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结构存在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结构存在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结构存在论》是一本由[德] 海因里希·罗姆巴赫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67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5-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结构存在论》读后感(一):终极视角的遗忘

作者在书中反反复复强调,没有什么预先理解结构的规范理论,结构只能从其内部、通过结构的环节得到理解。每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以该环节为立足点对结构的诠释。

然而该书的自身存在就否定了这一倾向,毕竟作者已经一遍地谈论了结构存在论的范畴。“不存在普遍的真理”这句话自相矛盾的,因为它已经普遍地下了判断。

所以,在海德格尔之后的解释学传统是更加遗忘了终极的视角。这是古典形而上学的堕落。

《结构存在论》读后感(二):先行进位

0. 穿插的词典式解说和引用远比正文精彩。另外,这篇记录不代表其中的任何内容有十足的意义:事实上,读者会惊异于罗姆巴赫的自信与雄心,如果他们能首先压抑下撕毁书页的冲动的话。罗姆巴赫的理论恰好有其研究对象的那种优越特征:本身只是一个无,却能够生长得张牙舞爪,并且仅在其自身中有所开显。 1.罗姆巴赫涉及的仍然是那个一再以不同方式出现的想法,即不受本质的制约,内在性本身是不可能失败的,或者说整个逃脱了失败的可能性,因为它就是绝对的在其之中。“作为它自身,它不会消逝;它的消逝同时就是消逝之物的一个变化。”另外,还配上了精确性或个体化这一主题。 2.结构的生成,当然是一种舞蹈式运动:“如果人们更仔细地观察存在论的动态,就会注意到,这种动态是双方面的,运动与反向运动,抢先行为和事后兑现。一个确定的比例会允许一种趋向确定的进一步变动的比例的先行变动;而这些新比例的实现却反过来改变了原先的比例;这个比例从其已经改变的价值出发再次造成了新的对于均衡比例的期待。”而结构的发生点,显然不能再根据一种基础,而理所当然地是一种跳跃。 3.罗姆巴赫突兀地提出了极权主义的问题,但处理得极其含混:诸结构是扩张和对抗性的,这正是其结构性本身。但是如果仅仅说通过结构存在论我们能够理解“排他性和通透性之间的关联”,难道不是太轻巧了吗?在后来谈到政治性时,罗姆巴赫再没有回到这个诸结构的倾轧问题上来。他声称自己提出的“密释学”(诸世界的不可同约性,等等。罗姆巴赫的自信总驱使读者不断去确认他所处的年代)与结构存在论恰好是对立的 ,但从这个问题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4.与上一条形成关联的是,罗姆巴赫谈到了层次,强调诸领域中的确有表面上的超越性关系,并且“宇宙是按照多层次的样式被划分的”,但立刻又重新引入了一种解释,即诸层次是在同一个结构性中得到规定的,教堂尖顶的外部存在是那个观察者的结构整体的一环。“内在的结构特征保持着断裂”,等等。罗姆巴赫提到自由总必须是所有环节的同时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对他来说仅仅是“难得一见”的,而不是有一种必须克服的对抗。根本上讲,对他来说总有一个同一性,即使这样他还强调说应当拒斥前定和谐论。 5.他还同时断言“结构存在论是适用于一切领域的一门形式上的理解学说;其自身并没有又形成一个领域”和“如果批判自认为是不可被超越的,那么这种批判本身就又是幼稚的。结构存在论是不可超越的,就此而言它就是那种自认为不可被超越的思想。”罗姆巴赫还打算取消结构学说在超越体系学说的过程中已经做出的拙劣、分裂的努力,代之以结构存在论。“甚至一切已知的,还有未知的存在论都从属于结构存在论”,等等。 6.与海德格尔形成对比,罗姆巴赫将无聊作为一个存在的贫乏的例子提出来。在这个情况下,无约束的可能性反而失去了结构的精确性,显露出来的是一个固化了的过于敏感而无法忍受自己的境况的自我。因为“基础从来不是通过单纯的决心成为缘在的,也不是通过对某个决断可能性后果中否定性的进行承担的决心。”所需要的是具体的创造力、相即的劳作,等等。 7.“结构既不是一个存在物,也不是一个存在论之物,而是一个根源的升现过程,这个过程先于存在和存在论之间的差别而发生,它超越了这个差别。” 8.然而,体系论扔保有其位置,它们构成了“树干生长的木质化过程”“脊椎动物的骨骼”。“结构上升和降低。它们的降低同时也是上升的前提。它们上升了,这是它们根本上成为结构的前提……健康的结构应该认识到以下这点:它们接受了凝固和硬化的过程,强化了冲突和不和谐的情况:对它们而言异化不是问题。力量就是肯定。结构理论不是和谐学说。”由此,罗姆巴赫毅然将下降纳入结构的一环,“我们将一个上升和下降过程的运动称为时代”,或一个事件,宗教体验及向现实的重新回落在这个意义上是一个事件。并且罗姆巴赫专门区分了下降的多种形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区分中并没有涉及到体系化,体系化只是结构自身的完成之后才发生的事。 9.“信息只是边界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那些对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转化所必需的东西。因此构造体系的技艺其实就是构造多个体系的过程,这种信息理论最终就是体系理论。”随后罗姆巴赫提到了所谓的“第三层次上的体系”,即“在这个连接过程中一个位置上的边界价值的变化能够导向所有位置上的边界价值的变化……在其中修正的过程尽管很缓慢并且充满了张力”,俨然是一位多层感知机的倡导者。 10.第3条已经指出,在不承认真实的结构间的对抗这一点上结构存在论和密释学是一致的。在后记中罗姆巴赫本人也有另一种构想尝试调和两者,尽管这里似乎与他一贯的观点有差异(当然,也更令人信服。)“简而言之,在植物那里所有一切都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必须更为准确地说:它们生活在一个不同的‘自然’之中,比如和动物不同。植物的‘世界’贯穿于动物的‘世界’,不仅如此,植物还对动物进行组织和安置(比如说,使动物作为传播种子的媒介),因此动物显现为是被植入植物的世界中的。”

《结构存在论》读后感(三):【转】王俊:从意识、缘在(Dasein)到结构——海因里希·罗姆巴赫的结构现象学初探

【作者简介】王俊,浙江临海人。德国维尔茨堡大学(University of wu rzburg)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欧陆哲学、德国哲学、现象学、跨文化哲学等。著有:《重建世界形而上学:从胡塞尔到罗姆巴赫》、《作为道路的现象学:从罗姆巴赫到跨文化现象学》等。翻译有:罗姆巴赫《结构存在论:一门自由的现象学》、《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和解答》等。

【原文载于】《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