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武士之心》的读后感大全

《武士之心》的读后感大全

《武士之心》是一本由[美]约翰·里特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1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武士之心》读后感(一):一个将东西方哲学结合的现代武者

他是功夫巨星,国际偶像这很多人都知道。但少有人去研究他为何会成功,为何能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偶像,因为他曾潜心专研哲学,将武术理念提升到个人自我发展,表达之上。他是武者更是哲人。武士之心是西方人的看法而我们东方人习惯因叫做武者侠心,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在那个没有可能的时代完成了一个国家形象的改变,他的哲学武道应该被更多中国人学习,更多李小龙原著关注喜马拉雅FM主播——李小龙武道哲学

《武士之心》读后感(二):打出来的哲学

以前听到李小龙就只是觉得他是个会功夫的人,但是读完书以后,才发现李小龙算是个非常伟大的哲学家,而这些哲学都是他打出来的。

真正的功夫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拳脚功夫,而是习武之人在无数个日夜里练就的身体与灵魂的完美结合,它不受大脑的控制而是有思想指导,如果太急于求成,容易走火入魔;如果心术不正,那么再厉害的功夫也只是杀人工具。

练就一身功夫在如今的社会来说应该是作为一种保护的工具、一种自我的修身养心,让我们在这个步伐过速的社会有一颗安静勇敢的心。

这本书真的是让我重新认识了李小龙,不论是在哪一个他触及到的领域,他都是优秀的,而他最彰显价值之处还是,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了很多人,学生、家人、粉丝,他没有带给他们赢家的自豪感,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功夫”的人,即使你不会一招一式。

《武士之心》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无处不在的人生哲学

之前对李小龙的认识就只是电影上会打打杀杀的传奇人物,而且还是好莱坞电影上的传奇人物,对他只有敬畏之心,至于具体了解都是通过传闻,带着这种模糊的好奇我读完了由研究李小龙的工作、生活、武术训练以及哲学最权威的专家和作者约翰·里特所写的《武士之心·李小龙的人生哲学》这本书。

这本书不是深究或者说剖析传闻中的李小龙,而是在书中大量引用李小龙先生生前说过的活,然后再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剖析李小龙身上的哲学。

如李小龙对于阴阳的武学解释:“在对手A和B施加力量(阳)之时,B不能用蛮力对抗,换句话说,不要用主动对抗主动(以刚对刚),用被动的力量化解他的力量。当A的力量达到极点时,阳的力量就会变阴,这时候B就可以出其不意,用力量攻击。所以,整个过程永远都不会是不自然或者勉强的。B会不断地把他的动作和谐地置入A的动作之中,而不用奋力抵抗。”

还比如1974年李小龙在香港接受采访,被问到他对这些想要通过挑衅他来“证明自己”的人是什么态度。他的回答是:“这些向我挑衅的人心理肯定有问题,因为如果他们心理健康,就不会挑衅别人,想要跟别人打起来。另外,你提到的这些向我挑衅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才想跟我格斗,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在今天的世界,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法律来解决,就算是你要为父亲报仇,也不需要跟别人格斗。我刚开始学武术的时候,也向很多资深的师父发起过挑衅,但是后来我认识到,挑衅是一回事,选择如何应对它又是另外一回事,你对挑衅的反应是什么?如果你有安全感,就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反应,因为你会问自己:我真的害怕那个人吗?如果你没有这种疑虑和恐惧,就一定会用云淡风轻的态度去面对它。”

读完书我才明白李小龙为何如传闻中那般神奇,他的成就为何至今仍然无人能敌,他是一个武者,但是他很懂得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应用到他的武术之中,这就是他特有的人格魅力。

书中引用这种李小龙原汁原味的话太多太多,我想有太多人知道李小龙功夫的厉害和神奇,而本书从另一个视角带领我们这些不管是否对武术感兴趣的人去探索李小龙的精神世界,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作者所阐述的哲学思想跟偶像李小龙联系起来,这样我们会更愿意把书中所讲到的哲学思想应用到生活中。

《武士之心》读后感(四):功夫不是花架子

看本书前,对于李小龙我只知道他是个打拳的影星。不是我们这个时期的明星,我们这代基本上是看成龙和李连杰的功夫电影成长的,所以对李小龙的了解很肤浅,知道截拳道就不错了。

读了序,发现他的确是个传奇,华盛顿哲学系高材生+交谊舞冠军+叶问的徒弟,还有很多头衔,似乎被神话了一样。

常说,慧极必伤。总认为哲学研究多了的,多少有点儿魔障了,长命的也少。想太多什么是生活,不如享受生活本身,过自己的日子。李小龙的生活观也是如此。

李小龙是个语录体,看看他说的吧,“最伟大的帮助就是自我救助;自救是唯一的救助方式——做最好的自己,完全投入到某个任务当中。这种任务没有终点,永远是正在进行的过程。”有没有点李开复的感觉?

