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世界史(第1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世界史(第1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世界史(第1卷)》是一本由孙隆基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世界史(第1卷)》读后感(一):第四章读后

第四章是专门讲中国文明起源,孙教授批判了一些问题,但是也没有任何的建树和梳理。而且,批判的靶子有些也很奇怪,拿出了一些本就有问题的论点。

应该说,中国文明起源现在还是处于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细化和整理。比如二里头,江汉文明(石家河等),神木石峁古城都还在深入发掘和研究中

又:文中出现了多次“马家滨文化”,这应该不是编辑弄错的吧,应该是“马家浜(bang,不是bing)文化”。

《新世界史(第1卷)》读后感(二):全球视野下的世界史

人们阅读传统的世界历史教材或书籍,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编撰倾向,即皆以国家为单位书写历史,比如通俗意义上的“古代阶段”,就是从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开端,渐次古埃及,古希伯来,一路写到古印度,古代中国,最后以古希腊,古罗马收尾。但是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却独出心裁,站在全球一体化的角度,舍弃原先各地相互脱钩的编排方式,以全球史观的宏大格局,给予读者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正如孙先生所言,“在全球化意识来临的今日,还将民族建国时代的意识敷泛于历史叙事者,会予人上演穿越剧之感……只就地域论地域,各自摸到的只是历史的鼻子、腿、尾巴和象牙。”

我一向认为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最大的特质是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广阔的视野,在掌握历史实证的基础上,能从他人没有看过的角度想问题,发人所未发,把自家的思想框架融入历史,还原历史场景,找出暗藏其中的真相与规律。在这点上,孙先生无疑是出彩的,这部《新世界史》便是明证。书里传递出的一个观点是,不论是“西方中心论”,还是“东方中心论”,“单核心”史观是过时的文明模型,而世界上任何脱离全球统一框架的地方,比如中国,比如印度,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与其它地区相互影响,互相交融。这个观点和今年的另一本新书《回到古典世界》中关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激越碰撞,融合共生的想法不谋而合。

当然这部书还有一大突破是,摒弃了“四大文明古国”的陈说。要知道,人类文明伊始有26个之多,不仅仅只有我们耳熟能详的4个,这些遍及全球的文明发源地对人类历史的演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而且孙先生还质疑了农耕文明为文明的高级阶段、游牧文明为次等文明的观点。他援引了大量的考古学、地理学的实证材料,如以色列高地和土耳其境内的史前文明遗址,说明畜牧业和农业在文明起源初期就紧密联系,体现农牧的辩证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平行作用,推翻了从农耕文明角度看世界史而生发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老旧观念。显然孙先生提出的文明起源多元化多样化的观点更加客观,更能触碰到历史的真实。

那么,为什么孙先生能从全球化的视野下的解读世界史?我认为和他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生于重庆,长在香港,去台湾念本科,再到美国攻读博士,这种地域和文化环境的变迁,使他看问题不会陷入某种地方、某个时代。事实上,如果不能掌握全盘的概况,局部的细节也很难了解。因此孙先生所具备的大历史观,为他的研究奠定了气象宏大的格局基础。他不限于某个国别或民族,并把西方中心史观调整为多中心论,以当下全球化的视野重新书写一部相当精彩的《新世界史》。

《新世界史(第1卷)》读后感(三):反世界史

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各学科理论都在不断地进化,而历史学显然也要经历着新的体系架构。本书名为新世界史,代表的就是当自然科学的认知不断加深,尤其是地理学、生物学的新的发现,对于历史学界其实都是认知上的颠覆,但由于之前的历史学观一直禁锢在旧的条条框框之中,以至于我们的历史教材万年不变。而本书就在于用目前最新的各个学科的新发现来改变对于旧有观念的忙守,所以本书不单是一部新世界史,也是一部“反世界史”。

