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锦集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锦集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是一本由魈鸣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一):《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暖心的记忆

南宋诗人叶绍翁名篇《游园不值》中有云:“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庄户人家那种清新恬淡的美好意境瞬间展现在读者眼前,而这柴扉也就是今人所说的篱笆。土屋、篱笆、草垛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乡村写意画,也许这画卷在城镇化加速的今天已离我们越来越远,可这些标志性的产物,却让我们回味无穷,有着丝丝眷恋和阵阵温暖。

古老的土屋也许破旧不堪,但那却是遮风挡雨的港湾,在屋子里可能都会闻到泥土的气息,可恰恰如此,才让人有种踏实的感觉。这乡村的名片啊,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与梦想,又给人留下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同样的,乡村的四季是分明的。春雨贵如油,夏夜无聊赖,秋收硕果累,冬雪隐私藏。亲爱的农民兄弟,就是在这四季流转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守做人的本分,去养家糊口,去经营生活,在满足着自己的同时,也实现着社会价值。我常在想,如果世间都是高楼林立,如果没有人愿意种田耕地,那样是不是世界也面临巨大的危机呢?应该感谢农民,应该感恩那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魈鸣所著《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既有乡村的景、物、人的细致描摹刻画,也有深切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在作者笔下,凶狠的老鹰并非都十恶不赦,鹰嘴夺食下,孩子们还多了份牙祭和满足。就是这一辑被命名为《乡村那些鸟》的精致散文,获得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朴实、自然,又深见功力的文字作品,在讲述乡村物事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感觉。

对乡村的眷恋与不舍,那缕剪不断的乡愁,说到底是对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的缅怀。那时生活的确苦与累,些许甘甜都会觉得弥足珍贵倍加珍惜。丈夫勤劳、妻子贤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是那样的生动,而读者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才是真。打开这册抚慰心灵的散文集,每一幕场景如电影展播,让已然远行的我们轻易地回到最初的村庄,或者长居城市的人得以亲近淳朴的田野。其实,生活不管多么复杂、岁月如何变迁,乡野带给我们那份简简单单的暖心记忆,却是人生最不可或缺的厚重的行囊,让我们在匆忙的光阴中淡定、从容。

一本书就是一个美好的世界,魈鸣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满足,值得我们细细捧读、久久回味。

(发表于东台日报,作者朱延嵩)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二):怀旧是心间一缕阳光

生活在湖北宜都的魈鸣这些年一直在写乡土散文,这种文体和题材古来有之。我曾对这种文体表示轻视,认为古老、陈旧,不时尚,不新潮,不创新。但最终我成了一个回归国学和传统的人,欢喜田园,欢喜乡村,欢喜自然。

怀旧是一种世纪情绪,人为什么要怀旧,人为什么要追忆似水年华,古往今来很多大师的作品已经诠释了太多太多。无论是张爱玲笔下落寞的旧上海,还是萧红的悲喜爱情和呼兰河,甚至是《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山楂树之恋》这样的电影,都表现出人们对于过去岁月的一种追忆。精神家园这个词汇说的已经太多了,但人不能不滋养心灵,不能不有枝可依。

人来自于泥土,终结于泥土,这是一个哪里来哪里去的问题。回归自然,回归本色是一种本能,是人的遗传记忆。美国出现中产阶级后,《瓦尔登湖》中这样的简单朴素生活方式受到追捧,因为人们发现,人不需要那么多伪装,那么多虚荣和不必要的品牌,而可以简单一些,自然一些,在和自然的拥抱里,更能找到自我。

我这些年时常行走田园,去一些小镇、县城。我在找什么?我只是在找我自己,追寻逝去的岁月。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使得许多乡村、县城消失。我小时候生活的郊区,荒僻的河滩成了碧波荡漾的水面,无人的河岸成了车水马龙的餐饮区,原先的花园、果园成了高档的住宅小区,周边的农田可怜得只剩下一点点被商业住宅小区包围,苟延残喘。我在不断的行走中寻找自己和过去。

我想,每个人其实都是在找自己,找一缕缕阳光,这般的怀旧不是在逃避生活,而是在拥抱生活。行走是一种宗教,怀旧也可以是信仰,信仰的是纯真、美好,这种对于乡野的描写,质朴、清新,它唤起你过去的记忆,让你安静下来,让你如同喝一杯清茶,在平淡里慢慢宁静、淡定,让你找到世界之初的那抹光亮。这是心灵的滋养,这是自我的修炼,这是一次心灵之旅,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慢下来,让灵魂追上自己的脚步。这也是我现在比较爱读一些田园、乡村题材散文的原因。

