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谁?读后感精选

我是谁?读后感精选

《我是谁?》是一本由[德]理查德•大卫•普列斯特(Richard David Pre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页数:4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读后感(一):为自己赋予意义

我觉得《我是谁》是本很好的关于自我认知的入门书,特别赞同的是作者关于自我研究的综合学科理念,将哲学(主观思考)和脑科学(客观研究)放到一起来谈,如果一一去读每个哲学家的专著,实际上很难读懂,脑科学的研究更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我是谁》围绕着“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如何行动,我应该追寻什么”三个方面将过去哲学家、科学家们关于自我的发现和研究一一展开,可以看到,关于自我的很多问题,无论是哲学还是脑科学都没有一个定论,涉及到人的问题仍然是个迷思,可能永远无法分析透彻,但这并不能停止人的思考和生活,就像最后一章里作者就人生意义所说的,“‘意义’并不是世界或者自然的性质,而是典型的‘人的构思’。‘意义’是脊椎动物脑部的想法和需求,因此我们不可能在世界里找到一个‘意义’,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赋予‘意义‘。

《我是谁?》读后感(二):镜像神经原和杏仁体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去向何方?这是个古老的问题,是个去思考后会头疼的问题,或许这就是哲学,让你自找麻烦苦头去探索的去寻求的,答案在哪?我想看完书后每个人会有每个人的答案,引发你的思考已经是此书最大的收益,也是读者最大的收获。喜欢这位德国哲学家用平白的字眼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如此复杂的“我”,从人猿和我的身体和思想上的差别,科普了我们的各种身体感觉和大脑的互相作用,比如我们的同理心来源于镜像神经原,我们的快乐感受来源于杏仁体,用医学解剖式的方式然后我们了解复杂的机体,用更真实的感受理性的为我们呈现我是我,我是哪一个我。科普和启发,探讨和分析,引人入胜的书。哲学不在离我们遥远,不在站在高高的象牙塔之上,它可以被了解,可以被看作我们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们探寻生活和学习的一本指南和词典。推荐推荐。

《我是谁?》读后感(三):知识点/摘抄/笔记

维特根斯坦是飞机工程师,二战时开发医用设备。

支持安乐死的我动摇了,因为“若是准许积极协助死亡,那么我们等于是把一个对‘少数绝望’的状况来说‘最后的’办法变成一个与其他办法无异的‘一般’办法”。维持安乐死半支持半反对的灰色地带,未尝不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要保护环境、野生生物?动机并非鲸鱼等的稀有性或所谓“生态价值”,而应为它们的生命权。它们本身有存活的意图,和你一样。以“人类中心主义”思考环境污染与破坏,是轻率、自私、愚昧又可笑的。

以“神就是无法设想比他更伟大的那一位”论证“神”之存在,毫无意义吧。那充其量就是自我定义,是废话,就像“人是人”,谈不上论证。

2006年所谓“快乐星球指数”中,瓦努阿图排第一,美国排150,若让人选择居所,未必就毫不犹豫选择第一的瓦努阿图。至少我会三思,并在了解了瓦努阿图之后可能仍然选择美国。“快乐至上”某种意义上只是说说而已的谈资,比“知足常乐”更加理想化。现实很复杂。

人生意义:“保持好奇求知心,让你的好主意付诸实现,用生命来丰富每个日子,而不是用日子来堆砌生命。”作者这个描述蛮靠谱的。

《我是谁?》读后感(四):Alleged theories

尼采关心的问题:实事求是的科学见解对于人类的自我认识有什么意义。它让人类更伟大或是更卑微?人类是失去了一切,还是因为更清楚自己而有所得?

笛卡尔的成就:唯有探究出世界在我的思想前面展现何种面貌,才能发现世界“本身”是什么样子。因为我所知道的世界的一切,并不是透过任何客观的鸟瞰,而是单单透过我脑中的思想。

在康德以前,许多哲学家把道德解释为“对上帝负责任”,而一个以上帝悦纳的方式去行为的人就是道德的,其生活就是正确的。然而康德却让道德脱离人对上帝的责任,人应该对自己负责,而非对上帝负责。这就是所谓“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的思想关键。

