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会告别读后感1000字

学会告别读后感1000字

《学会告别》是一本由彭小华著作,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会告别》读后感(一):对死亡的礼赞,是为了更深地体会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探讨的问题,在中国曾经是比较忌讳的话题。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死亡”,尤其是正视自己的“死亡”。作者在书中以家人、朋友等的事例切入对死亡的探讨,同时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人们在不同时期对死亡的态度。观点冷静、客观,理性,宛如一位亲密朋友,坐在对面娓娓道来,循循善诱,喻理于事。她平静的语调像在跟你谈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丝毫没有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的感觉。我的感受是,读完之后,觉得“死亡”真是一件平常事,心里对它储蓄已久的恐惧,就算没有完全消失,也至少消失了一大半。甚至真的相信,“死亡”并非一定要以痛苦和悲伤的形态发生和存在,如果我们能从更高的境界去认识和理解死亡,从更丰富的角度去感受死亡,那么,死亡也能以充满美好、善意和温暖的方式发生并存在。

读着这本书,不由得想起我在某个平静的日子里托付同事在我葬礼上的发言。含泪地笑着告别,难道不比号啕大哭着告别更能让生者对逝者充满怀念?这本书的确能从某种程度改变我们对死亡的认识,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新的死亡观,让我们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境界得到升华,让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学会告别》读后感(二):凡人终有一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蔓延使中国陷入停摆,大多数人被封闭在家中,对疾病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急速蔓延。在这一时期有数据证明,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订立遗嘱的年轻人数量迅速上升。说明即使是年轻人,也大多开始认识到,死亡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近在咫尺。

新冠的发生,使我开始认真思考死亡这个每个人都终将面对,无法逃避的问题,随后感觉到,我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和关于死亡的教育,都远远不够,我们忌讳于谈论死亡,在禁忌之中酝酿出对死亡极大的恐惧,乃至对死后世界的恐怖想象。所以当我们面对疾病与死亡时,往往会陷入焦虑与痛苦,不可自拔。

而《喜悦的告别》一书中,作者引述的关于死亡意象的描写,与传统的描写大相径庭,也把我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张开白帆的船,清晨的微风伴着它,驶向蓝色的海洋”,“活着的亲人在此岸目送船驶远,直到离开视线,而在大洋的另一端,则有人为船的到来欢呼”。我第一次感觉到,死亡并非纯然的悲剧,也可以是一次平静的,乃至充满诗意的远航。

书中不仅通过对死亡的讨论,让人重新思考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性质,如何谈论和面对死亡,而且有着丰富的案例。这其中,既有作者本人的切身经历和思考,也有作者的其他亲朋好友,包括医生的经历和建议。医生作为直面死亡的职业,在面对生死上更为豁达,书中的刘医生的生活哲学“好好活,快快死”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改变死亡观念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阐释了善终的艺术,从医学伦理四原则和善终的标准与主题等大的原则,到如何与亲人沟通建立生前预嘱、如何选择医院和医生乃至如何善后。我认为,滋生恐惧和焦虑的正是无知,而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什么是善终,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善终。

凡人总有一死,我们终将面对死亡,自己的和亲朋的,我们也终有一天必须在生或死、延续治疗或放弃面前做出自己的抉择。对于这个问题并不存在正确的答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阅读和思考,在死亡面前保持冷静和勇气,尽可能地做出更好的抉择

《学会告别》读后感(三):总会离开,所以抓紧现在

《学会告别》的作者同时也是《最好的告别》的译者,后者作为经典畅销书籍已然揭示了临终前的过度医疗对患者人格尊严和自主性的打击损害,对于缺乏死亡教育的中国读者来说是正视死亡的垫脚石。然而《最好的告别》始终是更侧重于美国医疗环境下的科普读物,美国和中国的人均医疗资源仍有明显的差距,对医疗行为的认知也并不在同一个阶段(经历过高峰之后,美国目前在医院死亡的人数已经下降到20%左右,而我国在医院死亡的人数正处于增长期),其中更掺杂着中国社会舆论对亲属放弃临终医疗的较复杂的道德压力,我们仍然迫切需要一场立足于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告诉我们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这件事,可以更好地做些什么。

波伏瓦在《安详辞世》中追忆母亲从患病到逝去的过程,其深情、克制的文字却让读者为之心碎。其中反复出现的对病患进行病情隐瞒、即使没有治愈希望也仍旧采取积极甚至激进的创伤性医疗手段,这些至今仍然司空见惯。虽然明知会导致患者更加痛苦,然而我们习惯了“延长生命”,尽管这看起来更像是在“延长死亡”,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期待,医生同样难以启齿那句“没有办法了”,我们大多数人甚至没有听说过何为善终治疗,同样也大多不了解国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有大约80%是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我们自问不愿意在临终前浑身插管被喂饲营养以暂缓死亡,但会将此作为“孝”来赠予亲人;我们有勇气让亲人承受无谓治疗的痛苦,然而我们无法直面内心真正的责任——归还病患本该有的自主、自尊和体面。

作者本人曾在医院图书馆长期工作,接触大量病情咨询同时也翻译了许多海外医学科普著作,本书正是结合了作者家人的亲身经历、所接触过的病例以及海外学者前沿研究所撰著而成,并反映了作者相当的死亡观,对于何为善终、如果善后、怎样定义死亡等问题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充分的讨论和建议。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医疗地”、“技术地”生存而非生活着,如果我们能够提前做好临终规划,不仅规避了无谓的过度医疗,也可以避免将医疗决策交由亲属、对亲属造成的心理负担。我们之所以有充分认知和思考死亡的需要,正是因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给死亡加以自己的定义,死亡可以是博尔赫斯那句“就像水消失在水中”,死亡也可以是“战斗结束了,完成了”,正因为死亡给生命设了不可跨越的限度,人类才有驱动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难以复制的奇迹,才愈发珍惜生命的尊严、喜悦、万般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