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100字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100字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一):向所有女性安利列夫托尔斯泰

这本书算得上是我看得最流畅的一本俄语译作了,装帧也很合我心意,纸质也好,翻译绝佳,不卖弄、不艰涩,读得酣畅淋漓。

看完第一篇,深刻感受到列翁他站在厌女的立场上,通过文字将自己的保守妇女观和封建家长专制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在另一个角度为女性崛起指明了前路,阅读的过程让我感觉在跟他进行女权主义辩论,阅读体验直接拉满,我愿称之为最好的女权主义作家,恨不得让他复活,再写几本,我甚至要给每一个认为“一个女人不结婚(不生子)就是不完整的”的女性一人发一本列夫托尔斯泰。

看完后面两篇,确实感受到列夫托尔斯泰的功力,这本集子主要还是围绕列翁对于婚姻的看法展开的,包括生育对于女性的影响(而男性“必须表现出同情,但实际上他对于它们一点也不了解”),正如我所说,列翁自己的作品就是对自己观点的最好的批判。当然伊凡伊里奇这篇也讨论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中对于法官和医生这两个职业的关系处理也很奇妙(想到常常会听到医生“宣判了他的死刑”,其实确然有某些相似之处)。

总之这本确实令我感到满意,希望以后可以多看到这个系列的更新,俄文的译本大多晦涩难懂,名家作品又往往有时代上的局限性,也感谢译者老师,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么好的作品。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二):生与死

《伊凡·伊里奇之死》

好友送的一本书,花了三个小时左右读完,很喜欢这三个中篇。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作家,但个人喜好不同,以前对他不是太感兴趣,读完这本后完全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以后要慢慢读他的作品。

人终其一生,无非也就是婚姻家庭,私欲,死亡,这几个议题。所以这三个中篇在读的时候代入感强,也会因为书中刻画的人物而反思自己,《克罗采奏鸣曲》在读的时候就想到爱情神话里吴越说的,我只是出轨一次而已,为什么不能原谅?而男人出轨了就要被原谅。无论什么时候对女性的框行太多,偏见太多,发生这种事一直对女性声讨不一,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男性的过错都被淡化,甚至消失。这始终是不解的议题,是环境和时代的同化。

《魔鬼》的结局有两个,第一个挺震撼的,杀死自己是最高明,如此欲望彻底被杀死,不会再被控制。人有时就很奇怪,越是得不到的充满了神秘,得不到的也永远是最好的。要做到理智主导自身的欲念其实也挺难的,所以我们在修身的路上,不断克服各种烦恼。但还讲究顺心舒心,太矛盾!

《伊凡·伊里奇之死》通过死者的视角来回忆以往,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到真实的自己,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更看到了别人的真实。通过伊凡的审视,其实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一样的,人心自始至终都是如此,名利地位是一等,很多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和面具,千人千面厉害之极,但我讨厌,所以淡泊才是此生的唯一。

不错的一本,值得推荐。

《伊凡·伊里奇之死》读后感(三):是生存还是毁灭,怎样去抵抗心底的魔鬼

对于鸿篇巨制,大部头的小说,我始终读不下去,就像我看不了50集的电视剧,偏爱2小时的电影。这是否与我性格有关呢?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果,不想花费过多的精力。我从中短篇小说入手托翁的作品,这一读,就喜欢上了。《伊凡·伊里奇之死》包含了三篇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魔鬼》《克罗采奏鸣曲》。

三篇小说,都是从主人翁的自述自话或第三人称的描写,属于神神叨叨类的,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入木三分,读着顺畅,心理描写,人性描写都非常出色。

男女的感情世界,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的对比,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本以为随着技术时代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感情方式也随之而变。但是人类的感情方式却不是直线向上的,而是循环往复,不断地重复,跌入情感的漩涡,从幼稚到成长,从青葱到成熟,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托翁的三篇小说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入手,从男性的认知层面去剖析社会方方面面,一方面是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男女的不对等关系,男欢女爱甚是污浊,对于性的了解,这是托翁花了不少文笔描写的,他认为营养过剩,导致欲望过强,或者欲望是需要释放的,释放之后,才能够静心于工作事业中。《魔鬼》中的男人受不了女人的诱惑,走向了毁灭,《克洛采奏鸣曲》中的男人受不了女人的出轨,杀死了老婆,《伊凡·伊里奇之死》他极力保持克制的生活,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到底被癌症杀了自己,他在临死的时候,苦苦地追问,这一生是否过得好,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蒸蒸日上的成果,到头来是一场空,百忙一场,这其中的生命的意义又在何处?最终他认为放过自己,放过别人,给与家人温馨和爱,是为最后一刻的弥补。

我们如何控制自身的欲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呢?书中,令人可怕的是,伊凡·伊里奇的死,没有给他人带来思考,带来的是满盘的利益,他们想的是他死之后,职位的调动以及死的不是他,他们的生活正在继续。这是一种麻木不仁的生活,男女关系的混乱,男孩在十几岁就走向了肉体关系的混乱之中,导致心理不健康,而《魔鬼》中的农村女,更是红杏出墙,不守妇道。这一切都指向人性中恶的“魔鬼”,托翁的想法是人要向善,追求至善至美,与魔鬼作斗争,但人又何尝容易能反抗恶呢,心中的自私自利,骄奢淫逸或暴力等,这些恶的魔力是巨大的,滔天巨浪能瞬时淹没一个人。托翁把这些“恶”给展现出来,当然与当时俄国的黑暗荒淫的不平等社会有关,当社会清明,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病态的现象和人物了。

人在特定的社会里,是要依据社会现实做选择的,当身边所有的人都趋向“恶”时,正如克罗采奏鸣曲》的杀妻子的男人,他多疑,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恶,妒忌又自私,当一切都无法控制时,他采取了暴力解决,但过后的一切,却让他深陷罪恶当中。《魔鬼》中,托翁直接给了我们两个结局,不同的结局,一个是自杀,一个是他杀,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将压垮男主,毕竟这内心的恶,无法从他人身上消除。《伊凡·伊里奇之死》倒是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这是在身体的痛苦中恍然大悟的,这是外力的痛苦作用下的自省,在伊凡·伊里奇自知时日不多时,他选择了放弃挣扎,而是直面痛苦,重新审视自身的意义,抛弃自私自利的“我”,明白人生的些许真谛,回归到家庭以及所爱的人身边。

多少年过去了,人类的精神之基大多保持不变:追求干净、简单、活力、公开、阳光、善良、和美等品质的正向生活。

By冬瓜明

2022082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