道尽美食滋味,现在的我们是无法亲身体会到这些菜品的美味,但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场景,庖丁、夫人在厨房中忙碌的场景、美食上桌后尝客垂涎欲滴的场景、推杯换盏后杯盘狼藉的场景,尽可想象。《有味是清欢》这本书有四卷,包括《食之俗》、《食之趣》、《食之单》、《食之典》,列举了很多名人跟“食”有关的文章。读完这本书,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些人真是超级吃货啊,还把这些吃食、做法写得那么美。其中的《食之单》这一卷感触颇深,有很多做法现在做出来都是吸引食客眼球的“亮点”啊!

享受古人的文字,感受食物的美味,再配上一壶清茶,乐哉!吃,得会吃,吃出水平和学问的人才是真正的“吃货”,让我们在“吃货”的路上更加嗨皮吧!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二):清欢亦心欢

“雪沫乳花浮牛盏,蓼茸蒿参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美食界的资深吃货苏轼的诗句也是本书的书名出处。这淡淡的欢愉从何而来?于苏轼是旷达的心态加上微薄的口腹之欲,再配上那些和人生际遇相配的不同风格的诗词,于我是连续的阴雨天气,午后或夜间捧起这本《有味是清欢》时,了解历史上的老饕,在美食小品的赏读中,浮现在眼前的食材、制作步骤,雅俗趣事的了解。这一切都能将被影响的心绪抚平,归于平静,如饮下一碗宁心安神的百合汤。

本书分为四卷,分别为食之俗、食之趣、食之单和食之典,俗的是常见的食物,人生的常态;趣是一些趣闻乃至奇闻,是某种精神的传达,引申为人生之趣先于引导;食单上出现的或是历史上曾有过现已失传或是在时间流逝中被人们不断改进,形成各地各有风貌的食物,构成了“舌尖上的中国(迷你版)”;食之典出现的是一些典籍,《论语》《楚辞》《史记》到《老饕赋》、《老饕集续》等,有名的饕餮让有才有情的文人都甘为“老饕”。

曹亚瑟的评注赋予这些美食小品文的是接近普通人的理解,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接地气。同时他也不仅限于那些古人的作品,而是将更多爱好美食的近现代文人作家的观点融合在品读中,梁实秋、周作人、陆文夫、邓云乡、唐鲁孙等人对食物(菜品)的论述,追求或者与不同于以往的观点。

看完就想到这清欢是苏轼的么,确实是,因为他的际遇人生处境,和他乐观旷达的心态,同时又是更多人的心欢。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替,政治改革一轮又一轮,民族融合,南北差异,各种作物引入中国,而这里的特产也到达了海外,这些点点滴滴都在这一册里有着各自的身影,窥不见全部,也能将模糊的记忆唤醒,在前尘往事中顿悟。

既然是心上的欢愉,那看这些美食便不仅仅是味觉或视觉上的盛宴,更是思想上的见贤思齐。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选择越来越多,我们是否更易迷失自我?有度在食物上,是肠脑,在其他欲望是,是头脑。两个脑一条心,味道好,心态佳。看的更多,心也能感受更多,清欢也有芳香,沁人心脾。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三):乐享食之味,畅读文之美

我是一个不会做饭的人,但很幸运,懒人有懒福,要么是吃食堂,要么就是家里人给做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家里没人给做,也都是一般会有剩饭菜,自己热热就行了。偶尔也照着食谱炒过几次菜,但经常是买家与卖家的区别,家人不甚喜欢,唯一能受到大家欢迎的是一款“家常烧茄子”,但是配料多少总是记不住,每次做都要翻看菜谱才行。感觉不会做饭的人也许更爱看美食书籍,我就是这样的人,翻看着没事书,臆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做出如此色香味俱全的菜品。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论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不论朝代更迭亦是列强横行,饮食文化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饱含着人民的无限智慧。

曹亚瑟所著的《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古代时期资深“吃货”的文人墨客们,并且很惊讶于古代人民的出神入化的手艺,也许现在的高级大厨都会自叹不如吧。这本书共有四个章节,分别是食之俗、食之趣、食之单和食之典,美食与历史合二为一,绝妙的搭配。

四个章节,四个和美食有关的不同主题,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通过文字领略到文人笔中的各类美食和相关故事,还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例如美食做法、为人处事、历史名事等等,不论从哪个方面讲,泛读、细读之后肯定会让人觉得受益匪浅。

《食之俗》告诉了我古代跟食物有关的俗人俗事,“自欺欺人”为人所不齿;“饱得自家君莫管”的自食自乐;食豚之各自命运等等,不论结果如何,都是爱食之人享受美食的过程。

我最喜欢《食之趣》和《食之单》这两部分内容,《食之趣》让我了解了很多古代人在饮食过程中的乐趣,这和现代饭桌上的乐趣是不一样的感觉,现在的饭桌礼仪几乎就是围绕着喝酒,应该具体说是酒上礼仪,而不是围绕着菜品产生的,忽略了菜品给人们带来的快乐;《食之单》里介绍了古人一些经典的美食的做法,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蟹酿橙》,寥寥几行就将整个过程讲述得一清二楚,读者也能够想象出整个菜品的制作过程和最终样子,想想都十分美味啊。

这是一本值得大家深读、细读的好书,通过“食”来了解历史,了解文化。闲暇时,饮一杯茶,在阳光下阅读,美事一桩。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四):人间有味是清欢

