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年龄断舍离》的读后感大全

《年龄断舍离》的读后感大全

《年龄断舍离》是一本由【日】山下英子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 元,页数:184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龄断舍离》读后感(一):新悟断舍离

作者曾讲解过断舍离的定义: 断-断绝企图进来的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舍-舍弃正在堆积、蔓延的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离-对物品不执着,自在的内心状态 但我并不赞同要舍弃掉所有的东西,这样的话,可能生活有些时候就变成了凑合。比如对餐具不做细分,舍弃平底锅等,但本该有点意义的物品变成多功能物时,生活是不是欠缺了一丢丢的仪式感呢? 抛开归纳和整理,但从自我来说,学习到: 一、【给身体设个限】 在食物贫乏、大家都还填不饱肚子的时代,大家从小被教育不要浪费,要将碗碟都舔干净;去别人家做客时,将所上食物全部吃完,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明吃撑,却不好意思拒绝,致使自己的身体变成了食物的垃圾桶,体重增加、身材走样、反应迟缓,一系列自身的问题产生。 现在我仍旧不建议浪费食物,但自己作为生活的主人,是不是可以在前端做好控制,比如少买点菜、少做点,适可而止,饭吃7分饱即可,美味的食物那么多,争取每份佳肴都能享受一下下,而不是一年吃撑,在生命剩余的时间中同疾病做斗争,无法再享用。 通过管住自己的嘴来管理好自己的身材——整理看得见的空间,提升看不见的心灵,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自我肯定,绽放生命。 二、【找到思想的出处】 读了不少书,也走过很多路。可每每同别人谈起的时候,这些在脑海中的知识和见过的世面,却始终无法成为我和别人的谈资。脑袋也会经常性的卡顿和停滞,不知道如何去开始和引导一个话题。通常情况下,一个话题结束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沉默的尴尬和不知所措。 我并没有将储存的知识转化为道具,也没有将知识适当的浓缩、活用的智慧和力量,故大脑被迫陷入停止思考的状态。 那如何拥有这种智慧呢?——一说二写。将经历的事,看过的书,走过的路以这两种方式输出,换成另一种方式流淌在自己的血液里。 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的追求心中所喜。 210215

