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被驯化的大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驯化的大脑》经典读后感有感

《被驯化的大脑》是一本由[英]布鲁斯·胡德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驯化的大脑》读后感(一):被驯化的大脑(解读版)

大约两万年前,人类的大脑开始萎缩。到现在已经少了一个网球的大小了。显然把大脑的大小当成智慧的指标是不对的。 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计划,计划实际上是一种节制。 人类进化过程中,渐渐超越F4: 逃跑fleeing 打架fighting 进食feeding 通奸fornicating 被训驯化的大脑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亲善的社会中,但出于政治 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原因,对待敌人的手段是毫无底线可言的。 人类一旦进入群体去就会产生偏见,这跟《乌合之众》的观点不谋而合。人们一旦认为他们属于某个团体,就会受群体心理的影响。 大脑如何支配人类的的社会需要? ——不社交毋宁死。 被驯化的不完美之处就在于对权威的盲从。 人的发展就是为了达到更高的驯化水平。 20167.6. 60于昆明大绿水河

《被驯化的大脑》读后感(二):此生追求...

就像听老师讲课,追踪老师的思路很重要。有的老师喜欢讲一个知识点举一个例子,如果不能及时匹配知识点和例子,联系前后知识点,最后结构模糊不清,知识点散落一地。就像读这本书,本应读完每一章都对思路略作整理,事例有助于理解,也会使观点片段化。

一共六章,分三方面讲述人类的驯化过程,由现象佐证结论,结构大致如下:

《被驯化的大脑》读后感(三):被驯化的大脑-流行观点拨云见日

两个感受,第一,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向的书籍;许多优秀的观点会通过碎片化的方式传递出来,不一定非要通过纸质媒介。比如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就发现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在微博或者微信等媒介上接触过。

事实上,本书给我最新颖的观点也是他想要传递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在驯化别的生物和大自然的过程中,也在进行自我驯化,使得人更适应于进行群体生活。只不过有的人是主动驯化自己,有的人是被动被驯化。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再去理解人的性格差异就不仅仅是在社会学上了,还在进化学上。还有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将人的童年期比喻为驯化期,不停地教小孩子东西其实就是不停驯化小孩,使他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这个角度看待教育,无论如何显得视角就很高了。接受了这个设定也就像是接受了任何生物的进化动力都是繁殖一样,理解事物的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第二个记忆深刻的点是任何东西都是人格的延伸,类似于youarewhatyoueat,不管是你穿的衣物、观看的球队、喜欢吃的东西、住的品位,事实上都是人格的延伸,所以慢慢品味一个人就会变得非常有趣,而且借助于此,甚至可以对一些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所以蔡康永说的话就非常好理解了,你可以质疑一个人,但是不要质疑他喜欢的东西。

《被驯化的大脑》读后感(四):协作是人类最重要的属性

胡德教授借用“驯化”一词,指代人类从鸿蒙时代的丛林走向结社合作的过程。他对“驯化”的定义是:在可接受的行为范围之内,人类之间协调、合作和共同生活的相关技能。

人类为了走出荒蛮的匮乏,进入文明的丰盛,产生了沟通、生产、教育等等高级需要,超越了动物的F4需要[逃跑(fleeing)、打架(fighing)、进食(feeding)、通奸(fornicating)]。而人类在婴儿期就表现出了与动物毫不相同的对于沟通交流的天赋——作者将之喻为预装了操作系统。人类巩膜的进化也为他人提供了解读眼神的便利,成为了有利于群体内沟通的互惠行为。

后天性状的遗传在某些时候也是可能的,这是现代表观遗传学的内容。表观遗传学的理论是,后天环境会影响基因性状的表达。解释了环境是如何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基因的运作的,拉马克在这一方面并非谬误,相反可以作为达尔文理论的补充。

前额叶皮层是管理者中的高层,会用热处理和冷处理两种方式调节人类的冲动。F4需求让我们活得更久、多子多孙,但同时,我们区别于动物的是大脑中的自我抑制功能,它让我们与同类和谐相处,守住一个驯化的人类社会的社交准则。

驯化的大脑让人更容易接近人群,但人类的诸多麻烦却是在进入群体之后。我们一旦成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后就会产生偏见,将自己和其他团体区分开来,一些群体的领袖会让他们相信,他们仇视另一个团体仇视得有理,“人们做一些大错特错的事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做得对”。

上万年进化获得的社交技巧在今日被我们高度集成和施展在了一方屏幕之中,我们扔掉了一些传统手段,比如眼神,我们削弱了一些手段,比如语言,我们也发明了一些新手段,比如配合颜文字的聊天礼仪。在一个个社交平台,全世界被史无前例地连接,理解包容、共享精神、利他主义,互联网精神似乎正沿着人类大脑进化史将其主旨发扬光大。

《被驯化的大脑》读后感(五):人工智能时代大脑如何被驯化呢?

大脑的驯化可分为主动驯化和被动驯化。

主动驯化当下最流行的应该是“刻意练习”、“10000小时理论”、“微习惯”和“XX天习惯培养”。

而被动驯化,在《人类简史》中有一个颠覆人们观念的观点:小麦驯服了人类。一万年前智人开始放弃狩猎和采集,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小麦照顾起来,处处麻烦。

当时智人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推、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腰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新的农业活动需要大把时间,所以,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小麦驯化了我们。

在将来不久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大脑会被如何驯化?我们要如何主动驯化适应人工智能,而又是如何被动驯化的呢?

我想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主动驯化原则是:向人工智能提供策略和方向、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驯化。为人工智能提供策略和方向这个好理解,但是要做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太难了。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除了拉撒睡需要人自己做之外,其它人工智能都能帮助实现,不用我们自己动手。目前我还真没有想到人工智能做不到的事情。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是如何被动驯化的呢?人工智能几乎能解决我们生活上的所有问题,慢慢地,人类成了人工智能圈养起来的动物,有点像我们现在圈养家禽一样。“家禽”的节奏就是按时吃喝,想睡就睡。那时候我们会被驯化得越来越懒、越来越傻、越来越不值钱吗......

那时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是不是有点太悲观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