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锦集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锦集

《读懂中国制造2025》是一本由吴晓波 朱克力 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一):在漫天的“读懂”系列从书中,这本还值得一看。

商品的价格不取决于成本,而取决于消费者心理价值认同。总体来说,在漫天的“读懂”系列从书中,这本还值得一看。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过于迅猛,房地产成为投资热门,而制造业何去何从,真的该好好思考一下。。。。。。。。。。。。。。。。。。。。。。。。。。。。。。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二):读懂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强音

@吴晓波 说1.0-4.0是机械-自动化-编程-机器与人、机器与机器的对话演变。

本书不同专家针对智能制造发表观点,诸多观点是类似的,其实也说明大家的认识和见解基本达成一致。不过德国的4.0是自然过渡是有基础的全面领先,中国则不然差距很大,有些地方我们举国之力下自然可以做到领先,我们有全面完整的制造业基础,我们有野蛮生长发展起来的诸多优秀甚至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比如BAT,工业4.0就是把工业基础结合物联网应用大数据进行产品数据的同步、协调、更新、创新,我们有机会。

然,就像书中王直板先生写的中国制造须向德国制造学什么提到的,德国全民性对理性、严谨、标准主义、完美主义、精准、专注的追求和遵守已经成为自然,就连他们殖民过的青岛的教堂里的钟表齿轮、青岛啤酒厂百年前的酿酒设备、地下排水系统、德国总督府的家具吊灯,每个细节每个产品都在明证诉说德国的严谨。这些确是我们一时半会很难赶上的,我们缺少宗教般对标准的尊重。

在金刚石工具领域,面对经常碰到的汽车、工具等相关行业客户,德国西门子、JUNKER、LANDIS这些常见的贵的扯淡的设备占据全球包括国内主机厂家,它们的稳定、高效、可靠、耐用用事实给我们耳光。

希望我们部分赶超的同时,慢慢能全面跟得上人家的好习惯,这样匠人才有可能越来越多。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三):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路径思考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谁能够在工业革命中抢得先机,谁就能够掌控未来。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始终落后于西方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导致了屈辱的近现代历史。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科技革命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徐徐拉开大幕。如何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站稳脚跟,实现“赶美超英”,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

每一次工业或科技革命的发起,其根本原因都是人类相对滞后的生产手段与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之间的矛盾,每一次生产力的变革都是对这一矛盾的环节,都是基于先进的技术变革带来的效率优势。而生产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不论是基础扎实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开始快速行动。2012年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2015年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试图弯道超车,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拔得头筹、占得先机。

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和大机械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内燃机与电器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结合。由此可见,每次革命必发端于制造业,制造业对于人类发展而言,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工业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是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战胜轴心国,是因为美国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让其一国生产的物资比其他所有参战国的总和还多。事实上,各种机械设备将人类从许多重复低效的劳动操作中解放了出来,通过大规模生产制造提升了效率,互联网本质上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次普遍的效率提升。一切互联网的优势都是效率的优势,互联网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促进这个时代的效率。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必定是是互联网+工业。

《读懂中国制造2025》读后感(四):读书笔记

写于2015年11月

在全球主要大国近年来纷纷高度重视制造业,并用新技术重塑制造业的背景下,2015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该纲领将制造业定位成“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了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15—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2025—2035年,达到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2049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未来十年指导各级政府相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读懂中国制造2025》是中信出版社于2015年11月出版的一本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主题的新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旗下刊物《新经济导刊》编录了包括知名财经专家吴晓波和哥伦比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克力在内的多位经济学家和研究者的评论文章。此外,本书序章即收录了《财经》杂志记者对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专访,书末附有删节版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其他作者有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等政府官员,以及《南方周末》评论员陈斌、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蔡成平等媒体人士。通览全书,本书宣传语“从背景介绍到未来展望,从困局到救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引领‘互联网+’到赶超‘工业4.0’,全方位多角度地收录了来自经济学家、权威媒体、工程院院士、各领域专家,以及相关领域高级官员的剖析和解读之作。内容扎实、数据丰富,更具深度和前瞻性;既有宏观之策,也有微观之见,是读懂‘中国制造2025’权威和必备之作”,算得上是名副其实。

本书分为“背景篇”和“展望篇”上下两篇,共七章。背景篇分为三章,分别为困局、救赎和梦想;展望篇分为四章,主题分别为智能制造、机器人换人、互联网+和工业4.0。

讲到中国制造的困局,本书的作者们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吴晓波掀起的马桶盖风波——中国智识界对于“中国人为什么会到日本排队买‘Made in China’的马桶盖”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见仁见智的讨论。吴晓波直接宣称“物美价廉的时代可以结束了”,虽然也有作者提出在绝对低价面前,“物美”是否可以妥协,但多数作者已达成共识,中国的制造业以往靠“价廉”取胜的战略不得不向追求“物美”转变;也有作者独辟蹊径,为在“物美”方面暂时无可为的小制造商支招,可以在渠道上做文章,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B2C跨境交易,赚取一定的价格红利。更深入的讨论,则涉及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重塑、价值链重整和供应链改进等。关于中国制造的救赎,不同行业的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入手,提出了不同路径,比如,技术创新、精益化管理、人才培养、制度环境改善,乃至就业政策和宏观货币调控,等等。在此基础之上,本书在梦想这一章探讨了“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梦的关系,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建设工业强国,实现全球制造业革命下的中国战略追赶。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新革命,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涌现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与各产业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化。虽然这些概念在中国也很流行,但是许多企业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感。本书在第二篇“展望篇”,着重于体现制造业未来之趋势,收录的文章聚焦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换人、互联网+和工业4.0等方面,作者们结合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厘清,对其实质进行探讨,以期助益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以“工业4.0”为例,本书最后一章不仅介绍了工业4.0的战略愿景和要点、对于中国的启示,而且对比分析了实现“中国版”工业4.0的重要意义以及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以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工业4.0之父克里斯托夫•梅内尔撰写的“中国发展工业4.0大有机会”为结尾,展望了中国制造业的前景。

自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后,今年7月国务院又印发了 《“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发展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制造业发展目标。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读,本书紧跟政府发展制造业的新思路、新观念,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以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