枕边之书,宜短小,宜有趣,宜温和深远。清言小品一类的书最适合靠在床上随手翻阅,再加上装帧印刷赏心悦目,文字又轻盈蕴藉,的确上品。所以这一系列的书我都有收集,第一辑中我最爱“书卷似故人”,多情可爱,第二辑我最爱这一本“有味是清欢”,亲切甘洌。唯一烦恼的是,每每读完几篇后就胃口大开常觉饥肠辘辘,欲下床觅食,令人哭笑不得。

这本书分四卷,曰“食之俗”,曰“食之趣”,曰“食之单”,曰“食之典”,比重以“食之俗”最多,“趣”与“单”次之,“食之典”又次之,我倒很喜欢这种选文的比重,饮食之风俗趣味或叙述公允,或有个人偏好,但都摇曳生姿,文采斐然,爱憎分明。有记叙食俗者,亦有关于吃食的逸事传说,有单纯说饮食者,亦有以食话写人写情的。这是我最爱的部分,言有尽而意无穷,不仅止口舌之馋,亦解精神上的饥饿。至于食单食典,增长见识,亦有所得。《随园食单》之经典不必赘言,但我倒是注意到林洪《山家清供》中的一段:“嫩笋、小蕈、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食材简单,做法也不难,不妨一试,再盖到面上,成了“三脆面”,真如作者诗云:人间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滋味的确甜啊。

至于其中的美食名家的文章,我读之向往,如张岱、袁枚、李渔等,名士真风流,饮食上也追求雅与美、养生与情趣。张岱谈及食螃蟹,令我想死我食小龙虾时的爽快,李渔谈及笋蕈之美也令我想起记忆中母亲手下的家常味道。不过有时也感到毕竟不同这些文人雅士,虽则我自小贫困,但父亲常常对对我说,“宁肯脚受累,不肯嘴受穷”,我想这是中国民间很好的品质,所以我没有尝过饥饿的困窘。食过开水泡饭,拌上辣椒酱油依然甘之如饴,也食过海鲜走兽,却从不因此而弃绝平常菜蔬,一米一菜,葱姜蒜椒无一不是好物,我不挑食,以饱肚为底限,欣赏入口的每种食物,所以当他们谈哪种食材不行,哪种烹饪方法不对,我都觉得合理,但也是一笑了之。我更欣赏东坡先生的态度,面对河豚这种极品好物,可以答曰“值那一死”,面对困窘,茹笋嚼豕亦可曰“人间有味是清欢”。

民以食为天,有人在,就有食,有情在,就有美,人情依依,故美食永远流传。将书放回枕边,夜深了,闭上眼,若梦见美食与美人同在,岂不快哉?!

P.S:书内有一处不明白,疑似有误,P34-35

选文及赏读的引文内古人饮食经验皆为“烂,热,少”,而赏读内叙述为“烂,熟,少”,不知何故?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读后感(五):将诗情画意吃进嘴里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从古说到今的一句话,而中国人在吃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不但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赏心悦目,即便是食物匮乏的时候,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将一些可能并不怎么美味的野菜做的赏心悦目些。 我自认不算是个吃货,但却喜欢做饭,看看菜谱,琢磨一些吃食,特别是做了妈妈之后,如何让女儿爱上吃饭就是我日常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味是清欢》这本书采用了苏轼的《浣溪沙》中的最后一句作为书名:“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完全是一副诗情画意又无比惬意的景象。 本书分为四个篇章:食之俗、食之趣、食之单和食之典,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实在是很对我的胃口。 食之俗:食之俗,讲述不同时代与美食相关的风俗习惯,了解一些美食的由来,如我爱的西湖醋鱼“小泊湖边五柳居,当筵举网得鲜鱼。味酸最爱银刀鲙,河鲤河鲂总不如。读此诗,觉此鱼顿然生色”。苏轼的《煮肉颂》,最妙的是那句: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想着那个“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的苏轼,不禁令人一笑。 食之趣:美食的趣味有时不在食而在事。看到这一篇我也想起了一件和食有关的趣事。小时候每年到了腊月末、快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就会开始准备很多馒头和各种馅儿的包子,数量很多,可以吃一个正月,我们小朋友通常会帮忙擀皮、包馅儿,这个时候奶奶都会嘱咐我们包的时候不能说“怎么还没包完啊”,也就是讨个吉利,希望这面啊永远都吃不完。但我们小孩子哪儿记得住,包了一会惦记着出去玩,十有八九都会忘记奶奶的嘱咐,伸个懒腰说:怎么还没包完啊。而大人们也只是哈哈一笑,第二年还是如此。 食之单是我的最爱,可以说是古人的菜谱,但古文读来更有意境,有唇齿留香之感。如照着做一碗清脆梅汤,喝了不知会不会有穿越的感觉。 食之典,美食多有典故,不少典故已不为今人所知。小时候奶奶常跟我们说食不言寝不语,但偏偏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情,觥筹交错之间许多故事就成为了我们口中的历史,如史上最著名的那两个饭局:鸿门宴和杯酒释兵权。请客人的心思不在请客上,而被请的人肯定也是战战兢兢,美食当前,也必没有品味的心思。而现在我们很多人吃饭的点似乎也不在吃上,饭前摆好造型,拍个照,发个朋友圈,或者边吃边翻看手机,这样岂不是辜负了美食? 每篇文章下面的注释和赏读也是我喜欢的一点,作者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篇文章,像是美食之后的甜点,回味无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