本书作者孙隆基,著名美籍华裔历史学家,曾在美国、加拿大多所大学任教,现为台湾中正大学讲座教授。本书作为新世界史系列的第一部,从史前文明一直讲到了公元前44年,一代雄主凯撒大帝遇刺为止。

在匆匆几笔交代史前人类之后,本文先对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做了一次颠覆式的修订。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区位进行重新划分,这里面完全用地理上的山川河流作为划分各个文明的区块,而不是之前的简单以现在流传的国家名定义这四大古国。除了这四大古国,本书也把眼光并不像以前那样完全聚焦在亚欧大陆,而是也介绍了中南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古文明发源。

对于这些文明的介绍,本书也着重对于之前旧观念的辩驳。例如在中国文明起源一章,孙先生就两点事情进行阐述:首先就是对于中原中心观的挑战,作者通过新的考古发现认为,其实在中国南部文明的起源是早于中原地区的,而不能只聚焦于黄河流域,从而忽略其他流域对于中国文明的起源所做的影响。另一点就是不能割裂的去看中国文明的发展,即使在古代,也要将整个世界文明圈成一个整体去考虑,尤其是例如长江流域的文明是否是南岛语系以及南亚语系的祖先这一点,可以做深入的研究。

而在后面的罗马时代的章节,我们则看到了罗马的雄起与其制度暗含的弊端,最终造成了元老院与平民阶级的斗争。当一部分私以为还是很按照大家固有的历史观在叙述的。

所以本书在架构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对于一些新的观念和新的学说,会着重笔墨去讲述,而在一些共识上,则基本按照原有理念,加以简单叙述。

本书每章基本独立成文,最后都将引用的文章一一列出,可以说每章都是一篇单独的历史小论文。如果读者对于某段历史格外有兴趣又不打算通读全文,完全可以进行选择性阅读。

可以说本文在构思上并不是一本入门级的世界通史,而是给那些对于世界历史有一定了解,又希望对于一些旧有观念进行修正的历史爱好者进行阅读。这里我觉得其实并不能一味的排斥就有历史观念,虽然这些历史观具有一些局限性。但这些历史观有时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从而让更多的人更容易了解世界史学。而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当然本书可以给读者带来更不同的全新世界史理念。

《新世界史(第1卷)》读后感(四):新世界史的新视角

文/凯风自南

《新世界史》是孙隆基在其多年教授“世界通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全球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写成的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全新世界通史。

国内现有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是翻译引进西方学者的作品,避免不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若是本土学者著述,但掌握的观念、视野还是资料都落后于国际世界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孙隆基丢弃传统说法和过时材料,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成果基础上对全球史进行全新解读。他用“全球史”的观念和方法重构世界通史,旨在改变华语世界此领域研究的落后状况,为华语世界提供更适合阅读、理解和传播的世界史读本,更新国人对世界历史的认知。也堪称是首部由华人学者专为华语读者著述的全球通史。

全书共分3卷,第1卷总结和分析了人类起源的诸多说法,驳斥了“大河流域摇篮”说,批判了“四大文明古国”这一对古文明格局的传统概括,重新探寻人类古典文明发展和相互影响的历史图景,并就中国文明的起源等重要问题提出了突破性的看法。

新世界史对于“新”的要求,从作者开篇的这句话“在全球化来临的今天,还将民族建国时代的意识敷衍于历史叙事者,会予人上演历史穿越剧之感。”就能感受出来。我们通常会自觉地将各个民族、国家、文明当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一个个个体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大的单位。威廉•麦克尼尔所说:“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流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全球史通常并不以各类事件作为串联以构建历史演变过程,而是以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作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新世界史叙述对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予以了更为密切的关注。如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作者首先就是打破中原中心论,结合考古发现得出其实在中国南部文明起源早于中原地区的,而不能只孤立的关注黄河流域,忽视其他流域的影响。

