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美]曼瑟尔·奥尔森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同在屋檐下的逻辑

首先,我得跟你说清楚,看这篇书评纯粹是浪费你的时间,你最好看到这里就“后退”去看别人的评论。

这本书是国产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安迪喜欢的作家写的书,所以我买来看完了。

奥尔森教授关于集体行动中“搭便车”现象的说明,也可以用中国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来打比方。我想到了我截止到目前为止的五段“同在屋檐下”的经历。

第一段,在初中。初中三年我都住学校宿舍。一间房里六张床,每一年的舍友都在变。在搞卫生这件事情上,没有一个人是认真搞的。我想给自己颁个奖,但我也不满意我搞的卫生。

第二段,在大学。我大四上期中段就只身来了深圳,和三位舍友相处的时间不到四年。有两位大侠从来都不主动也不去刷厕所,我对她们可谓“恨之入骨”。阳台的卫生我也包了,也许在她们眼中,我是个喜欢搞阳台卫生的奇葩吧。我不想说,我每次搞卫生的时候都在心里默默诅咒她们。

第三段,是第一份工作的值日。第一份工作在厂房里上班,所有的非销售员女员工都要搞卫生。具体内容不赘述。这次,我终于遇到比我还认真搞卫生的人了。心中曾闪过佩服,后来又觉得不该如此。“为什么不换个工作?毕竟要求财务去搞厕所卫生的工作并非多数啊。”我时常这样在心中默默念叨,却直到公司要搬到更偏远的厂房后才下定决心离开这个“鬼地方”。

第四段,和第三段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第一份工作公司提供的宿舍。一件小房间里四张床,偶尔满员,多数情况下是两个人,有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不堪回首的岁月,总之,隔壁卫生间的卫生我包了。

第五段,是现在,我和一对夫妇合租一个小套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小房间。人少了,卫生状况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我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厨房呢。

人少一点,可供观察和参考的对象就少一点,做事的专注度也就更高。搞卫生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基本上你有手有脚有工具就能做好。我知道比我懒的人,总会遇到比他们更懒的人。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二):就是一篇 存起来的读书笔记

作为经济学系列丛书,第一章开头开始,确实有别于法学著作的读书进程,更费时间也更耗脑力去理解其每一步论证的关系与逻辑。本书的书名很好的概括了其特征和其所想要论证的主要内容,逻辑性可以说是本书的特点了,用一套没有漏洞的逻辑推论推翻一个看似并无问题的观点,并围绕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对其作出延伸推衍出更多有关于集体行为的理论,也将其所反应的现象和其体现的规律触角伸到了政治领域和我们的生活。所以本书,除了其本身的经济学特点,其所有关的专业性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人们,依然能起到很好的启发思考作用。

本书一来就对著名的“集团理论”进行了逻辑严密的批驳,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论断乍一看无论是从生活角度上还是从一般的逻辑来说仿佛都无懈可击,处在集团中的个体为了所处集团的共同利益付出努力,很多时候我们都少了对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个别单词加以推敲的尝试和努力。个体、集团、共同利益,仔细区分这其中概念的关系度,曼瑟尔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以“理性人”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就将集团理论从逻辑上推翻了,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而个人付出努力一方面不能保证获利可以使其在扣去付出的成本后仍然有所收益,一方面由于集团大小因素的影响,个人是否愿意付出努力还要考虑“搭便车”等现象的出现。“成员对集团利益有着共同兴趣,但却对要付出的成本没有共同兴趣”所以集团理论与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这一假设是矛盾的,暂不说是否完全不正确。

紧接着作者又将集团理论的适用对象进行分类。有根据地区分大集团与小集团,因为大集团中个体付出难以形成较大影响,所以个人付出成本与其所受利益不足够吸引其付出努力,而且无论他是否为组织出力,他都能享受其他人带来的好处(搭便车),所以集团理论在大集团中没有较广的适用性。但并非完全否定,后期作者也提出了更多适用于大集团的规律,如何提供一些非集体物品来吸引潜在成员的加入,也列举了在社会生活中,国家作为一种大集团的表现形式,其税收也是通过非自愿的方式收缴的。进一步论证了在大集团中集团理论的存在值得怀疑。

但不同于大集团,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任何集体物品以外的正面诱因就会给自己提供集体物品。而且在成员规模不等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不等的集团中,集体物品更容易被提供。但集团成员不会以符合他们公共利益的水平来提供集体物品,所以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而这其中也能通过逻辑推理加上经济学知识得出“少数人剥削多数人”这种现象。作者不仅能进行经济学分析,也将生活中的小国家盛行中立,大国不成比例分担多国组织等政治现象联系起来,可见此书的实用性,确实为看待问题的本质提供了视角。大集团与小集团的区分,在我看来是本书比较着重的区分之一,作者同时也对排外集团相容集团等做了比较,得出在垄断市场和竞争市场中不同的成员面对市场的不同举动。从集团理论的适用入手,作者进一步给出了在不同集团不同市场中更科学的经济方法,激励机制等。

