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摘抄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摘抄

《创新者的课堂》是一本由[美]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 迈克尔•霍恩 / 柯蒂斯•约翰逊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4.9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一):教育的个性化是个世界性问题啊

之前读过克里斯坦森的其他作品,觉得很受启发,这本《创新者的课堂》是作者将之前的理论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具体分析了在教育领域可能存在的颠覆性创新,非常有针对性。在中国家长都要把孩子送出国读书的时候,美国反而觉得自己的教育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自身也面临着如何实现教育个性化的问题。从这本书里,看到了未来的教育要如何的因材施教。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二):被颠覆的教育未来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身为"颠覆性技术"理念首创者,提出的观念绝对是值得借鉴参考的!且他的影响力足矣让众多名人对他的理论进行思考,探索。而这本《创新者的课堂》,从传统教育入手,打破了标准化、填鸭式教育,提出“持续性教育”理念。这对每个节假日都需要补课的中国儿童来说也是种机遇。

阅读本书,能让我了解当下教育的弊端,了解未来的教育形式,且作者身为创新者,提出的新颖观点让我大为认同!即使改革缓慢,但我读过本书后,越发相信这里提出的观点将是未来教育观念创新的蓝图。对未来的教育方法有很多借鉴之处。

且本书的内容浅显易通,绝对属于科普级内容,阅读下来不会有太大障碍,很容易就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观点,翻译的很不错。推荐!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三):撬動教育

教育的首要目的在於,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撬動資源的能力。所謂「撬動」,意指「放大自身的能力」。比如:政治學教的是,如何獲得其他人的支持,以實現某個目標;自然科學教的是,如何獲得自然的力量;計算機科學教的是,如何支配計算機,實現自己的想法……

而目前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在校期間,多數學生並沒有獲得成功的喜悅,而是挫敗。因為分數祇能給處於頂端的少數學生帶來激勵。這倒不是分數的錯,而在於從刺激到反饋的間隔太長(幾周才考一次),且沒有抓住學生的心。

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p006)提到的八種智能,「大多數人只擅長其中的兩三項目」)。要讓學生體會成功的美妙,最好的辦法是去甄別每一個學生的天賦,選擇與他們的智能優勢、天賦才能、學習節奏相匹配的教學方式,有針對地強化這些天賦。而且這才是學生最習慣的理解方式。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內在動機驅動」和「模塊化教學」。

當然,教育改革的阻力很大。這些阻力來自整個教育體系各個方向上的牽制(p012)。而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不要正面強攻,而是迂回包圍。把目標鎖定在「潛在消費者」(如:對某些課程感興趣,但學校沒有開設,有這樣需要的學生;或者補習生),並打造「協作網絡」降低學生獲得教學資源的成本。從而擴大市場,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變革」。

而在線教育的出現恰好迎合了這些需求:

1. 可以定制學習需求(打散了課程設置,且進度可由學生自行把控);

2. 學習成本低;

3. 細小粒度的反饋,帶給學生更多的成就。

在線教育下一步的趨勢:

1. 個性化的輔導、引導、評估(已經出現,如,真人外語教學);

2. 項目式教學(進一步拉近從學習到運用的距離,整合所學與過去的經驗,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3. 交流平臺;

確實,是時候改變了。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四):书评怎么还要标题?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的生存技能和理想价值都需要教育过程来实现。

但是,人与人之间到底有没有不同,答案应该是有的,那么不同之处在哪里,教育应不应该去迎合这些不同,如果要的话改怎么做

由于基因,最早期成长环境,和后来持续的生长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千千万万个不同性格特点,智力偏好类型,得到鼓励和允许发展的,得到打压和未允许发展的能力类型的个体,对于这些如此不同的孩子应该是统一模型下无差别教育,还是充分研究清楚个体差异之后个性化教育,答案我想应该是,统一无差别教育是最经济的模式,而个性化教育应该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不应该形而上的把这两种方法推向极端,至少眼下还做不到

在此之外,是不是还有折中的办法,我想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下那些廉捷可行的,基础性,通用性的教育方法,比如推广阅读,现在阅读在学校里被称为课外阅读,这个叫法让我很难过,这给留下不好的印象,一是阅读似乎不属于正规的教育,不入流的玩意儿,二是课外的东西,可有可无。我觉得学校现在这种做法真的是在荼毒学生,我觉得阅读经典的益处是全方位的,做人,做事,使人思维敏捷,思路通达,极大的提高智力,还可以很早就养成正确的人生观,总之百益而无一害,我实在想不明白阅读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被官方教育冠名以课外阅读,我觉得应该在语文课,数学课,物理课等之外专门成立一门阅读课,唯有如此才能为阅读立下强大的威信,让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才能真正带动课外阅读蓬勃发展,慢慢的从课外阅读变成它本来的面目,就叫阅读,因为阅读就是阅读,没有什么课内与课外。

说起阅读特别让我想起了农村及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因为后来我知道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重视阅读教育了,但是农村孩子本来就是见识非常短浅,却又最蔑视阅读,殊不知阅读的最大益处就是增加见识,这非常重要,我们知道我们的能力来源于做决策的能力,能做正确的决定就是能力高,做错误的决策就是能力低下,可是我们做决策需要在大量素材基础之上的比较,归纳,推演等等一切智力活动的运作,但是你连素材都没有,有也是少得可怜,你如何保障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没有正确的决定,下一步会走的更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贫穷与愚昧代际相传,唯一可以大幅度改善这种状况的是阅读,却被官方教育给切断了。