其实很多古典田园诗词都蕴含一些禅意,禅无非是让你快乐,让你平静,让你欢喜的一个东西,并不神秘。一切文字,如果让生活简单、纯粹、快乐一点,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文字,这也是魈鸣先生和我们可以分享的经验和感受。文学是人学,即便这个类型和题材在魏晋时期就有,延续千年,但人性没有多大变化。我们依然渴望宁静和安详,我们依然要喝中国茶,要让温暖和阳光常驻心底,一如那些日益模糊的乡村事物,它们成为一个坐标,一个标明我们回家方向的符号,只要它们还在那里,我们心里就踏实了,就不会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三):一曲充满温情的乡村恋歌

魈鸣的这本书很质朴,文字质朴,感情质朴,思想质朴,故事更质朴。读了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象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回到了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的父老乡亲身旁,回到了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之中。

乡村是让人慢下来的地方。这里有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这里呈现着最原本的生命状态,这里是我们华夏民族共有的故乡。生长在农村是一种幸运,回忆温暖的乡野物事在今天是一种奢侈。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些温暖的乡野物事无异成了一种泡影,冰冷的钢筋水泥只有现实和利益。因此上,作者对于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的深情回忆,寄托了一种对纯真人性的殷切渴望,值得我们都去认真反思:生命中,哪些是我们不应该放弃的,哪些才是最宝贵的,哪些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坚守的。

17万字的作品中,作者用词朴素,书中几乎没有任何华丽的语言。但在这平实的文笔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不比任何一个大都市逊色的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这里尊重自然规律,这里充满了友爱与亲情,这里的土家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更充满了智慧与勇敢……

作为第21届全国孙犁散文奖的获得者,作者在书中对乡村的情趣有着精彩的描述。如在《野烟》一文中对野烟的描写:“微风一吹,那烟柱就裹带起无数翻飞的‘黑蝴蝶’……一会儿是一朵垂直翻卷的‘蘑菇云’,一会儿就又变成了一支冲天而上的大喇叭;一会儿是一只张牙舞爪的怪物猛兽……”这些文字,没有去用心观察和思考,没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很难想像会呈现出这么准确精当的效果。

作者在书中写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与感恩之情。充满了创造力和意趣的“土爆竹”,令人垂涎欲滴的“土家烧烤”,能干与要强的母亲,宁肯牺牲自己利益也要给全村人送去光明的父亲,乐观、坚强、一生都在不屈不挠地与命运做斗争的乡亲王老六……这些人,这些事,无一都触动着作者敏感的心弦,经由一支生花妙笔,相信与每一位读者都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每个人终究要长大,社会总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无论何时何地,心中只要留得住这份不变的乡愁,这世间就永远充满了无尽的温暖。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四):融在土地里的深情

城市生活节奏极快,在城市里打拼久了会有厌倦的想法。所以农家院应运而生,这里成了都市打工一族的后花园,是市民们休闲放松的场所。于是很多市民们——特别是文艺青年——开始向往乡村美好的一面。于是他们纷纷走向乡村,纷纷吟咏麦田和丰收,一时间蔚然成风。

但是乡村终归有诸多的不便。首先交通不够畅通,其次屋子比较冷。厕所基本都是简陋的室外厕所,夏天蛆虫成队,冬天则冻成大冰坨,真是又臭又硬。况且就医,谋生都是大问题。要让那些养尊处优的青年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真是千难万难。于是文艺青年们彷徨了,他们只得拿着自己厚厚的诗篇返回城市。

所以有《饿死诗人》这样的诗篇面世,指责这些诗人只是叶公好龙。他们只是度假者,并不能真正和乡村水乳交融。挥一挥衣袖,他们带不走一片云彩。

所以当我翻开这本《温暖的乡村》时,我开始根本不以为意,生怕这部书也出自那些浅尝辄止的度假者的手笔。但是当我越往后读,越能品味到作者魈鸣对乡村的热爱。那种深切的眷恋和怀念从字里行间不断溢出,拥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使得书里的一幕幕场景都那么温馨可人。

乡村的居民以务农为生,土地在他们的眼里是最宝贵的财产。他们对土地的呵护无微不至。在书里,每年的耕种如同盛大的节日,那更像一场全民狂欢。而烧火粪这样不为人知而又不可或缺的事情,也在书里有很详尽的描写,让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大开眼界。农村的房子被称为土房,农村的家狗被称为土狗,孩子们自制的爆竹被称为土爆竹。一言一语间,尽是对土地真挚的眷恋。