在我看来第一章是整本书后续分析的基础也是整本书逻辑的起点与基点。而后作者从一二章逻辑推演继续延伸,以公会为例,得出“某一形式的强制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而后又将其理论用以分析国家理论涉及政治领域。

整本书并不繁琐,其所包含的逻辑线条清晰明了,虽因为其较强的逻辑性要求在读书之时全神贯注加以思考所以耗时不少,但本书本身可以说十分精炼,虽然围绕集团理论展开,但没有在阐述之时过多赘述,每一条逻辑都完整而简洁。充分让我们体会到经济学分析的有趣,又能将经济学所得拓宽范围,以生活为例多领域的揭示了许多现象本后的本质。不仅是经济学专业的读物,也能普通人成为开拓眼界锻炼思维的启蒙之作。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三):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困境

这本书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本书的主要论点在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进行了比较清晰的阐述,即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组织起来采取合作行动,尽管作为一个集团它们有理由这样做。(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这里只要求集体中的成员做“理性”行为。然而小集团是例外,小集团比大集团更能增进共同利益。小集团与大集团有质的不同。

这一论点是作者进行对传统理论的两个问题的辩驳后提出的。作者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传统理论的两个缺陷:一是传统理论认为大集团会以与小集团相同的方式采取行动实现某种功能。

二是传统理论认为意见完全一致就可以实现集体目标,也就是说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的倾向。

对于第一个缺陷,作者在第一章进行了反驳。他利用经济分析的工具证明某些小集团不用靠强制或外部的正面的诱因就能给自己提供集体产品。大集团的观点不能适用于小集团。

对于第二个缺陷,作者明确指出了这种论断的完全错误。他认为较大的集团不能增进自身利益,在第一章中他提出了三个独立的原因:

一是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越小,集团获得的集体物品的数量越低于最优水平。

在小集团理论中,奥尔森教授分析,最小的集团里集体物品的提供一般也达不到最优水平。原因:一、由于不能将其他成员排除在对集体利益的享用之外,一个成员只能获得他支出的费用所带来的部分利益;二、成员能够免费地从那人那里得到集体物品会削弱他自己支付成本来提供那一物品的动力。

由此得出,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二是集团越大,越不可能出现可以帮助获得集体物品的寡头卖方垄断的相互作用。

三是企业越大,组织成本越高,在获得任何集团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越大。

总而言之,集体利益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不论是否付出成本,都能够均分利益,也就是“搭便车”现象。主要由于这种性质,如果成员作为“经济人”都做出了理性行为,大集团一般不会为自己提供哪怕是最小数量的集体物品,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在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之外,奥尔森教授还分析了集体利益的种类。一是“相容性”的,二是“排他性”的。而集团的行为排外或相容取决于集团寻求的目标本质。

“排外的集体物品”:市场条件下的集体物品。逻辑链是,“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得到的收益数量固定有限。

“相容的集体物品”:非市场条件下的集体物品。逻辑链是,集团扩大——集体物品供给自动扩大。

也就是说,相容性集团更有可能实现集体共同利益。

但“搭便车”问题仍是难以解决的。于是奥尔森教授在第二章提出了一种“选择性激励”机制:进行独立的和选择性的激励来使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体的行动。具体来说:惩罚不承担成本的人,对其进行罚款或批评;奖励承担成本的人,给予他额外的收益。

奥尔森教授在一二章阐述完主要论点与解决策略之后,在后面几章着重研究大集团,试图证明美国的许多大型经济组织不得不建立特殊机制来解决大目标带来的成员吸收问题。

本书三至六章论述了工会制度、国家和阶级正统理论、压力集团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在这四章中,作者分别肯定了集团强制、政府干预对保证工会稳定、维卫员工权益的作用,批判了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 ,剖析了多元论和无政府观念对压力集团理论的实现造成的障碍,强调了游说组织在推动集团“大成员 ”进行集体行动、实现集团利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奥尔森教授认为“选择性激励”的机制并不能帮助大型组织完全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因为不仅仅是“搭便车”心理,组织成本的增加也是大集团无法实现共同利益的原因,“有选择的激励”势必会增加组织成本,且其成本的增长与集团规模的扩大成正比。正因如此,本书不仅仅阐述了“集体行动的逻辑”,更揭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四):一些想法