这是折中方案之一的阅读方案,我认为比较可行,那么还有没其他的呢,我认为还有一种,就是老师通过认真备课,科学谋划提高讲课效率,每堂课留三分之一时间让学生们分组学习讨论,以提高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这在以后走向社会会用处极大,而且本身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这在营销上叫做社交营销,如今这种营销势头正如日中天,烧遍所有企业,就是因为顾客(学生)有喜爱与人交往的天性,利用好天性化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正是本书所讲的变外部动机为内部动机,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人性教育理念下的积极尝试,我想只要认识到位,确立中心指导思想,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可以有无数种

既然显性的无差别教育弊端多多,未来的个性化教育又远远没有来到,不如让我们以此书为启发,先行做出一套折中教育方案出来,我认为这将是极好的

《创新者的课堂》读后感(五):学校教育的颠覆式创新

学校教育的颠覆式创新

《创新者的课堂——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教育》, 这本书和《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在内容和观点上有重叠一致的地方。《创新者的课堂》是 Clayton M. Christensen和Michael B. Horn等人合著,《混合式学习》是MichaelB. Horn和其他人的合著。Clayton M.Christensen和Michael B. Horn都是创见公司(Innosight)的联合创始人。

阅读《创新者的课堂》这本书之后,让我了解到以下一些问题

1. 作者眼里的颠覆式创新是指什么?

2. 作者在思考和尝试解决什么教育问题?

3. 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1.什么是颠覆式创新

这本书所指的“颠覆式创新”,又称为“颠覆式创新理论”,是有特定描述和定义的一个概念。

“颠覆式创新”英文是Disruptive Innovation,与“颠覆性创新”相对应的是“持续性创新”,其英文为sustaining innovation。

什么是颠覆式创新?书中写到:“颠覆式创新不是在已有的竞争市场上沿着传统的发展路径持续创新,而是通过带着不足以与之前匹敌的产品或服务打破原本的发展轨迹。”(其具体模型图请参阅原书)

书中举了多个例子来解释什么是颠覆式创新。有两个例子我印象比较深刻。

第一个例子是个人电脑作为一种颠覆式创新的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台小型计算机(是相对于占一间房子那么大的大型计算机而言)价格也不菲,约20万美金,而且是供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使用的。当时的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简称DEC)是最负盛名生产小型计算机的公司。但是最终,这个公司倒闭了,完全被产生个人电脑的公司所淘汰。苹果公司就是早期个人电脑的先锋者之一。他们最初是以玩具的形式,向小朋友销售苹果的lle系列电脑。

在这个例子中,早期苹果产生供小朋友使用的类似玩具的个人电脑,与DEC的小型计算机不在同一市场上竞争,即不是在已有的竞争市场上沿着传统的发展路径发展。这种为小朋友提供的玩具式个人电脑,在性能功能上不足以与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小型计算机比较。小朋友是一个全新的用户群体。所以,当为小朋友提供个人电脑时,打破了原先小型计算机市场的发展轨迹,创造了新的轨迹。所以,相对于最初的小型计算机的发展,个人电脑的发展,是一种颠覆式创新。

第二个例子给我的印象也特别深,讲的是最早唱片行业的发展。当时的留声机唱片录制的先锋RCA Victor公司,他们没有白费力气去研究怎么让唱片听起来比听现场音乐会的感觉还要好,没有把留声机和唱片拿到音乐厅去卖,而是卖给那些根本不会去音乐厅的人,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播放想听的音乐。这里请注意,“那些根本不会去音乐厅的人”,就是音乐市场的新轨道。

2. 作者所思考的学校教育问题

作者认为,现存的公立学校系统没有能力针对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这是由公立学校所处于的紧密相互依存的社会系统结构所致。“总的来说,如今的教育系统是在视标准化为要义的时代背景下建立的,”“培训教师的方式、对学生的分组方式、课程设置的方式以及校舍的设计安排,都是为标准化而设计的。”

作者指出,以电脑为基础的学习具有颠覆性的可能力量,但是,目前基于电脑的学习,主要用在了服务原来学校所提供的标准化教学服务上了。

因此,作者的观点,“学校需要一个新系统”。每个学生都不同,他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方式途径都不同,学校如何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呢?

3. 颠覆式创新如何改变学校教育

作者认为,由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转向以软件教学为主导的颠覆式创新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电脑为基础的学习”,或是“在线学习”。

在这个阶段,软件开发成本高,只适合某种类型学生。而且,软件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各个学科中传统主流的方法。但是,不同的是,在线学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步调和进度。

第二个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

在这个阶段,软件已经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各种学科。并且,对于个人导师又产生颠覆,导师的选择,不受地域和财富的限制。

这种教育颠覆的新市场在哪里呢?作者认为在美国还存在电脑技术大有可为的未消费领域和一些毫无竞争存在的市场。作者做了一些举例。如:

大学先修课程——即为高中生提供大学课程;

规模小的学校常常也是在线学习的不错试点;

城市中的贫民区的中学也是以电脑为基础学习的目标市场;

还有在家学习的孩子;

还有需要补课的学生;

作者认为,所有的颠覆式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颠覆首先要在一个全新的“竞争市场”中创造消费。在这个市场里,技术提升,成本降低,提升的技术从原先的竞争市场开始应用到新的竞争市场中。具体到学校教育中,即先是从传统整齐划一的课堂到在线学习,然后很快转化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技术。

那时教师干什么呢?“教师不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年复一年的统一课堂上,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帮助学生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教师更像是教练或者导师,帮助学生发现对自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的电脑实时数据,指导和激发学生来学习。”

但是,这种转变既不是爆发式的也不是即刻发生的,而是开始很慢,然后会急速加速,最后接近100%的市场份额。

最后,让我们都来畅想一下,当有一天,现在的标准化教育教学主流,完全被教育的颠覆式创新逆袭,完全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那时的学校教育系统会是什么样子?教材如何编写和提供?教师又是如何教育和培训的?学习测评又是如何设计和实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