埃里克·理查德·坎德尔(Eric Richard Kandel)最重要的成就是指出了“经验”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也就是发生改变的突触。20世纪80年代,他发现了一种名为CREB的蛋白质。脑部神经细胞中的CREB一旦被释放,突触之间联结的数量就会增加。坎德尔发现,突触在短期记忆上是更有效率的,而长期记忆的产生却不是经由突触内部品质的改善,而是透过CREB引起的突触之间联结数的增加。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理论的影响在于:哲学的问题必须被当成语言表达的问题去理解和分析,因为人类体验世界的方式总是被他们的语言影响。……人类的语言是一个绝佳的沟通媒介。然而哲学家们却必须借由维特根斯坦认清语言其实并不是通往真实的唯一通道。我们反省到思想和语言的媒介并不能整理真实世界“本身”,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游戏规则去解释世界的“模型”,如此我们才更了解人类一点。

叔本华坚决主张说,脑中的指挥中心并不是理性,而是意志。意志在无意识之下决定了我们的存在和性格,也可以说是“主人”,而知性是它的仆人。当意志自己在做实际的决定和秘密的决议时,都将知性摒除在外;而知性完全不知道在它背后发生的事情。只有意志能告诉我该做什么,而知性的工作就是顺从它。

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认为,人的行为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沟通;而谁在进行沟通,基本上是无所谓的,关键只在于“结果是什么”。在人类的社会中交流的,并不是如细菌般的物质和能量,也不是在脑部中的神经元,而是“期待”。

《我是谁?》读后感(五):游历哲学海洋的出发港

为了合理使用马原课这种“宝贵的时间”,我选择坐在教室后排安静地读《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魔幻而讽刺的地方在于,马原老师也在讲哲学——高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提及一下其它哲学家,贴标签顺便贬低一下,比如叔本华......虽然我们对这种课程的目的心知肚明,无外乎强行灌输意识形态,但若因此误以为哲学极其无趣就是极大的损失了;毕竟哲学领域从来不缺思想的巨人,各个派别各抒己见,每个哲学命题都句句入妙,足够咀嚼。

庆幸的是自己在南京的先锋书店乱逛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被书名惊艳到之后就下单买了。不过不要被标题带偏,“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的讨论并不多。不过书中所有简单的用语以及清晰的思路,成了我读下去的动力,也给我阅读哲学类书籍的信心;当然,这样的话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它的解释清浅,专业性不强、仅适于当作入门书籍,如果(不幸)对哲学产生了兴趣,那就只能用自己少的可怜的智商在哲学这浩瀚的海洋里“遨游”(。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能知道什么?我可以做什么?我可以期望什么?很难相信第一部分已经是全书阅读难度最高之处。第一部分以生物学、神经医学(医学专业术语可复杂了)以及历史角度做切入,简单的介绍了“我能对自己有何认识”这个认知理论的典型例题。这一部分展现了作者Richard David Precht的与众不同(人家可是拿了生物医学大传奖的研究员)不仅对达尔文和《物种起源》这种经典手到擒来,还非常了解现代的神经医学发展,对此我要献上我的膝盖!而第二部分并不是这种nerd模式,关注点是当下的社会热点,如杀人、堕胎、安乐死、克隆、生殖医学、脑部研究等等,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学命题。可惜我们不能拥有绝对客观的认知能力,虽然日常讨论这些话题,但是“优势”意见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如陀螺般沉默下去。如果自己持有多数派的观点,那么每次和身边的人进行讨论只会加强自己的观念;相反,如果自己是少数,像我这种人要么会选择沉默,要么摇摆不定。很难遇到像这本书一样浓墨重彩呈现少数派意见的出版物。每一章都有很多极端的点或者是设想,偏偏就和多数意见、流行观点不同,这样的思考相当另类独特,即使有和自己的三观抵触之地,也是很有意义的思想洗礼。这些探讨了N年的问题本来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但各地暂时都形成的主流观点,但这可不代表大多数人都认同,或许只是呼声大罢了。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愚昧无知;又或许我们的生命如幻影一般稍纵即逝,这些无尽、永恒的智慧已经与我们无关了。第三部分延续了第二部分的构架:神、自然、爱、自由、私有财产、正义、快乐以及人生的意义,庞大的话题依次展开,虽然只是笼统地讲讲,但已经尽了科普入门的使命。作者说我们之所以渴望意义,大概是因为知道”我们有一天会死。”每一天,每个小时、每一秒都在走向死亡。或许我们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即使没有答案,这个过程还是有意义的(。

我认同叔本华的一个观点:由于人是意志的奴隶,因此没有所谓的自由而且更高层次的意义。唯有艺术,尤其是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的乐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