总有人跑来问我:“李小龙——你真的有那么厉害吗?”我说:“如果我告诉你我很厉害,也许你会说我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我并不厉害,你肯定知道我在撒谎。”就是这么霸气有没有!

“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探索自己。别无其他。”嗯,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再来切入正题,作者行文引用了很多李小龙的语录,读下来基本是哲学课本上的马克思哲学。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对立统一律,变化律。而总的来说李小龙的哲学是师从老子的,讲求道法自然,很好的结合中西方的哲学理论,然后运用到武学中。

李小龙哲学概括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思辨+老庄的平衡处事在武学中的实践经验。

李小龙对于阴阳的武学解释,简单粗暴AB对抗,还很有画面感:

“在对手A和B施加力量(阳)之时,B不能用蛮力对抗,换句话说,不要用主动对抗主动(以刚对刚),而应该以柔克刚,用被动的力量化解他的力量。当A的力量达到极点时,阳就会变成阴,这时候B就可以出其不意,用力量攻击。所以,整个过程永远都不会是不自然的或者勉强的。B会不断地把他的动作和谐地置入A的动作之中,而不用奋力抵抗。”

而且他对水的推崇,还很有太极的味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要有灵活性。

全书看下来类似论语+注释,出现最多的是:根据李小龙所说,然后大段引用他的话来解释。本人的原话最能表达他的思想,读来也不费力。

和做事先做人一样的道理,学武术精髓不是功夫的样式,是神,是气,是无为的心境,才能无敌。

我不是武者,所以于我功夫只是外行看的门道,说不出好坏,读完李小龙的哲学,觉得要做的事儿就是把他的电影找出来看看,缅怀一下这个伟大的武士。

《武士之心》读后感(五):李小龙的道

终于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把李小龙的无敌粉——约翰•特里的《武士之心 李小龙的人生哲学》看完了,因为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李小龙,为什么呢?

小时候我个子小,反应又慢,特熊的那种,人又勤快,努力。所以比较不召个别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喜欢,所以老挨揍,又害怕。学校当时对这种校园暴力也不给力。故而对武力这种东西有种迷信般的崇拜。李小龙对我来说可以说算是“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人物”没有之一。就这样我带着这种朝圣的去理解李小龙,所以对他我并不陌生!约翰•特里这本书讲的不是电影上,传闻中的李小龙活生生的李小龙。他讲的是李小龙的最核心的东西那就是——李小龙的道!

我感觉这种东西称为哲学不合适,哲学的各种学科之母,也是属于一种可以广泛教学的一种。而书中讲的我觉得应该称之为道的东西。而道只能悟!李小龙的道更是源自于他的武术的理解,甚至可以说他假借武术来悟道。而书中提到的他对国家之间关系看法,对种族问题的理解,对他儿子李国豪的教育都是体现出他对道的理解。所以要理解李小龙的道最合适的办法是去对他功夫的理解。

根据书中的介绍,我还特地去搜《龙争虎斗》,虽然看过好几遍了,但这部电影我觉得最能体现李小龙的武术哲学:无形,无我,随心所欲。特别是他教师弟的镜头,头两次,一次他师弟想在李小龙面前展示他的技巧,一次因为愤怒。都被李小龙批评是错误的,最后叫他“要用心而不是愤怒”用身体去感受,然后他师弟就简单直接的踢出两脚,得到李小龙的肯定,最后李小龙还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否则你就会错失月亮的光华。”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李小龙他的武术不是想着去用什么招数怎么打,也不要光注意着月亮,而是要没有我,没有对手,而一切他自然而然的进行着。

李小龙通过武术从而悟道的过程,让我想一个德国人向日本弓道大师的《学箭悟禅》他讲的是悟道,但是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不过讲的很多也是这种感觉。我相信那种东西应该相通的。

在大环境看来李小龙是因时代潮流,因地利而生的,因人杰而蕴育而生的天才,各种的优势基于一身的。因为父亲是名伶从出生就开始拍电影,因其父亲是太极高手,给他启蒙,而后机缘遇到了民国武术宗师叶问,等师傅,才习得一身好功夫,长大后在美国也遇到各国来的武术高手博采各国的武术精华。而后遇到电影的黄金期,这也是命运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