1. 理论前提

作为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经济学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的整套理论自然离不开理性选择理论把人视为追求自我利益的“经济人”这一大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奥尔森的集团理论也认为“集团”中的个人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的。但同时,奥尔森并没有只考虑到个人的经济利益,他将社会激励也包括在了选择性激励之内,并在书中以国家为例,指出:“组织的一个最重要的类型——国家——可以用来检验这一反对意见。爱国主义可能是当代忠于某一组织的最强烈的非经济动机。”但随后,奥尔森通过税收证明了国家也依然需要强制性手段来维持自身,集团中个人不会出于非经济动机而为共同利益付出代价。

对此,有人提出异议:·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斯特罗姆反对奥尔森把人建立在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上,他认为理性选择的行为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她倡导我们选择第二代理性选择模型,即用有限理性的和德性的行为理论来替代理性行为理论【1】。

陈老师在课上提到一个观点:涉及到道德层面的东西就不是社会科学要考虑的问题了。但其实我目前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在我看来,要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解释这个世界,甚至改变这个世界,就不能把“经济人”和“道德人”这两个层面分隔开来看,否则不论是哪种单一的视角都可能造成偏颇。这一点似乎和马克斯·韦伯等人阐释“理解的社会学”等概念有类似之处。如果忽视道德、价值的作用,用完全理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行为,是否是一种回避问题的表现呢?

2.集团的分类

奥尔森后续对大集团、小集团等做出的一系列判断都建立在他对集团做出的分类这一基础上。

首先是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出的区分。传统集团理论认为,大小集团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功能的规模大小有所差异,但奥尔森通过一系列技术论证对此做出了反驳并得出结论:“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低于最优数量【2】”、“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3】”。这也成为了整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

随后,在“1.6 集团的分类”这一小节中,奥尔森指出:“在与市场集团的寡头卖方垄断相对应的大小范围中,有两种独立的非市场集团类型:“特权”集团和“中间”集团。“特权”集团中每个成员或至少其中的某个人受到激励提供集体物品,即使他得承担全部成本。······在“中间”集团中,没有一个成员获得的收益的份额足以使他有动力单独提供集体物品,但其成员数量并没有大到陈元件彼此注意不到其他人是否在帮助提供集体物品。······原子式集团在非市场条件下的相似物是很大的集团,在此称之为“潜在”集团。【4】”奥尔森在这里提出了三种非市场条件下的集团:特权集团、中间集团、潜在集团,也是本书之后经常提到的三个概念。

3.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批判

奥尔森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阶级的理论与其假设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理性、自私的行为不相一致【5】”。我的理解是,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看法与奥尔森的集团理论是有矛盾的:工人阶级如果发动革命,谋求集体物品,代价可能是失去生命,而按照奥尔森的看法和马克思自己的预设,革命将是缺乏动力的。我认为,这里问题好像又回到了我们第一点提到的“理论前提”。马克思通过经济因素来进行阶级分类,将阶级行为视为功利、理性、追求利益的行为,那在从个体的工人“升华”到无产阶级,动力从何而来?

我认为,工人阶级难以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发动革命、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这两者并不能代表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首先要考虑历史环境的问题。19世纪的西方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阶段,我们首先承认不论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会考虑自身利益、做出理性行动。对资本家来说,自身利益是追求更多的利润,榨取更多工人的剩余价值;对工人们来说,自身利益是获得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环境等等······但工人生活条件艰苦、劳动异化、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同样也是现实。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真实的处境,就很难替他们做出如何行动的判断。当压迫和剥削愈发强烈的时候,“理性”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这已经不能只用“经济人”的说法来解释了。

其次是理论和现实的差异的问题。马克思阶级理论也好,奥尔森的集团理论也好,说到底实际上还是学术层面的思考,真的要落实到现实中是需要桥梁的。以“阶级意识”为例,我们不能将工人本身无法有阶级意识这一现象归结为“阶级意识”的理论本身出了问题,这样实际上只是在理论层面兜圈子,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工人们了解什么叫做“阶级”、什么叫做“无产阶级”、什么叫做“阶级意识”。因此,奥尔森对马克思理论逻辑的驳斥也同样是有问题的:工人阶级考虑自身利益固然没错,但他们无法采取阶级行动的原因究竟是阶级行动有悖于自身利益,还是他们漠然地接受了自己的苦难、异化和被剥削,无法“破局”?在我看来,马克思对工人阶级的“要求”和他预设的理论前提之间的矛盾是一种理想状态和现实处境之间的张力,这不代表着理论的谬误,恰恰相反,这代表着理论的指导意义和发展方向。

【1】郑子峰. 集体行动理论的困境与出路——读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J]. 南方论刊,2011(6):42-44. DOI:10.3969/j.issn.1004-1133.2011.06.013.

【2】《集体行动的逻辑》[美]曼瑟尔·奥尔森著 陈郁 郭宇峰 李崇新译 格致出版社 P25

【3】P35

【4】P34

【5】P10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