《年龄断舍离》读后感(二):20210622

这本书总体内容相对来说写的比较浅,可操作性不是那么强,主要是在介绍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篇幅也是比较散的。仿佛就像作者的随笔一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但是这本书非常适合等公交车的时候看,因为它篇幅特别短小,一两分钟就能看完一篇。而且整个装订是非常瘦小的,特别适合携带,不会占很大空间,也不会很重。另外我挺喜欢书的封面和排版。封面的颜色是牛油果绿,很清新,看起来是特别舒服。封面的字体是白色的,整体非常夏天。里面的纸张感觉也非常不错,字体的设计看起来都挺舒服的,而且还配有图。这些比较喜欢的地方。 再来说一说内容。这本书的标题是年龄断舍离,算是断舍离的一个衍生品吧,不能叫教姊妹篇,感觉很多内容是从那个概念衍生下来的,把那个概念用于年龄和身体方面,其实整个的中心思想还是断舍离。 断,是指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其实断舍离不只是一种收纳的方式,更是一种去认识我们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的方式,以及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关系,与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灵、自己大脑的关系。所有的这些关系其实都需要断舍离,由内而外整个身心的整理。书里面说有人通过断舍离瘦了10斤,我相信肯定是内心得到了整理以后,由信念引导行为进行的一些改变。 再来说几个小小的感悟。首先从书中获得的一个新的观点,大脑也需要整理。而可以整理大脑的方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去畅通大脑里面的阻塞物。我想到了自己最近每天都在做的语音写作。每天早上起来会先语音写作1万字,这其实就是在做对大脑的整理。确实每天早上在写完1万字以后,整个身心会觉得特别舒服。这1万字就是记录我每天的生活,把我的所思所感所想所经历的事情全部都记录下来。把这些东西全部都说出来以后,我就觉得整个大脑是非常畅通的状态。想到自己原来每天都在做大脑的整理就很开心! 另外书中提到我们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做出一些努力和改变。我自己是那种经常会吃多而且见不得浪费的人。很多时候本来已经吃得很饱了,但是看到没吃完的东西我就会一直继续吃。还有的时候就是虽然已经吃饱,但东西很好吃也会控制不住欲望一直吃,所以经常容易积食。 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观念是从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开始入手。先通过自己的身高体重计算自己每天需要的热量。然后适当限制,用计算出来的热量值乘以70%也就是说每天只吃七分饱。作者认为适当限制摄入量,人会感觉轻盈舒适,各方面的精神状态的效率都会更好一些。当摄入量过多,人就会变得慵懒。我也体验过,当我吃七分饱的时候其实身体是非常舒服的。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中午会吃到十分饱,然后整个下午会觉得很肿胀。所以我要多去增加自己吃七分饱时身体舒服的美好体验,并记住这种体验。然后慢慢的去改变自己的意识,然后通过意识去引导自己的行为。 具体如何操作呢?为了摄入合适的卡路里,就需要从摄入食物的质量跟数量上去把关。第1步要断,断绝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购买食物的时候或者说要准备吃某样东西的时候,多问自己这个食物是我自己需要的吗?是适合自己的吗?这样子多问可能慢慢会更好一点。 另外一个观念允许自己有剩余。我很多情况下就是怕浪费,所以允许自己浪费是可以减少自己的摄入量。也就是第2步舍,舍弃多余的废物。因为吃饱的情况下身体已经不再需要了。我今天早上其实就做的很好,今天早上泡的豆浆,喝了2/3以后身体发出了饱的信号,我犹豫了一会儿之后还是把剩下的1/3给倒掉了。以前的话我是不会这样子做的,所以我觉得自己在慢慢的进步,挺好的。 然后就是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我是个很喜欢吃肉的人,看到肉就两眼放光,经常就算肉不那么好吃,也会把它吃完。所以我想我可能需要慢慢的去脱离我对肉的执念,很期待那一天的来临。很难想象当我脱离了对肉的执念,不再那么喜欢吃肉的时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也知道很多东西不是那么一下子就能做好的,所以慢慢来。 这本书是我在图书馆借的,我之所以借这本书,是因为最有名的那本断舍离已经被借完了。之后还会去看那本最出名的断舍离,我觉得我住的空间也需要整理一下。一直在等待自己去阅读那本书,理论的知识弹药储备好了以后,再开始进行我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及整理。 最后我想对自己表达一下肯定,因为我一直以来就想写书评,但是一直没有行动,有在自己的语音写作中提到自己看过的书的内容,但是没有对外去发表。其实写书评就是内化的一个过程,将自己所看到所思考的东西整理出来然后再发表出去。发表出去以后如果获得了外在的反馈,那更是额外的收获了。所以既然一直想做,不如现在就开始。

《年龄断舍离》读后感(三):编辑手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繁”

身处现代社会,我们在享受着生产发展、物质丰富所带来的优越生活的同时,却也每每会有被物品泛滥所累的烦恼——去超市买瓶醋而已,却发现有饺子醋、凉拌醋、吃面醋等等一大堆品种,我们的生活真的有必要搞得如此复杂吗?电脑的内存越来越大,于是电脑里的资料越存越多,但是有多少资料是真正有用的呢?又有多少资料是重复保存的呢?资料过多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真正有用的信息被淹没在浩瀚的资料里,真正想用的信息无法被迅速找到。我们的时间就在这无尽的搜寻中被浪费掉了。凡此种种,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繁”。