新世界史打破“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国家立场,由点到面连缀成世界史的固有思路,采取散点透视、平行叙述的对等策略,对各文明的有机联系与互动进行跨区域的总结,呈现三维立体的历史图景,颠覆了世界史的叙事传统。

又如,他颠覆了黑格尔的耶稣降临乃世界史“枢轴”之基督教中心论,将此定义扩充,以涵盖先秦诸子、伊朗的祆教、巴勒斯坦的先知运动,以及古希腊的荷马及众哲学家。星罗分布的人类文明既相互独立,又经历着接触、冲突、交流、适应、融合的文化演变,这更有利于理解世界作为整体与部分的系统构造。

新世界史从全球化的视角描绘了一幅世界历史图像,对今天的读者重新认识世界有这极大的作用。对于世界史教学来说,本书则在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的同时,突破了传统摆脱史实的简单罗列,问题引导,纲举目张,采用申论的写法,逻辑性强,引人入胜,让读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史实间的关联。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新鲜感背后也存在着强大的阅读阻力,因此也不宜把它当做入门书来读。

《新世界史(第1卷)》读后感(五):汉语语境下的世界历史

匆匆浏览过孙先生的《新世界史》,读到末尾了,才注意到书的封底写着该书从文明史的西方中心主义转向多中心主义,也才该书的新颖之处有了个更深入的人士,即作者的述史思路,就是对世界文明的几个中心进行阐述,多线齐头并进,并对各中心文明之间的交叉点进行大胆推测,这样,看起来就比较新颖了。

唯一不爽的是,作者授业于西方,许多的专有名词翻译非常拗口,加上讲述的语言带有一种外国或者是台湾的强调,读起来让人气不是很顺,语言的推进方式与我们的阅读习惯不同,自然读起来有些吃力。

如何看历史,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毕竟牵涉到如何认识人类文明的来源,也绕不开如何看待人类的起源。经过近一两百年科技的发展,人们精神上可能还信仰神的存在,但科技研究大体还是认为人类是进化来的,否则,考古界不会对东非大草原类人猿遗骨进行如此多的挖掘和考察,在讲述历史的开端,会如此地专注于新挖掘出土的遗址、遗体,从而做出符合科学的推理。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下史,除了指明现在人叙述历史是带着我们的企图和偏见去开展工作,同时也是依托新考古成就去做合理地推演。因此,有各种各样的史观,历史的内容或许也不太一样。但目前,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历史脉络梳理得太清楚了,很容易就让人觉得非常科学可信,但对于非西方人来说,这种中心主义,有时是带着强烈的西方优越论论调,很容易抹杀其他非西方地区文明发展的真实历程和实际功绩。

《新世界史》是写给中文世界的人看的,作者吸纳的是西方史学的各种成果,自然就带着浓重的异域风味,很新颖,但同时也不容易消化。正如一双新鞋,美观是美观,但如果要穿起来舒服,那还得磨合一段时间。因此,这种新史观带来的新历史风貌,其传播史,现在很难去断定功绩的大小,而应该给予作者更长的时间,观察中文世界的读者,如何去接受这种多中心主义的历史学,从而改变我们的认识观,影响我们对整个世界和自身的认知。

或许因为作者主线太多,左右开弓,在叙述历史时为了节省篇幅,用笔极为简约,许多的背景资料都欠缺,完全是靠着历史发展的主干来开展描述,让人感觉到是一种史纲。同时,作者引用的,多数是西方世界古代历史研究的成果,以作者看来,是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但从我们中文读者的角度上看,这些史料、论点,有些是过于新颖,有些过于陌生,加上作者叙事的必掉有时还蛮调皮的,所以就有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时候。但假如,我们对历史的背景比较熟悉,那对作者的叙事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譬如说,对中国古代文明、希腊罗马古代史的描述,因为我本人稍有涉猎,因此比较容易就搞懂了作者的观点,也能很快认同作者的新论述,对作者的存疑和假设,也就心有戚戚焉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