久在城市间,我们一边为春节时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烦躁,一边抱怨着城市的年味越来越淡。假如你肯去一趟书中所描绘的乡间,则一定会被那里浓烈的年味所感染,瞬间和他们一起欢腾起来。每年过年每家都要杀一头价值不菲的年猪,这本身便有以“牺牲”祭祀神灵的感觉。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肉则是无上的享受。每家杀年猪都是一场盛大的庆典,左邻右舍都要请来尝一尝。仔细想来,那么多的人家请来请去,年的感觉能持续很久,每一天都是香浓扑鼻、回味无穷的。

中国人本身没有全民普及的宗教信仰,祭祖的传统也越来越淡,所以我们的内核只剩下一个字:吃。就算是平时再节俭的人家,到了春节也会放开手脚来摆上一大桌。而在书里的乡村中,那顿丰盛的年夜饭更是积攒了满满一年的幸福。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还承载了全家老小一起忙忙碌碌的亲密感和齐聚一堂的满足感。那种感觉便是所谓“年味”的真正意义所在。

虽然现在已经推行火葬,但是很多老人仍然愿意回归泥土,所以经过田地时我们能看到许多坟头。纵是年轻,我们早晚也有尘归尘、土归土的一天——从我们的先祖亚当触怒上帝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拥有的的一切都来源于生我们养我们的大地。就算终身劳作,最后融化在泥土里,与其说是上帝的惩罚,倒不如说是上帝的恩赐更恰当吧!

我,以土地为荣。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读后感(五):那些逝去的岁月,却温暖我一生

那些逝去的岁月,却温暖我一生

读《温暖的乡村》有感

陈顶云

一个偶然机会,读到了潘明章老师的《温暖的乡村》,潘老师的文字就像故乡的小溪在缓缓流淌,每个跳跃的文字,仿佛都有了灵性,像一个个细小的水珠子浸润进我的心里。

那时候的农村,虽然贫穷,但大人们是充实的,小孩子们是快乐的,贫穷却快乐着,

潘老师笔下的男人女人就是我们的父母,是淳朴善良的,一碗新鲜菜都要呼朋引伴去分享,孩子们是天真的无拘无束的,可以在春日的野地里撒野,也可以在夏夜里围着爷爷奶奶听故事。这点我深有感受,我爷爷就是讲故事高手,什么西游记啦、八仙闹东海啦、神了鬼了的,在夏夜里讲不完的,就留在冬天的火盆边讲。

我记忆里的父亲母亲,都是最勤劳的,他们就像潘老师写的那样,趁着黎明时分出去干活,直到日上三杆回来。傍晚时,又趁着日头不毒,一直干到黢黑看不见,才从那“黑黝黝的庄稼林里钻出来”,这时候的我们已经“饿得蹲在屋角长一声、短一声地喊爹叫娘”了。

“回家,男人还得顺便再去寻回那属于自家的牛啊羊的,女人还得沿路东一把、西一把地捎带一筐猪草。一进家门,来不及喘口气,栏里的猪早已饿得嗷嗷地叫开了。这可是全家一年的指望呢!一顿跟不上就掉膘。自己饿着肚子也还得先将这些“八戒”服侍好。忙完了那些“张口货”的肚子,自己的肚子就已饥肠如鼓,于是刷锅生火,洗洗剁剁,又是一通忙活。待到可摆桌开饭的时候,月儿就已升得老高老高,繁星满天,孩子早已伏在门槛上呼呼地睡着了。山里的晚饭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夜饭。”潘老师的这段文字,我看了许久,是千万个勤劳的农村的父亲母亲的真实写照,是那逝去的乡音里很遥远但很亲切的一声呼唤,这时候的你,只能屏住呼吸才能真切听到母亲的那一声:“娃呀,回家吃饭了!”

潘老师的语言真美,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乡邻生活里,描述了乡村的春夏秋冬,描述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展开每一篇小文,就像在面前铺开了一幅油墨画,或浓墨重彩,或丹青水墨,淋淋漓漓的春雨中,有父老们忙碌的身影,大雪纷飞中,又有他们悠闲度日月的光景。看似散淡的文字,却看得我热泪盈眶,爱讲故事的爷爷奶奶业已作古,喊我回家吃饭的母亲也已去世多年。如今的乡村,大多都工厂化了,污染到处都有,唯美的乡村画面,只有上潘老师的《温暖的乡村》里去寻了。捧着潘老师的书,在静谧的夜晚品读,那温暖一生的文字,就倾泻在温暖一生的时光里,岁月净好,安然。(973字)

《那些温暖的乡野事物》 北京天逸策划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孙犁文学奖得主 湖北作协会员潘明章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