对于物品过剩的问题,前短时间有个概念在国内风靡一时,那就是“断舍离”。这一概念是由日本著名的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女士提出来的。她在瑜伽道场学习冲道瑜伽时,接触到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她将这种放弃心中执著的理念提炼成“断舍离”三个字,运用到日常生活整理、人际关系、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断舍离倡导用减法思维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反思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对物品进行简化、取舍,为人们省出整理的时间、空间、劳力和精力,事半功倍,从而创造清爽、余裕的好心情。这一概念一经引入到国内,立刻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一时间,“断舍离”成了人们口中经常引用的热门词汇。小编本人也会在下决心扔掉一件东西,或者舍弃某项计划时,来上一句“我要断舍离了”。

当我看到版代公司发来《工作断舍离》和《年龄断舍离》两本书的介绍时,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是原来那个作者——山下英子女士写的吗?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断舍离还能有什么新花样?不就是断绝、舍弃、脱离吗?然而当我看了这两本书的翻译文字后,书中的很多观点还是给了我眼前一亮、茅塞顿开的感觉。

实现正确的分类后,就能形成一个井井有条的“场”。在这样的“场”里工作,才会充满自信。带着自信工作,工作的精确度就会有所提高。工作顺利的话,自我认同感也会随之提高。——《工作断舍离》

断舍离不会为那些或许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情而感到不安。当下才是最重要的,珍惜当下的瞬间,对未来的不安自然会消失不见。——《工作断舍离》

如果可以给容量有限的名片夹做一次断舍离,扔掉近期不用的名片,新的名片便会增加进来。由此可见,那个时间点对自己重要的人正在自动出现。——《工作断舍离》

心里充满烦恼的时候,身体就会不时地变得前倾。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我们能使能量得以流动,负面的情绪被剔除。而且,内心也会涌起挑战新事物的欲望吧!——《年龄断舍离》

适当不足等于恰到好处。如果我们能发觉适合于自己的“量和质”,那么就有可能简化已经膨胀了的日常生活。——《年龄断舍离》

断舍离本身是筛选物品的过程,吃饭的时候,如果只选取对自己最有益、最适合自己的食物来吃,那么即使不刻意减肥,也会自然而然地达到自己的最佳体重。——《年龄断舍离》

原来断舍离绝不仅仅是一种高明的整理术,它更是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减法思维方式——再难搞的问题,再复杂的关系,只需将无用的枝桠舍弃掉,便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如将“断舍离”应用于职场中时,焦头烂额的日程管理顿时变得主次分明、一目了然;剑拔弩张的人际关系顿时变得简单;电脑中的垃圾信息被悉数清理,文件柜中的文件也能随手拿取。而将“断舍离”应用于自身保养时,你会自觉地选择对自己最有益的食物来吃,因而自然而然地达到自己的最佳体重;你会忽略掉对年龄增长会带来衰老的担心,对年龄的无感反而会达到越活越年轻的功效。读至此处,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小龙女的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甚至当分别16年后二人重逢时,杨过已然白发苍老,小龙女却依然容颜不改,这与小龙女心清如水、“减”到极致的心境是有关系的。

我对断舍离的概念从此有了更加丰满和深刻的认识。当这两本小书终于将要上市的时候,我很期待读者能如我一样,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同时我又有一点小小的担心,害怕读者先入为主地认为这两本书只是前面内容的重复,担心两本小书的销量。可是,就在我为写这篇手记而重新阅读它们时,作者一再告诫我们的话又映入眼帘:要扔掉对未来的不安。与其忧心忡忡地为未来不安,倒不如扔掉不安,享受当下。是的,这两本小书虽然薄薄的,但是却非常有针对性,非常实用。山下英子女士自2001年起便开始在日本推广断舍离的理念,她在各地开展讲座、演讲,并先后出版了十余种有关断舍离的书籍。她坦言:固有的“加法”式解决方法对人们一直以来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断舍离的减法思维在一开始受到了质疑。但是事实证明断舍离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被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所接受,足见其魅力。

想到这里,我的心也变得坦然了。

非常期待读者翻开书的那一刻。也欢迎大家一起来晒一晒自己阅读以后的改变。最后友情提醒一句:本书虽好,看后请大胆将其“断舍离”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